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侧脑室旁白质软化症(PVL)的病因与临床及CT与MRI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CT及MRI证实的180例PVL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白质密度/信号改变154例;脑白质减少168例;侧脑室扩大160例;侧脑室形态不规则159例;侧裂池和/或脑沟加宽加深109例;胼胝体发育异常59例.CT、MRI表现脑室不同程度扩大,侧脑室旁白质减少.结论 CT、MR扫描在PVL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临床特点与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14例PVL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VL的MRI表现包括脑室旁软化灶形成(10例)、侧脑室变形(9例)、脑白质减少(7例)、脑沟及脑裂加深(6例)等,软化灶分布在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区,形态大小不一,为长T1、长T2信号、flair为低信号;临床表现为:发育迟缓(6例)、癫痫(7例)、肢体功能障碍(6例)、视力损害(1例)等,7例患儿有缺血缺氧病史.结论 PVL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是诊断PVL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CT显示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脑白质减少,单纯三角区周围减少10例,普遍减少者116例。侧脑室无明显增大13例;局部增大73例,其中,单纯三角区扩大者6例,三角区及体部扩大者63例,前角及体部扩大者4例;普遍增大40例:侧脑室外侧缘不规则者41例。局部皮质脑回、脑沟向中线结构延伸移位52例。侧脑室周围见斑点状、裂隙样低密度灶61例。大脑皮质萎缩、胼胝体发育不良和小头畸形分别为23、15和15例。结论儿童PVL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CT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DC)的MRI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ADC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 结果 35例ADC患者中有31例脑组织总量减少,皮层及基底神经节弥漫性萎缩,脑沟增宽,脑室扩大;25例侧脑室周围白质信号异常;3例呈单纯脑萎缩.结论 ADC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大部分患者出现脑萎缩征象,脑沟增宽,脑室扩大;侧脑室周围白质及半卵圆中心信号异常.结合临床病史,MRI检查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12例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对12例经卫生疾控部门确诊的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行CT、MRI检查.结果 12例患者CT检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对称性密度减低、两侧侧脑室变窄.其中2例小脑齿状核密度减低,3例豆状核密度减低.上述病变在MRI上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 ,脑沟模糊不清,脑室变窄.结论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颅脑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临床、MRI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MRI特征。方法对30例早产儿PVL的临床和MR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早产儿中胎龄在28~31周18例,32~35周9例,36~38周3例。临床表现:肢体瘫痪30例;皮质盲6例;智力低下14例;癫痫8例。MRI表现:早、中期脑室周围可见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不清,皮质、灰质分界不清。参照标准符合轻度11例,中度18例,重度1例。结论PVL是脑性瘫痪的一个主要原因,MRI对PVL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7.
小儿侧脑室旁白质软化症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侧脑室旁白质软化症(PVL)的病因与临床及C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CT证实的130例PVL典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85例,占65.4%。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足月儿45例,占34.6%。CT表现脑室不同程度扩大,侧脑室旁白质减少。结论CT扫描在PVL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儿童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的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经生化检查证实的MLD共11例,观察MRI上脑内白质病变的部位和特殊结构(白质纤维束、丘脑、胼胝体)受累的情况。结果 11例均表现为双侧脑室周围白质T2WI对称高信号,10例双侧半卵圆中心T2WI对称高信号;4例累及皮层下白质。8例累及胼胝体膝部,9例累及压部,两者同时受累为8例;7例累及内囊后肢,4例累及外囊,4例累及脑干皮质脊髓束(3例中脑,1例桥脑)。1例累及小脑白质,8例半卵圆中心T2WI有虎纹征,8例T2WI丘脑呈低信号;5例侧脑室扩大,1例全脑萎缩。结论 MLD的典型表现为双侧半卵圆中心和侧脑室周围白质T2WI对称高信号,早期皮层下白质不受累,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受累为重要征象;另外征象包括脑干皮质脊髓束和内、外囊受累及虎纹征。  相似文献   

