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钳在头位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2009年在该院916例头位分娩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双叶小产钳助娩544例为观察组,简称产钳组。其余两组为对照组:宫底加压组277例,助手宫底加压协助成功娩出胎头,简称加压组;宫底加压加产钳组95例,系因宫底加压失败改用产钳助产,简称复合组。观察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的时间(U-DI)、新生儿窒息、子宫切口撕裂延长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加压组与复合组产妇发生子宫切口撕裂延长情况均多于产钳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无明显差异。观察U-DI产钳组少于加压组及复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组面部损伤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新生儿窒息更多见,不仅发生率高,而且程度重。加压组、复合组发生新生儿窒息率高于产钳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位分娩剖宫产术前应进行娩头困难的评估,术中一旦胎头娩出困难尽早应用剖宫产小叶产钳助产,该方法安全可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母婴并发症,但是需要注意提高手术技巧,避免新生儿颜面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产钳在头位困难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为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母婴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因胎头高浮、低位横切口瘢痕子宫或过度肥胖致胎头娩出困难。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产钳助产。记录两组新生儿娩出时间、出生1 min Apgar评分、窒息发生率及头面部损伤情况,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和子宫切口延裂情况。结果所有胎儿顺利娩出,观察组新生儿娩出时间、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及头面部损伤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产妇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和子宫切口延裂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择期剖宫产术中如为胎头高浮、低位横切口瘢痕子宫及过度肥胖孕妇,应用产钳助娩胎头不仅缩短胎儿娩出时间,而且大大降低胎儿及产妇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时的两种处理方法。方法:对照组28例行两侧弧形延长子宫切口或子宫下段纵横互补式切开法,切断部分腹直肌,摇高手术床头20度,助手以适当力量向下推压宫底,使胎儿耳朵位于或接近切口,术者右手托住胎头,左手牵拉切口上缘助胎头娩出。观察组33例采用双叶小产钳助产,方法与阴道产钳相同,查清胎方位后,在子宫壁与胎头之间置入左叶产钳在胎头左侧,置右叶产钳于胎头右侧,放正扣合产钳,合拢钳柄。助手按压宫底,扣合后向母体下肢方向牵拉,当胎头移至子宫切口时,改为向上提取,继而娩出胎头。结果:观察组仅有2例新生儿轻度窒息,无重度窒息,1例子宫切口裂伤;对照组有8例新生儿窒息,其中2例重度窒息,有7例子宫切口裂伤。观察组33例中,22例枕横位、9例枕前位、2例枕后位,其中31例产钳一次性放置成功,2例放置2次,均一次牵引成功,无1例滑脱。有2例新生儿面部淤血,无新生儿头颅骨折及颅内血肿。结论:在剖宫产娩头困难时迅速果断应用双叶小产钳助产,可以明显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钳在再次剖宫产时协助胎头娩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244例再次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患者,其中产钳协助胎头娩出(观察组)122例,未采用产钳助娩(对照组)122例。分析2组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U-DI),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头皮外伤、子宫切口撕裂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U-DI和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头皮外伤、子宫切口撕裂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再次剖宫产徒手助胎头娩出困难时及时应用产钳协助胎头娩出,能有效缩短U-DI,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母婴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9,(2):292-29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压肠板助娩胎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25例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产妇为对照组,采用产钳助娩胎头,另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25例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产妇为观察组,采用压肠板助娩胎头,对两组新生儿情况及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比对照组16. 00%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 <0. 05)。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采用压肠板的效果优于产钳助产,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减少新生儿窒息,减少并发症,利于产妇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庄飞行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647-5649
目的:探索产钳助产在剖宫产术中助娩胎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在2009年1月~2011年2月期间施剖宫产过程中因常规取出胎头时间大于2 min而未娩出,故而使用剖宫产产钳助产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头娩出困难原因方面,由各种原因致使胎头高浮造成胎头娩出困难者有53例,占66.25%,显著高于其他原因导致胎头娩出困难的比例(P值均<0.05);其次为胎头深嵌盆腔,为12.5%;分娩结果方面,80例剖宫产产钳助产者均顺利娩出,成功率为100.0%,胎头取出时间均少于120s,无新生儿头皮擦伤、颅骨骨折或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出现,亦无新生儿死亡病例发生;新生儿Apgar评分在7分以上者69例,占86.25%,显著高于其他评分者所占的比例(P<0.05)。结论:剖宫产在遭遇取头困难时使用产钳进行助娩胎头,相比于常规徒手操作可显著缩短胎头娩出时间,并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且临床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新式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78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2000年1月1日~2007年9月30日新式剖宫产发生胎头娩出困难7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剖宫产术中胎头正常娩出156例作为对照组,就其手术时间、相关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等进行比较。