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鼻腔异物患者诊治情况,探讨防治儿童鼻腔异物的有效途径。方法对我院耳鼻喉科203例就诊的儿童鼻腔异物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年龄、起病后就诊时间、主诉、异物位于鼻腔侧别、异物位于鼻腔内位置、取出方法、异物种类及取出异物后鼻腔情况等方面对203例就诊者进行分析。结论指导鼻腔异物的预防,以提高社区对于鼻腔异物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小孩在玩耍的时候,常常会因为不小心而把瓜子、豆子、钮扣、滚珠等小东曲塞入鼻腔,这些小玩意儿在鼻腔里便成为了异物。鼻腔异物如不及时取出,不仅会妨碍鼻的通气引流,而且会使鼻粘膜充血、糜烂、破溃,从而引起阻塞的鼻腔出血、流鼻涕或脓涕以及鼻臭等症状。若少数异物到达鼻腔深部,有坠入喉、气管、支气管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纽扣式电池鼻腔异物所致鼻化学腐蚀伤的并发症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3例因纽扣电池鼻腔异物所引起的鼻化学腐蚀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全部行常规鼻腔检查,在鼻内镜下取出纽扣电池;注意反复冲洗;术后每日换药,术后第1天即开始采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剂行冲洗;给予喷有贝复剂的明胶海绵覆于其上,每天换药2次。结果治疗中,2例患儿发现鼻中隔黏膜坏死破裂,其余患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鼻腔肿用、糜烂,给予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后给予应用适量抗生素等其他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经治疗后,患儿均获得痊愈,门诊随访2~3个月发现,1例患儿出现鼻中隔穿孔,1例出现轻度鼻腔粘连,经给予再次治疗后痊愈,其余患儿均恢复正常,通气良好,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结论小纽扣式电池鼻腔异物是一种较为危险的鼻腔异物症状,可引起鼻腔化学性腐蚀伤,如处理不当可能引起鼻中隔穿孔、鼻腔狭窄等症状。治疗上应给予及时取出纽扣式电池,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等对症治疗,恢复黏膜功能。  相似文献   

4.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引起鼻出血的原因很多,常见鼻腔疾病,如鼻外伤、鼻腔异物、鼻腔肿瘤或鼻腔急性炎症等.亦可见于鼻腔干燥时,或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如高热、血管疾病、血液病及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症等,还可由颅底、鼻窦、鼻咽部等处疾病引起.  相似文献   

5.
小儿鼻腔粟类异物临床多见。采用传统鼻腔异物取出方法,多因患儿不合作、操作不方便、甚至造成鼻腔出血,鼻腔异物导致气管异物的危险。根据临床多年实践,现介绍气流取出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儿鼻腔异物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异物种类繁多,其中以外生性类圆形异物多见,且多滞留于总鼻道前段。鼻腔异物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经前鼻孔最为常见,常因儿童的好奇玩耍,误将细小异物塞入鼻腔。我科用卷棉子自制异物钩代替常规钝头异物钩行鼻腔异物取出,均一次性取出,无明显损伤及其他不良反应,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周红 《中国实用医药》2012,7(4):193-194
鼻腔异物是小儿鼻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儿童,异物塞入鼻腔后,时间长可导致鼻腔、鼻窦的炎症反应,与鼻窦炎的症状及体征有相似之处,容易误诊.近年来笔者共收治鼻腔异物长期存留误诊为鼻窦炎、鼻腔肿瘤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鼻出血又叫鼻衄,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发病无性别差异,年龄范围也宽,幼儿至老年人均可发生。1 病 因引起鼻出血的原因很多,可因鼻腔本身疾病引起,也可因鼻腔剧围或全身性疾病诱发。1.1 局部原因 可因鼻腔解剖变异,粘膜病变,鼻腔肿物,外伤,异物等引起。1.1.1 鼻中隔偏曲或棘突形成者,在中隔凸侧或棘突处粘膜变薄,很易出血。  相似文献   

9.
眼科霰粒肿刮匙在鼻腔球形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异物有内源性和外源性2大类,为小儿耳鼻喉急诊常见病,且多为外源性异物。我科2005年9月-2008年9月在门诊用眼科霰粒肿刮匙改造成为鼻腔异物刮匙,用于治疗小儿鼻腔球形异物9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广州市增城区2020—2022年儿童鼻腔异物267例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鼻腔异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鼻腔异物患儿267例的病历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鼻腔异物高发年龄2~4岁(183例,68.5%),男性多于女性(146∶121),右侧发病高于左侧(167∶98),双侧异物和单侧多个异物各2例(各0.7%)。鼻腔异物种类珠子多见(36例,13.5%),多在发现1天内就诊(187例,70.0%),大部分异物可在门诊取出(264例,98.9%),3例(1.1%)需住院全身麻醉下取出,严重并发症主要为鼻黏膜坏死及鼻中隔穿孔。结论 鼻腔异物好发于2~4岁,男童居多,右侧鼻腔多见,异物种类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多可及时发现于门诊取出,严重并发症少见。建议家长加强日常教育,对儿童玩耍时保持注意力;医疗机构人员在接诊鼻部症状儿童时注意异物病史采集,若疗效不佳需警惕鼻腔异物可能,及时于耳鼻喉科专科就诊检查。  相似文献   