9.
谢晓刚  郑红伟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061-1064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10例位于侧脑室邻近透明隔及Monro孔处,其中8例位于侧脑室体部前三分之二,2例位于后三分之二,2例突入三脑室内,均伴双侧脑室积水扩大,以同侧侧脑室为著。MRI上病变均呈囊实性,实性成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7例瘤周伴条索样结构并与脑室壁、透明隔及胼胝体粘连;增强后实质多呈轻度强化,部分中度强化,囊变不强化,6例可见坏死周围环状明显强化或坏死周围及实质内稍长T1、T2信号明显强化,5例病变内及边缘见纡曲增粗血管影。4例脑室外病变呈混杂信号。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年龄及病变部位,可考虑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粘多糖贮积症的颅脑CT及MRI表现特征.方法:对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粘多糖贮积症的6例患者行颅脑CT及MRI扫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6例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2例行CT增强扫描;6例患者中4例行MRI检查,其中1例行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6例中4例显示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内散在低密度灶,增强后病灶未见强化;1例仅见脑室扩大,1例未见异常.MRI检查4例中2例显示脑实质多发小囊状信号由脑室边缘向各脑叶呈放射状分布,脑白质病变呈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所有脑内病灶均未见强化;1例脑室扩大,白质减少;1例仅显示脑白质信号异常.MRI还显示3例齿状突发育不良伴周围软组织增厚,2例颅颈结合区硬脑脊膜增厚伴椎管狭窄.本组1例行脑组织活检,电镜显示神经元内有空泡状包涵体及斑马体.结论:粘多糖贮积症的颅脑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诊断、估计病损程度、监察病变进程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Wernicke脑病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7例经临床证实的Wernicke脑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侧丘脑、第三脑室周围广泛对称性异常信号(6例),导水管周围、桥脑被盖异常信号(7例),乳头体、丘脑下部、穹隆及四脑室周围异常信号(2例),上述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2例DWI序列呈高信号,脑室壁模糊,2例静注Gd-DTPA增强后病变区域对比增强,1例可见侧脑室周围小血管放射状强化。结论Wernicke脑病具有典型的MRI表现,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 FLAIR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PVL脑瘫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PVL在MRI各序列的表现特点,记录病灶部位及数量,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92例均表现为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内斑片状、结节状、条状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其中57例囊变病灶在FLAIR上表现为中心低信号、周边高信号;FLAIR对脑室旁病灶、脑表面病灶、较小病灶、脑室壁边缘、室壁与相邻病灶关系的显示具有优势。FLAIR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为100%,与T2WI、T1W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侧脑室旁≤3mm病灶的显示,FLAIR与T2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侧脑室旁3mm病灶的显示,FLAIR与T2W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LAIR与T1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LAIR序列对儿童PVL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肿胀的CT表现。方法:对32例外伤性脑肿胀的CT表现进行总结观察,对其中28例复查2-6次脑肿胀病例对比分析。结果:全部病例中均表现外侧裂变窄,闭塞。鞍上池变形消失15例,环池,四叠体池变窄、闭塞17例,第三脑室变窄,消失12例,脑沟模糊,变窄,闭塞32例,两侧侧脑室变窄6例,合并:硬膜下,硬膜外血肿14例,颅内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颅骨骨折15例,颅内广泛积气9例。25例合并胸腹,四肢损伤。结论:脑池、脑裂、脑沟变窄,闭塞是脑肿胀的直接征象,脑室变窄闭塞是病情危重的征象。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CT检查,其中35例CT复查,3例临床诊断证实的弥漫性服肿胀的CT征象和临床资料。结果:38例中,外侧裂消失38例,四叠体池消失6例,鞍上池消失20例,环池消失4例,第三脑室消失23例,两侧侧脑室或伴有第四服室消失或大部分闭塞9例,脑实质密度增高10例,减低4例,合并颅内小血肿8例,其中,硬膜下血肿3例,脑内血肿5例,颅骨骨折6例,头皮血肿19例,迟发性脑内血肿3例,伴胸腹部创伤7例。结论:两侧外侧裂和第三脑室消失是诊断弥漫性服肿胀的可靠征象。脑沟、脑裂及脑室 均消失是病情严重的征象。  相似文献   

15.
苯丙酮尿症的临床和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苯丙酮尿症的临床和MRI表现。方法 :用 0 .5T超导磁共振机对 6例临床检查和生化测定已确诊的患儿头颅进行扫描。结果 :MRI在T2 WI上发现两侧侧脑室三角区背上方深部白质内大小不等的片状高信号区 4例 ,额顶深部白质内对称性高信号区 2例 ,其中 1例伴有侧脑室顶周围深部白质内多发小斑片状高信号区。 1例侧脑室三角区背上方深部白质内高信号与侧脑室边缘间有清晰的正常髓鞘化的低信号带分隔 ,其余各例未见此分隔带。结论 :PKU患者颅脑MRI在T2 WI上表现为脑深部白质内片状和弥漫性高信号病灶。MRI检查能揭示颅内病变及其范围  相似文献   

