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程间歇全监化疗方案治疗涂阳肺结核已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和2年的远期疗效。为了进一步评价方案的效果,对治愈的649例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进行了5年随访研究。5年中丢失2例,死亡61例,外迁3例,实际完成随访583例,复发49例,总复发率为8.4%,其中新发病人为6.4%,夏治病人为10.1%。  相似文献   

2.
短程间歇全监化疗方案治疗涂阳肺结核5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短程间歇全监化疗方案治疗涂阳肺结核已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和2年的远期疗效。为了进一步评价方案的效果,对治愈的649例涂片阳性肺结核病进行了5年随访研究。5年中丢失2例,死亡61例,外迁3你,实际完成随访583例,复发49例,总复发率为8.4%,其中新发病人为6.4%,复治病人为10.1%。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了290例初治涂肺结核病人,应用2SHRZ/4HR方案将传统的固定化疗期改为不固定化疗期,以痰涂片转阴后连续3个月阴性为治愈停药标准,平均化疗期为4.7月,6个地累计痰菌阴转率98.3%。停药后随访2年细菌学复发率1.9%,总失败率为3.6%,达到短化的“金标准”。即以4药强化2个月,继续治疗期以H,R治疗由化疗期改为不固定化疗期,平均缩短化疗期1.3个月,获得与固定化疗期6个月效果完全一  相似文献   

4.
1991年9月~1994年12月间我省对不住院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了短程化疗实施性研究工作,应用2R3H3Z3E3/4R3H3全程间歇短程化疗方案,采取全程督导治疗管理措施,共选例381例,初期观察结果报告效果是令人满意的,病人痰菌阴转率达到97.9%。我们对满疗程373例临床治愈病人进行了2年随访观察,细菌学复发和X线复发率分别为1.4%和1.1%,总复发率为2.5%。本结果证实,采用全程间歇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是合理有效的,只要措施得力,疗效是无可置疑的,并便于基层全程监督化疗使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全身化疗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瘤体内注射治疗肺癌18例,结果:治疗组Karnofsky体力活动状态(KPS)分级均提高2~3级,全身化疗后1~2周内外周血CD3,CD4,提高,CD8下降,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55.0%,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中位缓解期分别为6个月和3个月,随访6~12月,治疗组均存活,对照组有5例死亡,说明rhIL-2具有特殊的药  相似文献   

6.
不固定化疗期短程化疗研究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从现行6个月短化方案进一步缩短化疗期的疗效。方法改进初治涂阳患者6个月固定化疗期,采用涂片检查并以痰菌转阴后连续3个月阴性为治愈停药标准。结果290例涂阳肺结核经2SHRZ/xHR治疗,6个月时痰菌阴转率98.3%,283例阴转治愈,平均化疗期4.7个月,2年随访率94.3%,细菌学复发率1.9%。结论采用痰涂片检查,并以痰菌转阴后连续3个月阴性为阴转治愈标准,可将化疗期平均缩至4.7个月,且治愈率高,2年细菌学复发率低,为进一步缩短化疗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辨证论治加化疗治疗Ⅱ、Ⅲ期胃癌术后39例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分析1987~1991年间辨证论治加化疗治疗Ⅱ、Ⅲ期胃癌术后患者39例的远期疗效、结果,Ⅱ、Ⅲ期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6/7)、80%(4/5)、66.7%(2/3)及90.6%(29/32)、51.8%(14/27)、31.3%(5/16);术后2年内中药治疗3个月以上加化疗3个疗程以上患者的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中药治疗不足3个月加化疗不足3程者(P<0.05);术后2年内出现转移及复发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未出现转移及复发者(P<0.01)。提示术后尽早行长期中药治疗加长期间断化疗能提高胃癌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两种间歇短程化疗方案对初治涂阳肺结核近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报道杭州市1985-1989年市区229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在不住院全程监督或全程管理下,采用2S3H3R3Z3/4H3R3(DL1)和2SHRZ/4H2R2(DL1)两种间歇短程化疗(短化)方案治疗。疗程结束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7.7%及99.0%,3年随访复发率为2.4%及3.0%,两方案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认为(1)6个月间歇短化服药78-94次,节省了费用,减少了管理次数值得推广。