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带教和传统方法带教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为新入职护士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新入职的护士100例,依照护理带教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实验组新入职护士采取临床带教路径带教,传统组新入职护士采取传统方法带教,比较分析两组新入职护士成绩考核和满意度。结果实习结束后两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实习对带教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带教在护理生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5,(6):455-457
目的:探索渐进式岗前培训方法对提高新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新入职护士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进后的渐进式岗前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及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入职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医护对其工作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岗前培训方法,能够促使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角色转换,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培训手册实施儿科新护士培训的实践。方法按抽签方式将儿科新护士50名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名,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方法培训,实验组护士根据《儿科新护士培训手册》对新护士实施分阶段培训、多导师带教、多形式教学、阶段考核。结果培训后,实验组新护士的理论考核分数、操作考核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护士,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士团队满意度、医师团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以及新护士自我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新护士的培训中,应用培训手册能让新护士的工作能力有效提高,转变新护士的角色,让新护士能更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护理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临床重要的给药途径,静脉输液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其结果会影响患儿对护士的满意度,甚至影响患儿的临床疗效。笔者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工作13年,就对如何减轻小儿浅静脉输液疼痛,从穿刺前准备,头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基于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的交互性带教在手足外科新护士临床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手足外科新护士2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交互性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新护士Mini-CEX评价量表评分、专科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评分...  相似文献   

6.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穿刺成功率的高低是能否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也是减轻患儿痛苦和家长担忧,提高家长满意度的重要一环。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是儿科护士遇到的普遍问题。现根据笔者多年的操作经验,将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的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借鉴。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头皮静脉输液的患者1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5例给予常规钢针穿刺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封闭式留置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95例,共发生并发症3例,低于对照组的14例,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8.95%,高于对照组的89.47%,P<0.05。结论使用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8.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穿刺成功率的高低是能否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也是减轻患儿痛苦和家长担忧,提高家长满意度的重要一环[1].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是儿科护士遇到的普遍问题.现根据笔者多年的操作经验,将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的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4,(21):292-293
<正>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良好的韧性、操作比较简单、套管比较柔软,即使血管出现弯曲,也不会刺破管壁,大大减少了液体外渗,同时减少了护士穿刺操作的次数,优于头皮针输液,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抓住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1]。现在,静脉留置针在医院基本得到普及,临床护士应掌握这项静脉输液技术的基本操作要领,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措施。1临床应用1.1在儿科的应用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穿刺时选择静脉留置针的型号为22号或2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教学在外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外科20名新毕业大专护士随机分成2组,分别应用循证护理教学法与常规护理教学法进行护士规范化培训,培训2个月、工作10个月后对两组护士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士理论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t=2.611,P<0.05);实验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x2=8.30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教学,能提高护士的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并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信在临床新护士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研究方法,选取医院入职1~2年的新护士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观看现场操作演示及讲解,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入微信公众平台学习方法.1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新护士操作考试成绩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科室及患者对新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操作考试总成绩、理论成绩、科室医护人员及患者对新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新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提高科室医护人员及患者对新护士的满意度,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ICU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成立培训考核小组,制订培训计划、精选培训内容,对我院综合ICU2016年、2017年入职的48名新入职护士实施为期三个月培训考核。