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报告 女,10岁。因外阴红斑、水疱伴痒1.5a,再发3个月,于2004—09入院。1.5a前(2003—03)无明显诱因双侧大阴唇外侧皮肤起暗红色斑,少许水疱样损害,伴微痒。曾外用药膏及静滴抗炎药(具体不详),1个月左右皮疹消退,症状消失。近3个月双侧大阴唇再次出现同样皮疹.伴瘙痒,且大阴唇出现肿胀,用手挤压后肿胀可减轻,水疱消失,疱破后流出粉红色液体。不久后再次出现肿胀、水疱。局部静脉用药(不详),效果差。水疱渐增多,大阴唇肿胀明显。查体:双侧大阴唇肿胀明显,局部皮肤肥厚,可见暗红色斑,上布成簇暗红色水疱样损害,外阴分泌物不多,有异味。病理:海绵状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3年2月初诊误诊的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因大阴唇及大阴唇外侧皮肤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充满液体水疱,部分水疱因摩擦后破裂,局部表现为鲜红色糜烂面就诊,病程3个月~4年。就诊初期误诊为尖锐湿疣3例、生殖器疱疹2例、血管角皮瘤1例,误诊时间2 d~5个月。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为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均给予液氮冷冻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例复发,4例未复发。结论 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发病率低,临床少见,组织病理学检查前易误诊。当患者因外阴水疱、丘疹、结节就诊时,临床医生应仔细询问病史、手术史,掌握疾病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及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减少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早期误诊。  相似文献   

3.
<正>淋巴管瘤是因原始淋巴囊和淋巴管在发育过程中,某些原始淋巴腔隙或原始淋巴管缺乏与淋巴干的交通而形成的一种先天发育异常的良性错构瘤。分为孤立性和系统性,本例病变局限于脾,符合孤立性改变,但为多发(3个),临床较少见。  相似文献   

4.
彭昌兵  徐锐  庄文 《华西医学》2014,(7):1393-1393
1病例介绍患者女,24岁。因"进食后胃部疼痛伴呕吐,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右上腹占位10+d"于2013年4月10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4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腹部外形正常、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上腹触及一约10 cm质软包块,与周围分界可,  相似文献   

5.
小网膜淋巴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27岁.上腹部胀痛半个月.该患者近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进食及右侧卧位时加重.查体:腹部平坦,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超声所见:胰腺前上方可见多个大小不一聚集的囊性无回声团块,境界清楚.超声提示:胰腺囊肿.CT表现:肝胃之间小网膜囊内见多个囊性病灶,大小不一,紧密聚集,直径约6.5 cm×5.6 cm×4.5 cm,境界清晰,边缘光滑锐利,壁薄,肿块密度均匀,CT值20 HU,增强扫描后病灶无强化(图1).CT诊断:胰腺假囊肿可能.术后病理诊断:海绵状淋巴管瘤(图2).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 ,4 8岁。进食后饱胀不适、腹痛 3个月 ,加重 10天。查体 :腹部膨隆 ,以左侧明显 ,轻压痛 ,未触及明确包块 ,波动感不明显 ,肠鸣音正常。彩超 :于腹膜后胰尾下方见大小约 11cm× 12cm囊性回声 ,暗区内可见带状强回声 ,D型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CT平扫 :腹膜后胰尾下方、左肾前外侧可见一巨大低密度灶 ,大小约 11cm× 11cm× 6cm ,边缘光滑 ,密度均匀 ,CT值约 8Hu ,有完整包膜 ,无分隔。胰尾部向前推移 ,胰实质未见异常 (如图 )。CT诊断 :腹膜后囊性占位。病理报告 :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  讨论 淋巴管瘤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8岁,以左膝关节反复肿痛十余年,发现肿物1个月为主诉就诊.查体:左膝无明显肿胀,股骨外上髁触及约2.0 cm×3.0 cm质软肿物,可推动,压痛阳性,局部皮肤色温正常,关节活动自如.无明确外伤史.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性,47岁。吞咽困难2年。胃镜示距门齿26cm处可见一4mm×4mm大小黏膜下肿物,表面光滑、半透明(图1)。超声内镜示病变位于黏膜下层,可见内部分隔,呈无回声改变,切面4mm×3.2mm大小。临床诊断: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淋巴管瘤不除外。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送检。  相似文献   

9.
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细胞瘤(Papillary intralymphatic angioendothelioma,PILA)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成人罕见。现报道1例并综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6岁。因下唇黏膜隆起数年,近1年增大明显入院。病变无疼痛、破溃,  相似文献   

