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低压引流根治术在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减低压引流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一期切开挂线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包括疼痛、肛门功能、愈合时间、临床效果,并对以上指标量化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100%(44/44),明显优于对照组90.47%(3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P=0.036);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1.681±0.9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328±1.3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4,P=0.000);观察组复发例数0例,明显低于对照组4例(P=0.036);观察组愈合时间(22.08±2.12) d,明显少于对照组(37.52±2.61)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41,P=0.000);观察组的肛门功能评分(1.681±0.8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809±0.9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7,P=0.000)。结论减压引流根治术是一种保留括约肌的根治高位肛周脓肿的有效手术方法,不仅充分保留了括约肌和肛直环,又减轻了术后肛门功能和形态受损的程度,既减轻了手术痛苦又节省了住院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36-4638
分析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与切口引流术的临床效果。从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中随机抽取实施切口引流术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一次性根治术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评定术后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好转率分别为95.5%、77.3%,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肛门失禁(3.25±1.15)分,肛门形态(0.65±0.24)分,收缩功能(0.87±0.32)分;对照组肛门失禁(3.30±1.25)分,肛门形态(0.70±0.30)分,收缩功能(0.90±0.38)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3%、18.2%,差异显著(P0.05)。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能预防疾病复发,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位肛瘘患者行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高位肛瘘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肛门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位肛瘘患者,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的实施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加快创面愈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口虚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5年8月在江西省中医院手术治疗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内口虚挂线术疗法,对照组采用内口实挂线疗法,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术后肛门疼痛评分及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评分及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口虚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在保护肛门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方面优于内口实挂线术,是一种治疗高位肛周脓肿较为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高位虚挂线法与保留皮桥切开根治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分为高位虚挂线组和皮桥手术组,每组30例。皮桥手术组患者给予保留皮桥切开根治术治疗,高位虚挂线组患者给予高位虚挂线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的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术后的疼痛评分、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虚挂线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皮桥手术组(P0.01)。高位虚挂线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桥手术组患者术后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术后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位虚挂线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皮桥手术组(P0.05)。结论高位虚挂线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对患者损伤更小、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优于保留皮桥切开根治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根治性切开引流与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9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观察组行根治性切开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肛门功能及疼痛程度,随访1年观察两组肛周脓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感染发生率、肛瘘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肛门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3.25±1.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2±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疼痛程度较轻,肛瘘发生率、复发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括约肌虚挂线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对52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保留括约肌虚挂线法(治疗组)26例,切开挂线引流法(对照组)26例。对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肛瘘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术后1~15 d每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6个月痊愈患者肛门功能后遗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肛瘘发生率分别为4.0%和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5 d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9.05±6.71)d和(21.42±8.4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痊愈患者肛门功能全部正常,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为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括约肌虚挂线治疗在术后疼痛、切口愈合时间和保护肛门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切开挂线引流治疗,是一种治疗高位肛周脓肿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方式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选择在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SAP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两组都给予CT引导下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在术后1 d开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术后1 d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两组术后营养支持均为14 d。 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手术时间(156.33±16.39) min,对照组(151.02±14.99)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8,P=0.06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5.02±11.95) ml,对照组(46.04±18.44)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8,P=0.713)。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7.20±1.55) d,对照组(14.88±2.1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99,P=0.000)。观察组术后14 d出现胆漏1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消化道瘘1例;对照组术后14 d内出现出血2例,胆漏3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消化道瘘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23)。观察组治愈50例,好转12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35例,好转20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3,P=0.016)。观察组术后1 d的白蛋白(30.95±5.11) g/L,对照组(30.58±6.96) 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0,P=0.734);观察组术后14 d的白蛋白(36.65±3.00) g/L,高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5,P=0.000);对照组术后14 d的白蛋白(33.36±3.85) g/L,高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4,P=0.007);两组术后14 d的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0,P=0.000)。观察组术后1 d的前白蛋白(155.36±52.12) mg/L,对照组(154.63±41.96) m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7,P=0.931);观察组术后14 d的前白蛋白(193.52±55.88) mg/L,高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4,P=0.000);对照组术后14 d的前白蛋白(171.52±50.85) mg/L,高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3,P=0.044),两组术后14 d的前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1,P=0.022)。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SAP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口虚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 年5 月~2015 年8月期间手术治疗的62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组31例采用内口虚挂线术疗法,对照组31例采用内口实挂线疗法。