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苁蓉通便口服液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用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清肠效果。方法:将165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结肠镜检查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9.12g,B组结肠镜检查前3天起服用苁蓉通便口服液20ml/日,聚乙二醇服用方法同A组,分别记录首次大便时间、大便次数、有无不良反应、清肠效果等情况。结果:B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A组,排便次数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患者总体肠道清洁效果明显优于A组。结论:苁蓉通便口服液和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用与单用相比,能提高老年患者肠道准备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便秘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前服用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联合二甲硅油用于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接受结肠镜检查的240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A、B、C三组,每组80例。其中,A组于检查前两天开始预先服用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大包+2小包溶于250 m L温水,每日2次),在此基础上服用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及二甲硅油散(用温水配成30 m L溶液)准备肠道; B组于检查前两天开始服用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大包+2小包溶于250 m L温水,每日2次),在此基础上服用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 C组单独服用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准备肠道,比较3组患者的肠道准备充分率、肠腔气泡程度、操作时间、息肉检出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的肠道准备充分率为85. 0%(68/80),B组为81. 2%(65/80),C组为65. 4%(51/78),A组和B组的肠道准备充分率明显高于C组(P <0. 05)。A组肠道气泡分级明显优于B组及C组,A组与B组进镜时间、退镜时间、操作总时间明显短于C组,A组直径<5 mm息肉和右半结肠息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 <0. 05)。3组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 <0. 05),其中C组在肠道准备过程中有2例患者因发生肠梗阻而未能行结肠镜检查。结论便秘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应用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联合二甲硅油散可安全、有效祛除肠腔气泡,获得满意的清洁肠道效果,有利于发现微小病变,对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0例.A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B组单纯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C组口服甘露醇.观察三组的肠道清洁效果、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和耐受程度。结果 三组肠道清洁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受度比较,A组的耐受程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镜检查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肠道准备方法,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果糖口服液配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效果及耐受性.方法 收集需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7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配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6例,对照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9例.观察两组服药后不良反应、耐受度、规定时间内肠道准备完成情况及肠道清洁度.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规定时间内肠道准备完成情况、肠道准备耐受度及肠道清洁程度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肠镜检查成功(肠镜达到回盲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便秘患者采用乳果糖口服液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可适当减少饮水量,提高患者对肠镜检查的依从性,并且该方法能提高肠道清洁度,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降低肠镜检查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肠管准备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68例需要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管准备;B组口服硫酸镁进行肠管准备。结果:A组肠管清洁效果优良率为92.83%,明显高于B组(99.72%),不良反应: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4.73%,12.31%,4.07%,2.46%;明显低于B组(45.07%,32.76%,36.94%,33.62%),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子结肠镜检查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法肠管准备的清洁效果明显优于口服硫酸镁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口服硫酸镁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10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对照组(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波士顿肠道评分量表(BBPS)、结肠镜进镜时间及退镜时间、腺瘤检出率和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肠道准备评分[(7.21±1.05)分]和肠道准备有效率(9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6.03±1.14)分,78%](P<0.05)。研究组的进镜时间[(5.5±3.2)min]较对照组[(6.1±3.7)min]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的结肠腺瘤检出率较对照组高,然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4%)显著低于对照组(32%)(P<0.05)。结论: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使用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具有增加清洁度、提高镜检效果、增强患者耐受性和安全可靠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1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试验组,50例)和B组(对照组,51例),A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口服甘露醇。观察服药过程中排便情况、肠腔清洗效果、饮水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试验组结肠整体准备的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为78.43%(40/5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9)。两组病人在服药后1~1.5h开始排便,排便5~9次后即可进行肠镜检查。试验组在恶心、腹胀、饥饿感、腹痛、乏力等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方面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用于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兰冬梅 《吉林医学》2014,(25):5633-5634
