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HBD)的临床特征与脑电图(EEG)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入NICU的60例诊断为低血糖新生儿,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描记发现低血糖后24~48 h脑电图。分析不同血糖水平、低血糖的持续时间及有无症状性低血糖等临床特征与脑电图的关系。结果脑电图的监测血糖>1.7 mmol/L组异常率为57.1%,≤1.7 mmol/L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血糖持续时间≤12 h组EEG异常率52.6%与>12 h组8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症状性低血糖组EEG异常率为85.8%与非症状性低血糖组EEG异常率为4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血糖值越低、低血糖持续时间越久、临床表现越明显,脑电图的异常越重。脑电图作为评价脑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客观、直接的反映脑功能的状态,有助于早期诊断低血糖脑损伤及脑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50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中均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好转。结论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史,发作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神经低血糖症状且伴饥饿感、软弱以及血糖测定结果典型病例不难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低血糖患儿常见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新生儿病房150例确诊为低血糖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在生后48h内均有可能发生低血糖,患同样疾病的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发生案率较正常出生体重儿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无症状性低血糖患儿较症状性低血糖患儿多4倍,窒息儿较非窒息儿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P〈0.05)。结论入住新生儿病房的患儿因立即常规监测血糖,特别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除生后1h内监测血糖外,还应定期复查,即生后3h、6h、12h、24h、48h,直到血糖稳定,这样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新生儿低血糖,避免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血糖昏迷在急诊的快速诊治。方法对56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48例在进入急诊抢救室5分钟内予快速血糖检测,明确诊断;8例因合并偏瘫、抽搐等原因,在40分钟内经静脉血糖明确诊断。经及时治疗,神志均转清。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易发生低衄糖昏迷,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也可能同时低血糖昏迷。结论快速末梢血糖检测应作为急诊昏迷患者首选常规检查;应加强糖尿病人及老年人低血糖预防及处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评估。方法及早诊断、合理对症治疗。我院22例低血糖新生儿21例治愈出院,1例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加强新生儿低血糖预防的宣传度,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低血糖昏迷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误诊原因,提出预防低血糖昏迷误诊的措施。方法 20例低血糖昏迷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误诊原因与医师采集病史不仔细、对低血糖昏迷认识不足、诊断思维局限、科普知识宣传不到位等因素有关。结论 低血糖昏迷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师需提高认识、拓宽诊断思路、常规急查血糖,误诊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制定良好的防治方案,避免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症及低血糖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提高患儿日后生活质量.方法 2010至2012年在我院儿科住院符合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的患儿连续入选为研究对象,共收集有效病例80例,同时收集同期血糖正常的新生儿8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定、记录入选对象血糖及基本临床特征、围产期情况、出生情况与常见新生儿合并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相关因素.结果 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相关因素为孕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双胎或多胎、日龄≤3天、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结论 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及早监测血糖,及时干预,以预防临床新生儿低血糖及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发生及再发生.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血糖下降梯度性低血糖反应,与普通低血糖诊断有所区别,能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更好地将护理观察与临床结合,使护理工作具有科实性。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2例低血糖反应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时,出现低血糖反应症状,及时快速测定血糖值,为反应时血糖。基础血糖,指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或前一天血糖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HBD)时脑电图(EEG)的变化特点及与颅脑磁共振MRI检查结果间的关系,探寻EEG在预测HBD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例低血糖性新生儿,分为症状性低血糖组25例,无症状性低血糖组2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在血糖值、持续时间、EEG检查及与MRI检查结果间差别和关联。结果两组患儿在入院时血糖值比较(t=9.69,P〈0.001)、低血糖持续时间比较(t’=2.06,P〈0.05)、EEG监测异常率比较(首次χ2=10.7,P〈0.005;再次χ2=26.61,P〈0.005)、MRI检查异常率比较(χ2=28.66,P〈0.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症状性低血糖组的EEG检查与MRI检查结果间存在关联(Fisher精确概率P=0.000113〈0.05),两种检查异常检出率相同(χ2=0,P〉0.05);在无症状性低血糖组,两种检查结果不存在关联(Fisher精确概率P=0.074〉0.05);两组内及两组间EEG及MRI检查结果异常的差异,其患儿临床预后也不尽相同。