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输血过敏反应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多见,多数为轻度,严重反应仍然罕见。产生原因可能为受血者对血浆蛋白成份过敏。或供血者血浆内含抗原,受血者血浆内含相应抗体,抗原抗体产生过敏反应。或输入含有受血者敏感物质。或缺乏免疫球蛋白 IgA 患者接受输血,产生抗 IgA 抗体,此后再接受输血时产生过敏反应。或供血者的  相似文献   

2.
本病征是在输血后7~10天左右发生的血小板急剧减少,且出现紫癜和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输血而产生了抗血小板抗体,并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破坏了同种或自身血小板的结果.shulman氏等认为输入的血小板中含有pl~(Al)抗原,一旦输入到受体的血浆中便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待受体的抗血小板抗体与Pl~(Al)抗原相结合并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即能和自身血小  相似文献   

3.
自Landsteine发现ABO血型以来,红细胞抗原、白细胞抗原、血小板抗原和血浆蛋白抗原不断被检出和确认。人类血细胞抗原极富多态性,并伴随输血会发生同种免疫致敏而产生抗体。但在目前输血前的交叉配血中,只考虑红细胞血型抗原是否相合,对血液中红细胞以外的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  相似文献   

4.
Rh(D)阴性患者抗原抗体的检测及临床输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彤彤  王维  曹萌  李力 《天津医药》2006,34(1):65-66
Rh血型系统是仅次于ABO系统的最具有临床意义的血型抗原。D和CeDE是最常见的人类Rh抗原。他们能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或同种抗体并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或自身溶血性贫血。其中D抗原最具免疫原性,因此以抗D抗体较为多见。主要是Rh(D)阴性患者通过输血、妊娠或其他不明原因的免疫作用产生抗体,极少见自然发生的抗体,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患者体内可发现Rh自身抗体。笔者对天津地区部分Rh(D)阴性患者的抗原及产生抗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自身抗体阳性引起的交叉配血困难一直是困扰临床输血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某些自身抗体具有类似同种抗体的特异性~([1]),被称为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2]),对于鉴定出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后,临床输血处理中应避开类抗体特异性的红细胞抗原进行输注,而不必考虑患者自身相应的抗原~([3])。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完成1例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的鉴定,并筛选到相合的血液输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输血前常规检测受血者Rh血型,为预防临床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标准,杜绝RhD抗原阴性患者因输RhD抗原阳性血而产生抗-D抗体的机会。方法分别用抗.D(IgM)血型定型试验(凝集法)对2200例受血者输血前进行Rh血型鉴定,RhD抗原阴性者再用微柱凝胶法复检确认。结果输血前受检的2200例患者中,检出RhD抗原阴性患者6例,阴性率0.27%。结论输血前检测受血者Rh血型,对于合理用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规检测非常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何路军  姚银荣 《河北医药》2002,24(9):752-75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贫血的一种类型。由于该病的病因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 ,因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不同于其他贫血或出血 ,输血治疗存在很大的不安全性 ,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更不能以输血作为提升患者血红蛋白值的主要方法。1 病因及临床特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病人免疫系统功能紊乱 ,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和异体抗原 ,从而使体内产生抗自身抗体和活化的补体 ,这些抗体和 (或 )补体吸附在红细胞表面 ,导致红细胞破坏 ,加速引起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按病因分类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  相似文献   

8.
输血传播入逆转录病毒输血引起Ⅰ型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Ⅰ)的传播输血传播HTLV-Ⅰ仅在日本地方性流行区进行过系统研究,发现41人在接受含有抗HTLV-Ⅰ相关抗原的抗体的全血或血细胞后,有26人(63%)产生HTLV-Ⅰ抗体。虽然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浓制剂或全血均可引起血清阳转,但只有输入细胞中的感染淋巴细胞传播病毒。接受HTLV-Ⅰ阴性的全血或血  相似文献   

