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学会(ASA)手术前分级Ⅰ~Ⅲ级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CEA)组,每组20例。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呼吸、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CSEA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CEA组,需要静脉辅助药发生率明显低于CE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是理想、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祁门县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镇痛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麻醉起效快,同时对老年患者的循环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下肢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12~3或D~4椎间隙给予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观察MAP、HR、SpO2和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MAP、HR和SpO2与麻醉前无显著性差异,术中、术后无恶心、呕吐、头痛和尿潴留发生。结论轻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起效快、效果满意、循环稳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学会(ASA)手术前分级Ⅰ~Ⅲ级行碗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CEA)组,每组20例。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呼吸、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CSEA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CEA组,需要静脉辅助药发生率明显低于CE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是理想、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中,其用药方式与单独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用药无太大差别,即先以较大剂量腰麻,而硬膜外用于确保效果和术后镇痛。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腰麻先给予小剂量、低浓度的局麻药,再予硬膜外衔接以小剂量、低浓度的局麻药,真正发挥腰麻与硬膜外的联合作用,可以达到完善麻醉效果,以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目的:分析小剂量低密度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68例,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小剂量低密度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药物用量、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及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患者麻醉后5,10 min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麻醉前(P <0.05),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且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提示采用小剂量低密度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具有起效快、用量少、阻滞完全、镇痛效果好等优点。临床将其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修复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可达到较为完善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应用的可行性。方法:40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药用量,低血压发生率和麻黄碱用量。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和麻醉用药量均小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无麻醉不完善患者,明显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P〈0.01)。连续硬膜外麻醉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个人麻黄碱使用量大于腰硬联合麻醉组(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于老年患者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陈为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3):1856-1857,186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术中牵拉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行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前、麻醉后15 min、手术牵拉时的心率(HR)、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变化,术中牵拉反应,肌松效果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麻醉后15 min,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有所降低,观察组SPB、DPB较麻醉前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在牵拉时HR变化较为明显,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未见恶心、呕吐等牵拉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效果满意,血液流变学更稳定,牵拉反应少,镇痛更完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等比重腰麻复合腰丛麻醉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以"腰麻,髋关节置换"为中文关键词,检索2000-01/2010-03相关文章.纳入与腰麻与髋关节置换相关研究文献;排除重复研究.以11篇文献为主重点进行讨论.并选择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患者50例作为临床验证.采用等比重腰麻复合腰丛麻醉,维持患者侧卧位至术毕,观察麻醉前及麻醉后5,15,30 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率的变化,观察两侧痛觉阻滞平面,温度觉及触觉平面,Bromage 运动阻滞评分,术中不良反应,患肢有效的镇痛时间及有效的阻滞时间.结果:目前老年髋关节置换常用的麻醉方法有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等方法,研究表明联合麻醉效果好于单纯用药.经临床验证结果,采用等比重腰麻复合腰丛麻醉,麻醉后各时间的血流动力学及心率的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患侧痛觉阻滞平面,温度觉及触觉阻滞平面,Bormage 运动阻滞评分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术中呕吐1例,低血压6例,患肢的有效镇痛时间及有效阻滞时间分别为(5.5±2.2) h和(2.5±0.5) h.结论:等比重腰麻复合腰丛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对全身生理干扰小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行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32例,给予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麻醉前、麻醉后5,10,15,20,30 min及出手术室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单纯腰麻下完成手术28例(87.5%),硬膜外给药4例(12.5%),麻醉前与麻醉后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循环平稳,无麻醉并发症.结论: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起效快、不改变麻醉体住、效果满意、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PNS)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行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分为A组(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B组(硬膜外麻醉组)各20例,观察并纪录两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10、20、30、60分钟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完善及维持时间,以及局麻药和辅助药物用量、术中输液量、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术中所有患者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A组患者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快于B组(P0.05),维持时间也长于B组(P0.05),整个麻醉过程中的MAP、H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患者注药后5分钟的MAP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20、30、60分钟的MAP较麻醉前及注药后5分钟均显著降低(P0.05),整个麻醉过程中H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术中输液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使用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较,PNS定位下行单侧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安全有效,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镇痛时间长,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更适用于老年患者的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激光前列腺汽化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可能性.[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需行激光前列腺汽化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选择L2/3行腰硬联合麻醉,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等比重0.5%布比卡因腰麻,观察组给予等比重0.5%罗哌卡因腰麻,均行硬膜外置管,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腰麻后1 min、腰麻后5 min、术中30 min及术毕时刻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9.3±1.1)min,显著长于对照组(6.5±1.2)min,P<0.05;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分别为(172.6±18.3)min、(95.6±13.2)min,均短于对照组(243.6±21.6)min、(125.4±16.9)min(均P<0.05).