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患者进行随访3~20个月,骨折部位愈合情况良好,达到100%。结论临床使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手术治疗复杂四肢骨折,创伤小,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60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60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均实施组合式外固定器手术治疗,60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均随访3个月,分析60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随访3个月后,60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中,有56例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情况良好,有4例患者骨折部位出现延迟愈合,骨折愈合率为100.00%;有2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有1例患者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且60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比较可得,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结果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复杂四肢骨折采取组合式外固定器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肱骨不愈合效果。方法对我市两所医院60例四肢陈旧骨折不愈合患者二期治疗采用用组合式外固定架联合神经生长因子疗效观察。根据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相同或相识的原则设立对照组,对骨痂生长情况、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病例均获随访,两组骨痂出现时间,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架在治疗骨不愈合方面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作探讨。方法此次研究中选择双盲法将纳入对象(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98例)均分组为:选择AO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98.0%比对照组81.6%高,P <0.05。结论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以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杂四肢骨折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效果。方法 144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比对组,各72例。比对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实施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操作时间(115.51±6.55)min、骨折愈合时间(9.54±0.65)周、在院治疗时间(14.60±1.25)d短于比对组的(130.25±9.21)min、(13.65±1.00)周、(19.62±2.31)d,术中出血量(362.21±10.24)ml低于比对组的(404.55±15.5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比对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低于比对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四肢骨折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安全性高,有效性强,利于患者机体康复,符合临床治疗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采用夏和桃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36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腕关节及功能情况,D ienst标准评价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6~8周,优良率为90.3%。结论: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能较好地防止骨折畸形愈合和保护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孙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34):622-623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特色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实践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四肢骨折提供理论基础,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纳入四肢骨折患者1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2例。治疗组用中医特色方法与对照组的西医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消肿情况、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及四肢恢复正常功能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显效56例(60.87%),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显效37例(40.22%),总有效率69.57%。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中医特色治疗功四肢骨折方法简便易行,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且轻,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较易被更多的患者接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及大力发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C3型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该方法在复杂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夏氏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C3型胫腓骨骨折37例,首先行彻底清创术将腓骨骨折复位固定,恢复下肢的长度及力线,然后对胫骨手法整复复位,最后采用夏氏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固定。结果37例均获随访,平均3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平均时间4.5个月。13例针道出现浅层感染,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无其他并发症,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采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C3型胫腓骨骨折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效果肯定独特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毅  田政 《中国药业》2013,22(8):93-94
目的观察复方骨肽注射液用于四肢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经复位和固定后,对照组给予口服三七片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150 mg复方骨肽注射液溶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治疗,用药直到患者骨折愈合。观察两组患者的消肿止痛效果、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不同类型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消肿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可促进骨折愈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谈军 《哈尔滨医药》2016,(Z1):65-65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四肢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12%(28/43),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四肢骨折患者,在治疗中选择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能够恢复患者的创伤部位,同时手术时间短,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明显较低,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和内固定术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人员按照研究要求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贺州广济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架治疗,比较2组手术指标、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6. 67%,高于对照组的76. 67%(χ2=5. 192,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 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 00%,低于对照组的33. 33%(χ2=4. 812,P <0. 05);治疗后2、4、6、12周,2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各时间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 01)。结论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内固定术,且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内固定术,患者预后效果较好,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显微外科修复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4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为治疗对象,根据患者使用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显微外科修复术与可吸收螺钉治疗,观察组使用显微外科修复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恢复状况、术后并发症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恢复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4.26%)低于对照组(17.02%),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95.74%)高于对照组(82.9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与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四肢骨折和血管损伤,可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四肢功能,有效缓解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存在后遗症的脑梗死疾病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存在后遗症的脑梗死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2.9%(P0.05);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仅有2例不良反应出现,少于对照组的9例(P0.05);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存在后遗症的脑梗死疾病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大幅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使病情的控制效果得到显著性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接骨七厘片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经复位和固定后,对照组给予口服三七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接骨七厘片治疗,均为5片/次,2次/天,15天为1个疗程,视骨折部位不同连续服用2~4个疗程,直至骨折愈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消肿止痛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9%,治疗组为95.56%;治疗组消肿止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接骨七厘片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可促进骨折愈合,消肿止痛效果好,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82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交锁髓内钉治疗组和外固定支架治疗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交锁髓内钉治疗组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02.3±8.4)d,少于外固定支架治疗组患者的(113.1±9.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外固定支架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过去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手术前后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高龄股骨粗隆空间骨折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9.4%(P <0.05);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P <0.05);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和改善髋关节功能,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减少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使治疗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股骨粗隆间骨折伴外侧壁损伤采用髓内钉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股骨粗隆间骨折伴外侧壁损伤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实施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5例;骨科治疗总及格率94.4%,对照组为69.5%。上述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伴外侧壁损伤采用髓内钉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09年至今运用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病例48例,其中胫骨骨折21例,股骨骨折19例,桡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6例。所选取的病例均采用各种不同型号相对应的骨外固定器治疗。结果随访48例行外固定器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术后骨折对位满意,骨折愈合良好,外固定器固定在位,大多数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少数患者因不同原因导致出现了针道感染,骨不连,迟缓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结论随着外固定器等医药材料和生物力学的发展,骨外固定器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和分析双钢板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当中随机选取其中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研究的9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96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单侧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双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康复优良率、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骨折康复优良率为93.75%,对照组的骨折康复优良率为72.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双钢板进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骨折康复效果,有效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疾病患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疏血通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以往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疏血通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用药后动态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1例(P <0.05);心肌缺血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64.2%(P <0.05)。结论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疾病患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疏血通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