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40例孕产妇活跃期宫口扩张胎头下降缓滞的诊断、病因及解决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得出先露越高,潜伏期越长;胎头下降受阻,宫口扩张延缓阻滞;而宫缩乏力与胎头方位异常为双向作用,互为因果。产前头位评分和骨盆评分可筛查出头盆不称。产时认真描绘产程图,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解决,减少难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王新平 《医学信息》2006,19(10):1862-1863
目的 了解安定在产科临产与引产中的疗效。方法 由于产力异常及宫颈因素所引起的潜伏期或者活跃期延长、宫颈水肿等静脉缓慢静注安定注射液10mg,三分钟静注完。结果 我院对82例产妇应用安定注射液10mg静脉推注后的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96.8%,宫口平均扩张2.0~4.0cm,宫口平均扩速减少2~3小时,胎头平均下降约1.5~2.0cm。结论 安定有助于宫缩,减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减除疲劳,加强产程进展,降低新生儿的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足月妊娠阴道米索前列醇引产与催产素引产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析 ,现国内外报道较多 ,我院于 2 0 0 1年 1~ 12月份对 4 2例足月或过期妊娠孕妇采用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片引产 ,研究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并与同期 4 2例等同条件下接受催产素引产者进行比较分析 ,现将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我院于 2 0 0 1年 1月至 12月间 ,选择有足月妊娠引产指征的单胎头位加足月孕妇 84例 ,年龄 2 2~ 37岁 ,孕周 38~ 4 2w ,随机分为米索组与催产素组各 4 2例。疤痕子宫、胎位异常、产道异常、头盆不称、产前异常出血及哮喘、青光眼不列入引产范围 ,84例产妇均已有分娩先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40例孕产妇活跃期宫口扩张胎头不降缓滞的诊断,病因及解决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得出先露越高,潜伏期越长;胎头下长受阻,宫口扩张延缓阻滞,而宫缺乏力与胎头方位异常为双向作用,互为因果。产前头位评分和骨盆评分可筛查出头盆不称,产时认真描绘产程图,及时发现异常,及进解决,减少难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活跃期停滞的9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产程特点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本院单胎头位分娩被诊断为活跃期停滞的95例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住院分娩产程正常的单胎头位初产妇9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产力、胎方位、胎儿及并发症情况,总结引起活跃期停滞的原因。结果两组产妇潜伏期、产力、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跃期停滞的原因有潜伏期延长、胎方位异常、官缩乏力等,出现活跃期停滞时及时行内诊检查分析其原因,针对性地给予及时处理,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宫颈气囊扩张后催产引产,是临床上近年来用于终止妊娠过程中,加速产程进展,缩短产程的有效措施。本院使用此法引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有少数败者;本文分析了546例官颈气囊扩张者,成功率为91.4%,其中有47例引产失败而行剖官产手术,失败率为8.6%。原因有头盆不称、活跃期阻滞、脐带先露、胎盘低置产前出血、胎儿官内窘迫。除最后一种因素外,其余前几种失败原因均与宫颈气夹扩张前的适应症选择有相应关系。提示:宫颈扩张助产,固然是加速产程进展的有效方法,但有一定的范围要求和适应症。且不可盲从,在术前对每位孕妇都应详细查体,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充分估计胎儿的体重;胎方位;胎先露的高低;官颈 Bishop氏评分等各种因素,综合分析,才能做到恰到好处有的放矢,发挥宫颈气囊助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的应用及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60例产妇分组,对照组进行普通分娩配合,实验组开展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自然分娩率;分析产程平均所需时间,护理前后患者产痛程度,异常心理评分,宫缩乏力、胎位异常等的出现率。结果实验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程平均所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产痛程度、异常心理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产痛程度、异常心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宫缩乏力、胎位异常等的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产妇焦虑心理,减少分娩异常现象,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了临产妇女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 (DHEAS)水平的变化 ,以探讨母体内源性血清DHEAS含量与产程的关系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 :(一 )产程≤ 13小时组 :选自本院自然临产的初产妇 37例 ,年龄 2 2~ 2 9岁 ,孕周 38~ 42周 ,无任何合并症及头盆不称 ,无皮质醇用药史。(二 )产程 >13小时组 :自然临产的初产妇 31例 ,年龄 2 1~ 30岁 ,孕周 38~ 42周 ,无任何合并症及头盆不称 ,无皮质醇用药史。二、方法 :初产妇自然临产后 ,在宫口开大 2cm左右时取静脉血 2ml,分离血清 ,- 2 0℃保存待测。DHEAS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120例孕妇心理干预分娩的临床观察,寻找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顺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正常足月孕妇240例,无头盆不称,排除妊娠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干预分娩组和对照组无心理干预分娩组各120例。结果120例心理干预分娩孕妇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分娩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分娩可以减轻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和围产儿病率等,使阴道顺产率大大提高,增进母婴健康,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助产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成因与分娩方式,进一步提高对头位难产的严重性、多发性、复杂性的认识。