16.
驱肠虫药相关脑病的MRI和CT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描述驱肠虫药相关脑病的MRI和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临床确诊的驱肠虫药相关脑病的影像特征,MRI检查10例,MRI及CT检查6例,CT检查4例;1例行脑穿刺活检。结果 MRT1WI病变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6例增强扫描5例无强化,其表现可分4种类型:13例病变呈多发斑片状,多位于侧脑室周围中、后方区域白质;1例病变T1WI呈同心圆状改变,病理示神经细胞广泛空泡变性;1例病变呈斑片状螺及双侧海马区皮髓质;另1例T2WI示半球白质信号广泛增高并累及基底节核团。10例CT均示白质区多发斑片状低密度灶,4例增强扫描无强化。所有病变均无占位效应。结论 驱肠虫相关脑病的影像表现类似脱髓鞘病变或散发性脑炎,病理检查未发现脱髓鞘改变。  相似文献   

17.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MRI与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分析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MRI表现与妊娠时间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搜集34例有晚期PVL典型表现的病例,按早产组及足月组分析其MRI改变,包括脑室周围异常高信号、皮质或皮层下白质的损伤和脑白质减少程度与相应的临床症状。结果 (1)早产组T2WI脑室周围高信号程度较足月组重,Z值为3.840,P值为0.000;(2)19例足月组PVL中9例有皮质或皮层下白质的损伤,而早产儿仅占1/15,P值为0.020;(3)足月组有抽搐表现者较早产组多见,P=0.036;(4)两组的运动障碍和智力落后均与脑白质减少严重程度相关,运动障碍Z=-3.047,P:0.002;智力落后Z=-3.786,P=0.000,智力落后与胼胝体发育不良有关(Z==2.499,P=0.012).早产组视力异常与脑白质减少相关。结论 MRI可清楚显示PVL的病变程度及范围,PVL患者的妊娠时间和临床症状与MRI所示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脑性瘫痪儿童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脑性瘫痪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及MRI)对脑瘫的诊断及脑病变的判定起重要作用。痉挛型双瘫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为主,不随意运动型表现为基底病变或PVL,失调型表现为先天性小脑发育不良,偏瘫型主要突出在对侧单侧脑损伤。利用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及MRI)有助于脑瘫的诊断及脑病变的判定,为脑瘫儿童的治疗或改善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分析苯丙酮尿症的临床和MRI表现。方法 :用 0 .5T超导磁共振机对 6例临床检查和生化测定已确诊的患儿头颅进行扫描。结果 :MRI在T2 WI上发现两侧侧脑室三角区背上方深部白质内大小不等的片状高信号区 4例 ,额顶深部白质内对称性高信号区 2例 ,其中 1例伴有侧脑室顶周围深部白质内多发小斑片状高信号区。 1例侧脑室三角区背上方深部白质内高信号与侧脑室边缘间有清晰的正常髓鞘化的低信号带分隔 ,其余各例未见此分隔带。结论 :PKU患者颅脑MRI在T2 WI上表现为脑深部白质内片状和弥漫性高信号病灶。MRI检查能揭示颅内病变及其范围  相似文献   

20.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临床和MRI诊断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MR征象及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PVL的临床资料和MR表现。结果(1)脑白质减少单纯在三角部周围9例,三角部和半卵圆中心3例,体部周围1例。(2)T2WI白质内高信号在侧脑室额角、体部和三角部周围的白质中,仅1个部位者5例,2个部位者5例,三个部位同时受累者5例。另4例伴有小的软化灶和囊变区。(3)7例有侧脑室扩大,4例伴有侧脑室形态不规则。(4)8例显示双侧外侧裂加深增宽。(5)5例出现胼胝体异常。(6)根据MR征象,将PVL分为轻、中和重度3度,本组属于轻、中、重度者各5例。结论MR可清楚显示PVL的病变程度和范围,水抑制序列显示病变更清楚,临床表现与MR所示病变侵犯范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