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高频电刀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创伤应激反应、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超声刀组与高频电刀组各60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术后应激反应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3 d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高频电刀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超声刀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刀组术后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高频电刀组(P0.05)。结论相比高频电切,超声刀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特点,同时患者应激反应更小,对甲状旁腺功能影响更小,能明显降低甲状旁腺功能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B组,每组各60例.A组在超声刀下行甲状腺切除术,B组在高频电刀下行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线结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等均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血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离子(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组PTH、Ca2+水平均低于术前,A组术后PTH、Ca2+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血肿、声音嘶哑、神经损伤、呛咳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超声刀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手术疗效肯定,与高频电刀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减少,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三种缝扎止血术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行甲状腺开放术患者依据缝扎止血方式差异分为三组各40例,A组采取超声刀无缝扎技术,B组采取刮切电凝法,C组采取高频电刀缝扎技术,比较三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C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日引流量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日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三组术后出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高频电刀缝扎,超声刀技术、刮切电凝法均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与切口长度,降低术中出血以及术后引流量,减小并发症风险,促进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刀联合高频电刀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160例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使用超声刀联合高频电刀,对照组单纯使用高频电刀,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医生需要手术部位高度、术中患者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医生需要手术部位高度、配合手术例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使用超声刀,具有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改善患者配合情况及减少损伤和并发症、减少手术护士工作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应用于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本院行开放甲状腺手术的病例共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高频电刀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刀手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包括血肿、低血钙、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超声刀进行开放甲状腺手术效果可靠,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刀联合高频电刀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160例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使用超声刀联合高频电刀,对照组单纯使用高频电刀,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医生需要手术部位高度、术中患者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医生需要手术部位高度、配合手术例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使用超声刀,具有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改善患者配合情况及减少损伤和并发症、减少手术护士工作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腹腔镜探查或胆囊切除术的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82例,分为超声刀组43例,电刀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区别。结果超声刀组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腹腔引流量患者均少于电刀组(P0.05),术后胆漏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也低于电刀组(P0.05)。结论超声刀是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重要的手术设备,和电刀相比,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426-1427
目的研究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早期患者的疗效及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2月DTC早期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2.22%,并发症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30.56%,(P<0.05);术前,两组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DTC早期患者,疗效显著,可缩短切口长度,减少出血量、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优点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1例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65例应用传统电刀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2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切口大小、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异物残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左侧入路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6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行腹腔镜下左侧入路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分离胆囊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5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分离胆囊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5d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8.13%(P0.05)。结论 腹腔镜下左侧入路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显著,能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康复时间,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外科完成的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13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超声刀组64例(超声刀甲状腺手术),传统组68例(传统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声刀组的手术时间(43.68±10.56 min)短于传统组(79.57±16.97 min),术中出血量(超声刀组:19.16±8.73 ml,传统组:48.83±15.04 ml)、术后24 h引流量(超声刀组:11.56±5.17 ml,传统组:34.29±6.89 ml)均较传统组少,超声刀组术后的住院时间(5.56±1.23 d)也短于传统组(8.96±1.67 d)(P0.05);而超声刀组(6.6±0.5 cm)和传统组的刀口长度(7.4±0.8 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的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一过性饮水呛咳、一过性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而超声刀组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永久性声音嘶哑发生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应用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点,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超声刀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6例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结石患者 ,随机分为高频电刀组和超声刀组 ,每组 48例 ,比较两组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高频电刀组和超声刀组均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或术后出血。超声刀组平均手术时间 ( 5 6.8± 2 5 .6min)和平均出血量 ( 17.8±5 .4ml)均少于高频电刀组 ( 79.6± 3 0 .4min、2 6.2± 6.2ml)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超声刀切割精确 ,凝血功能强 ,组织损伤小 ,它有助于提高LC的临床疗效 ,是一种重要的腹腔镜手术设备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刀和高频电刀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将16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采取超声刀混合痔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电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重点观察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疼痛、肛周切缘水肿程度、术后尿潴留、创面愈合时间以及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远期并发症(迟发性出血、肛管狭窄、肛门失禁)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方面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50、33.46、5.25、χ2分别=16.99、8.32、4.11,P均<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创面水肿程度、尿潴留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8.94、4.65,t=12.58,P均<0.05),在迟发性出血、肛管狭窄和肛门失禁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65、2.80、1.39,P均>0.05)。结论超声刀混合痔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的优点,而且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也少于传统高频电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超声刀与普通电刀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奇偶随机性分为两组,每组42例,术中以电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为电刀组,术中以超声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为超声刀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较电刀组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较电刀组降低(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安全、有效,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马俊  郁飞  黄德松 《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2):1293-1295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腹腔镜下采用高频电刀和超声刀进行肝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之间的差别.结果 超声刀组全部顺利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而高频电刀组2例中转开放手术.与高频电刀组比较,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73±49) min vs (199±37) min]、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102±54)mL vs (68±38) mL]、术后引流量较少[(796±246) mL vs (517±152) mL].结论 超声刀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具有止血确切、术野清晰、热传导低等优点,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胃黏膜下肿瘤采取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治疗的60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内镜消化道全层切除术(EFR),观察组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性指标、术后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手术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Beck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IADL量表、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E治疗胃黏膜下肿瘤可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出血量与住院费用,改善负性情绪,提高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刀联合高频双极电凝手术治疗对甲状腺癌患者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甲状腺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超声刀联合高频双极电凝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大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与损伤喉返神经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实施超声刀联合高频双极电凝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手术各项指标,降低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比例,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求甲状腺手术中采用滴水双极电凝镊对其甲状旁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某院择期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患者80例,所有患者以抽签法按1∶1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滴水双极电凝镊完成手术,对照组40例采用超声刀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甲状旁腺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7 d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钙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术后6个月SF-36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采用滴水双极电凝镊利于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尿道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7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IP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F-36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可显著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甲状腺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9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65岁为分界年龄分为老年组89例与中青年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结果与中青年相比,老年甲状腺切除术时间较长(P0.05)、术中出血量较多(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甲状腺切除术相对安全,与中青年相比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