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合并幽门梗阻内镜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103例进展期胃癌合并幽门梗阻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4组进行内镜下治疗.A组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B组内镜下微波消融治疗;C组内镜下微波消融治疗加局部注射化疗药物;D组内镜下微波消融治疗加局部注射化疗药物后4wk放置金属内支架.另选择同期拒绝任何治疗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D组内镜治疗的显效率为84.62%,较B、C两组的33.33%和44.44%明显提高(P<0.01);同时,D组内镜治疗后半年,幽门再梗阻发生率为38.46%,显著低于A、B、C三组的88.46%、79.17%、59.26%(P<0.01).D组患者半年,或1a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中位生存期达9.37mo,其生存情况好于其他各组患者结论:内镜下微波消融加局部注射化疗药物,并放置金属内支架是一种治疗进展期胃癌合并幽门梗阻积极的姑息疗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老年食管贲门癌性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食管贲门癌性狭窄28例,应用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及无水乙醇姑息治疗.本组病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64岁~82岁,平均72岁.其中单纯食管癌6例,食管下端及贲门部癌症15例,贲门及胃底部癌7例.吞咽阻挡史1 mo~6mo.按常规内镜操作,于癌肿及周围分多点注射丝裂霉素2mg,5氟尿嘧啶250mg,肿瘤为块状增生明显者,于瘤体部注射无水乙醇3 mL~5 mL,一般每2 wk注射一次,癌肿基本消失,梗阻症状缓解者可延长注药间隔时间.结果本组病例经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及无水乙醇治疗,瘤体缩小2/3以上,吞咽困难消失为显效有6例(21.4%),瘤体缩小1/3以上,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17例(60.7%),总有效率82.1%,无效及放弃重复治疗5例(17.8%).经内镜下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后,能有效的解除食管贲门梗阻(P<0.01).结论内镜下局部注射药物治疗老年食管贲门癌性狭窄有较好的缓解梗阻,改善生活条件,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普瑞博思、奥美拉唑等联合用药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对5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其中男42例,女14例,年龄21岁~65岁;Ⅰ级14例,Ⅱ级32例,Ⅲ级10例,合并食管裂孔疝23例,Ⅱ,Ⅲ级均作病理检查除外恶性病变.给予口服普瑞博思、奥美拉唑、思密达4wk~8wk,阿莫西林、甲硝唑、庆大霉素1wk,内镜4wk复查一次.结果56例反流性食管炎经联合用药治疗后均痊愈.症状开始缓解时间3d~5d,治疗4wk~8wk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疗4wk内镜复查痊愈34例,好转22例,治疗8wk内镜复查痊愈53例,3例溃疡未完全消失.12wk内镜复查全部愈合.有28例6mo~12mo内镜复查,3例复发,且均伴有重度食管裂孔疝,后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反流性食管炎联合治疗症状缓解快、炎症消失快,溃疡愈合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老年胃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内镜下局部化疗对胃癌的疗效。方法 对30例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胃癌患,内镜下注射化疗药物(5-FU MMC ADM),每周一次,2-3周为一疗程,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癌肿的大小及患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30例患分别治疗1-5个疗程,平均2.5个疗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CR+PR)为54%。结论 内镜下局部化疗是治疗无手术条件的胃癌患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蜂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蜂蜜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胃十二指肠溃疡34例患者,均经内镇与活检确诊为良性溃疡,并无溃疡并发症,无胃部手术史.无摄入非类固醇抗炎药,无心肝肺肾疾病.本组34例中男25例,女9例,年龄20岁~58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2a~14a。溃疡位于胃窦、胃体、十二指肠分别为9,4,15,复合性溃疡6例.所有患者均用蜂蜜进行治疗,不应用其他药物.蜂蜜8g~10g于饭前1h空腹温开水冲服,3/d,4wk为1疗程,中间停顿1wk,连服3~4疗程.治疗期间每一疗程门诊随访一次,了解症状变化及副作用.用药前后及治疗结束后作内镜检查了解病灶及恢复情况.结果34例患者经蜂蜜治疗4疗程后,临床治愈14例,41.2%,显效10例29.4%,有效10例29.4%,总有效率100%,无复发.1疗程后观察胃窦溃疡9例中7例症状基本消失,内镜显示病灶缩小,溃疡周边红肿隆起,底敷少许清亮白苔;2例变化不大.4疗程后7例完全治愈,呈斑痕期,2例显效,溃疡缩小,愈合期.胃体溃疡4例中1疗程后临床症状及内镜下表现均有好转,4疗程后完全治愈.十二指肠溃疡15例1疗程后2例显效,8例好转,5例基本无变化.4疗程后2例治愈,显效8例,好转5例.复合性溃疡6例,1疗程后1例溃疡呈愈合期,5例好转.4疗程后1例治愈,5例好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锡类散配合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在消化性溃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经内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中西组(n=110)和西药组(n=110),其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98例(44.5%),幽门明显变形狭窄者34例(15.5%),胆汁反流者45例(20.5%).西药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d,共4wk,前2wk加服阿莫西林2g/d,4wk疗程结束后3d内复查内镜,同时复查Hp,6mo后再次进行4wk疗程治疗,服药同前.中西组在服西药基础上,加服锡类散,每次1.2g,2次/d,po,4wk后停药,4wk疗程结束后3d内复查内镜,同时复查Hp,6mo后再次进行4wk疗程治疗,服药同前.两组随访1a,观察1a累积各复发例数.结果中西组与西药组溃疡4wk愈合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痛缓解中西组明显高于西药组,且时间缩短,Hp清除中西组明显好于西药组,年复发率比较:西药组年复发率为53/110(48.1%),中西组年复发率9/110(0.818%),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锡类做配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明显抑制Hp生长与繁殖,促进溃疡愈合,并能使溃疡年复发率降至极低水平(复发率<1%).  相似文献   

7.
