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自内上髁经皮穿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7年 6月~ 1999年 7月 ,我们采用手法复位自内上髁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37例 ,有效地防止肘内翻发生 ,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7例中男 2 8例 ,女 9例 ;年龄 5~ 11岁 ,平均 6 .2岁。骨折类型伸直尺偏型 2 4例 ,伸直桡偏型 5例 ,屈曲尺偏型6例 ,屈曲桡偏型 2例。均无神经血管合并伤。伤后至就诊时间最短 1小时 ,最长 7天 ,平均 1天 2小时。2 治疗方法2 .1 整复方法 患儿仰卧位 ,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常规消毒铺巾 ,无菌操作。一助手握持上臂远端 ,一助手握持上臂近端 ,持续牵引 ,矫正重叠移位…  相似文献   

2.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常见的肘部骨折,其中又以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多见,其晚期发生肘内翻畸形的几率也高达57%[1].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笔者对180例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有效地防止了肘内翻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斜形骨折治疗较为困难 ,采用传统的方法固定由于难以维持对位 ,易发生骨折端分离或移位 ,从而导致骨不连、延迟愈合及肘内翻等。自 1 993年 ,作者运用回旋手法复位、夹板纸压垫固定的方法固定治疗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斜形骨折 2 4 4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4 4例 ,男 1 84例 ,女 60例 ;年龄最大 1 4岁 ,最小 1岁 ,平均 8岁 ;右侧 1 48例 ,左侧 96例 ;伤后至来诊时间最长 7天 ,最短 1小时 ;均为伸直尺偏移位骨折 ,且均为闭合性损伤。2 治疗方法患儿仰卧位 ,患肢外展。一助手握住患儿上臂 ,另一助…  相似文献   

4.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损伤,治疗不当常导致严重后遗症。自2001~2006年1月,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0例,收到优良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5岁,平均9岁。爬墙攀树跌伤22例,嬉戏追逐跌伤20例,行走不慎滑倒跌伤18例。伸直尺偏型49例,伸直桡偏型8例,屈曲型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伤后至来诊时间最长2天,最短0.5小时。2治疗方法2.1整复方法以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为例。患者仰卧位,一助手握住患者上臂,另一助手握住患者腕部,两助手对抗持续牵引,纠正重叠移位。患肢为右…  相似文献   

5.
平卧外展旋后位治疗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髁上骨折在小儿肘部骨折中最为多见,肘内翻畸形是该病的主要并发症.治疗上如何预防肘内翻是治疗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10月~2003年3月采用平卧上肢外展旋后位,配合对抗旋转、内外推端、提按升降等整复手法[1]治疗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33例,经随访10个月~2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而肘内翻畸形又是其最常发生的并发症。我们采用闭合矫枉过正复位手法,经皮穿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6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7例中:男37例,女30例;年龄6岁~10岁,平均8.2岁;右侧32例,左侧35例;摔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手法整复,屈肘90°、前臂旋后900和外展15°-25°位长臂石膏托矫形固定治疗小儿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120例,必要时配合闭式穿针内固定8例。结果:经6个月~3年随访观察,115例外形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占95.83%,5例发生不同程度肘内翻畸形,占4.17%,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该方法可预防肘内翻、缺血性肌挛缩和肘关节伸屈功能受限等并发症发生,是治疗小儿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延期复位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治疗不当 ,后期常遗留肘内翻畸形、肘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尤其是不稳定性髁上骨折 )。自 1997~ 2 0 0 0年 ,作者采用延期复位固定法治疗不稳定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2 4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 ,男 10例 ,女 14例 ;年龄 3~ 10岁 ,平均 5 0岁 ;左侧 18例 ,右侧 6例 ;均为伸直型闭合骨折 ,肘关节均有明显肿胀畸形 ,无血管神经损伤症状 ,其中尺偏型 16例 ,桡偏型 8例 ,伤后就诊时间 6小时~ 10天 ,X线正侧位片显示骨折均有分离移位。2 治疗方法2 .1 术前处理…  相似文献   

