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民航飞行人员心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近年的演变趋势,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1996-2000年度全民航60岁以下飞行人员各年度心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检出构成比作出总体及年度间变化趋势比较;列出其在相应年度疾病检出率前20位中的排序;对2000年度部分高血脂作统计分类;统计学采用χ^2趋势(P值)检验。结果:近年来,高血脂(2000年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占70.28%),吸烟,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心电异常,心电次极量运动试验(TET)阳性的检出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P值均<0.01),冠心病(CHD)2000年比1998年和1996年度患病明显增多(P<0.01);糖尿病和急性脑血管病的总体患病率无明显变化(P>0.05);高血脂,吸烟,超重,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和心电异常的检出率排序在2-12位,TET阳性检出率排序2000年度升至第18位。结论:近年来民航飞行人员心脑血管病总体患病率不高,但其危险因素问题突出,如不予以重视,后果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民航861名飞行人员血压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飞行人员血压水平及引起飞行人员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为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取861名民航飞行人员的体检资料,同时进行有关、因素的问卷调查。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本组飞行人员正常血压者403人,占46.81%;正常高值者425人,占49.36%;1级高血压32人,占3.71%,2级高血压1人,占0.12%,高血压患病率3.83%。根据危险因素与血压组对照分析发现,年龄、心率、体重指数、腹围及是否经常锻炼与血压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糖、血脂、饮酒及吸烟与飞行人员的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飞行人员血压水平与年龄、心率增快、超重、腹型肥胖及缺乏体育锻炼密切相关,因此,对飞行人员尤其是血压处于正常高值者应加强健康教育,使他们改变生活习惯,从而减缓血压偏高的人群向高血压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牛有国  李黎 《民航医学》2000,10(3):10-12
为了解民航飞行人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现状,深入研究及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是提供依据。我们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西安、兰州两地共443名飞行人员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体重超重、吸烟、口味偏咸及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民族飞行人员中暴露水平较高,高血压、高血脂、体重超重、吸烟、饮烟、饮酒、口味偏咸及心血管家族史的暴露率分别为6.8%、38.4%、34.1%、44.9%、15.8%、38.1%有12.8%。其中高血压、高血脂、体重超重、吸烟及饮酒在40岁以上年龄组飞行人员中的暴露率显高于40岁以下年龄组飞行人员(P〈0.01),飞行时间超过10000小时的飞行人员,其高血压、高血脂、体重超重、吸烟及饮酒珠暴露率较飞行时间不到10000小时的飞行人员亦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飞行员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中心2007~2009年飞行员体检资料,分析体检结果,比较三年来飞行人员各种常见病患病情况。结果2007~2009年我中心飞行员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其中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在不同年龄组患病率差别显著(P〈O.05)。年龄大于40岁的飞行员超重、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龄小于40岁的飞行员的患病率(P〈0.05)。  相似文献   

5.
朱莉娅 《民航医学》2006,16(3):9-11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易患因素,为航空卫生保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回顾2002年及2005年民航某地区飞行员年度体检资料,统计比较两年度飞行员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统计分析飞行员脂肪肝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飞行员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005年30岁以下飞行员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脂肪肝患病率较2002年同年龄组有显著增加;2005年中年飞行员血脂异常较2002年降低;2005年脂肪肝总患病率较2002年增加。结论民航飞行员心脑血管疾病易患因素与飞行员年龄增长有关,飞行员高血脂、脂肪肝患病有年轻化倾向,提示在加强对中年以上飞行员航空卫生保障的同时,应当重视对青年飞行员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民航飞行人员心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演变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民航飞行人员心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近年演变趋势,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1996~2000年全民航60岁以下飞行人员心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构成比,比较总体及年度变化趋势,列出各种疾病的排序。对2000年度部分高血脂者作统计分类。结果 近年来高血脂、吸烟、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心电异常均呈升高趋势,排在前10~12位,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率上升至18位,冠心病患者明显增多。糖尿病和急性脑血管病的总体患病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近年来民航飞行人员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变化不大,但存在的危险因素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7.