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放置金属支架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的效果及技术技巧.方法:进展期胃癌幽门梗阻患者9例, 采用两种方法治疗: (1)经内镜直视下放置支架(支架推送器直径4-6 mm, 长度约140 mm); (2)经内镜直视下放置经钳道(可通过3.2 mm或4.2 mm的活检孔)的十二指肠支架.结果: 本组9例支架放置皆1次成功, 其中放置2 cm×10 cm支架3例, 放置2 cm×8 cm支架6例; 放置特制幽门支架2例, 放置十二指肠支架6例, 放置食道支架1例. 采用方法1放置7例, 采用方法2放置2例. 术后24-48 h摄片示支架膨胀约90%,术后24 h恢复进流食. 常见并发症是恶心、呕吐, 上消化道出血和上腹疼痛等, 1例支架术后出现进行性黄疸. 随访3 mo, 无支架移位, 脱落及梗阻. 生存10-15 d者3例, 生存1-2 mo者2例, 已生存3 mo者4例, 平均通畅期为53.4 d.结论:内镜下放置金属支架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应采用一定的技术技巧, 治疗疗效取决于支架位置是否合适以及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内镜下注药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对106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内镜Bc-9L导管将中、西药物混合液直接注入病变部位进行治疗.选用药物锡类散、肿痛安、维生素、替硝唑、免疫抑制剂等.局部给药后,采取特殊体位,保留药液3h以上,1次/d,每4wk~6wk为一疗程.本组患者男72例,女34例,年龄20岁~73岁,其中30岁~59岁85例(80.2%),病程6mo~15a以上,临床表现多以腹痛、腹泻、粘液便或粘液血便为主.病变部位在直乙状结肠64例(60.37%),右半结肠24例(22.64%),全结肠18例(16.98%).结果经4wk~6wk治疗症状体征消失,镜检溃疡愈合86例(81.14%),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镜检溃疡范围缩小超过60%者10例(9.43%),症状体征有改善,镜检溃疡范围缩小未达50%者10例,视为无效,本组治疗有效率达90.6%.结论经内镜直接局部注药对重复溃疡性结肠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局部免疫调控对十二指肠溃疡(DU)的疗效.方法实验组DU患者50例,内镜下一次性注射小剂量人丙种球蛋白治疗,5a随访,以局部注射雷尼替丁、患者条件相似的50例DU为对照组,两组均为男42例,女8例,病灶面积1cm×1cm,幽门螺杆菌(Hp)阳性37例(74.0%),病程3mo~10a,其中5a~10a38例(70.6%).注射治疗前在胃窦部取粘膜活检,用尿素酶法快速检测Hp.在溃疡灶周围选3~4个点,在距病灶边缘2mm~3mm粘膜进内镜针,深约3mm~4mm,每点注射0.5mL~1.0mL,停用任何与治疗溃疡有关的药物.d15复查内镜,呈内镜瘢痕期为愈合,否则未愈.愈合者于0.5、1、2、3、4、5a复查内镜,症状复发者随时复查,观察溃疡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15d时愈合37例(86.0%),对照组11例(22.0%),P<0.01,x2检验.实验组35例随访,1a、1.1a~2.0a、2.1a~5a复发和5a时仍未复发人数分别为3、3、17、12,对照组10例随访,为8、2、0、0,2a内复发率前者6例(17.1%),后者10例(100%),P<0.01,x2检验.结论免疫球蛋白小剂量注射于溃疡灶周围粘膜下,溃疡愈合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106例老年晚期胃癌病例,评价内镜下缩瘤术对老年晚期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收集的老年晚期胃癌病例分为采用内镜下缩瘤术治疗的治疗组和仅接受最佳支持治疗的同期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为有效率和生存期.完成4疗程以上缩瘤术治疗后评估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Cox多因素分析方法 ,在基线均衡的条件下比较两组胃癌病例的生存期,Kaplan-Meier法估算中位生存时间.结果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5医院消化肿瘤科2010-01-01/2015-06-30诊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106例,治疗组为51例,对照组为55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76.5%和27.3%(P0.05).C o 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内镜下缩瘤治疗(P=0.000)、肿瘤大小(P=0.000)是影响老年晚期胃癌病例生存期的独立的预后因素,在组间基线均衡的条件下,治疗组(51例)的中位生存期较对照组(55例)延长(12.496 mo vs 8.384 mo,P=0.000),采用内镜下缩瘤治疗的相对危险度:0.430(95%CI:0.274-0.675).治疗组1、2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52.8%vs 29.1%、22.9%vs 2.8%).结论内镜下缩瘤术对晚期胃癌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延长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使其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术中超选择性动脉内置泵,术后皮下泵内区域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方法随访观察79例手术证实不能切除的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经术中超选择性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内置泵,术后泵内灌注化疗后的疗效.