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KCP)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治疗胆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经验和价值.方法 对45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同时设立开腹手术肝外胆管探查取石治疗组为对照组.观察术后病情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内镜治疗组有效率97.8%,开腹手术组有效率为90.9%(P>0.05).残余结石发生率:内镜组为2.22%,开腹手术组为20.00%(P<0.05).并发症发生卒:内镜组为4.44%,开腹手术组为18.18%(P<0.05).结论 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优于开腹手术,是治疗胆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由于现代影像诊断和内镜技术的发展 ,以及手术技术的提高 ,胆管残余结石发生明显下降 ,但肝内残余结石仍是胆道外科有待解决问题之一。本文就 1998~ 2 0 0 0年收治的 96例胆管残余结石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3例 ,女 63例 ,年龄 18~ 74岁 ,31~ 60岁占 71%。肝内胆管结石 79例 ,单纯胆总管结石或胆囊结石共 17例。1.2 结石类型与分布 胆红素类结石 85例 ,胆固醇类结石 11例。残余结石位于肝内及肝外胆管 5 1例 ,单纯肝内胆管 2 7例 ,单纯胆总管 16例 ,胆总管合并胆囊管 2例。有不同程度肝胆管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 96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病例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胆管结石以左肝叶为主 ,肝切除以左肝外叶为主。合并肝内胆管癌 4例。术后残余结石率为2 3 .8%。并发症发生率为 2 2 .9%。本组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肝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治疗手段 ,特别是左肝结石。术后胆道冲洗和胆道镜取石是处理胆道内残余结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对肝内胆管残留结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6月~2009年12月肝内胆管残留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好转率为98.0%,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可改善胆道内环境,增加胆汁分泌量,使肝内胆管结石松动下移,有利胆道镜取石,提高了肝内胆管残留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5.
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后约50%患者需要进一步辅助治疗^[1],如经窦道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或肝内胆管狭窄扩张以清除肝内残余结石等,其结石清除率可达94%以上^[2,3]。2002年8月至2007年8月,本院手术室应用纤维胆道镜经窦道治疗术后肝内胆管残余结石645例,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在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MD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9月—2020年2月本院73例疑似为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别接受MDCT和MRI检查,比较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手术结果证实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共计57例;应用MDCT诊断为肝外胆管结石19例,应用MRI诊为肝外胆管结石39例;MDCT、MRI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诊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为100%;MRI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DCT,且P<0.05。结论: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诊断中应用MRI的诊断价值高于MDCT,前者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效能并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7.
纤胆镜取石术在我国已经开展起来,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院自1991~1995年开展了横切挖沟与等离子冲击波碎石(PSWL)联合治疗130例,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70例,女性60例,年龄20~80岁。残余结石在胆管内的分布:全部为肝内胆管残余结石,其中15例还合并有CBD结石,而肝内残石又分:左肝管结石60例,右肝管结石43例,左右肝管结石27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分析应用螺旋CT(多排)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56例应用螺旋CT(多排)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资料,分析其结石的数目、大小以及密度等。结果:5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泥沙样结石的患者为12例,2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混杂密度结石,19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高密度结石,不同患者胆结石大小密度以及数目均有所不同,并发症的CT表现为下肺炎症14例,胸腔积液患者18例,出现腹水的患者7例,5例患者出现肝囊肿,21例患者出现肝内管的结石等。结论:肝外胆管结石最常见的类型为混合密度结石,容易发生的部位为胆总管中下段,较易发生胆管炎症及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27例开腹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应用输尿管镜进行胆道探查及取石。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结石残余、胆漏及胆道出血等并发症。输尿管镜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中作用肯定,是一种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肝内外胆管结石同步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下肝内外胆管结石同步治疗方法 .方法 3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肝外胆管结石予以网篮或(和)气囊取石;肝内胆管结石,通过操作技巧将网篮、气囊送入结石所在分支胆管,尝试取石.结果 肝外胆管结石病人27例,25例结石取出,2例未取出;肝内胆管结石病人36例,位于一级分支胆管的多发结石5例(局限于同一分支3例)、单发结石3例结石取出,最多取石3枚,最大结石直径5~6mm.二级以上肝内胆管结石无一取出.结论 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对肝外胆管结石效果好,对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成功率低,但对一级分支肝内胆管单发或位于同一分支胆管多发较小结石仍不失为一简单、微创、经济、可行方法 .多种微创手段联合治疗是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