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国产普鲁泊福不同注药速度对人工流产病人呼吸、循环的影响 ,以寻找在人工流产麻醉中最适宜的注药速度。 方法 选择人工流产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A、B、C 3组 ,用国产普鲁泊福进行诱导麻醉 ,剂量为2 0mg/kg,分别以 1、2、4分钟不同注入速度 ,观察 3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 (SpO2 )的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  3组用药后收缩压均有所下降 ,但仅B组清醒后收缩压与用药前相比有差异 (P <0 0 5 ) ,组间比较有差异 (P <0 0 5 ) ;心率均有增加 ,A组与其他组比较有差异 (P <0 0 5 ) ;3组SpO2 均在正常范围 ,镇痛效果均满意 ,C组优良率稍低于A、B两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 3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国产普鲁泊福用于人工流产麻醉诱导时 ,其不同注入速度对呼吸循环均有影响 ,但以B组 ( 2分钟内注射完毕 )影响最轻 ,较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将300例ASA Ⅰ~Ⅱ级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芬太尼组(F组)及丙泊酚组(B组),各100例.比较3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并观察注药前、注药后3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术中镇痛效果、术后宫缩镇痛效果,观察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及麻醉后并发症.结果 L组和F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3min,3组患者血压、HR及SpO2水平均下降(P<0.05),B组患者SBP、DB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L组和F组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宫缩痛效果均优于B组(P<0.05),F组术中舌后坠、呼吸暂停、术后头晕、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B组(P<0.05),L组、F组苏醒期兴奋躁动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普鲁泊福不同配伍在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普鲁泊福不同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孕妇129例,根据普鲁泊福不同配伍随机分为4组:①单纯普鲁泊福组;②普鲁泊福+芬太尼组;③普鲁泊福+曲马多组;④普鲁泊福+氯胺酮组。观察记录麻醉前、术中及术毕时患者的血压、脉搏氧饱和度,胸、腹部呼吸动度,苏醒及正确应答时间、术中躯体扭伤情况等其他并发症。结果复合用药组普鲁泊福用量均较单纯普鲁泊福组减少,以复舍氯胺酮组最明显(P<0.05),呼吸抑制多见于单纯普鲁泊福组和普鲁泊福+芬太尼组,分别为27.3%和42.4%,镇痛不完善而出现躯体扭动者多见于单纯普鲁泊福组和普鲁泊福+曲马多组,分别为35.5%和29.0%,且主要发生于无阴道分娩史患者。单纯普鲁泊福组和普鲁泊福+芬太尼组患者术中血压明显下降,4组患者术中脉搏氧饱和度均明显降低,以普鲁泊福+芬太尼组最明显。结论复合用药能增强麻醉效果,可减少单一用药剂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张红芹 《中国药业》2005,14(12):85-86
目的:探讨克服硬膜外麻醉牵拉反应的最佳方法.方法:将60例ASA Ⅰ~Ⅱ级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施麻醉后于术前10 min A组静脉注入咪唑安定0.04~0.06 mg/kg,芬太尼0.05 mg;B组静脉注入氟哌利多0.1 mg/kg,芬太尼0.05 mg;C组静脉注入芬太尼0.05 mg后用微量泵以2 mg/(kg·h)速度持续注入丙泊酚.观察各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以及牵拉反应情况和镇静状态.结果:与注药前比较,注药后B组与C组的SpO2,C组注药前与注药后的HR,A组与C组的SBP,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牵拉内脏反应为1级者,镇静状态为4~5分者、遗忘状态为完全遗忘者,C组与A,B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丙泊酚和小剂量芬太尼作为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时,有明显的抗内脏牵拉作用,能舒适镇静,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将300例ASAⅠ~Ⅱ级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芬太尼组(F组)及丙泊酚组(B组),各100例。比较3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并观察注药前、注药后3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术中镇痛效果、术后宫缩镇痛效果,观察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及麻醉后并发症。结果 L组和F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3min,3组患者血压、HR及SpO2水平均下降(P<0.05),B组患者SBP、DB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L组和F组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宫缩痛效果均优于B组(P<0.05),F组术中舌后坠、呼吸暂停、术后头晕、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B组(P<0.05),L组、F组苏醒期兴奋躁动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固定或改变目标浓度的普鲁泊福目标控制输注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国人应用固定或改变目标血药浓度的普鲁泊福 (异丙酚 )目标控制输注 (TCI)系统的性能。方法 自行编制以药代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的控制程序 ,使用Marsh的普鲁泊福参数 ,通过佳士比 3 40 0注射泵控制普鲁泊福的静脉给药速度。 2 3例择期手术病人 ,分为A、B两组 ,A组给药过程中固定目标血药浓度 ;B组给药过程中改变目标浓度4次。间断采动脉血 ,HPLC荧光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313个血标本的执行误差的中位数 (MDPE) =2 6 % ,执行误差绝对值的中位数 (MDAPE) =2 2 3 % ,分散度 (divergence)= - 1 5 0 %·h-1,摆动度 (wobble) =2 2 5 %。A、B两组间MDPE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进一步分析去除血药浓度调高后 5min内的数据 ,则两组MDPE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使用Marsh的参数进行普鲁泊福TCI麻醉 ,系统的总体性能较好。给药方案与采血时点对性能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郑长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8):133-134,137