9.
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小利  杨生民 《中医正骨》2003,15(12):27-28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 ,因容易发生肘内翻畸形 ,肘关节功能障碍 ,一直倍受同道关注。自 2 0 0 1年 5月~ 2 0 0 3年 3月 ,我们共收治 14岁以下儿童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 74例 ,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或夹板加石膏托固定 ,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4例 ,男 4 6例 ,女 2 8例。年龄 3~ 14岁 ,平均 6岁。左侧 31例 ,右侧 4 3例。伸直型 5 1例 ,屈曲型 2 3例。尺偏型5 5例 ,桡偏 19例。伤后就诊时间 1小时~ 9天 ,均无血管神经损伤表现。2 治疗方法2 .1 术前处理 对于伤肢肿胀较轻 ,整复后不影响外固定者 ,尽快…  相似文献   

10.
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常见 ,多发年龄为 5~ 12岁 ,处理不当容易引起Vol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作者自 1996~ 2 0 0 1年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136例 ,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36例 ,男 94例 ,女 4 2例。年龄 5~ 14岁 ,平均 9.2岁。均有明显的外伤史 ,其中运动伤 82例 ,生活伤 19例 ,交通伤 2 8例 ,其他 7例。伸直型骨折 113例 ,屈曲型 2 3例 ,均有明显错位。其中伸直型骨折远端向后错位 4 / 5以上者 6 9例 ,1/ 2~ 4 / 5者 2 9例 ,1/ 2以下者 15例 ;远端偏桡侧移位 4 1例 ,偏尺侧移位 7…  相似文献   

11.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而肘内翻畸形又是最常发生的并发症。我院自2003年3月~2006年10月采用矫枉过正复位下法,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78例,疗效满意,这与治疗过程中给予适时而正确的康复指导是密不可分的,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嵩峰  郭成 《中医正骨》2001,13(5):36-36
自 1994~ 1998年 ,作者应用交叉钢针外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16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1例 ,女 5例。年龄 6~ 11岁 ,平均 8.3岁。均为伸直尺偏型骨折。按陈博昌 〔1〕提出的Gartland改进分类标准评定 ,均为 型骨折。合并正中神经损伤 1例 ,尺神经损伤 1例。开放性骨折 6例 ,伤后至来诊时间0 .5~ 13小时 ,平均 3小时。1.2 手术方法 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采用肘关节外侧切口显露骨折端 ,接着将骨折解剖复位 ,用 2枚钢针自肱骨内外上髁交叉钻入固定骨折端…  相似文献   

