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 - 0 4- 2 0~ 1998- 0 6 - 10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与急诊室 ,治疗 2 1例发作期偏头痛病人 ,男 7例 ,女 14例 ,年龄 15~ 74岁 ,平均 36 8岁 ;其临床所见均符合偏头痛发作期的临床诊断根据。 2 1例中单侧头痛 12例 ,双侧头痛 9例 ,均为搏动样剧痛 ,其中 6例伴羞明。 14例做头部CT急诊检查 ,未见异常 ;另 7例单侧头痛病人在既往发作时曾做过头部CT检查 ,未见异常。  病人平卧 ,头后仰。将 2 %利多卡因 1~ 2mL缓慢滴入头痛侧鼻孔。处置后 3~ 5min ,19例头痛消失 ,并自觉头部清晰 ;其余 2例仅遗有轻微头痛。对 6例病人在治疗…  相似文献   

2.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病人71例,收效满意。病人年龄11~71岁,病程平均为11年。其中典型偏头痛21例,普通偏头痛50例,体检与神经系统检查均阴性,脑电图检查基本正常。治疗方法:尼莫地平60~120mg/d,分3次口服,连用1~3个月。用药后头痛消失10例,好转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84年应用超声雾化吸入肝素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30例,与对照组10例比较,疗效显著。一、临床资料:两组病人均按1980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治疗组男、女各15例;年龄35~72岁;病程5~25年。对照组年龄42~73岁;病程7~26年。治疗前后两组均行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无创伤性肺动脉压计算、心电图PⅡ电压、出凝血时间、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制红花通窍胶囊预防偏头痛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偏头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自制红花通窍胶囊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两组均服药1个月.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天数和疼痛程度,并进行比较.头痛程度采用0分~10分评分法.观察时间为3个月,此期间病人记头痛日记.结果 头痛发作频率治疗组从(7.03±3.69)次减少至(1.91±2.65)次(P<0.05),对照组从(7.01±3.78)次减少至(4.15±2.33)次(P<0.05).头痛发作天数以及头痛程度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间治疗后头痛发作频率、发作天数以及头痛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自制红花通窍胶囊与西比灵比较能有效减少偏头痛病人的头痛发作频率、发作天数和减轻头痛程度.  相似文献   

5.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49例病人均为我院住院病人,根据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治疗组25 例,对照组24例,两组病人在临床表现、性别、年龄方面接近,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按西医肝硬化腹水常规治疗,另依据病人的体质及经济状况,每10日1~2次予以人血白蛋白5~10g。有继发性腹膜炎者  相似文献   

6.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450例病人均为1993年1月-200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因头部外伤进行脑电图检查的病人,男324例,女126例,年龄2岁~68岁,平均28.1岁.临床诊断为外伤性癫痫者59例(包括全身抽动、意识丧失、局部抽动);有头痛、头晕等外伤性神经反应综合征者298例.外伤后至检查时最短为10 d,最长15年,外伤当时有意识障碍201例,全部病人伤前均无明显神经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天蝎晕痛宁胶囊治疗紧张性头痛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紧张性头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9例口服天蝎晕痛宁胶囊4粒,每日3次,不用其他镇静止痛剂。对照组33例常规治疗,给予止痛剂贝诺酯片0.5g口服,每日2次;伴焦虑及睡眠障碍时睡前口服艾司唑伦片1mg~2mg。两组疗程均为30d,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行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疗程结束后追踪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64.10%,总有效率为89.74%,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肝阳上亢是紧张性头痛的主要病机,而肝阴不足、肝体失柔则是导致头痛反复发作的内在病理基础,天蝎晕痛宁胶囊具有平肝熄风、养阴柔肝、清热除烦、解痉止痛的作用,标本兼治,因此对紧张性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诊断要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因感冒后发热、头痛6 d入院。入院前于外院行头颅CT正常,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予抗感染药物治疗3 d发热减退,但头痛继续加重。入院后行脑脊液检查,诊断病毒性脑膜炎;行头颅MRI平扫+MRV检查后,更正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予抗感染、脱水及抗凝治疗,3周后病人头痛消失痊愈出院。出院3个月后复诊,病人意识清楚,无头痛、发热,复查头颅MRI平扫+MRV正常。结论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率低及接诊医生思路狭窄是导致本例误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人,应拓宽诊断思路,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可防止或减少其误诊。  相似文献   