11.
病例患者,男性,56岁。因头痛、双眼痛7d到眼科就诊。行头颅CT检查时意外发现鼻腔异物(钉子)。患者神志清楚,无精神疾病,无鼻腔异物感,无鼻腔疼痛不适,反复询问病史,患者不清楚何时异物进入鼻腔,述于12年前有高空坠落史,致“腰椎、跟骨骨折”,但在记忆中无异物进入鼻腔史。专科检查:神清,左侧鼻中隔前段有一黑色的金属(钉帽),钉子穿过鼻中隔进入右侧鼻腔,双侧鼻腔粘膜充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6例鼻腔异物误诊误治。为了提高诊断水平,对其误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应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做鼻腔检查,凡儿童有举侧鼻阻塞,脓血性鼻涕且伴有恶臭者,应首先考虑鼻腔异物。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药实践》2018,(3):221-223
<正>鼻异物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CT已成为诊断鼻腔、鼻窦部疾病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CT通过图像的后期处理可获得多平面重建和三维立体图像,清晰地显示鼻腔、鼻窦的解剖学结构,并提示异物与鼻腔、鼻窦的位置关系,进而准确定位。CT值是CT表现中的量化指标。目前已有用CT值判断体内异物性质,鉴别异物与自体结构的研究。CT值对异物的诊断、性质的判定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拟依据鼻异物的分类,介绍常见异物的性质及X线下的成像特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发生鼻出血的情况实在是司空见惯。鼻出血可由鼻腔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引起鼻出血的局部原因主要有鼻部外伤、鼻腔炎症、异物、鼻中膈弯曲以及鼻、鼻窦、鼻咽部肿瘤等。引起鼻出血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有血液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肝硬化、维生素K和维生素C缺乏症,化学物质汞、磷、砷中毒以及急性感染并发高烧时。 鼻子的构造并不复杂。鼻中膈,将鼻子分为左右两侧,鼻腔里,铺满了一层红色的鼻粘膜。鼻粘膜  相似文献   

15.
儿童鼻腔异物是耳鼻喉科急诊中的常见病,多发生于2~6岁幼儿,因幼儿不能自诉,往往表现为单侧鼻阻塞,流黏脓涕和鼻出血或涕中带血以及呼气有臭味时才到医院来就诊。鼻腔异物取出一般都是采用耵聍钩取出,手术器械比较单一,易增加小儿鼻腔黏膜损伤及小儿的痛苦程度。为制作比较理想的鼻腔异物钩,我们历经一年多时间选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小儿鼻腔异物[1]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因有异物后坠落入气管造成窒息的危险,故应及时妥当处置.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门诊接诊小儿鼻腔异物36例,均采用改制同形针顺利取出,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赵美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148-1148
咽后壁脓肿为咽后隙的化脓性炎症,多由口咽、鼻腔及鼻窦的感染、化脓引起,此外,咽后壁异物或其它外伤损伤后感染及颈椎结核等也可引起。表现为发热、燥热、咽痛、拒食、呛咳,重者呼吸困难。2004年4月28日,我科收治1例罕见异物致咽后壁脓肿的患儿,经及时抢救治疗及护理,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张云高  殷朝兴 《江苏医药》1997,23(3):160-160
鼻腔界窦结石多系内生性的霉菌感染或外源性的异物长期留置引起矿物质盐沉积其上,日久便形成以异物为核心的结石。我们收治3例,报告如下。例1,女,23岁。体检时发现右侧鼻腔有一质地坚硬新生物,来我院就诊。体检右侧鼻腔内有一质地坚硬呈灰白色的物质,塞满鼻腔,呈一整块,表面多棱角,考虑鼻腔结石。追问病史,5年前右侧鼻腔内误吸一枣核。在表面麻醉下行结石取出,整块不能取出,钳夹成数块后取出,见结石约4.5X2.2X2.ocm大小,中心部有一似枣核样棕黑色物。病理检查证实为结石,主要成份为碳酸钙、因酸钙等。例2,男,28岁。因…  相似文献   

19.
小儿鼻腔异物临床较为常见,如不及时取出,可并发下鼻甲坏死、鼻窦炎、鼻中隔穿孔或形成鼻石,影响呼吸道畅通。在取出过程中如处理不当不但异物进入深部,而且还可能出现鼻出血及坠入下呼吸道之危险。笔者自1993年来,采用气流冲击法取出小儿鼻腔异物30例,30例中,女12例,男18例,年龄11个月~7岁,均为单侧异物,大部分嵌顿于下鼻甲中部和鼻中隔之间。异物分别为豆粒、玉米粒、玩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14岁,因汽枪子弹击中右眼20小时,以“眼眶异物可能”于1985年1月4日入院。患者于85年1月3日下午被一男孩用汽枪于3米远处击中右眼,当时右眼出血,疼痛,头昏,呕吐一次,右鼻腔少许出血。入院时查: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楚,颈软,右眼睑下0.3厘米眼眶内1/3处皮肤有园形裂孔,结膜充血,外鼻无畸形,右侧鼻腔少量血痂,鼻腔内未见异物,右侧筛窦压痛明显。摄眼眶正侧位片提示:右侧筛窦异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