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5,24(4):241-241
被称为眼病“绝症”的青光眼,经过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专家历时4年的攻关,日前,青光眼基因芯片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对此,青光眼将可提前数年预测,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2.
正青光眼发病多见于情绪波动,过分的忧虑、抑郁、惊恐、暴怒与失眠等,由此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紧张,使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失去平衡而诱发眼内压升高。早期青光眼有眼胀、头痛、视物模糊,眼前如同有一层云雾,反复发作会造成严重失明,所以应该做到早发现。青光眼患者的视域会越来越小,眼压越来越高,最终变成完全失明状态。早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很为  相似文献   

3.
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游过泡瘢痕形成。为保证青光眼滤过术的效果,许多学者主张在术后应用抗瘢痕形成的药物,从而提高了青光眼滤过木的成功率。1984年Heuer首先将5—氟尿嘧啶(5—Fu)应用于新生血管性、无晶体眼性等青光眼滤过术后,使抗滤过泡瘢痕形成获得成功。随后众多研究表明5—FU可改善预后较差的眼部手术的成功率。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5—FU作为青光眼滤过术辅助用药取得很大进展,现将有关5—FU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青光眼滤过术的应用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5—FU的作用机理 眼组织伤口愈合符合一般伤口愈合规律:早  相似文献   

4.
焦虑情绪对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前房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焦虑情绪对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前房恢复的影响山西省晋中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秦斌山西省晋中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董文兰前房是抗青光眼手术后重点考察的部位,术后前房恢复的早迟与深浅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健所在,它受多种原因影响 ̄(1)。本文对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是目前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探索其发病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有报道血液流变学、微量元素,前列腺素均与青光眼的发生有关。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AT-Ⅱ)作为血管活性物质在调节机体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的作用已早为人知。但有关PRA和AT-Ⅱ与青光眼的关系尚无文献报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是目前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探讨其发病机理显得尤为重要。有报道,血液流变学、微量元素,前刊腺素均与青光眼的发生有关。肾素(R),血管紧张素Ⅱ(AⅡ)作为血管活性物质在调节机体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的作用已早为人知。但有关R和AⅡ与青光眼的关系尚无文献报道。现将我们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osner-Schlossman syndrome,简称PS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青光眼, 属于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l948年由Posner和Schlossman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8.
谢芳 《医学信息》2008,21(9):1685-1685
眼钝力伤继发性前房积血指前房积血不是受伤当时,而是在受伤数小时后发生或在原来基础上再发生,可以并发虹膜炎,继发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及角膜血染等.  相似文献   

9.
金贵玉  田华 《医学信息》2008,21(7):1181-1182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临床虽然不多见,但易导致误诊.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治疗的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月~2年,结果 显示效果满意.结论 对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术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现代的眼显微手术使大多数青光眼的滤过性手术成功率达到70%~90%。然而某些类型的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成功率低,这些手术预后较差的青光眼,称为难治性青光眼,主要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晶体或人工晶体性青光眼、伴葡萄膜炎性青光眼、角膜移植后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切割术后的青光眼、虹膜内皮综合症等。资料表明:难治性青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期间进行青光眼手术的82例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长、术后康复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及术后并发症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患者术后并发症恢复时间,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是一组病因不清致盲率较高临床表现极为复杂的终身眼病 ,因而准确的早期诊断 ,选择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将本院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6月住院治疗的青光眼 2 0 9例 (311只眼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住院后经完善相关检查 ,明确诊断为青光眼共 2 0 9例 (311只眼 ) ,男 87例 ,女 12 2例。年龄 3~ 88岁 ,平均年龄 5 6 .1岁。右眼 4 5例 ,左眼 6 2例 ,双眼 10 2例。其中原发性青光眼 189例 (2 88只眼 ) ;闭角型 2 12只眼 ,开角型 76只眼 ;先天性青光眼 4例 (7只眼 ) ,继发性青光眼 16例 (16只眼 )。…  相似文献   

14.
激光应用于治疗青光眼已有20年的历史,它广泛应用于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激光小梁成形术、激光巩膜切除术和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同时也有应用激光进行青光眼滤过术及光动力治疗青光眼.从激光器选择、适应症、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四个方面对各类型激光青光眼手术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联合检测在肝癌预警中的作用,将584例肝病患者分为研究组(349例)和对照组(235例),通过对研究组的监测,研究联合检测的具体项目及检查顺序,确定肝癌高危人群的风险分级及筛查间隔时间,并探讨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进入预警系统的研究组筛查出的肝癌数及小肝癌数大于对照组,发现肝癌的临床分期早于对照组,且三年生存率提高,P值均小于0.01。结论:联合检测为肝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一条新出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急性病症,若不及时诊治对视力损害严重。1996年1月至1997年5月,我科急性闭角性青光眼住院手术病人69例,经我们各个时期的精心护理,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Sturger—weber综合征又名脑颜面血管瘤一青光眼综合征,为一种先天性青光眼合并先天异常,以颜面部皮肤血管痣表现、青光眼症状、脑膜血管瘤引起癫痫症状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国内未见关于此疾病围手术期护理的报道。现将我院2011年收治的2例Sturger—weber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23例难治性青光眼,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治疗1周和随访6~8月,眼压降低,总有效率78.26%。结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1993年在创建爱婴医院 活动中,按照国际标准我院儿科对新生儿窒管理制度上改革了过去母婴隔离住院做法,实施母婴24小时同室,进行早吸吮,早开奶,母乳喂养,按需哺乳,结果:病死率由1992年(8月份-11月份)10%下降到1993年(8-11月)5%,治愈率由1992年(8月份-1月份)75%提高到1993年(8-11月)85%,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1992年平均住院日数11天,1993年平均住院日数8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的60例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眼内出血、晶状体脱位、眼内炎症、房角损伤是引起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原因,以眼内出血为最多,其次为晶体脱位;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给予相应的药物保守或手术治疗如:前房冲洗、白内障摘除、玻璃体切割、小梁切除、联合手术等,效果显著,出院时测量眼压,眼压<21 mmHg 50例,占83.3%,平均眼压为(17.5±4.7) mmHg。 结论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复杂,应针对病因及时治疗,控制眼压,避免视功能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