结果:胎头深固骨盆、胎头高浮为主要原因,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其次为麻醉效果不佳、疤痕子宫及胎儿因素等(P<0.05)。胎头娩出困难组,子宫切口撕裂、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5及P<0.05)。结论:胎头娩出困难,对母儿危害极大。因此,要掌握剖宫产指征及时机,适时剖宫产。术中要根据麻醉效果、胎儿情况等选择适宜的子宫切口及娩头方法,降低胎头娩出困难的发生,以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文仙 《现代保健》2010,(8):185-18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胎头高浮及胎头深入盆腔的取头方式。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术前胎头高浮或胎头深入盆腔,无胎儿宫内窘迫的196例病例随机分为剖宫产小产钳助娩胎头组及对照组,对两组娩头困难、新生儿窒息、子宫切口裂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剖宫产小产钳助娩胎头组娩头闲难、新生儿窒息、子宫切口裂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剖宫产小产钳麻川于剖宫产术中,能有效减少术中并发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中S形拉钩助娩胎头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150例初次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中发生胎头娩出困难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75例,使用S形拉钩助娩胎头;对照组75例,以传统方法徒手助娩胎头.观察比较两组取胎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下段切口撕裂、新生儿窒息和头皮血肿等.结果 研究组取胎时间为(55.20±9.25)s,术中出血量为(185±64)ml,对照组分别为(72.30±6.78)s、(245±48)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新生儿窒息和子宫下段切口撕裂,对照组分别为4、5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头皮血肿发生,但1例发生新生儿面部轻微表皮擦伤,对照组2例发生头皮血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中发生胎头娩出困难时采用S形拉钩助娩胎头可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叶产钳在胎头深嵌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胎头深嵌行剖宫产时共218例娩头困难患者,使用单叶产钳娩出胎头者为研究组,共117例;采用上推胎肩,台下阴道上推胎头后娩出者为对照组,共101例.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产伤、娩出间隔和产妇子宫切口延裂、产后出血、产褥病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分别为4.3%(5/117)、17.8%(18/101);产伤分别为3.4%(4/117)、5.0%(5/101);娩出时间间隔分别为(69.2±11.5)s和(126.3±32.1)s;产妇切口延裂分别为22.2%(26/117)、40.6%(41/101);产后出血为10.3%(12/117)、22.8%(23/101);产褥病率分别为44.4%(52/117)、66.3%(67/101).两组比较产妇在切口延裂、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娩出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产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胎头深嵌剖宫产术中应用单叶产钳可减少母婴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是产科的常见手术助产方法,也是阴道分娩失败的一种补救手段。胎头娩出困难是剖宫产手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并发症随之增多,胎头娩出困难可导致子宫大出血、切口撕裂、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和新生儿窒息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压肠板在处理剖宫产胎头高浮娩头困难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剖宫产中胎头高浮者150例分为两组,其中87例未加用任何辅助器械(徒手组),另63例术中娩头困难时使用压肠板助娩(压肠板组),分别从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手术并发症等方面观察比较。结果:从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等方面分析两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徒手组1例子宫切口左侧下缘裂伤伴血肿形成,压肠板组无1例并发症出现。两组均无新生儿产伤。结论:压肠板在处理剖宫产胎头高浮娩头困难中,缩短了胎儿娩出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提高了新生儿评分,很好地预防了产科并发症的出现,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中S形拉钩助娩胎头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150例初次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中发生胎头娩出困难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75例,使用S形拉钩助娩胎头;对照组75例,以传统方法徒手助娩胎头.观察比较两组取胎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下段切口撕裂、新生儿窒息和头皮血肿等.结果 研究组取胎时间为(55.20±9.25)s,术中出血量为(185±64)ml,对照组分别为(72.30±6.78)s、(245±48)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新生儿窒息和子宫下段切口撕裂,对照组分别为4、5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头皮血肿发生,但1例发生新生儿面部轻微表皮擦伤,对照组2例发生头皮血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中发生胎头娩出困难时采用S形拉钩助娩胎头可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胎头吸引器在经阴道产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为顺利分娩提供可靠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4月天津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产检以及分娩的产妇112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助产方式将产妇分为产钳助产组52例和胎头吸引器组60例。产钳助产组产妇采用产钳进行助产,胎头吸引器组产妇采用胎头吸引器进行助产。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宫颈裂伤、阴道壁裂伤、尿潴留及新生儿头皮血肿、面部损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胎头吸引器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为3.33%,低于产钳助产组的17.31%;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为11.67%,高于产钳助产组的1.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宫颈裂伤、阴道壁裂伤,新生儿头皮血肿、面部损伤、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HIE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头吸引器助产后产妇尿潴留发生率低,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高,临床可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水平情况合理选择助产方式,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择期剖宫产术中胎头高浮娩头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黎燕玲  张奕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2078-2079