13.
肱骨髁上骨折因旋转移位,复位困难且复位后稳定性差,常导致肘内翻或骨折愈合后遗留骨突,同时,旋转移位不能在小儿生长发育中自身塑型矫正,影响前臂旋转功能和肢体的美观。如何复位并维持复位,预防肘内翻是治疗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5月-2005年3月采用旋后伸腕、掌、指位复位固定治疗旋转移位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27例,经随访11个月~3.5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肱骨髁上骨折因旋转移位,复位困难且复位后稳定性差,常导致肘内翻或骨折愈合后遗留骨突,同时,旋转移位不能在小儿生长发育中自身塑形矫正,影响前臂旋转功能和肢体的美观。如何复位并维持复位,预防肘内翻是治疗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5月至2005年3月采用旋后伸腕、掌、指位复位固定治疗旋转移位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27例,经随访11个月~3.5年,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伸肘位石膏夹板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 ,治疗上至今尚存在许多问题。笔者 1 993— 2 0 0 0年收治了 1 1 6例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患儿 ,在复位石采用伸肘石膏夹板固定 ,取得满意的效果 ,兹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 1 6例患儿中 ,男 1 0 0例 ,女 1 6例 ;年龄 1 7个月~ 1 3岁 ,平均 7.8岁 ;闭合性 1 0 5例 ,开放性 1 1例 ;桡偏型 1 7例 ,尺偏型 70例 ,旋转型 2 9例 ;伤后至就诊时间为 45min~ 1 9d。2 固定方法[1]骨折复位后 ,一助手固定肱骨上端 ,术者站在患者患侧 ,以右侧为例 ,左手拇指推骨折近端外侧向内 ,四指握骨折远端及肘关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步手法复位肘关节外翻位固定联合外用中药治疗婴幼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收治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4例,男28例,女46例;0~1岁1例、1~2岁34例、2~3岁39例;左侧37例,右侧37例。按照三维旋转分型法,单纯伸直型8例、伸直尺偏型17例、伸直尺偏外旋型30例、伸直桡偏型13例、伸直桡偏内旋型3例、屈曲尺偏型2例、屈曲桡偏型1例。合并桡神经损伤2例。受伤至治疗时间1~7 d,中位数3 d。采用分步手法复位肘关节外翻位固定联合外用中药治疗,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组74例患儿,58例一次复位成功,其余16例均在1周内经二次整复成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中位数26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3个月,中位数2.5个月。本组5例发生轻微肘内翻畸形,1例发生明显肘内翻畸形,但均无明显功能障碍,未发生继发神经损伤及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治疗结束后3个月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愈68例、好转5例、未愈1例。结论:分步手法复位肘关节外翻位固定联合外用中药治疗婴幼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效果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该类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多发骨折 ,占小儿上肢骨折的72 % ,处理不当容易发生肘内翻畸形或加大其发生机率 ,是骨科临床难题之一。多年来 ,笔者从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方面入手 ,致力于如何降低其发生机率方面的探究 ,取效较好。1 临床资料本组 95例 ,男 75例 ,女 2 0例 ;年龄 3~ 5岁 37例 ,6~ 9岁 4 5例 ,10~ 13岁 13例 ;伤后 3天内就诊 85例 ,4~ 10天就诊 10例 ;骨折类型 :95例均为闭合型肱骨髁上骨折 ,其中伸直型 88例 ,屈曲型 7例 ;骨折远端尺偏内旋移位 6 8例 ,尺偏外旋移位 8例 ,桡偏内旋移位 9例 ,单纯伸直型 10例。2 治疗方法复位前…  相似文献   

18.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占儿童全身骨折的26.7%[1],手法整复较困难,并发症较多。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取先后两次手法复位加消肿活血膏外敷的方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肢骨髁上骨折38例,并与采用一次性手法复位治疗的25例作对比观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38例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8.7±2.1岁;伤后就诊时间3.1±0.9天;其中伸直尺偏型19例,伸直桡偏型6例,屈曲型6例,粉碎性7例,伴血管神经损伤5例。对照组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9.2±1.1岁;伤后就诊时间2.9±1.2天;其中伸直尺偏型12…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肱骨髁上骨折 2 38例患者 ,其中对 6 5例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新鲜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 ,在C -臂X线机透视下行闭合整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5例中 ,男 4 2例 ,女 2 3例 ,男女比例 1.8∶1;年龄 2~ 14岁 ,平均 7.5岁 ;左侧 2 0例 ,右侧 4 5例 ;致伤原因 :跌伤 4 8例 ,交通事故 15例 ,高处坠落伤 2例 ;本组病例均为伸直尺偏型 ,伤后就诊时间2h~ 5d。1 2 治疗方法 :选用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 ,取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术区皮肤 …  相似文献   

20.
肱骨髁上骨折的并发症以肘内翻畸形常见 ,自 1997~2 0 0 0年 ,作者采用肱骨髁上楔形截骨、钢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法治疗肘内翻畸形 35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5例 ,男 2 9例 ,女 6例。年龄 2~ 12岁 ,平均 8.5岁。右侧 2 4例 ,左侧 11例。伤后距手术时间最短 7个月 ,最长 7年 ,平均 3年。肘内翻角度 18~ 4 5°,平均 2 5 .5°。均无血管神经损伤 ,肘关节活动范围正常。2 治疗方法2 .1 截骨角度及长度的设计 摄两肘关节完全值直、前臂旋后正位X线片 ,范围包括上臂中下段及前臂中上段 ,肱骨干纵轴线与肘关节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