目的 比较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在宫腔镜检查手术中对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宫腔镜检查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丙泊酚组(A组)50例和瑞芬太尼组(B组)50例.A组:丙泊酚2 mg/kg(60 s注完),以4 mg/(kg·h)速度输注至手术结束.B组:瑞芬太尼1μg/kg(60 s注完),以6μg/(kg·h)速度输注至手术结束.比较两组术前,注药后2 min,注药后10 min,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B组的MAP变化不显著,HR明显减慢(P<0.05),术后恢复.A组有40例(80%)出现呼吸抑制,需要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20例出现皱眉、肢体摆动,但经加深麻醉后,都能完成手术,B组未出现呼吸抑制、体动,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检查手术麻醉可使患者保持自主呼吸,意识清醒,对循环系统影响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内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拟静脉全身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A、B、C和D四组(n=25).A、B和C组分别静注相应剂量舒芬太尼(0.1、0.2、0.3μg/kg),60 s后静注丙泊酚2 mg/kg,D组静注丙泊酚2 mg/kg.必要时单次静脉追加内泊酚0.5 mg/kg.观察并记录患者注药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3 min(T3)、术毕(T4)及清醒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同时记录各组内泊酚追加量、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术中体动反应、术后20 min视觉模拟数字评分(VAS)等.结果 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院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T1及T2时的MAP、HR和RR均低于T0(P<0.05),但D组T3时MAP相对于A、B和C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D组追加丙泊酚量最大(P<0.01).B和C组体动反应明显少于D组(P<0.01);B和C组VAS评分明显小于D组(P<0.01).结论 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联合内泊酚(2 mg/kg)能提高无痛人流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胡德  陈俊峰 《上海医药》2001,22(8):371-372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宫颈松弛作用.方法选择按美国麻醉学会分级标准为Ⅰ~Ⅱ级、人工流产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A组静注芬太尼0.05mg,阿托品0.5mg和异丙酚2.5±0.23mg/kg.B组给予异丙酚2.89±0.28mg/kg静脉注入.两组诱导均在40~60秒内完成.观察两组人工流产者的麻醉效果、心率变化、异丙酚用量、宫口松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效果方面,A组诱导期一次性用药37例,优率为92.5%,B组诱导期一次性用药30例,优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宫口松弛方面,A组37例,满意率为92.5%,B组28例,满意率70.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心率变化方面,B组在手术结束时心率由术前88.06±8.52次/分降至62.52±10.42次.分,A组由术前86.50±10.31次/分降至85.60±14.53次/分.B组心率下降程度与A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良反应方面,输注部位静脉痛A组发生25例,B组发生26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呼吸暂停A组发生6例,B组发生1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B组发生人流综合征2例.结论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中的麻醉,可加强镇痛作用,减少异丙酚用量,且有增强宫颈松弛及缓解术后心率减慢作用,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斯河  莫家玲 《淮海医药》2006,24(3):202-203
目的比较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模拟靶控榆注与手控输注异丙酚的麻醉效果,观察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方法选择ASA Ⅰ级60例患者,随机分A组(手控组)、B组(模拟靶控组),每组各30例.A组:手控输注异丙酚2 mg ·kg-1·min-1;B组:模拟靶腔输注异丙酚1.5 mg·kg-1·min-1,连续观察平均脉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异丙酚总用量(mg),诱导时间(s)、苏醒时间(s).结果2组麻醉诱导前后MAP、RR、S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苏醒时间B组比A组快(P<0.05).结论模拟靶控输注应用于气管插管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可使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平稳,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清醒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