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DPN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以甲钴胺500μg静脉注射,同时予以血塞通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只给予血塞通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5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治疗DPN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2型糖尿病伴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甲钴胺1000μg加入生理盐水10ml中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α硫辛酸6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金红  邓红玲 《河北医药》2013,35(5):675-676
目的 探讨血塞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确诊为DPN的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者均首先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甲钴胺进行治疗,治疗组40例在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进行治疗.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提高更为明显,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过程中,2组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甲钴胺(商品名: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甲钴胺1na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避光),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混合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连用14d为1个疗程,使用2个疗程。分别测定2组治疗前后患侧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Hoffinan(H-反射)。结果治疗组患侧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高于治疗前,H-反射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对DPN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DPN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续14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μ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均快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及SCV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铵辅治DPN,对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体征的改善均有良好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DPN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续14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μ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均快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及SCV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甲钴铵辅治DPN,对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体征的改善均有良好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DPN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600 mg/d静脉滴注及甲钴胺500μg/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甲钴胺500μg/d静脉滴注,共治疗3周.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TSS评分均有下降(P<0.01),神经传导速度均有加快(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SS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能有效且安全地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DPN,联合治疗对DPN阳性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甲钴胺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解放军三二三医院收治的患者1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将甲钴胺1.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硫辛酸,0.45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胫前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腓总神经的MNCV提高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IF-1α和VEGF、对照组HIF-1α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HIF-1α和VEGF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的TC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能够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HIF-1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杨艳玲 《北方药学》2018,15(3):78-79
目的:研究维生素B口服联合甲钴胺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DPN患者12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B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3.65%(59/63)高于对照组的79.37%(5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NCV、MNCV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口服联合甲钴胺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作用。方法纳入观察的117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甲钴胺,治疗12周后对比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7.7%,高于对照组的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老年DPN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予甲钴胺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7%,高于对照组的51.6%;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除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外,余3项指标治疗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四肢感觉好转率、排尿障碍减轻率、腱反射恢复率、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DPN,效果优于单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丹参川芎嗪联合甲钴胺治疗,每天1次,共14d;对照组42例用丹参联合甲钴胺治疗,每天1次,共14d.比较2组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控制血糖稳定后开始观察,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1000μ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注射液(商品名奥力宝)60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比较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02例DP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使用银杏达莫20 m L+0.9%盐水250 m L静滴,1次/天,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1次/天;对照组52例,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1次/天,疗程均为4周,记录患者治疗后主观症状、体征的改变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DPN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甲钴铵联合山莨菪碱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在常规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甲钴胺500μg、山莨菪碱10mg,分别加入生理盐水100ml和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0%高于对照组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神经传导有效率为47.5%、胫神经传导有效率为51.4%、腓神经传导有效率为46.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5例出现口干,2例出现视物模糊,6例排尿费力,停药4h后症状消失。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甲钴胺与山莨菪碱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α-硫辛酸(α-lipoic acid,ALA)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hs-CRP(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DPN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甲钴胺500μg+生理盐水100 mL静滴,q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ALA 0.6+生理盐水250mL静滴,qd,两组疗程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神经传导速度、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的变化,同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TSS评分。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2组患者的TSS评分、hs-CRP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后2组间的TSS评分、hs-CRP、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SOD、MDA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MDA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SOD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ALA联合甲钴胺可显著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氧化应激,同时更显著降低hs-CRP,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17.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卉 《现代临床医学》2010,36(6):429-430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予以饮食控制、降血糖等治疗.观察组加用甲钴胺500 μg肌注,每周3次;α-硫辛酸0.6 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1 2 500 μg肌注,每周3次;复方丹参注射液 20 mL 加入生理盐水 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 1 次.疗程均为 4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63.3%(P<0.05);2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与甲钴胺片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采用奥扎格雷治疗,同时甲钴胺肌内注射;对照组38例,单纯用甲钴胺肌内注射.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CV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奥扎格雷与甲钴胺联合应用能够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5月-2011年2月收治的DPN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1mg,静脉滴注,q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qd,14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尿蛋白、血肌酐、血液流变学指标、患侧腓总神经和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患侧腓总神经和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甲钴胺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DPN具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嘉斌 《北方药学》2021,18(3):54-55
目的 观察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治疗中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的效果.方法:选择76例DP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皆为38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甲钴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能改善神经传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