结果:规范化培训后,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应急处理能力、临床工作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护士对护理工作更有信心,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对ICU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ICU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轮转导医岗位对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三院区新入职护士轮转导医岗位182名为试验组,按照导医岗位标准与要求实施培训;选取同期新入职护士102名为对照组,未轮转导医岗位,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施培训;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培养效果。结果试验组轮转导医6个月,第1、3、6月度间理论、操作及服务培训考核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转完毕导医岗位回临床科室后考核行为礼仪规范优良率、护患沟通满意率、医护配合协调率、应急事件处置合格率、年度理论操作优良率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转导医岗位对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培养有积极促进作用,对指导老师的带教也可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梅云霞  王娟  冯苑 《江苏医药》2012,38(10):1240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常用的一项诊疗技术,能否一次性穿刺成功直接关系到儿科的诊疗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1].为减少小儿静脉穿刺的痛苦,缓解家长的紧张情绪,头皮静脉穿刺时不仅要求护士有良好的技术同时还要将患儿固定好,否则容易发生穿刺失败[2,3].在护士人员不足、患儿陪同少时,往往固定患儿往不到位,导致头皮静脉穿刺失败.为了避免在头皮静脉穿刺时固定患儿困难,我们根据小儿好动特点自行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2011年1月-2011年12月,经小儿输液室600例次的反复使用收到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输液进针所致疼痛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输液进针对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将住院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单日组(观察组)和双日组(改良组),单日组采用输液进针时针头沾输液药液,双日组采用输液进针时针头不沾输液药液,记录两组患者不同输液进针引起的疼痛进行观察,评估病人疼痛分值和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结果改良进针能有效减轻疼痛的发生,两组疼痛比较:X 2=8.4 3,P<0.01,有显著性意义.根据静脉穿刺产生的疼痛程度评价对护士操作满意度,X2=8.86,P<0.05,两组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最后排气时将针套帽取下,穿刺头皮针保持向下,药液排出头皮针尖顶部即可,能有效减轻疼痛的发生与提高患者对护士操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儿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进入儿科的新护士13人按照原新护士培训计划完成,为对照组;2014年1月进入儿科的新护士11人实施临床路径培训,为干预组。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新护士的工作能力、培训效果及新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新护士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新护士对培训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培训可提升带教质量和学习效果,提高新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卫生事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8年500名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经验。结果仔细选择血管和正确的穿刺方法为成功的关键。结论静脉输液和输血是临床上用于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恢复内环境稳定状态的重要措施。通过静脉给药,还可以治疗疾病。儿科患者体积小,病情变化快。故儿科护士熟练掌握静脉输液输血技术,对治疗疾病及挽救生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人职护士三年轮转培训模式对提高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新人职本科学历轮转护士共136人作为调查对象,护理部制定轮转方案和定科方案.轮转周期为三年,每个科室工作一年.各科室按照制定的核心能力培训方案按层级实施培训、考核及评价.护理部定期组织轮转护士操作考核、理论考试,根据每年的新人职护士操作理论考核成绩、工作绩效考核分析其岗位胜任力.结果 136名新人职护士操作考核成绩均达到80分以上,平均分为86分,且成绩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理论考试成绩在85分以上,平均分为90分;绩效考核均在90分以上,平均分为93分,且成绩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结论 实施新人职护士三年轮转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利于培养护理复合型人才,利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熊建英  叶李莎  凌华 《北方药学》2012,9(5):90-91,43
目的:提高心脏外科ICU(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CICU)新护士的业务素质、综合抢救能力,快速适应临床工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15名新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专科理论、专科技能、综合素质的规范化培训及考核,将综合考核成绩与往年用常规方法培训的15名新护士成绩作比较。结果:与常规方法培训相比,运用PDCA循环法培训,新护士的专科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有显著提高(P<0.01)、医生满意度评价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CICU新护士培训中应用PDCA循环法,对增强新护士综合素质、快速适应临床工作、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以来 ,护理心理学有了很大发展 ,在临床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儿科护士面对0~ 1 4岁患儿及对患儿倍加爱护的家长 ,使之承受着与成人科室不同的精神、心理压力 ,乃至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质量 ,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1 心理压力分析1 1 繁忙的工作 ,高水准的要求造成的心理压力儿科病房住院的患儿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被家长视为掌上明珠 ,生病后更加怜爱。而头皮静脉输液是最让儿科护士头痛 ,也是患儿害怕 ,家长担心的一项技术操作。一些缺乏医学知识的家长在输液前总是问这问那 ,提出要这个护士扎 ,不让那个护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