统计两组患者在术后复发率、肛门疼痛及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及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口虚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在保护肛门功能、术后疼痛方面优于内口实挂线术,是一种治疗高位肛周脓肿较为可喜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试分析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观察组行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治愈率为93.33%(28/3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康复周期15.53±4.22d,对照组康复周期23.81±5.0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症发生率、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度和术后肛肠动力学测定结果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疗程短,能够更好的保护患者的肛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娱乐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1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康复护理组的护士给予按个体化设计的娱乐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采用功能独立性量表( FIM)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及社会交往能力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FIM评分分别为(53.29±8.86),(54.17±10.1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05)。治疗后FIM评分分别为(79.77±14.35),(69.13±1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74,5.61;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FIM总提高分值分别为(26.48±10.81),(14.97±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 P<0.01)。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分值观察组(15.84±6.82)分,对照组(7.30±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P<0.01);自理活动提高分值观察组(10.65±6.03)分,对照组(7.67±3.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5)。结论娱乐康复护理可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及社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溃疡型结肠炎(UC)手术患者自我效能感、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88例UC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予以授权教育及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为(259.25±13.54)分,高于对照组的(239.48±15.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3,P〈0.01)。观察组夜间便次及24h便次分别为(1.25±0.42),(3.73±1.03)次,均少于对照组(2.16±0.95),(5.05±1.7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11,4.294,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3.16±7.37)分,高于对照组的(68.52±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6,P〈0.01)。结论授权教育对提高溃疡型结肠炎手术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高位肛周脓肿行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与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效果比较。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2 月收治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 9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 治疗组行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行 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 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组创面长度、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残留瘢痕面积、术后复发率、肛门功能评分、术后疼痛程度均优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高位肛周脓肿行腔内置管 负压引流术治疗与切开引流挂线术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瘢痕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能够改善肛门功 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团体咨询对急诊科护士职业价值观、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急诊科44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名,对照组由护士长定期进行谈心,观察组则进行团体咨询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两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均分为(4.28±1.23)分,对照组为(2.15±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856,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工作压力总评分为(1.12±0.42)分,对照组为(2.32±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2,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职业倦怠总评分为(162.32±14.78)分,对照组为(195.23±1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52,P<0.05)。结论团体咨询模式能促使急诊科护理人员形成积极的职业价值观,缓解护士压力及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2.0±5.0)分,对照组(18.5±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期间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8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每组各44例。根据Fugl-Meyer评分标准和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Fugl-Meyer 评分为(68.0±20.0)分,对照组为(52.0±16.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144,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66.0±25.0)分,对照组为(48.0±20.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29,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相比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588,2.556;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中药坐浴熏洗配合红光治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影响,并观察创面愈合及肛缘水肿的程度。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2月东台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完成肛门镜检等相关诊断措施,并实施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红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采用红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坐浴熏洗。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一周肛缘水肿和疼痛程度,肛门失禁评分和排便控制评分,疼痛、水肿评分、创面愈合、肛门下坠和便血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3、7 d后,观察组肛缘水肿(1.12±0.13)分、(1.01±0.11)分和疼痛程度(6.74±0.41)分、(4.48±0.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0.21)分、(1.08±0.17)分、(7.05±0.51)分、(5.65±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3、2.267、3.106、18.408,P均<0.05)。治疗3、7 d后,观察组肛门失禁评分、排便控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肛门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76例抑郁症患者应用自主选择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将采用配合运动干预的41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未进行运动干预的35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GQOL-74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GQOL-74评分为(48.2±3.4)分,优于干预前(36.3±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4,P<0.05),干预后研究组GQOL-74评分为(55.5±4.9)分,优于干预前(34.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4,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9,P<0.05);干预后对照组HAMD评分为(14.2±3.0)分,优于干预前(24.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3,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D 评分为(11.1±2.6)分,优于干预前(23.6±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1,P <0.05),干预后两组HAMD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7,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运动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抑郁症康复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合拖线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括约肌间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治疗,治疗组采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合拖线引流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术后肛门功能评分、并发症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9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术后肛门功能、肛门疼痛、创面渗出物、创面愈合时间、复发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合拖线引流术治疗低位括约肌间脓肿疗效满意,具有具有疼痛轻、渗出少、恢复快、损伤小、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EBN)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中的效果.方法 将146例CPID女性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药灌肠治疗,并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循证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EBN.结果 循证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71.6%、51.4% (P <0.05).循证组和对照组药液损失分别是[(10.21 ±4.22)ml vs (26.42 ±4.36)ml,t=22.828 2,P=0.0000];循证组和对照组药液保留时间分别是[(3.89 ±2.12)h vs (2.41±1.98)h,t=4.356 7,P=0.000 0].循证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1.32 ±1.26)分vs (4.42 ±3.22)分,t=7.712 3,P=0.000 0];循证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32±1.26)分vs (2.31 ±1.22)分,t=4.821 3,P=0.000 0].循证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是88.5%、64.3% (P <0.05).循证组和对照组满意率分别是89.2%、69.4% (P<0.01).结论 CPID患者接受中药治疗的同时实施EBN,可以提高中药使用效率,增强中药疗效,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