某部中老年体检脂肪肝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雯 《人民军医》2007,50(6):336-337
目的:探讨中老年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年龄及肥胖的关系。方法:根据对某部中老年各年龄段在职及离退休干部、职工查体结果,对比分析脂肪肝103例和非脂肪肝309例中高脂血症、高血糖及肥胖等患病情况。结果:脂肪肝组高脂血症、高血糖及肥胖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45~60岁278例中脂肪肝60例(21.69/6),61~80岁134例中脂肪肝43例(32.19/6),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老年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糖及肥胖关系密切,且与年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郝唯蔚  赵春华  武权  胡婷婷 《人民军医》2008,51(11):720-721
目的:调查分析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某部中老年744例年度体检结果,按照不同年龄段分析高血压、血脂异常、体重超重及血糖异常等MS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高血压534例(71.8%),血脂异常432例(58.1%),体重超重400例(53.8%),血糖异常130例(17.5%);符合MS诊断标准245例(32.9%)。结论:应针对中老年人群MS相关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民航飞行人员冠心病(CHD)的发病趋势与发病特征,为制定对策提供参照。方法 ①统计比较该群体1979年-2001年各时期CHD的总体与年均发病(率)趋势(采用χ^2检验);②对其中58例的临床资料分门别类统计(%)分析。结果 ①1979年-2001年飞行人员共发生CHD约76例;1990年-2001年总体发病率(8.349‰)或1996年-2001年(6.378‰)均比1979年-1989年(2.889‰)显升高(P<0.01);1996年-2001年也比1990年-1995年(1.889‰)显升高(P<0.01);各时期年均发病率比较P>0.05;②发病年龄44-59岁(平均51.9岁);无症状性CHD占31.0%,心绞痛32.8%,急性心肌梗死(AMI)(其中4例猝死)36.2%。无症状性CHD和首发症状即为心绞痛(17.2%)与AMI(含3例猝死)(25.9%)共占74.1%。有60.3%-82.8%的病例长期存在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超重等多项危险因素。结论 该群体CHD发病近十多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临床实际发病年龄与普通群体相当或较后略滞后;以无症状起病和首发症状即为心绞痛或AMI,因而其潜在的危险性极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研某部新兵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按罗马Ⅲ标准制订表格,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某部新兵17~19岁2188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有症状者进行结肠镜或结肠气钡造影排除结肠器质性疾病,得出患病率。对患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某部新兵符合罗马Ⅲ标准的患病率为15.27%,分层研究表明患病率在城市(18.32%)和农村(13.78%)差异显著(P〈0.05);患病与文化程度存在一定关系,高中学历(X^2=8.67)和中专、初中学历(X^2=4.67)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家族史、紧张疲劳、痢疾肠炎史、饮酒、抑郁为最可能性的危险因素。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是某部新兵的常见病,病因较明确,部队人员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住院患者超重/肥胖的临床特点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武警部队老年患者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3~2005年在武警总医院住院的武警部队老年男性住院患者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超重/肥胖临床特点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武警部队老年男性住院患者存在较高的超重/肥胖患病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超重/肥胖患病比例有增加趋势,但在不同年龄组呈现不同特点.(2)按体重指数(BMI)分层,不同BMI组高血压、血糖升高、血脂紊乱及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不同(P<0.05),随着BMI的增加,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检出率逐渐升高(P<0.05).(3)与正常BMI组比较,超重/肥胖组老年男性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脂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4)与正常BMI组比较,超重/肥胖组老年患者的颈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血糖及血脂紊乱的患病比例较明显增加(P<0.05).(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及甘油三脂升高与武警老年男性老年超重/肥胖呈正相关.结论 武警部队老年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超重/肥胖状况,是导致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防治肥胖对预防老年人的代谢综合征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长春市3~18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为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07至2012-09,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长春市4860名3~18岁儿童和青少年进行高血压、肥胖流行特点的横断面调查。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18岁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发生率8.9%。超重肥胖总发生率20.9%,肥胖的高峰期出现于9~11岁。(2)超重组高血压发生率13.17%,肥胖组高血压发生率32.85%,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高血压发生率(5.3%),BMI值增加对收缩压升高产生的影响高于对舒张压升高产生的影响。(3)BMI、腰围、腰围身高比(waist to height ratio,WHtR)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正相关,腰围和BMI与血压的相关性优于WHtR,没有明显性别差异。(4)有家族史者超重肥胖发生率为56.3%,无家族史者超重肥胖发生率为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高血压更易出现糖、脂代谢紊乱,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腰围、血脂水平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 BMI对收缩压的影响显著,腰围对舒张压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能够敏感预测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目前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发生率明显升高,此类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朱春红  张帆  雷联会  史斌  杨洋 《武警医学》2019,30(10):881-884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03至2018-12在中心进行体检的铁路职工76 456人。