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泮托拉唑和奥关拉唑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实践过程中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了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泮托拉唑组和奥关拉唑组,每组44例患者,泮托拉唑组患者使用泮托拉唑片剂进行治疗;奥美拉唑组患者使用奥关拉唑片剂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泮托拉唑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的低于奥关拉唑组患者的平均水平,且组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t=3.6188,P=0.0005);(2)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泮托拉唑组略高于奥关拉唑组患者水平,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20,P=0.6452)。结论在临床针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临床治疗,均能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患者的腹痛缓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陈仕梅 《西南军医》2009,11(3):421-423
目的观察康复新口服液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的16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的消化性溃疡(Pu),随机分两组。对照组:80例,泮托拉唑40mg+阿莫西林1.0+呋喃唑酮100mg,2次/d,三联治疗7d后,继续单用泮托拉唑40mg,1次/d,连服5周;治疗组80例,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康复新液10mL,5次/d,共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情况及治疗后半年溃疡复发情况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对比显示,治疗后都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而治疗组比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迅速,1个月后胃镜复查,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HP根除率,治疗组分别为87.5%、97.5%、93.8%,对照组分别为50.0%、92.5%、87.5%,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年溃疡复发率,治疗组20.0%,对照组41.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康复新液能迅速改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缩短愈合疗程,减少和预防溃疡复发,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赵秋雁  周鉴敏 《西南军医》2009,11(1):122-122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副作用及日治疗费用。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泮托拉唑治疗组25例,洛赛克对照组25例。结果两组在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日治疗费用低。结论泮托拉唑与洛赛克疗效相当、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具有很好的药物经济学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4例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97例。A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B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和腹痛缓解情况。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腹痛缓解总有效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时,应首选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无需调整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手术前应用泮托拉唑对预防重度颅脑外伤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su)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因重度颅脑外伤行开颅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A、B两组。麻醉诱导前A组静脉滴注泮托拉唑40mg,B组不予滴注泮托拉唑。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两组均给予泮托拉唑40mg静脉滴注。观察并记录两组诱导前(T1)、手术1h(T2)、术毕(T3)、术后第1d(T4)、第2d(T5)各时点患者胃液pH值、胃液红细胞计数及发生su的例数。结果A组胃液pH值在T:-T4时均高于B组(P〈0.05);A组发生1例SU(1.66%),B组发生8例su(13.33%)。结论急诊重度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术前应用泮托拉唑能有效降低术后SU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230例,将其按照实施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15)及观察组(n=11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的好转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出现明显的升高(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的幅度更大(19〈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治体会。方法:将6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行单纯缝合修补术,对照组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随访1~2年,观察对比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查胃镜溃疡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行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治疗时间短,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且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6例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均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估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患者术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通过强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对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56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其中泮托拉唑组30例,奥美拉唑组26例,仔细记录两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泮托拉唑组平均停止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为(1.8±0.6)天,(185.4±12.7)mL,奥美拉唑组为(2.7±0.9)天,(257.8±18.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应用于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相当,但泮托拉唑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常规,研究组除实施手术室护理常规外,还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个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病人手术后SAS与SDS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手术室中开展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这对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兴平 《西南军医》2010,12(2):209-210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1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52例),A组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组,B组为单用泮托拉唑组,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A组24h止血显效率为82.87%,明显高于B组(62.54%,P〈0.01);A组止血时间为(21.53±5.54)h,短于B组(29.86±5.98)h,A组输血量为(1.32±0.54)U,少于B组(2.72±0.51)u,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有显著疗效,有止血速度快、输血量减少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泮托拉唑对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4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治疗组与甲氰咪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泮托拉唑组加用泮托拉唑40mg静脉注射,2次/d:甲氰咪胍组加用甲氰咪胍400rag静脉注射,2次/d。患者出现溃疡出血时均应立即行止血、对症处理。分析对比两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出血时间。结果泮托拉唑治疗组与甲氰咪胍治疗组相比,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降低,死亡率明显下降,出血持续时间显著缩短。结论早期预防性应用泮托拉唑可以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在抑郁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守梅 《西南军医》2008,10(1):25-26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将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心理认知护理疗法,两组分别于观察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定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两组Hamilton评分前后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组治疗后积极应对因子(PC)分高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因子(NC)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心理认知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体会。方法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行耳鼻喉部手术的104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48 h疼痛评分、72 h疼痛药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分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使用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术,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鼻窦鼻腔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鼻窦鼻腔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术后康复效果,促进患者预后,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分析其对患者胃动力及不良发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治疗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动力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H低于对照组,MTL、LEP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胃动力,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组负责制对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治疗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同时,予以小组负责制进行护理,人院第1、3.5、7、14d进行肺部感染CPIS评分。结果入院后第1、3d,对照组和干预组肺部感染CP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5、7、14d,干预组肺部感染CPIS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有助于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的肩关节各活动度、VA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西结合疗法治疗肩周炎较单纯西医疗法更为有效,可有效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颈椎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与疼痛词语描述量表(VDS)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是96.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是76.8%,观察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上对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改善颈椎病疼痛,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