其中胃癌42例,直肠癌26例,结肠癌11例.结果患者梗阻症状明显减轻,腹痛缓解,精神、饮食明显好转,体重有所增加.完全缓解者(CR)1例;部分缓解者(PR)69例,其中11例于2~3个疗程后,肿瘤缩小明显,再次剖腹行根治性癌肿切除术;稳定者(NC)9例;无一例恶化者(PD).有效率88.6%(70/79).置泵术后生存满6mo者占94.9%(75/79);满12mo者占83.5%(66/79);满18mo者占58.2%(46/79);满2a者占27.8%(22/79);满3a者7例,占8.9%,其中5例为二次手术切除后患者,2例为带瘤生存超过3a;平均生存期为20.6mo.结论术中超选择性动脉内置泵,术后泵内区域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有效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带瘤生存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48例,男40例,女8例;年龄23岁~50岁,平均31.6岁;病程5mo~15a,平均3.76a;<1a者11例,1a~5a者22例,5+a~10a者13例,>10a者2例.内镜检查16例肠粘膜有散在溃疡面,18例肠粘膜有轻度糜烂,14例肠粘膜充血水肿.对照组:患者42例,男36例,女6例,年龄21岁~48岁,平均30.3岁;病程6mo~14a,平均3.55a;<1a者9例,1a~5a者21例,5+a~10a者11例,>10a者1例.内镜检查16例肠粘膜有散在溃疡面,15例肠粘胶有轻度糜烂,13例肠粘膜充血水肿.两组患者一般状况、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情况进行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有可比性.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西药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2wk治疗后,治疗组:近期痊愈39例(81.3%);好转8例(16.7%),无效1例(2%),总有效率98%.对照组:近期痊愈27例(64.3%);好转9例(21.4%);无效6例(14.3%),总有效率8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较之单纯西药有良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肠宁胶囊抗消化性溃疡(PU)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PU患者33例,应用胃肠宁胶囊(主要由黄芪、薏苡仁、香附、白药、白芨、丹参等11味中药组成)进行治疗,其中经内镜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28例(84.8%),胃溃疡5例(15.2%),男21例,女12例,年龄21岁~75岁.上腹痛33例(100%),嗳气泛酸25例(75.7%),上腹疼痛感10例(33%),呕吐3例(9.1%),Hp检测阳性者30例(89%),快速尿素酶法,2mo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患者内镜,胃粘膜Hp检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胃肠宁胶囊po2mo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好转,持续缓解2mo,内镜复查糜烂面消失或局部白色瘢痕形成,胃粘膜Hp转阴者为显效30例(90.9%),症状好转,内镜检查糜烂面炎症病变缩小2/3,Hp检测转阴或为弱阳性者为有效2例(6%);症状体征消减不明显或服药是好转,停药又复作,内镜检查病变无明显改善,Hp检测持续阳性者为无效1例(6%),总有效率为96.9%,胃粘膜Hp检测情况:治疗前Hp阳性者30例,治疗后23例转阴、转阴率为77%,1a后随访记录;胃十二指肠球部糜烂复发4例(12.1%),胃粘膜Hp检测阳性7例(30.4%).结论胃肠宁胶囊,是抗PU复发理想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自拟复方溃疡汤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48例疗效观察.方法48例患者经内镜或上消化道造影确诊、临床经西医正规治疗6mo以上未愈或反复发作者,作为治疗对象,其中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29例,年龄21岁~72岁,男38例,女10例,病程1a~3a14例,3a~5a17例,5a以上17例,应用自拟复方溃疡汤(主要由黄芪、桂枝、白芍、甘草、乌贼骨、浙贝母、生姜、大枣8味组成)随症加减,治疗3wk后加入西洋参、白术、锡类散、血竭、儿茶等药,水煎浓缩烘干研面装入胶囊,结合西药继续治疗.结果1mo治愈23例,占47.9%;2mo治愈9例,3mo治愈7例,4mo治愈5例,5mo治愈1例,好转2例,无效1例,6mo总治愈率93.8%,总有效率98%.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我院内镜室从1992~2001年经内镜微波治疗加局部注射药物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169例,其中,男113例,女56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8.3岁,食管癌92例,贲门癌77例。内镜下分型:增生型64例,溃疡型77例,浸润型28例;病理分型:鳞癌86例,腺癌73例,印戒细胞癌5例,粘液细胞癌3例,腺鳞癌2例。所有病例经治疗后,梗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生存时间最长者22.5个月,最短者4个月。平均生存期6.2个月。