(2)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近期与远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目的研究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方法3×106IU,im,1次/2d×3个月为1疗程,接受1~5个疗程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8例,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15年~3年.结果根据干扰素疗效的生物化学评判标准,第1个疗程治疗结束时,分别有765%(52/68),206%(14/68)和29%(2/68)的患者表现为完全应答、部分应答和不应答.519%(27/52)的完全应答者在第1个疗程结束后6个月~10个月的间歇内复发.分别有19,1和3例患者接受了共计2,3和5个疗程治疗.在1~5个疗程干扰素治疗结束之后15年~3年的随访观察中,29例(427%)患者表现为持续完全应答,其中4例患者HCVRNA检测结果持续阳性;37例(544%)患者为部分应答;2例(29%)患者无应答.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早期疗效较好,但完全应答者的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核利福喷丁(L)的疗效;缩短疗程或全程间歇以减少用药次数;观察全程应用吡嗪酰胺(Z)对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以利福平(R)为对照,采用5个月疗程方案(Ⅰ组2SHRZ/3R2H2Z2,Ⅱ组2SHRZ/3L1H2Z2)、6个月全间歇方案(Ⅲ组2S3H3R3Z3/4L1H2Z2,Ⅳ组2S3H3R3Z3/4L1H2E2),观察Z的全程应用结果,巩固期以乙胺丁醇(E)为对照。366例初治菌阳肺结核随机分入以上4组。结果(1)339例完成疗程者中329例治疗成功,满疗程时痰菌阴转率Ⅰ~Ⅳ组分别为970%、941%、1000%、972%。X线病灶有效率依序为960%、976%、1000%和944%。5个月组与6个月组空洞关闭率分别为77%及76%。各组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严重副作用。(2)305例完成3年随访,Ⅰ、Ⅱ、Ⅲ、Ⅳ组细菌学加X线复发分别为2、3、6和3例。结论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L是长效、高效、安全、便于督导的新药;巩固期用Z无必要;现有基本药物合理联用有可能缩短疗程为5个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杭州市1985~1989年市区229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在不住院全程监督或全程管理下,采用2S3H3R3Z3/4H3R3(DL1)和2SHRZ/4H2R2(DL1)两种间歇短程化疗(短化)方案治疗。疗程结束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7.7%及99.0%,3年随访复发率为2.4%及3.0%。两方案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认为①6个月间歇短化服药78~94次,节省了费用,减少了管理次数值得推广。②原发RFP耐药者疗效差,宜改变方案。③全程管理化疗如认真按规范实施,可取得与全程监督管理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两硫咪唑在蛲虫感染率高于30%的幼儿园,分别实施选择性化疗(A1)、选择性化疗辅以健康教育(A2)、集体化疗(B1)、集体化疗辅以健康教育(B2)、扩大化疗(C1)与扩大化疗辅以健康教育(C2)6种防治方案,结果A1、A2、B1、B2、C1与C2组感染率分别由防治前(1991)的34.5%、33.8%、35.5%、34.8%、34.1%与36.6%降至防治后(1993)的13.6%、9.9%、4.4%、2.1%、3.5%与3.1%。其中两B组下降率明显高于两A组(P均<0.01),而与两C组相近(P均>0.05)。两B组中,B2组下降率又明显高于B1组(P<0.05).同期B1与B2组环境虫卵检出率亦由防治前的3.4%与3.6%降至防治后的0.8%与0.3%,分别下降了76.4%与91.7%,B2组下降幅度高于B1组.综上表明实施集体化疗辅以健康教育防治方案,既可快速控制传染源,又能较好地巩固防治效果,方法简便,适用于现场防治.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治疗后逐月淡涂片检验结果,确定104例入选的初治涂阳肺结核使用含利福喷丁化疗方案的治疗期间,探索缩短9个月疗程的可行性。2个月时痰菌转阴率为83.7%,5个月时痰菌转阴率为98.1%,6个月时转阴率为100%,平均化疗期为5.2个月,两年细菌学复发率率为2.0%。表明除少数病人外大多数病人的疗程可以缩短;短化个体化的 进一步缩短化疗期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应用短期培养的人胎儿胰岛组织脑内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患者30例,年内有效26例(87%);移植后2~3年随访21例,有效17例(81%),失效4例(19%);4~5年随访18例,有效15例(83.3%),失效3例(16.7%);6~7年随访15例,有效9例(60%),失效6例(40%)。在移植有效病例中,有效维持时间为4.9±1.7(1.2~7)年,11例完全或间断停用胰岛素治疗达0.3~7(3.12±1.96)年,其中超过3年者6例。结果表明,脑内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移植物在部分患者脑内能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5.
