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杨式穴位埋植疗法结合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8例。两组均服用中药基本方,观察组加用杨式穴位埋植疗法。两组均3个月为1疗程,连续1~2年。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穴位埋植中均未发现疼痛、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杨式穴位埋植疗法结合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优于常规中医疗法。而且该疗法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药物有果胶铋、维酶素片、阿莫西林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对于单纯西医治疗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消痞胃炎散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随机、对照的原则将125例经胃镜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自拟消痞胃炎散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电子胃镜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65例中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60例中总有效率为83.3%。经X2检验,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X2=4.863,P<0.05)。两组均以单纯浅表性胃炎疗效最好,伴胆汁反流型者疗效较差。结论:自拟消痞胃炎散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费用低廉、简便易服,病人依从性高,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胃康舒宁方联合西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单一西药进行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胃康舒宁方加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89.3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胃康舒宁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莫沙比利结合胃炎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依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独的莫沙比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胃炎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细胞比容以及血浆黏度指标都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沙比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金雪华 《海峡药学》2012,24(7):171-172
目的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给予果胶铋和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给予果胶铋和克拉霉素治疗。经治疗后,给予所有患者胃镜复查,统计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痊愈35例,有效11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30例,有效7例,无效14例。结论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明显,是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较好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属于脾胃虚寒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各项评分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镜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脾胃虚寒型),可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胃黏膜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滋阴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胃蛋白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滋阴养胃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佳。  相似文献   

9.
夏雨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00-30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4800,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康舒宁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4月~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三钾二橼络合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胃康舒宁方。对比患者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消化道症状、头晕、失眠、皮疹和荨麻疹等,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胃康舒宁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莫沙比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择9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4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接受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4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加行胃炎合剂治疗。对比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症状消失所需时间。结果组间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所需时间结果对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 <0.05。结论相对于莫沙比利单一用药治疗,联合胃炎合剂治疗更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所需,在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医联用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其各自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联合治疗的治愈率为40%,是西医常规治疗的治愈率的4倍;并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要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对照组的疗效明显低于治疗组。并且在缓解嗳气的症状方面,中医疗法优于西医。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活血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8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萎缩性胃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6例,均给予口服硫糖铝片,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健脾益气活血汤。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8周后,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43%;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健脾益气活血汤辅助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与西药合用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活血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共选取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健脾益气活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后复查胃镜,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8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结论健脾益气活血汤治疗萎缩性胃炎比胃复春片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叶酸联合胃复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归的作用。方法选取经内镜及病理确诊为萎缩性胃炎患者87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常规杀菌,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叶酸联合胃复春)及对照组(安慰剂),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可明显改善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和14.3%。结论叶酸联合胃复春是治疗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摩罗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诊的10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给予叶酸口服治疗,观察组55例给予叶酸联合摩罗丹口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症状及胃镜下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73%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观察组降低临床症状及胃镜下黏膜评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叶酸联合摩罗丹能够通过抑制增殖、减轻损伤,健脾消胀、通络定痛,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萎缩及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西医疗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44%,明显远远优于对照组的69.23%,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和消除患者的胃炎反应,改善患者的胃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的预后影响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和黛力新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予治疗后1周、4周通过症状及焦虑和抑郁评分表计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1.8%,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黛力新是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大英县中医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调理脾胃法针刺联合健脾益胃方辅助治疗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患者9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9例。两组均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枸橼酸铋钾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调理脾胃法针刺联合健脾益胃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6%,38/49),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PG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GⅠ、PGⅠ/P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调理脾胃法针刺联合健脾益胃方辅助治疗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效果满意,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胃蛋白酶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