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头位难产3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2例头位难产患者中,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226例占71.1%,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严重的胎头位置异常如高直位、面位、前不均倾位等12例仅占3.7%;产力异常(宫缩乏力)占15.8%;产道异常(骨产道、软产道)占9.3%。结论尽管头位难产发病率高,成因错综复杂,处理不当、不及时,会严重危害母儿健康,但是临产后严密监测产程,进行必要试产,慎重选择分娩方式,可明显降低头位难产对母儿危害,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除胎位异常孕妇的烦恼,使她们从不利于分娩的胎位转变为有利于分娩的胎位,我科自1994年12月至2000年12月,对我部收住的18例胎位异常的孕妇,B超监视下行外倒转术,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所有孕妇,年龄22~36岁,孕周30~35周,其中臀位11例,横位3例,斜位4例。仪器选用SDL-300型,线阵探头,频率3.5MHZ,手术要求单胎,胎膜未破,羊水适量,先露部未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扩宫颈处理活跃期胎儿窘迫的临床效果和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住院分娩中活跃期发生胎儿窘迫产妇92例,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3例)。干预组于宫口扩张≥5cm时应用手扩宫颈处理,直至宫口开全,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分别记录两组活跃期时限(5~10cm)、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宫颈裂伤、新生儿窒息及头颅血肿情况。结果干预组活跃期时限(5~10cm)、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宫颈裂伤、新生儿窒息及头颅血肿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扩宫颈处理活跃期胎儿窘迫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产后尿潴留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因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7例会阴侧切者8例会阴裂伤5例,阴蒂及尿道口粘膜擦伤12例,心里紧张怕痛者8例,会阴血肿2例.结论 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有针对性对产妇宣教指导配合,落实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2000年1月至12月对30例“孕41~42周”孕妇采用阴道置米索前列醇引产,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30例孕妇平均年龄26岁,初产妇22例,经产妇8例,按孕周均在41~42周。入院时无宫缩发动,胎膜未破,胎位全部为头位,胎心、胎动均在正常范围,B超提示胎盘位置  相似文献   

15.
骨盆异常     
<正> 骨盆的大小与形态异常是造成难产的首要因素,往往由于骨盆异常导致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一、骨盆狭窄 (一)狭窄程度:321例X线骨盆测量,轻度狭窄者占34.3%,中度11.5%,无重度狭窄。(二)狭窄类型:入口狭窄者占6%,出口狭窄占26%,入口与出口面均狭窄占12%。(三)骨盆狭窄的诊断:外测量依序为23、26、19、8.5为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5月50例住院分娩出现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机制异常等.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危急并发症之一,加强产前宣教,重视产前检查,正确处理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产后特别是产后2h的观察,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25岁,G_1P_0因37~(5/7)周妊娠,阵发性下腹痛10小时入院。查体:发育正常,一般情况好。Bp17/11 kPa。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及。产科检查:宫高40cm,腹围100cm,为双胎妊娠,分别为RSA,ROA,胎心分别为140次/分,150次/分,宫缩10~(11)/4—5′,宫颈消失,宫口开大4~ cm,胎膜未破。入院诊断:37~(5/7)周妊娠,双胎妊娠,RSA、ROA,G_1P_0。入院后给予人工破膜,因宫缩乏力,产程进展缓慢,给予  相似文献   

18.
彭田玉 《医学信息》2002,15(6):394-395
目的 探讨奥湿克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2 0例妊娠未产妇 (妊娠 6~ 9周内 )随机分成两组 ,奥湿克组于术前 1~ 2 h服用美国西尔药厂生产的奥湿克 2片 ,对照组按常规操作手术 ,不作任何处理。结果  1宫颈扩张情况 ,奥湿克组宫口大于 7号的比例为 60 % ,而对照组为 5 % ,两组比较 P<0 .0 1。 2宫缩情况 ,奥湿克组子宫收缩≥ 2 cm ,有 18例 (3 0 % ) ,而对照组有 6例 (10 % ) ,两组比较 P<0 .0 1。 3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的情况 ,奥湿克组手术时间缩短 ,出血量减少 ,两组比较 P<0 .0 1。 4镇痛效果 ,奥湿克组疼痛明显减轻 ,P<0 .0 1。结论 奥湿克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中 ,镇痛效果明显 ,有利于宫口扩张 ,加强宫缩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 ,在临床中应用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预防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305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胎膜早破、宫颈水肿、宫缩乏力及产程延长等为头位难产的临床特征.结论 重视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及早识别发现难产征象并及时进行干预处理,是保证母婴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有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35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 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结论 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合理处理异常产程,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