结论结合血糖值及临床症状体征,EEG监测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诊断及预后方面有其特征意义的变化,可用来早期动态监测HBD、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低血糖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误诊急性脑血管病老年低血糖患者头部CT及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均行CT检查,6例为陈旧性脑梗死,12例头部均未见异常,给予高渗糖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消失。结论 对老年人不明原因的昏迷,除常规考虑急性脑血管病外,还要高度警惕低血糖昏迷的存在,应注意检测血糖,提高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降糖药物致低血糖昏迷的的早期诊断治疗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口服降糖药物致低血糖昏迷的临床资料。结果口服降糖药物致低血糖昏迷患者多为医源性因素所致,在院外发病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中毒等疾病。结论低血糖昏迷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愈后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朱苏月  乔继冰  叶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386-3388
目的:观察各种不同类型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和治疗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病房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9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早产儿、正常体质量足月儿、巨大儿或足月小样儿分别统计3组患儿低血糖频次、48小时内平均输糖速度、激素使用情况、症状性低血糖比例.结果:常规治疗下发生低血糖的频次,正常体质量足月儿组明显少于另外两组(P<0.05);需要的输糖速度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5);在伴发低血糖症状、需要使用激素方面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巨大儿或足月小样儿比正常体质量足月儿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为维持正常血糖需要更高的输糖速度.  相似文献   

13.
高危新生儿低血糖的早期筛查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监测高危新生儿72小时内血糖.方法 使用微量血糖仪对100例高危新生儿于出生后72h内每12小时各测1次血糖.结果 高危新生儿在生后72小时内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结论 对高危新生儿在生后72小时内,常规进行简便快捷的微量血糖动态监测至关重要,以尽早发现血糖变化,早诊断、积极治疗和护理是防止低血糖造成原发病加重,防止低血糖脑损伤及脑发育障碍的的关键,以此提高危重症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儿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损伤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新生儿低血糖持续时间、症状性低血精及糖尿病母亲婴儿与其发生脑损伤的关系.结果:反复发作性、症状性低血糖、糖尿病母亲妊娠期血糖控制不满意与脑损伤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的持续时间和反复出现有症状性低血糖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严格控制母亲孕期血糖水平是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减轻脑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源性低血糖的发生特点及护理干预在预防肝源性低血糖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肝源性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血糖监测、营养护理、安全管理等。结果:50例患者中,48例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有2例发生低血糖昏迷,经给予静脉补充葡萄糖及营养支持治疗后好转。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肝源性低血糖的发生,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张国俊 《河北医药》2013,35(16):2494-2495
低血糖是一种急症,其关键是只有及时诊断才能挽救生命。但由于低血糖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临床线索不明确,会障碍低血糖的及时诊断和处理,结果造成脑永久损害或死亡。另一方面,还要明确低血糖的病因,只有去除病因,才能防止其复发。本文将河北省南宫市人民医院内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明确病因的特殊临床表现的低血糖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血糖的急救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急诊院前及门诊36例低血糖致意识障碍患者.结果 36例患者5分钟内明确诊断,33例静注高糖后意识恢复,3例因年龄大、多器官功能衰竭家属放弃抢救而死亡.结论 低血糖致意识障碍快速诊断,对于减小低血糖误诊和漏诊、抢救生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小青 《贵州医药》2005,29(9):825-825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发生低血糖反应,严重时可出现低血糖脑病。本文总结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诊断明确的38例低血糖脑病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明确诊断,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老年人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的原因。方法对本院42例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以急性脑梗死收住院,确诊为低血糖昏迷后经治疗意识均转清醒。结论对于老年昏迷患者,临床医生的诊断不能仅局限于脑血管意外,鉴别诊断应考虑低血糖昏迷,详问病史,仔细查体,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近三年来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误诊原因,从而更有效地预防、识别、治疗不典型的低血糖。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来23例被误诊的低血糖病例进行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误诊原因与医师(尤其是非内分泌专科医师)采集病史不仔细、对低血糖许多不典型症状认识不足、诊断思维局限等因素有关。结论低血糖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师需提高认识、拓宽诊断思路、养成常规急查血糖的良好习惯,可将误诊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