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金菊  王金妹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906-2906
目的:节育术时重视无菌操作,严格掌握适应症。方法:采用随机临床研究方法,对我站69例节育术后慢性盆腔疼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工流产术后宫颈或宫腔粘连12例,人工流产术后感染23例,放置IUD致盆腔炎19例。结论:为防止宫颈或宫腔粘连,应选择适宜负压,阴道有炎症应先行治疗后再行手术,是防止人工流产术后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早已被广泛接受,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得极为重要.既往多注意子宫穿孔、出血、感染及组织残留,而远期并发症宫颈/宫腔粘连直接影响妇女健康,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收集本院门诊作无痛人工流产术和传统人工流产术病例并术后追踪.现将本院门诊2种不同手术方式导致宫颈/官腔粘连的发病率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宫腔粘连是人工流产术与刮宫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术的增加,该病的发生明显上升,给妇女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我院1993年至1997年共收治人工流产及清宫术后宫腔、宫颈内口粘连闭经患者52例,除12例单纯宫颈内口粘连行单纯扩宫外,余40...  相似文献   

4.
刮宫术后闭经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晓霞  黄丽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0):4369-4369
刮宫术后闭经是因创伤造成的宫腔、宫颈粘连而致的闭经,称为损伤性闭经(traum atical am enorrhea),也即创伤性宫腔粘连(traum atical intrauterine abhension,IUA)或阿谢曼综合征(Asherm an syndrom e)。任何造成子宫内膜受损而使肌层组织裸露的创伤均可能造成宫腔粘连,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剖宫产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感染是剖宫产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了防止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及宫腔感染,我们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甲硝唑联合碘伏预防术后感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超导视下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B超导视下无痛人流术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采用传统方法行无痛人流术者8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中子宫穿孔、吸宫不全/漏吸、术后急性盆腔炎、宫颈/宫腔粘连的发生情况.结果 B超导视下行无痛人流术中子宫穿孔、吸宫不全/漏吸及术后宫颈/宫腔粘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急性盆腔炎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超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可明显减少术中子宫穿孔、吸宫不全及术后宫颈/宫腔粘连,而又不增加术后急性盆腔炎的发病率,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周斌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596-3596
[目的]加强对吸宫术后宫腔粘连的认识,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本组36例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为23~35岁经产妇,吸宫术后闭经、周期性腹痛或伴低热。妇查:宫颈举痛,子宫稍增大,压痛,结合B超检查,宫腔探查、黄体酮或人工周期试验得出诊断。本组均用扩宫器分离宫颈和宫腔,宫腔注药治疗。预防措施有:规范吸宫术操作,治疗慢性宫颈炎,避免多次人工流产。[结论]吸宫术后引起宫腔粘连并不少见,必须引起术者注意,重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8.
王秋平 《医疗装备》2023,(4):110-113
目的 探究低频康复治疗仪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98例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康复治疗仪干预,对比两组术后腹痛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治疗前后子宫内膜阻力指数(RI)、血流参数(PI)、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粘连评分,术后14 d的宫腔内残留物、子宫复旧不全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腹痛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RI、PI、子宫内膜厚度及宫颈粘连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术后14 d组织残留率、宫腔积血率、子宫复旧不全及其他类型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应用低频康复治疗仪的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人工流产术后腹痛,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宫腔的残留物,并可降低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复旧不全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吸刮宫术后子宫粘连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莹  陈文兵  章凡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4407-4408
目的:了解吸刮宫术造成子宫粘连的原因,探讨子宫粘连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7年3月收治的37例子宫粘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闭经或经量减少、周期性腹痛、不孕均发生于吸刮宫术后,其中无痛人流吸宫术占29.7%(11/37),均经探针探查或宫腔镜检查证实存在子宫粘连。宫腔粘连以宫腔镜直视下分离为主,术中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给予人工周期治疗,总治愈率为89.2%;再粘连主要发生于重度子宫粘连患者。结论:吸刮宫术是造成子宫粘连的主要原因,无痛人流增加粘连的机会。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应重视子宫粘连的综合治疗,重点预防发生术后再粘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意外怀孕患者人工流产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2011年4月-2014年8月期间产生人流手术并发症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针对性研究其并发症产生诱因,给予有效预防措施。结果本组32例患者,人流术后感染患者9例、闭经患者11例、宫腔粘连10例、吸宫不全2例。主要原因为术后过早行房、术中子宫内膜受损、多因素导致的生殖系统感染等,经采取相对应预防措施,术后32例患者无1例继发感染、闭经、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强化术中无菌操作、辨证施治、术后综合预防、健康宣教干预等有效措施,可有效规避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率,降低人流患者病痛,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配伍孕激素在吸宫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作用。方法选取2003~2013年在成都市计划生育指导所诊断为胚胎停育患者230例,分为A、B两组。A组(117例)吸宫术后当日给予口服戊酸雌二醇,后半周期加服醋酸甲羟孕酮,B组(113例)术后未服用雌、孕激素。对两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连续性差者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宫腔粘连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子宫内膜连续性差者17例,宫腔粘连4例(3.4%);B组子宫内膜连续性差者41例,宫腔粘连24例(2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宫术后立即用外源性雌激素配伍孕激素对防止宫腔粘连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减轻人工流产手术对子宫的创伤,减少人工流产手术并发症。