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广东铁路警察工作压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人格特征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工作压力量表、认知与情绪幸福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广东省284名铁路警察开展调查。结果:(1)铁路警察的主观幸福感在职称(F=3.127,P0.05)、收入水平(F=3.329,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2)铁路警察的工作压力、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均呈显著相关(r=-0.866~0.668,P0.001);(3)人格特质在广东省铁路警察工作压力和主观幸福感间起中介作用。结论:广东铁路警察工作压力与幸福感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人格特质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广东狱警共情疲劳与幸福感现状,并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共情疲劳简短量表和认知幸福与情绪幸福量表对268名狱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广东狱警二次创伤在警龄(F=2.681,P0.05)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广东狱警主观幸福感在婚姻状况(t=2.645,P0.01)、工作岗位(F=7.613,P0.001)、年收入(F=9.188,P0.001)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广东狱警共情疲劳与幸福感成负相关(r=-0.203,P0.01)。结论:狱警共情疲劳处于中等水平;共情疲劳高低影响幸福感水平,即共情疲劳越高,其幸福感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幸福感的差异。方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和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对湖南省130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女教师的综合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F=4.01,P0.05);小学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中学教师(F=12.46,P0.01);在友好关系这一维度上,性别和教师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6.93,P0.01);2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F=14.49,P0.01);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差异显著(F=12.93,P0.01),主要体现在领导管理(F=11.14,P0.01)、工资待遇(F=8.44,P0.01)、自我实现(F=8.11,P0.01)、工作本身(F=9.67,P0.01)、学生家长(F=33.37,P0.01)、整体幸福(F=10.29,P0.01)上;在同事关系这一维度上,性别和教师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6.73,P0.01)。结论:1性别和教师类别是影响教师幸福感水平的因素;2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具有更高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其与自尊、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天津市5所三甲医院的224名在职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ICU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69.73±11.60),自尊得分(27.67±3.41),工作满意度得分(43.57±9.04)。主观幸福感得分在兴趣爱好(t=3.613,P=0.000)、婚姻状况(t=-2.016,P=0.0450)、工作年限(F=3.159,P=0.026)、年龄(F=4.511,P=0.012)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ICU护士主观幸福感与自尊、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r=0.584,0.454;P0.01);(3)多元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自尊及工作满意度会影响主观幸福感(P0.01)。结论:ICU护士主观幸福感、自尊水平低于常模,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自尊、工作满意度、年龄是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幸福感量表和自我弹性量表对3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开放性在年级、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01,9.14;P0.05)。大学生神经质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45,P0.05);(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t=-1.97,P=0.0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和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2.88,4.54;P0.05);(3)心理弹性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23,P0.05);心理弹性在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10,P0.05);(4)心理弹性(r=0.21~0.54,P0.01;r=-0.32,P0.01)和主观幸福感(r=0.17~0.22,P0.01;r=-0.17,P0.01)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27,P0.01);(5)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以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但较低影响。结论: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性但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组织支持对军校学员自尊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分析,探讨自尊在组织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升军校学员心理健康与幸福感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支持量表、罗森博格自尊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某军校403名在读本科生进行测量。结果:(1)本科生组织支持(F=2.57,P0.05)、自尊(F=3.48,P0.05)、生活满意度(F=27.06,P0.01)、积极情感(F=22.05,P0.01)和消极情感(F=7.86,P0.01)年级差异显著;(2)组织支持与自尊(r=0.31,P0.01)、生活满意度(r=0.28,P0.01)、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r=0.30,P0.01),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r=-0.15,P0.01)。自尊与生活满意度(r=0.38,P0.01),积极情感(r=0.37,P0.01)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r=-0.22,P0.01);(3)自尊能够部分地中介组织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组织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33.24%是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实现的。