目的:使用复方聚乙二醇与甘露醇作为结肠镜前肠道准备用药,对其清肠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方法:对复方聚乙二醇组(A组)82例、甘露醇组(B组)82例进行观察。结果:A组有效率为91.46%,B组有效率为73.17%。结论:聚乙二醇用于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方法优于甘露醇清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20,(3):357-359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联合二甲硅油对便秘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分析。方法:将381例便秘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A组于检查前6h始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在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前半小时口服盐酸伊托必利150mg,C组在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后2h口服二甲硅油,D组在服用伊托必利半小时后行肠道准备,并于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后2h口服二甲硅油。分别观察并分析四组患者大便清澈时间、清肠效果评分、肠道内气泡情况、结肠息肉检出率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B组和D组患者大便清澈时间显著短于A组和C组(P<0.05);D组和B组肠道清洁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优于A组和C组(P<0.05);C组和D组肠道内气泡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分别优于A、B两组(P<0.05),A组和B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的结肠息肉检出率分别高于其余三组(P<0.05),各组患者不良反应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伊托必利联合二甲硅油可显著缩短便秘患者肠道准备所需时间,并改善肠道的清洁程度及气泡情况,提高息肉检出率,同时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泰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甘露醇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0例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随机分为观察组300例(舒泰清组)及对照组300例(甘露醇组)行肠道准备,观察2组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3%,观察组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泰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肠道准备,清肠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易接受,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结肠灌洗法应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肠道准备时间、不良反应并进行应用可行性分析。方法将200例拟进行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结肠灌洗法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根据结肠镜检查结果判断肠道准备效果,比较两组肠道准备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肠道准备所需时间等重要指标,并在研究中贯彻盲法实施思想。结果两组肠道准备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0%)低于对照组(1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肠道准备所需时间研究组为(17±2)min,对照组为(150±3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虽然两组肠道准备效果无明显差异,均能满足结肠镜检查要求,但是结肠灌洗法与口服药相比,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肠道准备所需时间短、效率高、对人体生理干扰较少的优势。提示结肠灌洗法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是一个更好的方法,不但可行而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分析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1 d与检查当天分次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检查前6 h一次性服用相同剂量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准备效果及患者对不同方案的耐受情况。  方法  根据罗马Ⅳ便秘诊断标准,选取年龄在60~85岁的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轻中度便秘患者150例,随机抽签分为A、B、C 3组,每组各50例。A组于检查前1 d下午15:00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 L,检查前6 h再服用2 L;B组于检查前6 h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3 L;C组于检查前1 d晚上20:00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 L,检查前6 h再服用2 L,3组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时间点及检查前1 d饮食均相同。采用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评估肠道清洁度,记录结肠镜检查进镜时间,二者均由同一内镜医师单盲记录,患者对不同肠道准备方案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  结果  所有患者均较好地完成肠道准备及结肠镜检查,3组结肠镜进镜时间分别为(4.34±1.29)min、(4.59±1.32)min、(4.45±1.50)min, BBPS评分后肠道准备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5.7%、93.9%、9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肠道准备耐受率为85.11%,C组为79.59%,均优于B组的62.22%;A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最低,为31.91%,C组为57.14%,B组最高,为93.8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隔天分次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常规结肠镜检查前6 h一次性服用相同剂量药物肠道准备效果无差别,但隔天服用对老年便秘患者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更少,尤其是提前1 d下午服用,对睡眠影响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小儿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结肠镜检查前的最佳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将16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小儿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早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A组)、早晨口服甘露醇组(B组)、早晨口服硫酸镁组(C组)及晚上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D组),观察各组的肠道清洁度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的肠道清洁度优于B组、C组(P〈0.05),A组与D组的肠道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较B组、C组及D组少(P〈0.05)。结论早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不良反应少,适合于小儿行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基层医院两种口服药物对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清洁度及效果,以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准确率及成功率。