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宫血),中医称之为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其来势急,出血量多,称为“崩”;其来势缓,出血量少而持续时间长,称为“漏”。  相似文献   

2.
崩漏,系指妇女在非经期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淋漓不断,临床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崩漏亦称崩中漏下.来势急骤,下血量多,谓之经崩;来势缓慢,下血淋漓不断,谓之经漏.崩与漏临床表现虽有区别,但可以互相转化,即漏者为崩之渐,崩者为漏之甚.现代医学妇科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及肿瘤等引起的出血,都属于崩漏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麦熙  钟亮环 《新中医》2012,(12):189-190
崩漏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崩漏为妇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也是疑难重症,  相似文献   

4.
崩漏,又名崩中,漏下,源于《诸病源候论》,指非周期性子宫出血,是忽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的统称。来势急,血量多者为崩,来势缓而淋漓不断者为漏。因两者常易互相转化,崩可致漏,漏可转变为崩,故统称为崩漏。多发生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妇女。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以冲任损伤不固为基本病理。常见有血热崩漏、气虚崩漏、肝肾阴虚崩漏、血瘀崩漏等类型。  相似文献   

5.
崩漏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属于西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出血。西医学认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近年来,我们用中药治疗崩漏,只要辨证准确,用方精良,针对病机,灵活变通,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6.
崩漏是妇女阴道异常出血,病机比较复杂。凡是出血量多,来势骤急的叫做“崩”;出血量少,来势缓慢的称之为“漏”。崩与漏的临床表现虽然有病势急缓与出血量多少的不同,但其发病总的机理是相同的,而且在发病的过程中,往往可以互相转化,所以在临床上常常是崩漏并称。崩漏以青春期、更年期或大、小产后为多见。青春期多属功能性,更年期出现本病,多属功能性和器质性两者兼有。  相似文献   

7.
崩漏乃子宮出血之总称,为妇科常见之疾患。一般以来势驟急,出血量多,如山冢崒崩、横决莫制者謂之“崩”;来势較緩,淋漓不断,如漏巵难塞,漫无关防者謂之“漏”。但崩与漏仅为出血程度緩急輕重之差異,而其病变原为一致,故前人有:“漏者崩之漸,崩者漏之甚”之說。并且认为:“久崩不止,气血耗竭,必致成漏,久漏不  相似文献   

8.
黄中柱治疗崩漏的经验李锦萍黄卫华(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萍乡337000)关键词黄中柱崩漏崩漏是指妇女阴道不规则的出血,其来势急,出血量多的为“崩”,出血量少且淋漓不断者为“漏”,两者可相互转化难以严格区分,所以常同时并称为“崩漏”。这里介绍的,主要是因...  相似文献   

9.
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出血谓之“崩漏”,亦称“崩中漏下”。一般而言,来势急,如山崩之势,出血量多者称为“崩”;持续出血,出血量少,淋漓不断者谓之“漏”。崩与漏的临床表现虽有不同,但其发病机制相同。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二者常可相互转化。正如《济生方》云:“崩漏之疾,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  相似文献   

10.
崩漏论治     
<正> 祝谌予老师,从事中医工作40余年,医术高超,尤擅长妇科。现将祝老治疗崩漏经验介绍如下: 崩漏乃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崩者其来势急,出血量多,漏者其来势缓,出血量较少但淋漓不断,崩和漏可以相互转化,久崩不止气血虚衰,可能转变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可能突然为崩。二者虽有轻重缓急的不同,其病理基本一致,故习惯上统称崩漏。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1.
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者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者,称为崩漏,亦称“崩中漏下”。一般以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尽者称“漏”。崩漏为妇女常见病之一,包括血崩和经漏2症,历来为医家所重视故有“妇女崩漏,最为大病”之说。前人认为“崩漏之疾,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症状虽有轻重缓急之别,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异常性子宫出血而生殖系统无明显器质性改变的妇科病,属于祖国医学崩漏范畴。突然出血,来势急,血量多者叫“崩”;来势缓,血量少,淋漓不断者称为“漏”。多由冲任损伤,不能固摄经血所致。1一般资料43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最...  相似文献   

13.
崩漏是无周期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出血量多如注者为崩,出血量少淋漓不尽者为漏。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崩漏不止,经乱之甚。崩漏经乱可交替出血,互相转化。本病多见于妇女青春期、更年期或分娩、小产后。中医辨证可分为肾虚、脾虚、血热、血瘀等证型。其病机根本在肾及胞脉的亏损,肾中阴  相似文献   

14.
崩漏是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者.一般来势急迫,出血量多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净为"漏".崩漏可相互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大衰,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可成崩.  相似文献   

15.
崩漏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畅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  相似文献   

16.
崩漏是指妇女不规则的阴道流血。一般以来势猛急,出血量多如冲的为“崩”,或称“崩中”。来势缓慢,出血量少淋漓,绵延不断的为“漏”,或称“漏下”。崩或漏是两个不同的症候,临床表现显有不同,但在疾病血变过程中,常可互相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耗衰,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能成崩。  相似文献   

17.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属中医学"崩漏"的范畴,"崩漏"是指经血非时而下,一般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净的为"漏".  相似文献   

18.
崩漏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减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本病以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为多见。  相似文献   

19.
崩漏指不在行经期而发生阴道流血称为崩漏,而出血急血量多而出血不止者叫崩,来势较缓出血量少而淋漓不断的叫漏,二者在病程中可互相转化,久崩不止可以成漏,久漏不止也能成崩,故并称为崩漏,为妇科常见病,在辨证论治崩漏,以虚证多而实证少,热证多而寒证少,笔者以血热证、心脾气虚证论治崩漏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崩漏西医称之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妇科常见疾病。崩漏是因肾-天癸-冲任-胞宫生理轴的严重紊乱,因肾虚、脾虚、血热、血瘀,而使冲任不能制约经血所致。以月经周期紊乱,来势汹涌,量多为崩;经来势缓,淋漓不净为漏。子宫出血如崩似漏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位在胞宫,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妇女,尤其是青春期、更年期,多因社会因素、经济状况、家庭问题及全身健康状况使七情过激,劳神、劳倦,房劳过度,致使月经不崩则漏,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我院通过开展中医整体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