方法:按手术时间顺序将受术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金属器械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包括探针、宫颈扩张棒、宫腔吸引管)进行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疼痛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宫腔粘连及手术中子宫穿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的应用能减轻人工流产手术的疼痛,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发生率,降低术中子宫穿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爱尔碘Ⅱ型皮肤黏膜消毒液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理想的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1-7月高危感染因素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顺序分为爱尔碘组(奇数)和对照组(偶数),每组各60例,爱尔碘组用纱布拭净宫腔,再用爱尔碘Ⅱ型皮肤黏膜消毒液擦拭子宫切口及宫腔,对照组只用纱布拭净宫腔,对比两组间治疗情况的差异.结果 爱尔碘组术后体温高热4例、术后白细胞总数最高值≥15×109/L的产妇7例、腹壁切口感染1例、无宫腔感染、抗菌药物应用时间(2.2±0.6)d;对照组术后高热25例、术后白细胞总数最高值≥15×109/L的产妇16例、腹壁切口感染7例、宫腔感染8例、抗菌药物应用时间(2.9±0.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感染因素剖宫产术中应用爱尔碘Ⅱ,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感染率,是经济、方便、有效地措施,可作为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宫腔放置子宫球囊支架或宫内节育器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置入COOK球囊型子宫支架,对照组术后置入宫内节育器。比较两组的术后出血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48 h的中度、重度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宫腔放置子宫球囊支架能够减轻术后出血症状,有效预防粘连复发,效果优于置入宫内节育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异丙酚无痛人流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及术后白宫颈向宫腔灌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方法人流前2小时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400ug及无痛人流术后立即宫腔内灌注缩宫素10u。结果术前用药后宫颈松弛,子宫收缩,对人流术中宫颈扩张困难问题有很大帮助。同时减少了术中出血。效果很好。结论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400ug是异丙酚无痛人流术前很好的辅助方法。术后立即缩宫素10u宫腔内灌注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出血,缩短出血天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人工流产术虽然操作简单,但妊娠期子宫血管丰富,宫体变软,术者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异常情况,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意外。出血术中出血常常发生在妊娠周数较大者。因为胎盘面积较大,而选用的吸管较小,负压不够,不能迅速将胎盘及胎儿成分取出,子宫就不能很好地收缩止血,所以容易引起出血。此时应尽快除去胎盘组织和宫腔内容物,再注射宫缩剂,以止住出血。术后残留物人工流产术后如果有少部分绒毛或蜕膜残留在宫腔内,就易发生术后感染。其症状是子宫收缩不良、阴道不规则出血,有时量很多,或为血性白带、有臭味、多伴有微热,说明宫腔内有感染。这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宫腔镜术后联合雌孕激素预防并治疗宫腔再粘连的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1月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ARCH方法进行分类,轻度粘连32例,中度粘连30例,重度粘连18例。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患者41例,39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加用戊酸雌二醇6 mg/d,联合黄体酮胶囊100 mg/d,维持3个周期的序贯治疗。对照组不加服任何药物。将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后宫颈、宫腔粘连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1次宫腔镜手术即分离成功者32例,8例术后宫腔再粘连;研究组,1次宫腔镜手术分离成功的为39例,2例术后出现再粘连。和研究组相比,对照组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率升高,( 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内放置节育器,同时口服大剂量戊酸雌二醇是防止宫腔粘连复发的有效方法,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宫颈、宫腔粘连的有效诊治、预防措施展开探讨。方法:随机选取40例宫颈、宫腔粘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三个月内有人流史,6例有4次及其以上人流史;39例患者在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有1例患者出现再次粘连。结论:宫颈、宫腔粘连应及早诊断治疗,而导致粘连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人工流产术。为此,既要将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工作落到实处,还应对育龄妇女加强健康教育,尽量避免人工流产,促使宫颈、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术中控制压力及时间对高危早期妊娠流产的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早期高危妊娠流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两组患者均行无痛负压吸引清宫术。研究组控制手术压力为100~350 mm Hg,宫腔操作时间≤75 s;对照组按照手术标准控制压力于150~450 mm Hg,不限制宫腔操作时间。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负压大小、术后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术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卵泡期子宫内膜厚度、术后闭经及宫颈粘连情况等。结果研究组的麻醉时间、宫腔操作时间和宫腔压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宫腔压力与孕囊大小呈正相关(P<0.05);宫腔内操作时间与年龄、孕周、孕囊大小和宫腔压力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两组术后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闭经、宫颈粘连、宫内残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4个月随访,两组宫腔粘Ⅰ~Ⅳ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压力和宫腔操作时间是影响术后第3个月卵泡期子宫内膜厚的因素(P<0.001)。结论对于高危早期妊娠实施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中,控制压力及时间等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宫腔粘连的发生率,减轻对子宫内膜的损伤,更好的保护患者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条控制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胎盘粘连致大出血的治疗及预后效果。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1日-2008年9月28日行剖宫产术,术中出血量≥800~2000ml,用宫腔填塞碘仿纱条的方法控制术中大出血29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27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用宫腔填塞碘仿纱条的方法控制出血均成功止血,保留子宫;2例未成功,行子宫切除。宫腔填塞碘仿纱条者,于术后12-48h,经阴道顺利取出纱条,无阴道大出血,无宫腔感染。产后42d随访,子宫恢复良好。结论当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胎盘粘连致大出血时,注射缩宫素加强宫缩,按摩子宫并及时缝合,同时采用宫腔填塞纱条,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出血。此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可减少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