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类型和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分析抗生素能够产生的不良反应,根据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结果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质反应、二重感染和致癌等。根据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合理应用抗生素:根据适应证选药、应用抗生素时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抗生素联合应用。结论掌握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助于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者相辅相成,值得医疗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分析手足口病使用抗生素的治疗情况,探讨其借鉴价值。方法:回顾手足口病住院病例274例,统计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以及是否有指征应用抗生素,并对应用不同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与住院时间、治愈率和好转率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为96.72%,应用抗生素治疗为100.0%(应用头孢类抗生素为66.42%,其中,第四代头孢为0.36%,第三代头孢为39.78%,第二代头孢为27.01%,应用青霉素类为79.93%,克林霉素磷酸酯为1.82%),应用一种抗生素为44.16%,应用二种抗生素为51.83%,应用三种抗生素为2.92%,应用四种抗生素为1.09%,平均应用抗生素的种类1.61种/例(441/274)。抗生素应用指征:重症病例9例,占3.28%;细菌培养结果阳性1例,占0.36%;周围血白细胞升高伴或不伴有发热86例,占31.39%;仅有发热149例,占54.38%;无相关指征29例,占10.58%。比较应用不同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与住院时间及转归的关系发现,应用抗生素组与应用抗病毒药物组(部分患者同时使用了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应用多种抗生素组与应用一种抗生素组在住院时间、治愈率、好转率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96%的病例应属无指征应用抗生素,另有31.39%的病例应用抗生素的指征掌握不够严格。在普通手足口病病例使用抗生素甚至多种抗生素,对改善病程和预后无益处。  相似文献   

3.
王利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54-555
目的探讨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情况,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抗生素使用情况归纳总结,根据抗生素三级分类归纳分析抗生素的应用情况。结果限制使用级占抗生素总用量的64.1%,特殊使用级使用量占抗生素总用量的26.5%。非限制使用级使用量占抗生素总用量的9.4%。结论我院抗生素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还有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我院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期间至我院住院的16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住院期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包括抗生素使用时间、种类及应用指征等方面情况,分析我院抗生素应用合理情况及不合理应用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647例使用过抗生素的患者中,应用抗生素平均时间为(34.4±14.2)d,其中880例患者使用时间>15 d,占53.43%,应用抗生素超过2种以上者831例,占50.46%。抗生素应用不合理141例,占8.56%,其中给药种类不合理、超计量使用、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为主要原因,分别占41.13%、24.11%及14.89%。结论我院仍存在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强化抗生素的应用管理制度,提高临床医师对抗生素的指征掌握,谨慎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我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生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医院2010年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类处方101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生素应用存在的问题中,用药时间不合理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选择溶媒不当.结论 应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执行<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及时查找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合用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生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医院2010年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类处方101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应用存在的问题中,用药时间不合理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选择溶媒不当。结论应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执行《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及时查找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合用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据抗生素的药物说明书及应用原则等判断抗生素应用是否合理,系统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处方的比例及原因。结果 960张处方中共抽查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处方362张(37.7%),无抗生素应用指征220张、给药次数及溶媒选择不合理70张、同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及抗生素不合理联用30张、抗生素禁忌42张。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处方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掌握抗生素选用原则。药师定期审查处方,杜绝不合理用药处方,及时总结、分析并向临床通报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可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重型病毒性肝炎死亡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及使用的合理性,加强抗生素的应用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出院的11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死亡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18例患者中抗生素应用率95.7%,治疗用药68.3%(院外感染60.2%,院内感染29.8%),预防用药31.7%。总体上合理用药75.6%,不合理用药24.4%;标本送检率32.8%,细菌培养阳性率9.7%,按药敏应用抗生素6.9%。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种类:用药时间过长占37.8%,同类抗生素重复应用占27.3%;抗生素应用种类太多,联合3种抗生素占29.7%;无抗生素应用指征且未记录用药目的占26.9%。抗生素治疗有效率45.7%,继发真菌感染14例(12.4%)。结论临床抗生素应用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现象,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9.