10.
[病例] 男,17岁.因间断腹痛2年余,加重1周入院.患者2年前无诱因反复出现腹痛,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但间断复发,在外院曾以"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术中开腹即见白色脓液流出,未予处理关腹,给予内科抗感染治疗好转.8个月前腹痛加重,右下腹可触及5 cm×3 cm大小包块,腹部CT示右下腹囊性病变,怀疑结核性腹膜炎,予抗结核治疗症状好转,服药至今.1周前腹痛再次加重,故来我院.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患儿,男,2岁,以“发现左枕颈部肿物2a,颈部活动受限1个月,加重l周”为主诉于2011年2月8日入院。患行出生时即发现左枕颈部无痛囊性肿物,花牛大小,随生长发育肿物逐渐增大,并向周边扩张,占据整个左颈部并向外凸,人院前1个月出现颈部活动受限,加重1周。病程中患儿无发热,否认局部外伤史、感染史。  相似文献   

12.
小腿囊状淋巴管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女,52岁。因发现右小腿肿块进行性增大3周入院。3周前无意中发现右小腿上段前外侧有一肿物,起初如鹌鹑蛋大小,在院外行抗感染治疗后肿块无缩小,且进行性增大,来我院就诊时已有鹅蛋大小。查体:右小腿上段前外侧皮肤隆起,可触及8 cm&#215;4 cm&#215;3 cm大小的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软,轻度压痛,可活动,有波动感,其远端小腿胫前水肿,皮温正常。行CT扫描示右小腿上段外侧囊肿。诊断为右小腿囊肿,拟行右小腿囊肿切除术。手术取右小腿上段外侧长12 cm切口,切开皮肤后发现肿块位于浅深筋膜之间,为一椭圆形囊性肿块,囊壁菲薄,质软,有波动感,边界清楚,基底部较宽,与周围筋膜粘连,穿刺抽出混杂有絮状物的黄棕色液体。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2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吞咽梗噎感,时轻时重,偶有恶心、呕吐,无胸背痛.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患儿,男,2岁,以"发现左枕颈部肿物2a,颈部活动受限1个月,加重1周"为主诉于2011年2月8日入院。患者出生时即发现左枕颈部无痛囊性肿物,花生大小,随生长发育肿物逐渐增大,并向周边扩张,占据整个左颈部并向外凸,入院前1个月出现颈部活动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2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痛、头晕,伴活动后心悸、乏力,休息后缓解;血压增高,最高时达140/110 mmHg,给予降压药治疗无缓解.尿香草扁桃酸(VMA) 175 μmol/24 h(正常值24.98 ~ 70.2μmol/24 h),血糖波动在173 ~ 219 mmol/L.B超示左侧肾上腺区可见10.3cm×10.1 cm大小的无回声区,边界欠清楚,内可见多条分隔光带,内液面欠清晰.CT示左肾上腺区见一分叶状囊性低密度影,多为良性.临床诊断:肾上腺肿瘤.行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16.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3岁,维吾尔族.以"右胸背部疼痛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自诉近1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腰骶部、夜间无法入眠,无咳嗽、咳痰、咳血、胸闷、气短,无发热、乏力、纳差、盗汗.血常规、血沉、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血气分析正常.  相似文献   

17.
囊性淋巴管瘤因临床和X线平片上缺乏特异性而容易误诊,且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拟讨论一些注意不足的问题,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患者,男,52岁,有高血压病史数年;因发现左颈前肿物(后手术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个月而入院手术;无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气促等症状。住院期间胸片检查发现右上纵隔肿物而进一步检查。1.影像学检查:胸片:右上纵隔升主动脉旁边一卵圆形肿物向肺野内凸出,直径约7cm×3cm,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均匀,透视下未见搏动;意见:拟升主动脉瘤或纵隔肿瘤(图1)。左心室及主动脉造影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脾脏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2岁,体检B超,发现脾门处异常回声团,遂入院医治。影像学表现:(1)CT表现:脾脏饱满,脾脏内侧缘脾门处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37Hu,大小约4.5cm×4cm×4cm,中心可见多个点状钙化斑,病灶内布满稍高密度网格状分格,呈“蜂窝状或蜘蛛网状”改变,中心处可见直径约1cm小囊状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4岁,发现右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1月余.超声检查(见图):右锁骨上窝探查右颈总静脉外上方见4.9 cm×1.7 cm的混合性包块,以液性为主,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内透声欠佳,内可见豆腐渣样改变,并可见斑片状强回声.其内下方见2.2 cm×0.8 cm大小的低回声区与之紧密相连,该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内透声欠均匀.在颈总静脉与该低回声区之间见1.5 cm×0.6 cm大小的低回声区,形态欠规则,边界清,内回声均匀.超声诊断:①右锁骨上窝混合性包块,淋巴管瘤可能性大;②右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囊肿型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