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前列腺汽化效果较佳,血流动力学平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在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30例:硬膜外麻醉组(A组),小剂量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分别记录3组患者椎管内麻醉穿刺成功至手术切皮时间、手术切皮到结束时间、术中MAP和HR变化,观察升压药麻黄碱的应用、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术时骶尾部牵拉不适感及麻醉效果满意度。结果 A、B组MAP、恶心呕吐发生率、麻黄碱使用率较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麻醉穿刺成功至手术切皮时间、术时骶尾部牵拉不适感、麻醉效果满意度较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组方法均可用于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麻醉,小剂量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较适合在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剖宫产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不同阻滞平面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39例;所有实施手术病人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方法:选择L2~3间隙穿刺,腰麻药物使用重比重0.5%罗哌卡因,硬膜外腔向头端置管.观察不同麻醉平面(T10、T8、T6~7)手术过程中不同时间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①不同麻醉平面病人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体质量、性别、ASA评分、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及手术、麻醉时间无统计学差异;②各组组内的术前与麻醉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T10组麻醉后,各手术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与其它两组的数据比较有显著变化改变,其中T6-7组对平均动脉压影响最大(P<0.05).④呼吸及脉搏各组间及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椎管内麻醉平面控制在T10水平,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最小,尤其对有心血管系统合并症者是一种安全的麻醉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469-1470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患者麻醉效果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7月70例于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35例接受腰麻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SHS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起效更早、镇痛维持时间更长、SHS发生率更低;麻醉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上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利于稳定产妇血流动力学,且SHS发生率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7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依据麻醉方案不同分组,每组39例。观察组予以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前、麻醉5、15、20、30 min、术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结果两组麻醉前、术毕MAP、HR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5、15、20、30 min,观察组MAP、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3/39)低于对照组(25.64%,10/39,P0.0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显著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轻术中应激反应程度,提高术后镇痛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9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麻醉药用量、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和术后患者的清醒时间显著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麻醉诱导后、插管后即刻、切皮时、拔管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高危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高龄高危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8例ASAⅢ或Ⅳ级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年龄70~88岁,分为硬膜外组(EA组)、CSEA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加硬膜外麻醉.术中输液按8~10mL/(kg·h)输6%羟乙基淀粉和复方乳酸钠(1:1),出血量大于400mL,酌情输红细胞悬液和血浆.观察EA组和CSEA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及改良Bromage评分.同时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不良反应等.结果: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EA组(P<0.05或P<0.01).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CSEA组优于EA组(P<0.05或P<0.01).CSEA比单纯硬膜外麻醉完全率高,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低、呼吸系统影响小.结论:CSEA用于高龄高危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只要应用得当,控制好平面,可达到安全可靠、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应用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骨科行单侧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59例随机分为轻比重布比卡因组(实验组)和重比重布比卡因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阻滞效果、改良Bromage评分、同时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1min、5 min、10 min、15 min、30 min、60 min和90min(T1-T7)8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的水平,对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也进行比较。结果与重比重布比卡因(对照组)组相比,使用轻比重布比卡因(实验组)的最高阻滞平面较高(P0.05),T10阻滞时间长(P0.05),单侧的神经阻滞的比率高(P=0.023),改良Bromage评分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患者T5和T6两个时间点的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T1-T5的5个时间实验组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中因低血压使用麻黄碱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3);实验组患者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和寒颤的几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单侧髋关节置换手术时使用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能够减少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且单侧阻滞率高、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麻醉 (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 (EA)在肥胖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手术肥胖患者 40 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采用 CSEA;II 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连续硬膜外麻醉(EA).观察CSEA组和E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硬膜外用药量及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CSEA组与E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硬膜外用药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SEA应用于肥胖患者子宫全切除术具有可获得完善麻醉镇痛、良好的肌松效果和局麻药用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下肢手术时不同椎管内麻醉方式与血液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探讨更为适合老年人行该类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老年择期手术病人66例,ASA分级Ⅱ~Ⅲ级;将病人随机分为持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n=22)、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n=23)和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OCSEA组,n=21),分别行相应的椎管内麻醉。观察指标:①各组麻醉过程中分别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翻身5 min时(t2)、手术行内固定时(t3),以及手术结束时(t4)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情况;②麻醉成功率;③各组输液量;④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量;⑤手术出血量。结果持续硬膜外麻醉组和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在麻醉后t2时间点较腰硬联合麻醉组的更稳定,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的麻醉效果较连续硬膜外麻醉组的更确切。结论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具有确切的麻醉效果,同时麻醉时血液动力学指标较为稳定,更适合老年病人下肢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