结论:军校学员的组织支持感能显著地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自尊在其中承担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公务员的人际健康素质、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检验人际健康素质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使用中国成年人人际素质量表(IDSCA)、公务员压力量表(CSSS)、中国人主观幸福感量表(CHI),调查了403名公务员的人际健康素质状况,并通过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公务员的合群性显著高于女性公务员(F=8.27,P=0.004),而女性公务员的共情性显著高于男性公务员(F=5.97,P=0.015);在共情性、友善性、人际健康素质(F=3.83,7.41,8.38;P0.01)的得分上行政级别的主效应显著,LSD检验显示,高行政级别公务员的共情性、友善性、人际健康素质水平显著高于低行政级别公务员;居于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利他性、共情性、友善性、人际健康素质(F=5.89,、6.72,11.49,8.07;P0.01)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人际健康素质各维度与压力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r=-0.26~-0.18,P0.01),与主观幸福感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r=0.21~0.37,P0.01),压力的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0.41~-0.24,P0.01)。人际健康素质调节模型拟合良好,各拟合指数分别为:χ2/df=2.34,GFI=0.90,PGFI=0.71,NFI=0.91,CFI=0.94,TLI=0.93,RMSEA=0.06。压力与人际健康素质乘积项对主观幸福感的路径系数显著(γ=-0.12,P0.05)。结论:良好的人际健康素质可以缓冲压力的负面影响,维持公务员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肇庆市异地务工青年心理健康现状与幸福感程度,并了解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认知幸福与情绪幸福量表对296名肇庆市异地务工青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肇庆市异地务工青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t=4.885,P0.001),且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2.218,P0.05),技术人员比普通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F=4.962,P0.01),单身和已婚者比有恋人者幸福感水平更高(F=3.025,P0.05);2肇庆市异地务工青年的SCL-90总分与幸福感呈现负相关,(r=-0.417,P0.01)。结论肇庆市异地务工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水平均比女青年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幸福感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主要探讨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同伴关系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同伴提名法对242名小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性别(F=4.377,P0.05)和年级(F=3.861,P0.05)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同伴交往状况与主观幸福感有密切联系,同伴关系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270,P0.01),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r=0.210,P0.01),而与消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r=-0.155,P0.05)。结论:小学生在同伴中的接纳度越高,越能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和较少的消极情绪,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教师工作满意感量表、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对201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存在性别(t=-4.99,P0.05)、婚姻状况(F=19.30,P0.01)和教龄(F=13.72,P0.01)的差异;2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36,P0.01),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工作压力与职业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r=-0.36,P0.01),工作压力对职业幸福感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85,P0.01),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工作压力既可以直接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也可以通过工作满意度间接影响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广东铁路警察人格特质与情绪劳动的关系。方法:使用EPQ人格测试问卷及情绪劳动量表,在广东省共计284位铁路警察中开展调查。结果:(1)广东铁路警察情绪劳动的表层扮演在所在警种分组上存在显著差异(F=2.027,P0.05);情绪劳动的深层扮演在职称分组上存在显著差异(F=3.375,P0.05),在警种分组上也存在显著差异(F=2.055,P0.05);(2)在广东铁路警察群体中,神经质和外向性的T分处于中等水平。精神质的T分偏高,超出正常水平;(3)广东铁路警察人格特质与表层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精神质分别跟深层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广东铁警的情绪劳动与其人格特质存在相关,人格特质对情绪劳动有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社会阶层、客观经济收入、主观经济满意度等因素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运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1308名农村居民进行测试。结果:(1)不同社会阶层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F=8.629,P=0.000),个体工商户(12.4±2.4)与乡镇企业工人(12.3±2.6)的主观幸福感较强,教育/科研/卫生人员(10.9±2.4)以及外出打工者(11.1±2.6)的主观幸福感较弱;(2)家庭收入不同的农村居民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F=7.033,P=0.000);(3)客观经济满意度与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弱相关(r=0.169),主观经济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中度相关(r= 0.556);(4)性别、年龄、社会阶层、客观经济收入、主观经济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有独立作用(β= 0.050、0.109、-0.115、0.089、0.544)。结论:经济收入与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主观经济满意度比客观的经济收入更能预测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教育硕士社会支持的特征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80名教育硕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教育硕士的主观支持在性别、婚否、是否独生子女及是否有工作经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2.263,3.092,-2.418,2.215;P0.05),客观支持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t=2.519,P0.05),在婚否及是否有工作经历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4.180,3.74;P0.001),社会支持总分在是否有工作经历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t=2.816,P0.01),在婚否上存在显著差异(t=2.941,P0.05);(2)教育硕士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r=0.279,P0.05)、主观幸福感(r=0.424,P0.01)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教育硕士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农村教师人际信任、教学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际信任度量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情感量表对芜湖市无为县117名农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①农村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偏低;②不同性别、年龄、教龄、学历和婚姻状况的农村教师在主观幸福感上没有显著差异;③人际信任度与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r=-0.302,-0.262;P<0.01),总体教学效能感与情感平衡有显著相关(r=-0.197,P<0.05);④人际信任和总体效能感能部分预测农村教师的主观幸福感(F=11.516,4.629;P<0.001,0.01;R2=0.091,0.039).