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1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每组98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服务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临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2.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心内科护理中取得了相对理想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对其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要点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以及观察组35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调查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做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观察组对于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为(34/35)97.1%,对照组患者对于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30/35)85.7%,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干预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血压控制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0.0%(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对急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为此方法的可行性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6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平均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5%,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5%,同时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10.13h少于对照组的20.42h。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的应用中疗效确切,人性化护理方式在临床上的应用促进了护理工作方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2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112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56例。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给予护理,采取人性化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中治疗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治疗总有效率(57.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且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控制胃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具体分析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焦虑的1200例患者,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其中600例患者分入到对照组当中,另外600例患者分入到观察组当中。对照组的患者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情况进行焦虑评分,分析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AS评分情况,没有较大的差距,p大于0.05,通过研究发现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之后的SAS评分明显较低,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小于0.05。在观察组当中获得的护理满意度数据为98.83%和对照组的93.17%相比明显较高,其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小于0.05。结论:在胃镜检查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让患者的负面心理有效降低,让他们更好的具有依从性,这种方法效果较为明显,可以在临床方面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人数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最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几率也较低,两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骨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方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科胃肠外科进行治疗的138例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病情的治疗情况和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人性化护理在胃肠外科患者护理中运用,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使患者早日康复,防止各类并发症的产生,使患者的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各66例,对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8.48%(65/66),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2.42%(61/66),两组之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当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确保手术室护理的高质量实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当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来某院进行过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6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只有48.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针对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过程当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对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我院从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4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满意度为97.87%,与对照组的80.85%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能够切实提升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慢性肺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治疗方式相同,观察组41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对护理评价的满意度为97.56%,治疗依从性为95.12%,总有效率97.56%,对照组对护理评价的满意度75.61%,治疗依从性为78.05%,总有效率为80.4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肺心病患者,可显著提高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水平提高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24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分组,对照组当中通过常规护理方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通过细节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仔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在住院过程中的护理差错、感染出现率和护患纠纷等,通过自制的护理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当中的120例患儿出现感染的例数为8例,感染率达到了6.672%,护理纠纷出现率达到了1.67%,护理差错的出现率达到5%,护理的满意度达93.33%,而对照组当中的患儿中,出现感染的人数为18例,感染率达到15%,而护患纠纷的出现率达到了8.33%,护理差错的出现率达到13.33%,总体护理满意度只有80%,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护理满意度和感染发生率等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较优,p小于0.05。结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一定要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从这方面分析细节管理,能够让儿科护理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实践当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手术患者护理舒适度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本院100例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结束后,对两组的护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为92.0%,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在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舒适度70.0%,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0%,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骨科所收治的9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他们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而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比二者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汉米顿焦虑量表评分与汉米顿抑郁量表评分都要比对照组低;在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情况方面,观察组也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时在基本性护理方式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里状况,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价值,应该在临床中将它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心内科患者出现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心内科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前提下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8.60%,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33%,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3.7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67%,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心内科患者出现压疮的预防效果显著,可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宋洁 《中国医药指南》2014,(16):75-75,98
目的探讨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舒适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3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人性化护理,改善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手术的安全性,因此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急诊科护理护理纠纷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急诊急诊患者248例作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急诊急诊患者240例作为观察组,开展人性化护理,分析急诊科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42%,较对照组的19.7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较对照组的79.0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急诊科人性化护理,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各15例。对照组胃癌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33.33%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与分析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在2017年1月所接收治疗的8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对其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和9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优势(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5%和1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在治疗脑血栓疾病时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明显效果,同时对患者病情的恢复也非常有利,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