肺结核球及干酪病灶的活血化瘀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我院1990 ̄1995年间采用2HRZS(E)/4HRE(Z)化疗方案并用复方丹参活血化瘀治疗肺结核球及大块干酪病灶56例与单纯化疗52例的结果,分析表明:化疗+活血化瘀的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6.4%,单纯化疗组则为76.9%,二者经卡方检验P〈0.05,具有差异性。经2 ̄5年的随访,活血化瘀组有12例(21.4%)达到临床治愈,无一例复发。单纯化疗组有6例行外科手术治  相似文献   

16.
38例早期胃癌的胃镜诊断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84年5月至1996年12月,我院胃镜室共做胃镜检查22680例,发现早期胃癌38例,全部为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证实,诊断符合我国胃癌病理标准,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年龄与性别:38例早期胃癌中,男25例,女13例,男女之比1.9:1。平均年龄为49.5岁,其中40岁以上30例,占78.95%。病程:1个月内3例(7.89%),~6个月26例(68.42%),~12个月6例(15.79%),~3年2例(5.26%),3年以上1例(2.63%)。预后:全部病例手术治疗并行随访,术后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对长期预后的影响。自1991年7月至1995年1月按本课题研究方案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急性期生存出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血管再通按临床再通标准判定。本课题组36所医院共随诊了1267例,其中再通组843例,平均随诊16.0±10.4个月,未通组424例,平均随诊19.2±12.2个月。以死亡作为终点或随诊截止于1995年3月底。血管再通组与未通组相比:(1)心脏原因死亡分别为2.85%与4.72%(时序检验P>0.1);(2)Kaplan-Meier曲线3年生存率分别为91.6%和73.9(时序检验P<0.001);(3)再梗塞发生率分别为5.69%和5.90%,两者相近;(4)1267例Cox回归模式对随访生存分析结果,血管再通是独立因素,较未通者生存机会增加33.5%,复发再梗塞1次减少生存机会36.5%。年龄和梗塞部位也是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海南省抗氯喹/抗哌喹恶性疟流行区,选择108例恶性疟现症病人,单用青蒿素片剂按总剂量与疗程天数,分成4g5d(31例)、3g3d(39例)和2.5g2d(38例)三组治疗验证。三组治前几何平均原虫密度分别为18098、18462和16563/μl,治后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28.9±16.7h、31.7±17.7h和31.0±14.4h;平均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分别为35.4±11.5h、39.0±14.6h和33.7±12.8h,即时疗效相似(P>0.05)。追踪随访28d的治愈率4g5d组为86.2%,与3g3d组和2.5g3d组的45.2%和36.4%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三组病例药物副反应轻微。结果可见:第1d顿服青蒿素片1g,第2~5d每天一次服0.75g的4g5d疗程,是目前应用青蒿素片剂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阿伦膦酸钠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观察阿伦膦酸钠(福善美Fosamax)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妇女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研究,8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妇女接受每日口服福善美10mg和元素钙500mg(碳酸钙)。平均年龄65±6岁,绝经年限15±6年,完成3月、6月和12月治疗者分别有79、76和70例。观察用药后骨密度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腰椎24(L24)骨密度于治疗3月、6月和12月时均较疗前有非常明显的升高(P<0.001),升高率分别为2.8%、4.1%和6.3%。服药6月较3月、12月较6月均见进一步增高(P<0.01)。髋部三个部位的骨密度在3月、6月和12月都较疗前有显著升高,其中以大转子最显著(P<0.001),升高2.6%~2.9%,其次为股骨颈和Wards三角,均较疗前有增高,但在12月治疗期间未见逐步进行性增高。与试验药物很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有4例,主要为上消化道症状。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福善美对中国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一年表明其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瓣膜球囊扩张术治疗右向左分流重症肺动脉瓣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0例伴有右向左分流重症肺动脉瓣狭窄,应用超大球囊法进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扩张术,肺动脉瓣扩张术跨瓣压差(△P)由术前15.8±5.9kPa降至2.6±0.5kPa,术时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由术前86.8±3.7%降至61.8±26.1%,术毕时SaO2升至93.4±4.1%。随访6个月内7例SaO2达≥90%,2例于6~12个月SaO2达≥95%,1例PBPV后3年SaO2仍为92%。作者认为重症肺动脉瓣狭窄伴右向左分流仍为PBPV适应证,并着重讨论球囊扩张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