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肛垫提升术治疗环状静脉曲张性混合痔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998年 7月~ 2 0 0 1年 5月在外剥内扎基础上采用肛垫提升术治疗环状静脉曲张性混合痔 6 0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并与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的 30例进行对照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6 0例中 ,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2 6~ 70岁 ,平均 45 .40± 8.6 8岁 ;5 5岁以上且肛管较松弛者 9例 ;Ⅱ期内痔 15例 ,Ⅲ期内痔 37例 ,Ⅳ期内痔 8例。对照组30例中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2 8~ 71岁 ,平均 45 .17±9.6 5岁 ;5 5岁以上且肛管较松弛者 4例 ;Ⅱ期内痔 6例 ,Ⅲ期内痔 2 1例 ,Ⅳ期内痔 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评价黄芪建中汤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外剥内扎术。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愈合天数29~43 d,平均(35.3±6.5)d;对照组愈合天数31~46 d,平均(38.9±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5 d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出血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术后并发症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老年男性患者肛肠病术后尿潴留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运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老年男性患者肛肠病术后尿潴留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18例均为50岁以上男性行肛肠病术后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分两组治疗组68例,年龄最小者50岁,最大者78岁,平均62.5岁;其中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40例,肛瘘剥离切除术15例,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13例.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63岁;其中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35例,肛瘘剥离切除术9例,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6例.全部采用骶麻1.5%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合剂22mg,经B超检查,前列腺呈……  相似文献   

5.
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 2组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水肿、便血、尿潴留、肛门失禁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远期复发、皮赘残留、肛门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梅核气是指以咽部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开郁顺气祛痰汤治疗梅核气4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我科门诊就诊的梅核气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5例中,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52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2年。对照组42例中,男  相似文献   

7.
笔者2002年至今采用安眠灵散治疗失眠6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3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安眠灵散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男性31例,女性37例;年龄30~60岁,平均45岁;病程0.6~10年,平均5.3年.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29~61岁,平均45岁;病程0.6~9年,平均4.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3月 ,采用内扎外切加侧切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46例 ,并与单用内扎外切术治疗的46例作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46例中 ,男性 2 8例 ,女性 18例 ;年龄 2 3~ 6 0岁 ,平均 41岁 ;病程 5~ 30年。对照组 46例中 ,男性 2 6例 ,女性2 0例 ;年龄 2 5~ 5 2岁 ,平均 40 .5岁 ;病程 4~ 2 9年。其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2 治疗方法2 .1 术前准备 进行全身检查及常规理化检查 ,无手术禁忌证方能进行手术治疗 ,术前 2天给予黄连素片及甲硝唑片口服 ,清洁灌肠。用骶麻或局麻。2…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错位结扎外剥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错位结扎外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错位结扎外剥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均满意,但错位结扎外剥术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采用推拿联合骶管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所选患者为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37.0±9.2岁;平均病程3.6±0.9月。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36.9±9.6岁;平均病程3.4±0.8月。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11.
鲍哲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7):500-5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脑梗死的并发症之一。笔者采用中药通络活血汤内服外敷治疗DVT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3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并发DVT住院病例58例。脑梗死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l]。DVT在脑梗死后1周内发病6例,2周内发病21例,3周内发病19例,4周内发病12例;其中左下肢39例,右下肢11例,双下肢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45~69岁,平均58.12±5.33岁。对照组28例,男性11例,女性17例;年龄46~70岁,平均59.01±4.98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PPH术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168例患有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采用PPH术加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50例(59.52%),总有效率89.28%;对照组痊愈33例(39.29%),总有效率67.8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PH术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3.
谭进权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9):1298-1299
我院自2005年以来采用中药配合改良外剥内扎加内痔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选择符合环状混合痔诊断患者8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龄20~50岁,平均30岁;病程3~20年,平均8.5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皮桥潜行剥离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将330例环状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皮桥潜行剥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水肿、肛门狭窄、皮赘残留及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外剥内扎皮桥潜行剥离术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5.
牛蒡解肌汤治疗急性咽炎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1993年6月~2000年5月采用牛蒡解肌汤治疗急性咽炎76例,并与青霉素治疗者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6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诊断标准,发病均在2d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6例,男性45例,女性31例;年龄16~62岁,平均42.3岁。对照组80例,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15~60岁,平均40.2岁。两组均有发热、咽痛、咽充血、咽侧索红肿充血、扁桃体充血,舌苔薄黄、质红,脉数。中医辨证为风热外袭、肺胃热盛。两组一般资料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牛蒡解肌汤:牛蒡子15g,薄荷…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2003年3月~2006年3月采用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30例,并与混合痔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将入选的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和对照组(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6±7.1)岁,便血18例,肛门脱垂20例,水肿15例,疼痛5例,便秘8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4.7±6.8)岁,便血15例,肛门脱垂22例,水肿14例,疼痛6例,便秘6例。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等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外剥内扎加多形切口皮桥重建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治疗组54例用改良外剥内扎加多形切口皮桥重建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缘平整、平均愈合时间、溢液、肛管变形狭窄、排便功能障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外剥内扎加多形切口皮桥重建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注射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环状混合痔随机分成治疗组(外剥内扎注射加内括约肌松解术)和对照组(传统外剥内扎术)各4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伤口疼痛、肛缘水肿及尿潴留情况均较对照组减轻,治疗组肛门狭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剥内扎注射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97年1月~1998年12月采用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8例,其中86例加用疏肝活血汤,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及对照组82例。治疗组中男性61例,女性25例;年龄25~62岁,平均36.5岁;病程1~8年,平均3.6年。对照组中男性56例,女性26例;年龄23~58岁,平均35.6岁;病程0.8~9年,平均3.3年。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肝功能、乙肝病毒检测相似。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苦参碱注射液15ml加入10%葡萄糖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60天为1个疗程;并口服水飞蓟素片、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采用吴茱萸散敷脐治疗痔术后疼痛,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为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我院肛肠科腰麻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采用半随机法分为吴茱萸散组和对照组。吴茱萸散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2~60岁,平均40岁。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4~62岁,平均42岁。两组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