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某军校学员进行心理测查、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相结合的综合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前(入学时),后(毕业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和对照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后学员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分低于干预前(P<0.01),心理干预后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也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90后”军医学员的心理特点,结果显示,“90后”军医学员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男生。强迫成为影响“90后”军医学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受到由于军校严格的管理环境以及“90后”学员独特的心理特点的共同影响。因此,改变传统教育方法,摘掉“有色眼镜”,放下身段、打开心扉、积极引导,成为教育管理者的工作关键。  相似文献   

3.
某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超  王海民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320-2321
目的了解某军校4个年级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某军队院校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00名学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来评定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除躯体化因子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8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军校学员常模。一、二年级之间、二、三年级之间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最大,二、四年级之间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最小。结论军校学员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初入军校和面临毕业的学员,军队院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员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心理训练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受训学员进行集体测查。结果心理行为训练后学员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及10个因子得分均分别低于干预前(P<0.01);在16PF的24项人格因素中,有14个因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其中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内向与外向性、感情用事与安祥机警性、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成就因素9个因素得分,训练后高于训练前。聪慧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性5个因素得分训练后低于训练前。不同培养层次学员、不同性别学员训练前、后16PF人格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有助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军人必备心理素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某军校学员的心理状况,为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入校学员346名,在校期间连续3年进行心理普查,并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和个体心理干预,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讲座,设置心理咨询门诊,将教育过程中的SCL-90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前SCL-90因子6项高于军人常模(P0.05),教育后逐年减少,2年后仅有1项因子高于军人常模(P0.05)。结论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对学员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军校直招士官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健康维护途径,为提高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39名直招士官学员进行测试,有针对性提供对策。结果通过测评,学员中有心理行为问题症状的比例较高,阳性发生率占被调查总数的15.80%。总结并提出维护学员心理健康的做法:(1)关注心理健康,开展心理教育;(2)加强心理疏导,强化心理干预;(3)学会自我调适,增强适应能力;(4)明确职业定位,提高职业素养;(5)实施科学管理,提供社会支持。结论通过开展针对性心理卫生服务,收到了较好效果,降低了心理疾患发生率,促进了学员在军校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野外综合训练对军校新学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的影响,为制订野外综合训练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某2所军校新学员分为试验组(316人)和对照组(198人)。试验组先于校内实施基础训练后,再进行330 km的野外综合训练;对照组仅进行校内基础训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特质焦虑量表(TAI)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1)训练后,试验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降低(P0.05,P0.01);对照组仅SCL-90中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降低(P0.01)。(2)训练后,试验组焦虑、特质焦虑得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情绪各因子得分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野外综合训练能有效提高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父亲职业不同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父亲职业不同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加强教育管理和培养合格军事人才提供心理学基础资料。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分布在国内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7所各类军队高校的12616名学员进行测试。结果:以SCL-90总均分(总症状指数)为指标衡量,父亲是军人的学员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父亲是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个体、下岗者;父亲是工人的学员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父亲为农民者。结论:家长职业是影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要特别关注父亲为农民、下岗待业和个体户的军校学员心理状况,应重视和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军校合训学员心理资本状况,探索提升其心理资本的有效途径。方法依据分层抽样原则,采用自编《军校合训学员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28)》对某军校746名在校合训学员进行调查。结果合训学员心理资本总分与各维度均分均在一般水平(3.5分)以上,其中希望得分最高(5.33±0.94),韧性得分最低(4.43±1.11)。女学员韧性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学员(P0.05);非独生子女希望、自我效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P0.05);除乐观维度,不同年级学员其余各项维度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政治面貌学员希望、自我效能、韧性维度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同学之间关系学员各维度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韧性维度外,不同选择军校目的的学员在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家庭所在地学员在希望、情绪智力维度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家庭月收入学员各维度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资本与学员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培养心理资本是促进军校合训学员心理健康和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军事技术院校担负着为军队培养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专门科技人才的重任。面对 2 1世纪世界新军事变革 ,军校学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军校学员大都是由普通中学直接考入军校 ,没有什么社会经验 ,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要求他们完成由一个普通百姓向合格军人的转变。在校 4年中 ,军事院校所特有的环境 ,相对封闭而又严格管理的军校生活 ,以及艰苦紧张的学习任务 ,使部分学员的心理压力明显增加 ,加之青年学员正处在成人成才的重要时期 ,心理能力相对较弱 ,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失衡。毕业后学员大都要分配到比较艰苦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患者存在的心理反应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减少患者不良心理的效果.方法:用内镜中心设计的问卷表对1500例患者存在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周丽燕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7):1093-1094
目的探讨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通过随机问卷调查,了解内科门诊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结果门诊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猜疑、悲观等心理特征。结论门诊护士必须提高综合业务素质,还要有心理学基础和交流技巧,以达到最佳的护理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病人心理干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病人的心理干预现状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心理功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293名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门诊病人。结果维持治疗病人中仅有19.8%的病人接受过心理干预,其获得心理干预的主要途径为维持治疗门诊,接受过心理干预与未接受过心理干预的病人,心理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现有心理干预模式对改变维持治疗病人的心理功能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咨询在初级中学中运用的可能性及效果,开拓学生心理卫生干预新策略。方法通过4次互动游戏形式的团体心理咨询活动,使初中生提高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增强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意愿,掌握相关心理健康知识;而后采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咨询活动效果。结果团体心理咨询前后,干预组心理健康知晓率调查问卷正确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心理咨询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开展团体心理咨询工作有益于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蔡梅  梁耀章 《现代医院》2008,8(4):98-9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方法分析108例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特征及其采取的心理调适方法。结果55.6%的患者存在着烦躁、痛苦、不安的心理;63.2%的患者存在着抑郁、焦虑和恐惧心理;53.2%的患者存在着悲观和失望心理。结论脑出血患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致残率高,使患者出现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采取针对性和有效的心理护理,对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护理,以有效克服患者的心理紧张。方法:分析某医院外科100例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实施的心理护理。结果:患者情绪稳定,手术耐受性好,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克服了患者的心理紧张,提高了手术耐受力和术后的恢复,使手术护理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17.
宋子良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262-4264
[目的]为预防心理障碍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运用问卷、心理量表SCL-90对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在预防心理障碍过程中效能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占一定比例;体育活动时间越长、次数越多、项目越激烈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效果越显著。[结论]体育活动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具有很明显的效果,以每次锻炼1 h以上、每星期锻炼3次以上、经常参加混合类项目的体育活动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原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persons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心理关怀需求,尝试在试点地区建立有效的PLWHA心理关怀人员培训模式,开展心理关怀试点工作。方法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对66名PLWHA进行心理关怀需求评估,培训心理关怀人员,对有心理关怀需求的PLWHA进行干预,利用SPSS 10.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50%的评估对象有心理关怀需求;30名有心理关怀需求的PLWHA经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关怀后有26名(86.67%)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结论开展PLWHA心理关怀人员培训,对PLWHA进行心理关怀对改善其精神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有切实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高校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运用SCL - 90自评量表对该院学生测试评分 ,分别进行实施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心理教育、心理预防、心理训练 )前后状况调查 ,比较学生心理测试总体水平。结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实施后一年 ,学生心理测试 8项因子分均值低于心理健康干预实施前 ,其中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实施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地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应激状态,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入院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出院前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研究干预效果。结果89.99%的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结论对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进行精心治疗与心理干预同步进行,可以显著提高其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