9.
周庆学  陈勇 《贵州医药》2013,(10):928-929
血型中的多种成分都可作为免疫原,致使受血者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同种免疫性输血反应。抗体筛查是检查血清或血浆中是否存在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对受血者的血清或血浆进行抗体筛查可获得充足的时间来选择缺乏相应抗原的相配合的血液,避免因找不到相合的血液给患者输注而延误治疗。作者通过对本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10600例输血前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对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该项阳性的患者一旦输入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就会发生免疫性结合,在补体的参与下,输入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即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或者发生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1.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瑾 《上海医药》2012,33(7):24-25
目的:探讨筛查不规则抗体对临床输血的意义,以保证输血治疗安全有效.方法:对2009年7月-2010年7月来本院拟输血的患者标本,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对抗体筛检阳性者进一步行抗体鉴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 145例被检血清标本中,用微柱凝胶法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10例,阳性率为0.32%,其中,抗C 4例,抗D 3例,抗E 2例,抗Ec 1例,均属于Rh血型系统.结论: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血液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特异性鉴定,输注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对确保输血安全及效果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RhCE抗原检测与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细胞输注治疗中,受血者体内产生免疫性抗体,会发生溶血输血反应,轻者致红细胞输注无效,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原因是输注了不合的红细胞血型抗原。Rh血型系统D,C,C,E,e5抗原,目前输血技术规范》仅对D抗原同型输注作了严格规定,其它C,C,E,e没有规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Rh血型系统D、C、E抗原的检出率,进一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血型系统的D、C、E抗原。结果2035例标本中,D阳性率99.12%,C阳性率为91.15,%,E阳性率为41.57%。结论Rh血型中,因E抗原阴性率较高,应特别注意E抗原阳性血输注后产生不规则抗体,故对献血员.患者除进行Rh血型常规D抗原测定外,还应进行C、E抗原测定以更好地保障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安全输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选择相合的血液,确保安全输血。方法采用微柱凝胶过滤和离心技术,利用免疫化学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原理。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的阳性率为65.6%,而阳性抗体中抗-E占14.3、抗-cE占33.3%、抗-Ce占9.5%、自身抗体占19.0%、抗-E+自身抗体占4.8%、抗-cE+自身抗体占19.0%。结论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是血型免疫抗体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抗体,通过抗体筛查和鉴定,选择相合的血液,确保患者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15.
<正>输血治疗是医院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救治的一种重要方式,临床医师在对患者自身需求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结合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制定科学化、个体化的输血治疗方案,以此来确保输血有效性与安全性~([1,2])。一般情况下,临床会选择ABO、RhD同型输血方式,但在抗体筛查阳性、交叉配血不合以及疑难血型等情况下,若ABO、RhD同型血液库存不足,依旧坚持选择采用该输血方式,则可能会将最佳抢救时机延误~([3])。ABO与Rh配合型输血同样属于临床输血方式之一,但关于该输血模式是否会对红细胞抗体产生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4,5])。为此,本研究主要针对配合型输血与常规同型输血对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影响进行探  相似文献   

16.
自身输血的方法有:贮存式:稀释式和回收式三种方式。贮存式自身输血不仅可以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输血传播疾病,血型抗体副作用,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抑制免疫功能等不良后果,而且对于稀有血型、曾因输同种血产生异型抗体者和疾病导致的配血困难者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我院自2004  相似文献   

17.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是接受任何血制品期间或6h内新出现的急性肺损伤,是输血相关发病和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表明血制品输注后免疫启动是肺损伤必需的步骤,抗原抗体反应触发一系列事件导致TRALI,主要涉及血制品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中性粒细胞抗原(HNA)抗体.TRALI重在预防,未来发病机制仍将是其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输血后继发性免疫抗体致输血反应国内文献分析石正蒙汤云泉(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内科上海市201200)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紧急情况下尤为如此。但是全血成分复杂,易产生各种不良反应,而少见血型如Rh、Lewis等常产生继发性免疫性抗体致迟发性输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输血与群体反应性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7年4月肾移植前500例患者,其中输血患者180例。采用美国One lanmbda公司和美国GTI公司抗原板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结果180例肾移植前输血的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114例。男性和女性PRA阳性率分别为12.10%(8/66)和18.40%(21/114)。结论输血是导致群体反应性抗体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女性患者抗体产生的概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分析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150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在输血前未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观察组患者在输血前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并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输血前筛检。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不规则抗体占比,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输血前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常见的不规则抗体类型包括抗-E抗体、抗-e抗体、抗-C抗体、抗-c抗体、抗-D抗体,其中抗-C抗体患者1例、占比为1.33%(1/75),抗-e抗体患者2例、占比为2.67%(2/75),抗-E抗体患者4例、占比为5.33%(4/75),抗-c抗体患者2例、占比为2.67%(2/75),抗-D抗体患者3例、占比为4.00%(3/75)。观察组患者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2例,女性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女性有妊娠史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无妊娠史患者,输血>2次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输血2次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前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有助于提高患者输血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