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总结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经验。方法:对36例老年忠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患者经过系统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后护理和患肢的康复锻炼,科学的健康指导,是对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优质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优质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 h、12 h、24 h、48 h、1周、2周时VAS疼痛评分情况和术后1、2、4周时患肢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 h后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开始,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周患肢髋关节活动功能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优质护理能明显减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邓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患者25例(38髋),所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术前术后患者髋关节活动范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髋关节评分。结果:全部患者中有92.00%的患者疼痛感完全消失。治疗后,患者的Harri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髋关节活动范围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还能够改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患者进行规范化、循序性和系统性的康复护理。结果:36例均恢复并保持了患肢关节的正常功能。结论:康复护理不仅可使患者早期恢复关节功能,而且能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组40例病人制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计划。结果40例病人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病人术后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是患者康复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将69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A组45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2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Harris评分等的差异。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手术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Harris功能评定,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只要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该类患者完全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2种手术方式中,全髋关节置换的关节功能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76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病例,其中46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这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从术后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随访。结果:2组病人经过1—3.5年,平均2.5年的随访,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中远期的并发症多,而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临床疗效好。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可以改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远期出现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通过温针及完善的功能锻炼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温针及功能锻炼;对照组24例只采用功能锻炼。两组分别于治疗前、疗程后以及疗程结束第3个月时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分,观察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近期和远期Harris评分和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温针配合功能锻炼可以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合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合并髋部骨折患者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46 ~ 79岁,中位数59岁.合并股骨颈骨折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2例.术后随访观察假体位置、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中位数34个月.假体位置均良好,均无假体松动、下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髋关节活动均无明显受限,患侧髋关节均无疼痛,均无需使用行走辅助工具.按照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7例、良2例.结论: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合并髋部骨折,可以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8月-2010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6例70岁以上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1M、6M、12M、18M的患髋Harris功能评分,并行组间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0M,根据Hams评分标准,优46例,良6例,中4例,其中优良率高达92.86%;术后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姐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M、12M、18MHarris评分较术后1M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选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可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系统康复护理的有效措施及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乳腺癌(早中期)根治术后的68例患者,由专人负责,从入院到出院进行一对一的系统康复护理.结果: 术后1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访,本组上肢淋巴水肿2例,肩关节运动受损0例,肌力下降0例,运动后快速疲劳0例,精细运动障碍3例,其他患者术后恢复均较满意.结论: 系统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是乳腺癌根治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可大大改善患肢的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在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25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和适应性训练,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患肢护理,预防并发症,并指导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1例,经积极治疗后电解质紊乱症状及时得到纠正,25例患者均于术后两周后痊愈出院.结论: 围术期对老年患者的正确护理和康复训练,可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康复护理组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后采取系统的早期功能康复练习,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术侧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康复训练组术后28周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患肢护理,预防并发症,并指导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1例,脱位1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患者的正确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促进病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实施康复护理训练计划对骨科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38例关节术后患者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两组术后给以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训练计划,由责任护士指导并督促其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自行活动.结果: 观察记录术后1个月患者患者运动功能,肿胀消退时间和关节活动度,观察组显效17例,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功能训练,可以缩短康复的时间,提高术后关节运动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法对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麻醉后手法松解、持续CMP训练、电刺激和局部按摩法治疗了32例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观察上述综合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康复法治疗后3周至3个月内膝关节活动功能总的优良率78.13%。结论:综合康复法对股骨干骨折术后行康复治疗,有利于患肢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Brunstrom治疗技术配合TENS治疗脑梗死,并进行肢体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康复科收住的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方案基本相同,惟治疗组加用TENS治疗,观察患者偏瘫侧肢体功能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变化,采用Brunstrom六级法定期评定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有明显差异,且疗效差异以治疗后一月时为显。结论:脑梗死后早期配合TENS治疗可提高软瘫肌的肌张力,降低痉挛肌的肌张力,使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减少残疾。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膝置换术的目的在于改善患肢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与术后科学的康复活动密切相关。我们不仅应该提高对术后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更应该加强对病人术后锻炼的指导,有条件时给病人配备专门的康复医生,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也是人体下肢较为灵活的关节之一.髌骨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传导股四头肌力到髌韧带,增加股四头肌的收缩力臂,同时还可保护膝关节的深层组织,保护股四头肌不受摩擦力的损害.髌骨骨折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其特点在于方法简单、固定牢靠,术后不需石膏外固定,可立即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避免制动带来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也避免关节僵硬后的锻炼对骨折端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正确地指导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方法,可有效防止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的愈合,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瘫患儿的康复作用.方法:对在我院康复治疗的3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神经生理学疗法(Bobath+Vojta)+康复中心训练;治疗组(24例):小脑电刺激治疗+神经生理学疗法+康复中心治疗.所有患儿神经生理学疗法每日上午四十分钟训练,在以上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人员日常生活指导,疗程为三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GMFM测试量表[1]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GMFM评分值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在脑瘫患儿的治疗中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