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该病的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及粪中含脓血或粘液。病变多限于结肠的粘膜,以直肠及远端结肠为主,也可向近端结肠扩散甚至遍及整个结肠。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结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或溃疡形成。祖国医学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归为“地泻”、“下痢”、“肠风”等范畴,系由于湿热在大肠郁结,血络受伤,脾胃虚弱,肝气横逆,因而出现相应的征候。对于病变主要局限在直肠及乙状结肠的病例,可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以提高药物在病变部位的浓度,我科自1993年至1995年…  相似文献   

2.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其发病较慢、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经久不愈,属于祖国医学“下利”、“肠辟”、“久痢”、“休息痢”、“滞下”、“血痢”等病症范畴,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粘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影响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以腹痛、腹泻及粘液血便为主要症状。近年来由于诊断手段的完善,纤维结肠镜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属中医“久泻”、“久痢”、“肠风”等范畴。因其病因不明,发病环节多,缠绵难愈,易癌变,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敏 《中国医学杂志》2004,2(4):190-19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在结肠黏膜层的疾病。青、中年患者多见。病变主要累及乙状结肠和直肠。肠镜下多以溃疡、糜烂和结节增生为主要改变。临床以血性黏液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为主症。属中医“久痢”、“肠癖”、“腹痛”等范畴。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煎剂结肠滴注治疗该病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C)或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的炎症性肠病。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病变主要发生在大肠粘膜及粘膜下层,以溃疡糜烂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亦可遍及全部结肠。其表现相当于中医“久泻”、“休息痢”、“肠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特异性的炎性肠病,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侵犯直肠粘膜下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脓血便,组织学特征为结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溃疡及炎细胞浸润等,多累积直肠和远端结肠,亚洲地区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有增长趋势。我们对6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疾病,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特征。本病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并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本病属中医“久痢”、“泄泻”、“腹痛”、“肠痹”、“肠游”等范畴。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该病多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病情轻重不等,治疗较为困难。本病属于中医学中“泄泻”、“痢疾”、“肠风”或“脏毒”等病范筹。对该病的治疗,笔者运用白拟中药“丹红溃结汤”内服取得满意疗效。现将68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粘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该病主要症状为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其病因病机多由素体脾胃损伤、传导失司、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蕴肠、肠络受损、血腐肉败化为脓血,从而形成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嘲。现将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患,属中医“肠游”、“久泻”、“滞下”、“休息痢”等证范畴,临床表现有腹泻、黏液便及脓血便、腹痛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目前,西医治疗UC仅能暂时缓解病情,疗效不佳;近年来,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UC的独特优势,采用口服中药汤剂配合保留灌肠治疗UC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药与麦滋林──S颗粒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研究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医务室吴茂文溃疡性结肠炎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主要累及直肠及乙状结肠粘膜,表现为腹泻、血便等,结肠粘膜的广泛损伤,糜烂、血管充血和粘膜剥脱是其主要病理基础,笔者自1989年...  相似文献   

12.
梁正林 《微创医学》2007,2(5):496-497
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对210例中青年患者行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0例患者中男性129例,女性81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23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大便习惯改变等。慢性结肠炎、结肠功能紊乱者多有腹痛、腹泻、便秘,肠息肉、大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痔疮者则以血便、脓血便为常见症状。病程3个月至10余年,以慢性结肠炎、结肠功能紊乱和结、直肠息肉等病程最长,结、直肠癌者,病程多在1年以内。1.2方法采用日本产OlympusCF30I型肠镜、FUJIFILM VC-88WN型电子结肠镜,每次检…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疾病,属非特异性炎性肠病,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且以溃疡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溃疡性结肠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主要的慢性肠道病变。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与结肠反复发作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黏膜糜烂、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也可累及全部结肠,主要症状有血性黏液便,腹痛,里急后重,腹泻等,我院2005年至2007年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结肠、直肠炎症,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粘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可向近端发展甚至遍及结肠。在我国以左半结肠病变为多见。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7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米素敏 《九江医学》2010,(1):114-114,127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直肠、结肠粘膜非特异性炎症、溃疡形成为主的病变。临床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本病的诊断多依赖于结肠镜和病理学检查。临床类型分为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结肠炎,是结肠和直肠的一种原因未明的炎性疾病。病理改变为肠粘膜呈弥慢性炎症,水肿,充血,出血,糜烂等。临床上以腹泻、粘液血便和腹痛为主要症状。重症可有高热、严重腹泻、腹痛,粘液血便、蛋白漏出症、脱水,甚至并发中毒性巨结肠症、大...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粘膜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粘液便、里急后重等症状为特征。在中医上多诊断为“肠癖”“泄泻”,认为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脾胃虚寒等因素有关。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多发于青壮年,该病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9.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粘膜,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结肠远端,亦可向近端扩展,以致遍及整个结肠。该病属于中医的肠、泄泻、久痢的范畴,本病病程缠绵,反复难愈,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口服中西药及单纯西药灌肠不易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保留灌肠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重庆医学》2007,36(24):2581-2581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和直肠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最多见,男性稍多于女性。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