结论 农村教师主观幸福感为中等偏下水平,有半数以上的教师体验着不幸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随机调查210名硕士研究生。结果 1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在性别(t=-2.889,P0.05)、婚恋状况(t=0.83,P0.05)、年级(F=6.898,P0.01)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硕士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自尊(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P0.01)都呈显著正相关;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客观支持(β=1.934,P0.01)和自尊(β=0.895,P0.01)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受个体自尊水平、社会支持各维度影响,在人口统计学因素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方法:对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958名本科护生采用情绪智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本科女护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高于本科男护生,但本科男护生消极情感得分显著高于本科女护生(t=4.01,P0.01);本科护生在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从一年级至四年级逐渐递增,不同年级的本科护生在生活满意度(F=11.78,P0.01)、积极情感(F=12.32,P0.01)、消极情感上有差异(F=11.26,P0.01);2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27~0.58,P0.01),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33~-0.38,P0.01);3领悟社会支持是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之间的中介变量,领悟社会支持在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1本科护生主观幸福感较好,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本科护生通过合理感知、调节、控制和运用情绪去解决实际问题、拥有更好的人际交往,最终增加幸福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对员工幸福感影响的总效应、效应差异及任务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量表、社会资本量表、人力资本量表、任务不确定性量表、综合幸福感问卷对全国各地27家企业458名员工进行研究。结果:(1)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对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正向影响(β=0.395,0.321,0.151;P0.01)。三类资本对心理幸福感均有显著正向影响(β=0.681,0.573,0.459;P0.01)。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均最大(R~2=0.172,β=0.422,P0.001;R~2=0.468,β=0.667,P0.001),超越了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2)任务不确定性对社会资本影响主观幸福感有着负向的调节作用(β=-0.009,P0.01),对人力资本影响主观幸福感有着正向的调节作用(β=0.042,P0.05)。结论:心理资本是影响员工幸福最重要的因素,任务不确定性的增加削弱了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强化了人力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却不改变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及三类资本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主观幸福感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9月在承德市某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进行调查。结果:(1)脑卒中患者的SPBS和MUNSH评分分别为(33.56±9.24)分、(12.82±13.28)分;(2)SPBS与MUNSH的正性因子及总分间呈负相关(r=-0.606~-0.873,P0.01),与负性因子呈正相关(r=0.672~0.88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中度的自我感受负担,其主观幸福感处于低水平,且二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护理人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主观幸福感,进而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某初中183名农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性别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及其他因子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408,-0.386,-0.286,-0.372;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合理解释等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255,0.169;P0.05),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与否认因子等指向情绪的应对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325,-0.186,-0.210,-0.323;P0.05);3人际关系因子、忍耐因子、问题解决因子、受惩罚因子、其他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显著(R~2=0.167,0.047,0.054,0.040,0.064,0.025,0.014)。结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指向问题的积极地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探讨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生活目的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某医学院校472名学生为被试,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MLQ)、生活目的测验(PIL)测量被试的生命意义感,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量幸福感水平。结果:(1)48.9%的医学生缺乏明确的生活目的和意义感;(2)在性别、年级等方面MLQ总分和PIL总分差异均不显著。在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近1年是否有自杀想法方面MLQ总分差异不显著,在PIL总分上有统计学差异;(3)生命意义感高分组在GWB中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各因子与低分组差异显著;(4)存在意义感因子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07,P0.01)。PIL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554,P0.01);(5)经回归分析,生命意义感与生活目的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59.8%的变异。结论: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较高的生命意义感与生活目的可促进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