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Survivin、p5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这两种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断、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Survivin、p53蛋白在1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69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Survivin蛋白在恶性和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6.7%(P〈0.05);p5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率为43.5%,在良性肿瘤中的表达率为13.3%(P〈0.05)。两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②Survivin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相关性(r=0.464,P〈0.05)。结论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为卵巢癌的诊断、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且二者在卵巢上皮性癌的癌变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冉冬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782-1784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表达,明确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52例卵巢癌组织作为观察组,60例卵巢良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测定两组组织中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Pokemo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9.2%(36/52)和11.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4,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中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8.8%(41/52)和15.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1,P〈0.01)。Pokemon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χ2=9.16,P〈0.05)、临床分期(χ2=5.86,P〈0.05)、淋巴结是否转移(χ2=32.28,P〈0.01)和是否复发(χ2=27.08,P〈0.01)均有显著的关系,与肿瘤分化程度(χ2=0.82,P〉0.05)无明显关系。p53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χ2=8.24,P〈0.05)、临床分期(χ2=9.24,P〈0.05)、淋巴结是否转移(χ2=19.62,P〈0.01)和是否复发(χ2=21.16,P〈0.01)均有显著的关系,与肿瘤分化程度(χ2=0.77,P〉0.05)无明显关系。经相关性分析,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阳性表达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297,P〈0.05)。结论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与卵巢癌的诊断、病变程度和预后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p14ARF和p53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p14^ARF和p53蛋白表达与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的相关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1例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中的上述遗传学改变,5例脑挫裂伤脑组织为正常对照。结果:p14^ARF和p53蛋白在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脑胶质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0%和30.43%,12.50%和69.57%。两蛋白在低级别和高级别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14^ARF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r=0.571,P〈0.01),即随着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降低。而突变型p53蛋白正相反,与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性(r=0.472,P≤0.01),即随着肿瘤恶性度增高而增高。p14^ARF和p53蛋白之间在肿瘤中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P〈0.05)。结论:p14^ARF和p53蛋白表达异常可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和细胞异常增殖,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加速脑胶质瘤恶性演进。  相似文献   

4.
进展期胃癌组织中p53、p16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p53、p16蛋白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4例正常胃黏膜、55例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标本p16、p53蛋自的表达。结果p53蛋自在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0、100%。p16蛋自在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7.3%、30.9%。p53、p16蛋白在低、未分化胃癌和中、高分化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80.0%、56.7%和48.0%、56.0%。结论p53、p16蛋白表达的异常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p53蛋白随胃癌分化程度降低表达率升高。p16蛋白与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5.
Survivin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良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532-2533
目的探讨Survivin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结果60例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阳性率分别为56.7%和65.0%,明显高于对照组(Х^2=7.89,Х^2=8.85,均P〈0.01);不典型增生组织中,Survivin和p53阳性率分别为44.0%和32.0%(Х^2=1.92,P〈0.05);胃癌低分化组Survivin和p53阳性率分别为85.2%和81.5%,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39.4%和51.5%(Х^2=4.39,Х^2=4.39,均P〈0.05);胃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组Survivin和p53阳性率分别为69.2%和74.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3.3%和47.6%(Х^2=3.98,Х^2=3.98,均P〈0.05);Ⅰ+Ⅱ期Survivin和p53阳性率阳性率分别为38.1%和33.3%,明显低于Ⅲ+Ⅳ66.7%和82.1和82.1% (Х^2=4.55,Х^2=4.55,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浸润深度和生存时间相关(Х^2=20.23,P〈0.001)。结论Survivin、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导致细胞增殖异常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p53、ER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和预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道旺  马成民  王红群  杨枫 《安徽医药》2008,12(10):926-928
目的探讨p53、ER和PR在98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平台,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PR和p53在98例乳腺癌和26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p53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28.6%,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08);乳腺癌中ER和P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两者分别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ER和或PR阳性表达者生存率高,且乳腺癌中PR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27)。多因素回归分析中,PR和临床分期与生存相关。结论p53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分化密切相关,ER和PR与乳腺癌的发生、分化和预后密切相关,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73蛋自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方法检测63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3例患者乳腺癌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5。6%,p73的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的表达有关(P〈0.05)。p73的阳性检出率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类型、病理分级等无关(P〉0.05)。结论p73基因在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p73蛋白可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晖  黄传生 《江西医药》2005,40(7):414-415
