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当归四逆汤加减方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阳虚血瘀证患者,9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7年8月—2018年5月期间,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则联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P选择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下肢动脉血管内径以及下肢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动脉血管内径、下肢血流速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其CD62p与VEGF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方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阳虚血瘀证的疗效显著,其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和下肢血流状态的改善,有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为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观察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28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以胰岛素治疗及饮食控制、运动治疗;治疗组再加用当归四逆汤加减.4周后,对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及踝肱指数(ABI)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对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较好的效果,优于单纯进行西医治疗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对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各43例,且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下肢动脉血管内径变化及CD62p、VEGF指标变化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腘动脉、足背动脉内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腘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D62p、VEGF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62p、VEGF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应用于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及下肢血管内径,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沈小雷  沈岳武 《中医药导报》2006,12(8):62-62,67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并药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并药熨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87.3%,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分别为22.9%、88.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并药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合当归四逆汤对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5例ASO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对ASO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对断指再植术后循环内皮细胞(CECs)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断指再植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比较2组再植成活率、恢复情况及CECs水平.结果:观察组再植成活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P<...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用孕三烯胶囊治疗,中医组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结果:总有效率中医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组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性激素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型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性激素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某医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患者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作为该次研究患者或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将100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将两组糖尿病足症状量表评分、踝臂指数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治疗后疼痛(1.49±0.01)分、冷感(1.51±0.03)分、麻木(1.41±0.01)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0例患者和对照组50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踝臂指数相比较,前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能够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复方当归四逆汤加减。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7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方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雷诺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达 《新中医》2017,49(12):44-45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雷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雷诺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收缩期指动脉血流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5.4%,对照组5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期指动脉血流峰值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雷诺病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方法:6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双盲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推拿联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疗法联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临床实际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耿雪红 《陕西中医》2018,(3):345-347
目的:分析当归四逆汤加减与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治疗效果及子宫血流动力学变化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TDP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各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小腹疼痛或坠胀、腰酸胀痛、手脚冰冷、腹泻等症状积分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s-CRP、IL-6、HIS、PGF_(2α)、Fi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HIS、PGF2α、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TDP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减轻机体的微炎症反应程度,调节患者血清HIS、PGF_(2α)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采用a-硫辛酸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a-硫辛酸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和密西根神经评分(MNSI),比较2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情况、临床病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TCSS评分、MNSI评分均显著降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增加,临床病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显著提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寒冷性多形红斑7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寒冷性多形红斑的疗效。方法 :13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 76例与对照组 6 2例 ,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 ,分别加用当归四逆汤和维生素 E胶丸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均为 10 0 % ,而复发率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χ2 =12 .99,P<0 .0 1)。结论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冷性多形红斑病 ,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5,(7):788-789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TDP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TDP治疗,进行临床疗效比对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TDP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止痛之功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曲淑荣 《中医临床研究》2011,3(9):46+48-46,48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治疗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纽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8-38%。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7-5%、59-46%。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配以西医常规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艾瑞昔布片及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C"形针刀松解术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对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接受改良"C"形针刀松解术治疗,观察组加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VA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CM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观察组血清TGF-β1、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C"形针刀松解术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对Ⅱ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改善肢体缺血情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治疗的31例Ⅱ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6)例和观察组(n=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口服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评价记录患者患肢静息痛、最大行走距离、ABI、皮温、足趾甲襞微循环评分;并通过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治疗前后血管管腔直径的改变及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出现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第二、三疗程后两组患者静息疼痛VAS评分、最大行走距离、ABI及皮肤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在静息疼痛VAS评分、最大行走距离、ABI及皮肤温度改善上存在交互作用;并且治疗方法和治疗时间在静息疼痛VAS评分、最大行走距离、ABI及皮肤温度改善上主效应显著。并且治疗前两组患者患肢甲襞微循环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肢甲襞微循环积分改善及腘动脉、胫后动脉管径扩张较治疗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组间比较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对Ⅱ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静息痛及肢体缺血情况改善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熏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对促-抗炎因子的调节作用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儿采用SAS软件生成,随机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参照《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以康复训练为主,采用Bohath疗法和Vojta疗法,40 min/次,1次/d,6次/周,休息1 d。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熏洗,30 min/次,1次/d,6次/周,休息1 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6周。进行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和精细运动能力测试;痉挛程度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临床痉挛指数(CSI),于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量表的A,B,C 3个功能区评分和GMFM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FMFM量表B,C,D,E功能区评分和FMFM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MAS分级轻于对照组(Z=2.465,P0.05);观察组患儿CSI分级轻于对照组(Z=1.975,P0.05);观察组患儿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Bohath和Vojta康复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熏洗治疗痉挛型脑瘫可进一步提高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提高肌力,减轻痉挛程度,并具有调节促-抗炎性反应体系和改善血液流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