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17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术后疼痛情况及镇痛药物应用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24,72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72h镇痛药物应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探讨针对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将本院外科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所收治的147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及干预组7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疼痛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施了护理干预的干预组患者在术后24、72 h疼痛评分、72 h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住院时间等指标都显著优于仅进行了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促进患者恢复,为手术预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5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对比2组术前与术后24、48 h时的疼痛程度,干预前与干预后的睡眠质量,镇痛药物平均使用频次与每夜平均睡眠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24、48 h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镇痛药物平均使用频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每夜平均睡眠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保障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患者的疼痛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行RFA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介入科常规护理,采用凯纷常规镇痛治疗,疼痛评分增加或有爆发痛时遵医嘱应用曲马多、吗啡类药物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4 h、术后4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至术后24 h一阶梯、二阶梯及术后48 h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RFA治疗的肝癌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抛硬币法将84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疼痛出现时间及评分和镇痛药物使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出现时间12.6±4.8h,对照组6.6±2.8h,观察组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2.4±0.9分,对照组5.3±1.1分,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缓解术后疼痛,延迟疼痛时间,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63例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术前心理干预.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定,同时评估其镇痛药的使用人次.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8 h和术后2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使用镇痛药的人次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术前心理干预有助于开胸术后的疼痛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63例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术前心理干预.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定,同时评估其镇痛药的使用人次.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8 h和术后2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使用镇痛药的人次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术前心理干预有助于开胸术后的疼痛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超前使用镇痛药物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收住入院进行全髋置换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超前使用镇痛药物和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最高疼痛评分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围术期超前使用西乐葆、特耐等镇痛药物的同时并给予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术后的疼痛明显减轻,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外护理及术后镇痛药物治疗,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镇痛药物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减轻(P0.05);干预组SCL-90总分低于对照组,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腹部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术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胸外科116名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名。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对患者的疼痛评估,术后动态制定疼痛护理计划,减少预见性疼痛的发生以及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情况NRS评分,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在术后12 h,48 h,72 h的疼痛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也均少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减轻胸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焱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4):56-57
目的:探讨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7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遵医嘱给予镇痛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 d疼痛改善情况优于术后6 h(P<0.05),干预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避免了因药物引起的各种毒副作用,且缩短病程,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49-4050
目的研究全方位护理干预在ICU胸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入住本院ICU且接受胸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电脑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分析两组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术后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用量为54.28±6.37ml,少于对照组的61.09±6.9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12h、24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比对照组的8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方位护理干预法对接受胸腹部手术治疗的ICU患者进行施护,可显著降低其镇痛药物用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采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手外伤带蒂岛状皮瓣术后应用价值。方法将24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手外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及止痛药物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重度和极度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药物应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可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进而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缓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疼痛的作用.方法 将153例腹股沟疝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措施,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惠者术后0~24h、25~48h、49~72h切口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应用镇痛药物人数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缓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的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冥想训练的心理护理干预在减轻学龄期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行尿道下裂Ⅰ期尿道成形术的40例学龄期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出现疼痛且面部表情量表(FPS-R)评分≥4分时遵医嘱应用药物镇痛;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正念冥想训练的心理护理干预,术后出现疼痛时应用正念冥想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PS-R评分、血压、心率,术后3 d内各时间点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2 h的FPS-R得分、心率和血压均低于治疗前(P 0. 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术后3 d内各时间点FPS-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正念冥想训练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切口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镇痛药物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出现疼痛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颅通定镇痛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延迟疼痛出现时间,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泌尿系结石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包括首问负责、心理疏导、反复镇痛药宣教、转移或分散患者注意力、共情、放松疗法等。入观察室后30 min、1 h、2 h、3 h进行镇痛效果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应用镇痛药物后不适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使用镇痛药后不适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急诊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痛阈值,缩短疼痛缓解时间,减轻镇痛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香薰按摩对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香薰按摩对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无慢性躯体疾病、无精神障碍、新生儿出生时健康、术后不使用麻醉镇痛泵的住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4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28例。对照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全身植物精华香薰按摩,比较两组剖宫产术后产妇切口疼痛、子宫收缩疼痛及产后相关的其他躯体疼痛不适和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妇术后24h后不再需要使用镇痛药物。结论香薰按摩能有效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的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鼻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96例鼻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痛药物使用率为35.4%,实验组镇痛药物使用率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鼻部手术术后疼痛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快其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术前心理干预对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将60例施行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由医务人员于患者术前1 d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术前常规处理。术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及镇痛药需求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术后48 h镇痛药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对疼痛及疼痛控制的认知度,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镇痛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