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力衰竭院外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院外康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问卷(MLHFQ)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MLHFQ、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可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院外康复患者的生命质量、焦虑和抑郁评分,提高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双轨道互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中山市板芙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双轨道互动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应用双轨道互动干预护理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7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良好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谢春晖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259-126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名住院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则采用全面、细致、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方法。结果:舒适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97%,对照组治疗效果85%;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提高,实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100%,对照组82%。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COPD患者,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和安全感,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191例有抑郁和焦虑趋向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1例)和对照组(90例),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治疗.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SDS和SAS标准分高于常模(P<0.01);实验组经人性化护理后SDS和S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有利于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各45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 ,给予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肺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5.6% ,护理满意度为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4.4% ,护理满意度为80.0%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且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患者的肺部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 ,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程度 ,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布洛陀壮族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02例布洛陀壮族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改善情况、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PG)变化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糖尿病知识得分均较前提高(P<0.01),但实验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FPG、2PG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改善(P均<0.05),但实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能帮助布洛陀壮族糖尿病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改变健康观念、提高遵医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区燕云  梁霞英  陈燕玲 《吉林医学》2013,34(14):2767-2768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在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COPD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最终干预组88例,对照组92例。干预组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思想,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干预期为1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与肺功能状况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呼吸受限、疾病状况及疾病影响状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肺功能状况显著强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马哈系统在改善社区老年COPD患者呼吸功能、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效果,为今后老年COPD患者的社区延续性护理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邓琼芳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4):608-610,6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妇产科术后患者腹部切口恢复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巴中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入院的400例行妇产科手术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干预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切口愈合状态、投诉与纠纷情况与满意度调查结果等。结果: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组间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疑似切口疼痛或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投诉与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妇产科术后患者腹部切口恢复情况的影响效果,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1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联合的双轨互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胰岛素使用方面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达标率为94.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8%(P<0.05).结论 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可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胶原酶治疗护理干预方法,并分析其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颈椎病伴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胶原酶治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控制血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血糖低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如饮食、心理护理等,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颈椎病合并糖尿病行胶原酶治疗的患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牙周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牙周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AS、SDS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护理后SDS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牙周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促进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在对老年牙周炎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段光兰  李萌 《中外医疗》2016,(1):155-157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男性更换膀胱造瘘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进行定期更换膀胱造瘘管的老年男性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对两组老年男性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 观察组35例显效,1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88%)(P<0.05);观察组48例满意,满意率为96%,高于对照组(72%)(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无明显差异,但患者在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后患者接收治疗时整体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证候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老年男性更换膀胱造瘘管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6例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64/68)高于对照组的82.35%(5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Pa 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 O2和p 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及呼吸衰竭,利于疾病的临床控制,避免病情加重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宁 《中外医疗》2016,(27):171-173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6月一2015年6月间收治的90例接受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锻炼,比较2组患者术后各项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功能恢复中饮食、睡眠、心理康复、日常生活、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家人理解与配合评分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中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1.1%和住院时间(10.3±1.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3.3%和(16.2±2.6)d (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的优良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2%(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朱萍  杨承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1):1510-1513
目的:探讨延续性院内-院外双护理方案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延续性院内-院外双护理方案。于入院时及出院后第1、3个月分别对2组病人进行冠心病认知水平问卷调查和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评价,并比较2组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病人入院时康复知识和预防行为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3个月后,观察组康复知识及预防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入院时血压、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戒烟及运动控制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3个月后,观察组血压、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戒烟及运动控制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性院内-院外双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的疾病认知水平,控制不良行为,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ICU室2012年1月~〈2015年1月的10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DVT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ICU死亡率和血栓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DVT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8.00%vs26.00%),(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ICU死亡率比对照组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比较,试验组D-D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充气加压预防COPD患者DVT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个案护理管理计划在痴呆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痴呆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案护理计划,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记忆能力、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训练以及社交活动和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出院时主要护理问题的改善情况,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和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WNS)分别评价2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痴呆严重程度。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的主要护理问题中不知饥饱、躁动不安、激越、昼夜颠倒、便秘等问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的妄想行为、两便失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入院时ADL和WM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ADL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时W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个案护理管理计划能够明显减少痴呆综合征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对老年住院患者意外跌倒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寻求并制定出能够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护理工作方法 ,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184例,将2个病区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宣教,对所得的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跌倒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试验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率,帮助其尽快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预后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0例我院自2013年1月份至2015年5月份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包括呼吸机的使用时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与血气指标。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预后情况,对缩短呼吸机的使用、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死亡率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