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滋病常见机会感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有HIV-1和HIV-2两种类型)感染导致CD 4T细胞免疫被破坏,进而发生某些以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为特征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反转录病毒(以往称逆转录病毒)是有被膜的RNA病毒,其中数种可导致人类感染.  相似文献   

2.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亲神经性的且可在疾病初期可穿过血脑屏障。因此,中枢神经系统(CNS)是HIV侵入的主要部位,在病程中大约三分之二病人有CNS受累。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中,CNS疾病的范围较宽且可被概括地分类为HIV的原发性作用、机会性感染、肿瘤及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3.
黄祥永 《内科》2009,4(3):454-455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ey syndrome,AIDS),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淋巴细胞被杀伤导致免疫功能丧失的传染性疾病。在我国,AIDS报告病例呈逐年增加趋势。现将我院2003~2008年资料较完整的246例艾滋病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HIV侵入人体后,特异性地破坏CD4 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一些侵袭力较低、致病力较弱的病原体,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则为这类微生物创造了感染条件,导致病原体乘机侵袭人体致病。这种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损害细胞免疫功能,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导致死亡.经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能够有效抑制HIV复制,建立HIV/艾滋病(AIDS)病人的免疫功能,显著降低AIDS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HIV特异性的攻击CD4+T淋巴细胞.造成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进行性破坏,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导致AIDS。所以认识和了解AIDS主要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诊治水平有很大帮助,本文对AIDS几个主要的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合并淋巴结感染 33 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咏红  张锡贵  吕清 《内科》2007,2(6):942-943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免疫缺陷传染病。艾滋病的原发病理学改变主要见于淋巴组织,其中淋巴结是主要的靶器官,可以出现多种机会性感染,现将我院2003年以来资料完整的33例病例的临床特点作出初步总结,介绍如下。1资料  相似文献   

8.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一、流行病学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是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最为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全球近4000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或AIDS患者中约有36%合并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HIV特异性攻击辅助性T淋巴细胞,造成免疫系统功能进行性破坏,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相关肿瘤的发生。艾滋病已成为威胁全人类的重大传染病,从1981年美国报道第1例艾滋病到至今的25年间,艾滋病病毒在全世界迅速蔓延。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2006年12月的最新流行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现存HIV/AIDS患3950万例,仅2006年1年间,就有430万新感染病例,290万人死于艾滋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在皮肤科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综合征。自1981年第1例AIDS报告以来,AIDS在全球的流行一直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AIDS,经历传入期、扩散期之后,1994年起进入快速增长期[1],进入21世纪后AIDS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