目的:探讨胎头高浮产妇择期子宫下段剖宫产取头困难方法。方法:术中用腰-硬外麻联合麻醉,改进子宫切口、加强术者与助手配合等方法娩头的80例为研究组;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娩头的73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取头时间、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取头困难9例,占12.53%;研究组2例,占2.50%,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取头时间研究组55 s,对照组105 s;研究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进后的娩头法较常规娩头法能迅速而顺利取出胎头,安全性较高,母儿并发症较少,是胎头高浮子宫下段剖宫产取头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然娩肩法对预防产科肩部难产及新生儿产伤的价值,以指导选择分娩方案。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2013~2014年经阴道分娩的5 466例产妇为观察组,等待宫缩后行自然娩肩法助产;将该院2011~2012年经阴道分娩的5 7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未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肩难产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肩难产产妇产程及出生体重、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肩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产妇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肩难产5例,对照组肩难产22例;新生儿产伤:观察组3例,对照组18例;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肩娩出时间:观察组(77.3±10.5)s,对照组(90.5±11.5)s;产妇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0例,对照组17例。上述各项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肩难产产妇产程及出生体重、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及入住N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待宫缩后自然娩肩法助产能够有效预防肩难产及新生儿产伤,且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产钳助产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钳助产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中助娩胎头困难时应用产钳助产48例患者的情况,并分别纪录新生儿状况及产妇并发症.结果 48例患者均助娩成功,成功率为100.0%;无新生儿颅内出血、死产和新生儿死亡;产妇子宫切口撕裂1例(2.1%).结论 在新式剖宫产术中,如出现手法取头困难应及时改用剖宫产产钳助娩,可明显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减少产妇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改良式低位产钳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6年7月采用改良式低位产钳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的86例初产妇临床资料(观察组),并与同期常规会阴侧切行低位产钳术助产的86例初产妇(对照组)相比较,观察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Ⅰ度裂伤19例,Ⅱ度裂伤65例,对照组Ⅱ度裂伤84例,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裂伤两组各发生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严重疼痛程度与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放置产钳至胎儿娩出时间、会阴伤口感染、新生儿并发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低位产钳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会阴裂伤减轻,伤口愈合快,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提高了阴道分娩质量,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孙文萍 《现代保健》2010,(26):47-48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胎头取出困难时应用内倒转与产钳助产的不同,为各医院分娩助产提供借鉴和经验.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剖宫产取头困难产妇126例,其中有52例产妇应用了产钳,74例产妇应用了内倒转的方式,两组病例基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应用内倒转组的娩出时间、窒息发生数、新生儿并发症与产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时应用内倒转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助娩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杨菲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637-2638
目的:探讨头位剖宫产术中先露较高难以娩出时压肠板的应用价值,寻找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地娩出胎头的方法。方法:分析443例头位剖宫产术中先露高,娩出困难改用压肠板组109例(A组)和改为产钳组协助娩出胎头97例(B组)、直接徒手娩头98例(C组)、直接用压肠板娩头149例(D组)的病例资料,观察各组娩头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结果:443例剖宫产因胎头高徒手娩出困难,直接用压肠板组(D组)比改用压肠板组(A组),改用产钳组(B组)和徒手娩头组(C组)时间明显缩短(P<0.05);新生儿Apgar评分,D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而其他3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窒息率最低。结论:头高位剖宫产术用压肠板代替徒手或产钳娩出胎头是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