阿斯楞 《北方药学》2005,2(6):57-59
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抗感染药物.为了正确掌握抗生素的应用,合理评价抗生素在外科临床上的预防性应用价值,本文就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作用,指征,原则,药物选择,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机及影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因素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陈红 《海峡药学》2005,17(4):12-15
目的抗生素自问世以来为人类健康做出重大贡献,使人类平均寿命延长20~30年。当前抗生素产量很大,而耐药性不断增加.给抗生素临床应用造成很大困难。为解决抗生素耐药性及开辟抗生素新用途。方法根据近年来抗生素研究文献综述的方法。结果抗生素耐药新机制及其对策,抗生素在非感染疾病临床应用新进展。结论为开辟抗生素应用新途径,对人类健康服务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空军总医院糖尿病坏疽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用药特点,并对其中反应出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8—2009年度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坏疽合并应用抗生素治疗患者的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剂量、疗程及联合应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种类基本可以覆盖致病病源微生物,联合用药种类较为合理。但全身用抗生素存在治疗周期过长的现象,同时,局部用抗生素存在一次性应用的现象。结论:局部应用抗生素尚需要进行规范,全身应用抗生素的治疗周期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生素处方策略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敏利  韩秋菊 《中国药房》2008,19(5):327-328
目的:比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治疗中抗生素的不同应用策略。方法:将984例AURTI患者分为全程应用抗生素组(抗生素组)、延后应用抗生素组(延后组)、不应用抗生素组(不用组),分别统计其病程、复诊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总费用。结果:抗生素组病程高于其他组(P<0.01);复诊率延后组最低,抗生素组最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不用组最低;治疗总费用抗生素组最高,不用组最低(P<0.01);在治疗AURTI中抗生素应用的时间与治疗总费用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在AURTI治疗过程中抗生素并非必用药物,延后应用抗生素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急诊内科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本院急诊内科开具的2015张抗生素应用处方为研究对象,分析抗生素合理用药情况,并随机选取其中500例抗生素应用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及细菌培养,观察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结果 实际应用中2种抗生素联用者占50.22%,明显高于1种抗生素、3种及以上抗生素联用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类抗生素应用比例(占72.70%)明显高于其他种类抗生素(P<0.05);119例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占5.91%,主要为药物配伍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溶媒不对等.结论 临床中抗生素有严格的应用原则,但临床依然存在诸多用药不合理现象,应用时还需考虑其耐药性,合理选择药物种类.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是对抗致病菌的有力武器,在防治各种感染性疾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用的同时也带来很多不良后果。笔者与同学一起对蚌埠市五所医院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各医院情况基本相同,发现有如下情况: 1 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抽查1990年6~7月25674张门诊处方中,应用抗生素的占58.7%,上呼吸道感染几乎全采用了抗生素治疗。儿科因感冒、腹泻及流行性腮腺炎而应用抗生素的占儿科处方的86.7%;在所调查的500份病史中应用抗生素的占85%,其中外科手术预防应用抗生素达100%;内科用以预防肺部并发症,昏迷、休克、心力衰竭等患者也几无例外地采用了抗生素。抗生素用以预防的比例相当大占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方法选取某医院2010年8月~2011年6月门诊西医抗生素处方800张,统计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处方,计算其占总处方的比例,分析其应用不合理的原因。结果 220张为不合理处方,不合率为27.5%;其中未严格掌握适应证的100张,所占比例为45.5%,是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结论造成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很多,未严格掌握适应证是主要原因,临床中应加强关于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学习,提高抗生素合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某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及预防措施。方法调查3850张西药处方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 3850张处方中应用抗生素处方1570张(40.78%);抗生素处方用药例次占居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口服抗生素820张(52.23%),静脉注射610张(38.85%),肌内注射140张(8.92%)。1570张抗生素处方中不合理应用85例(5.41%):无适应证使用抗生素37例、用法用量不合理28例、联合用药不合理11例、抗生素使用档次过高9例。结论该院门诊处方的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尚存在不足之处,应严格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加强检查与监督,不断提高抗生素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合理应用。方法从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患者的个体差异、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探讨抗生素治疗的对策。结果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但应避免滥用抗生素,产生细菌耐药性。结论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明确病因,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汪洋 《安徽医药》2007,11(1):80-81
目的 了解本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为促进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9月~12月门诊西药处方953张,统计含抗生素处方,对抗生素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结论 使用抗生素应根据本地致病菌谱、细菌药敏试验、社会经济水平等制定抗生素应用原则,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经济、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宣传教育工作,医院对应用抗生素都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措施,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应用抗生素也都非常谨慎,抗生素的使用率一般都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不同抗生素应用方法与骨科Ⅰ类切口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抗生素应用方法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870例患者,随即分为A组抗生素应用改良组和B组抗生素常规应用组.A组术前半小时应用抗生素,抗生素种类为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手术时间超过4h或术中出血量超过700ml,追加应用一次抗生素;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2 d;若患者血常规超过13.0×109、C-反应蛋白增高时,可根据情况延长抗生素的应用时间.B组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1~3 d,抗生素种类为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7~10 d.结果 A组450例围手术期出现切口感染5例,全部为浅表感染,切口感染率为1.11%;B组420例出现切口感染16例,其中浅表感染11例、深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率为3.81%(A组与B组比较P<0.05).A组出现迟发感染4例,迟发感染率0.89%;B组出现迟发感染8例,迟发感染率为1.90%(A组与B组比较P<0.05).结论 全程应用抗生素并不能降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的感染率,合理应用抗生素才能够有效的预防感染,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