现将内镜微波加局部注射药物治疗食管贲门癌的有关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总结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穿孔前的主要症状及诱因、穿孔的病理类型及病理特点.随访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预后.结果42例中男27例,女15例.穿孔前上腹不规律性疼痛是最突出的症状,乏力、消瘦、贫血是较常见的临床表现.穿孔的主要诱因为内镜检查、洗胃、饱食、腹部挤压伤等.但约50%的患者无明显诱因.手术治疗39例,皆为进展期胃癌.除1例为胃后壁癌灶旁穿孔外,均为癌灶穿孔.术式选择有探查引流术;穿孔修补术;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未探查及单纯引流者,皆于2wk内死亡;穿孔修补术多于6mo内死亡;姑息性切除者,有存活2a的病例;但大多在6mo内死亡;根治性切除术,疗效较好,生存期多在1a以上,有1例术后14a死于脑血管病.结论胃癌穿孔虽为胃癌的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但如处理得当,仍可获得较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远期疗效.方法经内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4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中药组32例,益胃丸10粒,4次/d,服药4wk.西药组30例,服丽珠得乐冲剂110 mg,4次/d,服药4wk;甲硝唑0.4,3次/d,服药10 d;羟氨苄青霉素0.5,3次/d,服药10 d.中西医结合组32例,中药组+西药组用药,疗程亦同.服药结束后1mo,复查内镜,检测Hp及病理变化,Hp根除者列入观察.每3mo~6mo复查内镜,随访3 a.结果中药组溃疡复发率12.50%(4/32),Hp复发率9.38%(3/32),西药组溃疡复发率Hp复发率均为26.27%(8/30),中西医结合组溃疡复发率Hp复发率均为6.25%(2/32).中药组与西药组Hp与溃疡复发率相比无差异(卡方检验,P=0.250),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卡方检验,P=0.100),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显著(卡方检验,P=0.025).结论中药方剂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与西药三联疗法疗效相似,中西医结合疗法既有很好的Hp根除率,又有很好的溃疡愈合率,Hp和溃疡的复发率也很低,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魄  冯芳 《内科》2011,6(1):36-37
目的评价内镜下微波加局部化疗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并伴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晚期食管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应用内镜下微波加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治疗。每2周治疗1次,4~5次为1疗程;1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21例中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梗阻缓解率为90.5%;对照组21例中显效3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梗阻缓解率为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微波加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可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不少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或因有手术禁忌不宜手术治疗,为进一步探讨该类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法,探讨晚期进展期胃癌动脉化疗栓塞并腹腔化疗双途径给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对1990/1996住院的98例胃癌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98例胃癌患者依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胃动脉化疗栓塞合并腹腔化疗;B组行腹腔化疗;C组行静脉化疗其中胃动脉栓塞组行内镜随访胃粘膜变化.结果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71.88%,38.7%,14.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回6,10,8mo.A组与B,C组有明显差异(P<0.01).不良反应以胃肠道毒性、骨髓抑制为主内镜检查发现A组术后2wk内胃粘膜有损伤,2wk后开始修复,4wk后可恢复正常.结论胃动脉化疗栓塞并腹腔化疗双途径给药是治疗晚期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1981年10月~1990年6月间,作者对17例伴有严重疾病或拒绝手术的80岁以上胃癌病人进行内镜治疗并随访,其中15例病人为早期胃癌,2例为进展期胃癌。内镜治疗方法包括:(1)内镜息肉摘除术;(2)剥离活检术:在病变的粘膜下注入5~10ml 生理盐水,使病灶隆起便于切除;(3)Nd:YAG 激光照射:能量为60~100W,脉冲为1s;(4)肿瘤内注射OK-4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