9.
硝苯吡啶治疗哮喘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硝苯吡啶治疗哮喘发作51例,并与常规治疗组46例对照,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97例病人均符合支气管哮喘或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资料完整。硝苯吡啶治疗组(治疗组)51例病人,男29例,女22例,年龄15~74岁.临床类型,支气管哮喘20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31例,病程4~32年;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6例,其年龄、性别、疗程、临床类型与治疗组相似。方法: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病人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硝苯吡啶。硝苯吡啶30~60mg/日,分3~4次舌下含服。病情缓解后维持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加压灌注药物是治疗脑梗塞有效的方法。我院应用此法治疗脑梗塞30例临床效果明显,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与结果1.1 一般资料 急性脑梗塞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3~72岁,平均59.5岁。均为颈动脉系统梗塞病人。本组病人之诊断均依据1986年杨州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梗塞诊断标准,并有CT检查证实。本组病人首次治疗时间为1~72小时。  相似文献   

11.
脑电图仍是基层医院诊断脑震荡后综合症(PCS)的重要方法。现将我院250例PCS病人的EEG表现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250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一过性意识障碍和逆行性健忘、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其中男139例,女111例,年龄6~68岁。EEG检查与外伤间隔时间最少为13小时,最长为3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及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4例血管性头痛病人,根据入院顺序对病人做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两组均采用沙格雷酯治疗,观察组联合丹珍头痛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1.23%,较对照组(73.68%)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观察组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浆内皮素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VAS评分减少更明显(P0.01)。结论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血管性头痛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病人的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可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与微创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是我国中老年人主要致死致残疾病之一 ,无论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其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 ,病死率可高达 44 %~ 87% [1] 。我科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3月共收治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71例 ,因各种原因未手术者 12例 ,余均手术治疗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 9例中 ,两组病人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由主治医生向病人讲明病情并介绍两种手术方式 ,由病人家属选择。①开颅血肿清除术组 3 2例 ,其中男 2 2例 ,女10例 ,年龄 40岁~ 71岁 ,平均 63 .2岁。血肿量 3 0ml~ 160ml ,其中 3 0m…  相似文献   

14.
自1996年8月~2000年7月,我们对酒精中毒性头痛病人临床选择有效止痛剂治疗的同时采用了西比灵药物治疗,对降低病人对乙醇的依赖性,促进头痛症状的消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分组将酒精中毒性头痛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止痛剂 西比灵治疗组:病人26例,男25例,女1例,年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4例长期诊断不明的耳鼻喉科病人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获明确诊断。 例1:男,37岁。因头痛、双耳听力下降、耳鸣半年入院。检查双耳鼓膜内陷,鼻咽部粘膜增厚,三次鼻咽部活检均为慢性炎症。行MRI检查诊断为鼻咽癌。再次深层活检为未分化癌。 例2:男,57岁。因声嘶2年,三次直接喉镜检查及组织活检均为慢性炎症,间接喉镜检查示声带肥厚。行MRI检查诊断为慢性炎症。经抗炎治疗半年声嘶好转。 例3:男,42岁。因右耳进行性听力下降,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偏头痛与鼻中隔偏曲致鼻源性头痛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方法 对32例误诊为偏头痛的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科专科检查,给予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术后随访3~18个月,治愈29例,占90.6%,有效3例,占9.4%,无效0例. 结论 鼻中隔偏曲致鼻源性头痛与偏头痛的发作方式、疼痛性质、伴随症状、发生机制、家族史、外伤史等方面均有差异.结合客观检查可以鉴别,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头痛宁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停用之前使用的止痛药,两组病人均口服黛力新2个月;研究组在口服黛力新基础上加用头痛宁胶囊连用1个月后停用。治疗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进行评价,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并将两组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头痛宁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应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步长头痛宁胶囊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8例用口服步长头痛宁胶囊3次/d,1.2g/次;对照组66例用口服西比灵,1次/d,10mg次/。两组疗程均为15d,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行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查。结果治疗组治愈50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64.10%,总有效率为89.74%,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步长头痛宁胶囊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人共80例,均选自我院传染科1995年7月~1997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诊断及分型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男72例,女8例;年龄9~52岁;病程均在1年以上,随机分为甘利欣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男45例,女5例,年龄9~50岁,病程1~13年,ALT80~200U/L。对照组中男27例,女3例;年龄11~52岁;病程1~9年,ALT 90~200U/L。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型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作者对经常酗酒的心肌梗塞病人临床免疫指标动态进行研究的结果。共检查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均在发病后1天内入院;全部病人均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血液酶学检查结果确诊为大面积心肌梗塞。为便于研究,作者将30例AMI分为两组。1组:15例,平均年龄50岁,每周酗酒1~2次或更多;2组:15例,平均年龄54岁,从不饮酒。全部病人入院后均采用抗凝剂、硝酸盐和钾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镇静剂进行治疗。对全部AMI病人均在治疗后第1天、5~7天、10~15天和出院时进行免疫学检查。T细胞数用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