目的探讨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p53和Bcl-2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及Bel-2蛋白的表达。结果低度恶性、高度恶性伴低度恶性以及高度恶性肿瘤组织中Bel-2阳性率分别为79.4%、57.1%、40.9%。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阻性率31.4%,高度恶性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53和Bcl-2表达里负相关(P〈0.05)。结论在MALT的恶性度从低到高的转化中。p53和Bel-2基因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53、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内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49例子宫颈癌的p53、iNOS、eNOS及VEGF,并于临床病理及预后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进行随访。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53、iNOS,eNOS及VEGF阳性表达分别是59.2%、71.4%、57.1%和49.0%。p53、NOS和VEGF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术后生存时间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iNOS与宫颈癌病理分级有密切关系;p53、NOS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53、NOS及VEGF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进展、术后生存时间有密切关系,提示p53、NOS及VEGF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53和CK19在肝癌的治疗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患者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p53和CK1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p53、CK19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53在肝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血中AFP含量、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关(P>0.05);CK19在肝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术后无瘤生存时间、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肝硬化和TNM分期有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关(P>0.05)。结论 p53和CK19在肝癌中的的阳性表达与多种病理指标相关,可以作为临床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53、p73和p21WAF1基因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胆囊癌、32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胆囊组织p53、p73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分析p73和p21WAF1相互关系.结果 48例胆囊癌中,p53、p73和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2%、52.1%和43.8%,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1).胆囊癌中p73蛋白的表达与Nevin分期有关(P<0.05),p21WAF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Nevin分期有关(P<0.05).结论 p53、p73和p21WAF1基因在胆囊癌高表达,提示三者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胆囊癌中p73与p21WAF1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免疫组织化学(SP)两种方法检测56例ESCC中p53基因突变和蛋白的表达。结果56例ESCC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34/56),它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家族史无关(P>0.05),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81%(17/21),49%(17/35);生存率<3年组和>3年组的p53阳性表达率为74%(17/23),46%(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率为77%(43/56),突变位于第4外显子者5例,第5外显子者23例,第6外显子者1例,第7外显子者4例,第8外显子者7例,有3例在内显子。p53基因突变/过度表达率为46%(26/56),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为55%(31/56)。结论p53基因突变/过度表达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pten、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源  丁耀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961-96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p53蛋白表达,以及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失表达主要局限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占60%,5例浆液性癌中则未见pten的失表达,pten失表达在这两组肿瘤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6),p53蛋白过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占26.7%,在浆液性癌中为80%,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pten、p53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ten的表达缺失及p53的过表达是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p53蛋白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在33例结直肠绒毛状腺癌、32例绒毛状腺瘤、15例非肿瘤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53在结直肠绒毛状腺癌、绒毛状腺瘤、非肿瘤黏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25/33)、59.4%(19/32)、13.3%(2115)。p53蛋白表达强度:结直肠绒毛状腺癌〉绒毛状腺瘤〉非肿瘤黏膜(R从大至1,),其中结直肠绒毛状腺癌和绒毛状腺瘤R的95%可信限下界均高于非肿瘤的上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53基因突变及其产物p53蛋白的检测,用于早期发现结直肠腺癌具有重要的病理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p16 p53蛋白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 p16、p5 3突变蛋白在胃癌和胃黏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探讨抑癌基因与胃癌的关系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 (SP)法。结果 p16、p5 3蛋白在胃癌与胃黏膜癌前病变之间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16蛋白缺失和 p5 3蛋白突变与细胞异型性和生物学行为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Ki-67、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病理科胃癌组织标本60例,同时选择癌旁组织标本2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Ki-67、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Ki-67、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低度分化、浸润肌层及浆膜层的组织中高于无淋巴结转移、高、中度分化、浸润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Ki-67与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9,P<0.01).结论 Ki-67、p53蛋白均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二者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UBl和p16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鼻咽癌组织、25例慢性鼻咽炎组织标本中BUB1和p1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组织中BUB1和p1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27/60)、36.7%(22/60),显著低于慢性鼻咽炎组织的84.0%(21/25)、100.0%(25/25),P均〈0.01;BUB1的表达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均〈0.01);BUBl与p16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BUBl和p16的低表达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BUB1可作为鼻咽癌诊断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何沁 《安徽医药》2007,11(6):525-526
目的 探讨p16INK4A蛋白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45例子宫颈鳞癌组织、2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20例宫颈正常组织或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p16INK4A表达情况.结果 p16INK4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8%(22/25),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及反应性增生的鳞状上皮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0/20).结论 p16INK4A蛋白的过度表达可以作为宫颈癌及其CIN的病理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survivin与突变型p53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大肠癌组织、25例癌旁组织和39例正常黏膜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与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4%(42/58)和63.8%(37/58).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与p5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P<0.05).survivin与p53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转移相关(P<0.05).在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与p53基因的表达显著相关(r=0.291,P=0.020).结论 survivin的过度表达和p53的突变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