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维碘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将56例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用皮维碘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X^2=5.853,P=0.016)。结论: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用皮维碘外敷,疗效显著,可提高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外渗使用冰敷联合马铃薯片外敷的效果。方法:选择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给予冰敷联合马铃薯片外敷,对照组30例使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观察两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3d后,观察组患者疗效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液外渗患者使用冰敷联合马铃薯片外敷,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京万红软膏外涂与新鲜土豆片外敷交替使用治疗榄香烯药物外渗的疗效.方法:将46例榄香烯药物外渗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京万红软膏外涂与新鲜土豆片外敷交替使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的50%硫酸镁湿热敷,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京万红软膏外涂与新鲜土豆外敷交替使用治疗榄香烯药物外渗效果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热敷,是一种取材简单,方法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白药外涂治疗静脉输液外渗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外用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云南白药加10%氯化钠溶液外涂,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加DTP灯照射。结果治疗组对静脉输液外渗后引起水肿、瘀血、疼痛者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结论云南白药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加DTP灯照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京万红软膏治疗小儿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小儿静脉输液致渗漏性损伤患儿58例,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硫酸镁湿敷法;观察组30例,采用京万红软膏外敷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9,P〈0.05。结论:京万红软膏对小儿静脉输液致渗漏性损伤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硫酸镁在输液外渗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外渗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用传统热敷法持续热敷,观察组用50%硫酸镁持续热敷,观察对输液外渗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疗效显著低于观察组(P〈0.01),结论并不是所有的药物外渗都适用热敷,应根据外渗药物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植雅牙膏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因静脉输液外渗所致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植雅牙膏外敷,对照组采用新鲜土豆切薄片外敷。全面观察两组局部皮肤组织红、肿、热、痛症状消退的时间以及面积消退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95%CI=91.20%~100.00%),对照组为85.00%(95%CI=73.93%~96.0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161 9,P=0.245 3),差异尚未达到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可明显缩短消肿时间(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植雅牙膏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致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的疗效优于新鲜土豆切片外敷的证据尚不充分,但显示出优势,可明显缩短消肿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稀释液局部湿敷对葡萄糖酸钙静脉输液外渗所致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且发生早期输液外渗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酚妥拉明局部湿敷,对照组(30例)局部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2组均待局部红、肿、热、痛消失,组织变软后停止湿敷。结果:止痛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止痛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酚妥拉明稀释液局部湿敷护理对葡萄糖酸钙静脉输液外渗所致疼痛有很好的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止痛消炎软膏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输液外漏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止痛消炎软膏外敷患部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95%酒精热湿敷于患部,外用保鲜膜包裹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止痛消炎软膏外敷对治疗静脉输液外漏患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消肿止痛起效快,而且价格较为低廉,使用方便、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达氢锌糊对输液外渗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2005年12月—2009年12月80例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和对照组(B),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4例,占60%;好转14例,占35%;未愈2例,占5%;总有效率38例,占95%。对照组治愈14例,占35%;好转12例,占30%;未俞14例,占35%;总有效26例,占65%。结论:达氢锌糊外敷输液外渗部位预防静脉炎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丽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7):472-473
目的:观察火罐配合跌打膏外敷加电磁波红外线治疗仪局部照射的联合疗法对肩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常规采用火罐加电磁波红外线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组28例,采用火罐配合跌打膏外敷加电磁波红外线治疗仪局部照射。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的程度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2.1%,好转率为14.3%,无效率为3.6%;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6.4%,好转率为32.1%,无效率为21.4%,2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火罐配合跌打膏外敷加电磁波红外线治疗仪照射的联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患者疼痛可得到明显改善,功能恢复明显,较传统方法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胡秀美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1):651-651
目的:观察硝黄散外敷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8例因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硝黄散外敷合微波照射)14例与对照组(单纯微波照射)14例,分别观察两组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黄散外敷合微波照射是一种促进切口愈合,治疗并预防切口感染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热敷联合万金油外敷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硬化的作用。方法:60例滴注甘露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穿刺部位热敷,观察组另外涂万金油,3天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弹性及输液通畅情况。结果:3天后观察组血管弹性恢复及输液通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敷联合万金油外敷能有效改善甘露醇所致静脉硬化,有利于静脉再利用,提高再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和TDP照射结合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冰黛散外敷和TDP照射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外敷和TDP照射结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30%,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外敷和TDP照射结合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血管病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冰片50g+芒硝50g搅拌均匀后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应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划分及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局部止痛、消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x2=7.954,P=0.005)。结论:中药冰片加芒硝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热敷,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苯海拉明联合地塞米松辅助预防小儿输液渗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液的惠儿264例,每日登记注册,单日输液治疗为观察组(126例),双日输液治疗为对照组(138例)。观察组采用静脉输液治疗前苯海拉明滴鼻,输液开始后针眼局部地塞米松湿敷;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医疗输液。结果:对照组输液渗漏率(26.1%)明显高于观察组(1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苯海拉明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小儿输液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陈发军  胡采霞  孔祥翱  胡明哲 《新中医》2021,53(18):139-141
目的:观察红外线灯照射联合食盐外敷脐部治疗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患者63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 例与治疗组31 例。对照组单纯运用常规诱导排尿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红外线灯照射联合食盐外敷脐部治疗。观察2 组临床疗效及起效时间、导尿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观察比较2 组治疗前后膀胱剩余尿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84.38%,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膀胱剩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膀胱剩余尿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膀胱剩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导尿率治疗组为6.45%,对照组为15.63%,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红外线灯照射联合食盐外敷脐部治疗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患者,能够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膀胱剩余尿量,加速病情康复,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金黄膏外敷预防输注表阿霉素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2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在输液前15min将金黄膏沿静脉走向均匀涂擦于输液穿刺点上方的皮肤上;对照组不涂药,观察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及轻重程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7.86%(20例),且未发生Ⅱ、Ⅲ级静脉炎。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8.75%(77例),其中Ⅱ级25.89%,Ⅲ级14.29%。结论:金黄膏外敷能明显降低表阿霉素输注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提高老年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选择符合病例标准的老年患者170例,按住院号尾数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静脉穿刺前用山莨菪碱液湿敷,静脉穿刺后用马铃薯片外敷。对照组常规给予输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穿刺部位疼痛度、静脉炎发生率、穿刺成功率。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输液1周后静脉穿刺部位疼痛度及静脉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O.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输液2周、3周、4周后静脉穿刺部位疼痛度及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输液1用、2周、3周、4周内静脉穿刺成功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山莨菪碱与马铃薯片在老年病人静脉穿刺前后外敷的效果优于常规输液治疗,可广泛应用于老年病人静脉穿刺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结合针刺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7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药内服外敷与针刺联合治疗组44例和中药内服外敷对照组34例,判断治疗两个疗程后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与针灸联合可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