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化X线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用X线机按成像方式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大类。前一类均通过增感屏或影像增强器成像于胶片上,具有曝光时间短、空间分辨率高及图像信』息量大等特点。后一类分间接数字化和直接数字化将影像以数字化的形式进入计算机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可与其他已经数字化的MRI、X.CT、ECh、PET及B超等一起进入PACS(图像管理与通信系统)。间接数字化是先将X射线转换为光信号,再通过光电倍增管或CCD摄像机转换为数字信号,例如CR系统和CCD电视系统。直接数字化是通过某种探测器,例如TFT(thin-film-transistor,半导体薄片)直接…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2000年安装了一台日本岛津C-Vision pro多功能数字X线机。该机为导管床C型臂,图像为数字化处理,摄影采集1、3、5、7.5、30幅/秒,可做透视记录、动态播放。具有高分辨率、高清晰度、高质量的数字x线摄影图像及透视影像。因此,为提高诊断率和减少病人检查时的被像及透视影像。  相似文献   

3.
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irector Digital Panel radigraphy DDR)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数字化成像技术。平板数字探测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临床在成像技术上是一个飞跃。数字探测器代替了传统X线设备由影像增强器、摄像头、光学系统和模数转换器构成的影像链。由直接数字化代替传统的模数转换,因而避免了影像链上诸多环节对影像产生的影响,减少了图像的噪音和失真,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X线诊断设备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字化X线设备分两类 :一类是间接数字化X线设备 ,另一类是直接数字化X线设备。1 间接数字化X线摄影这类设备的成像是采用X射线影像经X线胶片或影像增强器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法。X线影像被胶片记录后 ,经数字化扫描仪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可进行计算机处理。X线通过人体被影像增强器接收后 ,经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 ,此方式可进行数字透视 (digitalfluorescopy ,DF)、数字摄影 (digitalradiography ,DR)、数字点片 (digitalspottmaging ,DSI)、数字减影(digi…  相似文献   

5.
直接X线数字摄影(DR)影像,由于其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致使一次性X线曝光即可通过各组窗宽、窗位对图像进行调试,克服了常规X线摄影一次曝光后难以同时显示骨与软组织之间的关系,从而使X线诊断更趋于全面、完整,我们单位于2001年7月安装了1台东软DROC1000—23型数字摄影X线机,通过它获得直接数字投照X线照片影像,本文就DR系统在头颈部应用的优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R数字化X线摄影机在全脊柱摄影中的应用。方法美国锐珂DRXEVP04590全电动单板数字X线机及全脊柱专用立位摄影架,柯达KODAK8900激光相机。一次性摄取全脊柱正位、侧位及左右侧弯影像。结果影像经电脑处理及拼接后,形成一幅完整的全脊柱或双下肢图像,经激光机打印出胶片。结论 DR全脊柱双下肢摄影,一次按钮曝光,能在一张照片上显示双下肢及脊柱全景影像,图像可存储和传输,为临床医疗提供了更全面方便快捷的影像学资料。无缝连接的脊柱全景图像,满足了诊断与骨科矫形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成像X线机在胃肠道造影检查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贤富 《放射学实践》1999,14(3):214-214
DSA、CT等X线数字影像设备已广为人知,随着计算机辅助电视透视系统的发展,一种专门用于消化道的直接数字化点片成像X线摄影装置——DS(DigitaSpotImaging)近几年来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使消化道造影这一传统的常规检查技术又增添了新的内容,达到一个新的高度。DSI属于数字荧光摄影,是以传统影像增强技术为基础并结合微机和控制透视设备,电视系统和视频数字器等,其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这种设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消化道造影图像可立即显示在高清晰度显像管的屏幕上,医生能及时观察到所摄取的图像是否满意,以便补拍或重拍…  相似文献   

8.
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irector Digital Panel Radigraphy DDR)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数字化成像技术。平板数字探测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临床在成像技术上是一个飞跃。数字探测器代替了传统X线设备由影像增强器、摄像头、光学系统和模数转换器构成的影像链。由直接数字化代替传统的模数转换。因而避免了影像链上诸多环节对影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DR和DF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 2 1世纪 ,各行各业都加快了走向数字化的步伐 ,医院目前提高医学影像质量的最好方法就是使影像数字化。在放射学领域 ,已经有CT、MRI、DSA和数字胃肠机等数字化医疗设备 ;近年来X线成像技术也加快了向数字化进军的步伐。应运而生的FPD是继CR以后全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革命又一关键性的成就和进展。所以FPD的诞生被称为继影像增强器 (II VT)问世 2 5年来X线领域最重大的技术突破[1,2 ] 。1 数字化影像的特点数字影像是指完全以一种有规则的数字量的集合的形态图案 ,其特点是 :灰阶动态范围大 ,密度分…  相似文献   