方法将240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口服甘露醇)和B组(口服中药),每组各120例。观察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耐受性等。结果 A组与B组患者的肠道清洁优良率分别为95.0%与81.7%,A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与B组比较,A组肠道清洁较干净,镜检清晰;B组镜检时,粪水多而黄,肠粘膜黄染,部分影响观察。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10.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口服甘露醇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肠道准备的方法,患者无痛苦,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二甲硅油给药时机对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方法 600 例 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及C 组,每组200 例。A 组患者于检查前4 h 服用复 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9.12 g/2 000 ml 水;B 组患者于检查前4 h 口服相同剂量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服完后即服用二甲硅油散5 g ;C 组患者于检查前4 h 口服相同剂量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检查前1 h 服用二甲硅油5 g。比较3 组患者肠道准备评分、肠腔内气泡评分、进退镜时间及结肠镜镜头清晰度评分。 结果 C 组患者肠道准备评分(9.35±0.45)高于A 组(7.95±1.22)和B 组(8.37±0.36)(P <0.05);C 组 患者肠腔内气泡评分(0.19±0.07)低于A 组(0.45±0.15)和B 组(0.30±0.10)(P <0.05);C 组患者进退 镜时间([ 8.15±1.20)和(9.35±0.60)min]短于 A组([ 10.45±1.65)和(12.11±0.85)min]和B组([ 9.35±1.22)、 (10.93±0.60)min](P <0.05);C 组患者结肠镜镜头清晰度评分(0.78±0.13)低于A 组(1.97±0.26)和 B 组(1.46±0.35)(P <0.05)。3 组在研究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二甲硅油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 散可作为一种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方案。二甲硅油检查前1 h 服用,可有效降低肠腔内气泡量,提升镜检 效率,肠道准备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溶液剂型和散剂型聚乙二醇电解质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400例患者。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方法将患者随机分至2组,A组200例,B组200例。A组使用溶液剂型聚乙二醇电解质口服溶液,B组使用散剂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比较2组患者肠道准备的清洁程度、胃肠道不适症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溶液剂型和散剂型聚乙二醇电解质均有较好的肠道清洁效果(84.0%vs. 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8,P=0.508)。2种剂型PEG引起患者恶心及腹胀的发生率较高,但散剂型恶心发生率(14.0%vs. 7.5%)及腹胀发生率(11.0%vs. 4.5%)均高于溶液剂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胃肠道不适症状总发生率也是散剂型较高(27.5%vs. 9.5%,χ2=21.490,P<0.001)。A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6±0.56,B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36±0.83,A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t=8.440,P<0.001)。 结论 溶液剂型和散剂型聚乙二醇电解质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肠道清洁效果相当,但溶液剂型聚乙二醇电解质有较低的胃肠道不适症状发生率和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大承气汤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应用在结肠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在门诊择期接受结肠镜检查的453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2例)和观察组(261例)。结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对照组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观察组予复方大承气汤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2组在结肠镜检查中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排便时间、肠道清洁度、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观察组明显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应用,有利于结肠镜检查、减少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联合应用利那洛肽与复方聚乙二醇行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于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因便秘于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V行肠道准备,于检查前一天晚上及检查当天各口服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V。观察组予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V行肠道准备,于检查前3天每天服用290ug利那洛肽,检查前一天晚上及检查当天各口服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V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评分、结肠息肉发现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总评分和右半结肠、横结肠BB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息肉发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行肠道准备可提高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的肠道清洁质量及息肉发现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镜检查前三种肠道清洁方法的效果分析。方法纳入360例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20例,分为A组番泻叶组,B组甘露醇组;C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进行对照临床研究,比较肠道清洁程度及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结果 A组肠道清洁效果明显差于B、C组;B、C组不良反应、起效时间、方便程度明显优于A组;C组安全性、方便性明显优于A、B组。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用于结肠镜肠道清洁准备的安全有效药物,具有安全、快捷、方便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两种肠道清洁剂的临床应用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清洁剂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方法:取两种缓泻剂,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病人分为A组和B组。观察用药过程中肠道清洁效果和气泡存在情况及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结果:两组病人清洁肠道的有效率相当,但临床认可不同。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应用于肠道准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