10.
CR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是利用一种既可接受模拟信息,又可实现模拟信息数字化的载体即成像板,使传统的X线摄影成功地走向数字化.实现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处理,贮存与传输。而传统成像方式是通过增感屏或影像增强器将影像成像在胶片上,并要将曝光后的胶片放置在暗室工作环境中进行显影、定影、漂洗、烘干等多种工序,并且得到的X线胶片的优劣要受投照条件MAS、KV值的影响,暗室冲洗时间、水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X缦数字化影像设备(CR、DR、数字胃肠透视镊影机等)的规范化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旨在制定X线数字化影像设各的操作规程。方法:以我院近几年引进,临床在用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结果:归纳我院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的管理使用操作规程(试行),总结设备日常维护经验,不同的X线数字影像设备在具有共性的同时,又各具特点。结论: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虽然用途、操作及使用方法不同,但均为X线数字化成像,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具有共性。依据其共性和各自特点制定操作规程和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条例,是实施规范操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延长设备寿命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X线摄影技术从模拟向数字媒体的转换扩展了影像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力,数字信号是当今世界信息传递的通用方式。数字化影像技术在国际和国内的大医院中是较为普遍。各种数字图像可以通过医生工作站方便地调用,大大方便医生诊断。同时实现医学影像资源的共享,促进医学信息的交流,极大地方便医教研工作。X线摄影数字化已成为医院服务提升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我国X线摄影数字化程度还相当低,特别是在地级市以下的医院绝大部分医院还是使用模拟X线摄影技术为主,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X线摄影(CR)作为比较成热的X线照片数字化技术,目前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CR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的X线影像信息的IP作为载体,经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CR系统实现了常规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使常规X线摄影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息;能提高图像的分辨、显示能力,突破常规X线摄影技术的固有局限性,CR采用各种图像后处理功能,增加显示信息的层次;可实现PACS及实现远程医疗。  相似文献   

14.
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igital Panel Radigraphy DR),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数字化成像技术。平板数字探测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临床在成像技术上是一个色跃。数字探测器代替了传统X线设备由影像增强器、摄像头、光学系统和模数转换器构成的影像链。由数字化代替传统的模数转换。因而避免了影像链上诸多环节对影像产生的影响,减少了图像的噪音和失真,提高了影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通过调节窗宽窗位,扩展了影像的动态范围。还可以通过DR庞大的影像后处理系统进行角度和长度的测量、简便易行,效果良好,给临床诊断及康复评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数字X线检查技术的相继出现,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已逐渐走向过去。近年来,医学影像数字化处理发展迅速,常规X线摄影中使用的胶片增感屏组合成像方式形成影像无法直接数字化,而CR系统的出现,其优点越来越多地优于传统X线摄影技术,传统X线摄影都是以普通的X线胶片为探测器,接受一次性曝光后,经暗室冲洗来完成影像,但所获得的图像始终是一种模拟信息,不能进行任何处理。CR系统实现了用成像板来接受X线下的模拟信息,然后经过模数转换来实现图像的数字化,从而是传统的X线摄影能够进入存贮系统进行处理和传输。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化和网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医疗服务水平及诊疗水平的小断提高,目前解决医学影像质量问题的最好疗法就是使用图像数字化,在放射学领域已经有CT、MRI、DSA和数字胃肠机等数字化医疗设备,而在使用频率最高的普通X线机方面。随着CR和DR技术的出现,为完成其数字化提供了两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平板探测器数字胸部X线摄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南川 《放射学实践》2003,18(12):912-913
由于胸部组织结构的密度和厚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传统X线平片往往难以同时显示不同部位组织结构的病变 ;与传统X线摄影相比 ,近年来出现的数字化X线摄影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只需一次曝光 ,通过调谐和空间频率的处理 ,可以获得多幅图像 ,分别显示不同的组织结构。数字化X线摄影现已成为未来X线诊断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数字化X线摄影可分为荧光存储成像系统 (computerradiography ,CR)和数字X线成像系统 (digitalradiography ,DR )两大类。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制造工业的飞速发展 ,新一代以平板探测器为核心的数字X线摄影 (digitalradi…  相似文献   

18.
在不断提高图像质量、诊疗水平、医疗服务的今天,影像学的数字化发展相当迅速,DR的出现全面实现了常规放射的数字化。结合我国国情,放射科在数字化进程中,如果均采用整套的DR设备,价格昂贵.同时造成现有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因此利用CCD阵列或TFT阵列探测器对传统X线机进行数字化的升级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我院使用系北京万东生产的300毫安X线机,无监视器,无影像增强器的荧光屏式X线机。 初作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时,在透视下操作,透视下只能看见宫腔内造影剂,输卵管却一点儿也看不见,加之每天检查病人较多,长此下去。工作人员吃线太多,身体承受小了,故改用在照片室作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X线摄影已进入数字化时代,直接数字X线摄影(D igital R adiography),能为影像诊断提供目前最为优质理想的影像信息。本文通过D R系统与传统屏-片系统在头颈部所摄的影像进行比较,探讨D R系统在临床头颈部X线摄影中的优势。1材料与方法设备美国G E公司的R evolution X R/d直接X线数字摄影系统(D R)、D IC O M3.0图像存储与传输标准,w ork station处理工作站,曝光电压75kV,管电流320m A,靶距离70cm~100cm。岛津摄片机U D150L—30E,A gfaC PG4008×10感绿片暗盒,K O D A K套药,kodak M7B自动洗片机,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