依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结果按照排除标准与入选标准共纳入研究对象68 383人。收集包括既往史、家族史及烟酒嗜好等病史资料。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计算体质指数(BMI)。进行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CY、尿酸(UA)等指标的检测。分析比较不同水平HCY上述指标的差异以及不同危险因素下HCY的差异,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HCY与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相关性。结果 HCY正常组42 929人,HCY增高组25 454人。两组间年龄、男性比例、心脑血管病既往史、高血压既往史、吸烟率、饮酒率、BMI、SBP、DBP、TG、LDL-C、UA等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增高组HDL-C(1.168±0.296)低于正常组(1.198±0.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及肥胖组血HCY水平均高于体重正常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级高血压组、二级高血压组及三级高血压组血HCY水平均高于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UA升高、三级高血压、年龄(53~60岁)、二级高血压、饮酒、高血压既往史、TG升高、HDL-C降低与HCY升高存在线性关系(F=706 059.453,P<0.001)。结论 性别、吸烟、血尿酸、高血压、年龄、饮酒、TG、LDL-C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船舶人员高血压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 ,以指导防治。方法 对 1997年高血压普查资料行初步整理 ,并着重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 6 .3%。危险因素有年龄、超体重、父系家族史、海上工作年限、职别及行政管理工作。结论 本调查确定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与全国抽查结果相符 ;父系家族史对男性子代有遗传优势 ;可通过体育锻炼减少高血压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压、血脂、血糖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512名60岁以上老年人,男278例,女234例,根据血尿酸检测结果将其分成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血尿酸组,比较他们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对影响血尿酸水平的诸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甘油三酯等指标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则明显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MI超标、甘油三酯升高、高龄是影响高尿酸血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逐渐增加,而BMI、甘油三酯的增高可能增大这种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不同海拔地区藏汉族老年人进行健康调查,进一步了解高原地区老年人血压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青海省玉树县(平均海拔3 700m)、海晏县(平均海拔3 000m以上)两地区506例60岁~87岁世居藏族及移居汉族的血压进行健康调查.结果:①玉树县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海晏县,收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儿科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血压患儿的临床资料,为鉴别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儿靶器官早期损害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医院自1992-01至2016-05确诊为高血压的住院患儿,按照病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别对其一般情况、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平均11.76岁,体重指数BMI均值26.90 kg/m2,高于继发性高血压患儿平均年龄(7.38岁)及BMI均值(19.94 kg/m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继发性高血压患儿在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高血压患儿的构成比分别为94.7%、48.3%、17.0%、8.6%,发病年龄越早,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越大,随着年龄增长,原发性高血压检出率逐渐增多。(3)分析继发性高血压病因:肾脏病变仍为继发性高血压首要病因,占59.42%,继发性高血压平均血压水平高于原发性高血压。(4)82.0%入院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患儿已出现靶器官损害,血、尿β2微球蛋白升高可作为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平均舒张压水平升高和空腹胰岛素升高患儿更易出现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结论 继发性高血压发病年龄早,血压水平高,其首要病因为肾实质及肾血管疾病。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大部分在诊断时即已出现靶器官损害,血、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可作为肾脏早期受损的筛查指标。平均舒张压升高和空腹胰岛素升高患儿更易出现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病危险因素对现役飞行人员的影响,提供防治策略。方法测量682例飞行人员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等指标,以BMI≥25kg/m^2、血压≥140/90mmHg、TG≥1.7mmol/I。FPG≥6.1mmol/L为异常,上述指标≥3项异常者诊断为MS;比较七述指标在小州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查阅受检者过去健康档案,观察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682例飞行人员中共检出MS44例,发病率为6.45%。30岁以下飞行人员未榆出MS患者;31~40岁组发病率为4.73%,41~50岁组发病率为18.99%,51岁以上发病率为25.00%。奉组飞行人员中高BMI、高TG血症、高血压、高FPG异常率分别为39.44%、22.29%、8.21%、1.61%;其中l项代驸指标异常者205例(30.06%),2项指标异常者72例(10.56%),3项指标异常者43例(6.30%),4项指标异常者1例(0.15%),共累及321人,总检出率47.07%。结论MS已成为影响飞行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超重、高脂血症、年龄增长是MS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并了解辽宁地区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辽宁地区>6岁居民3 412名,通过问卷调查、鼻部体检及变应原血清Ig E检测进行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辽宁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13.8%,不同性别与地域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与不同年龄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与20~40岁居民患病率更高;家族史(OR=8.547)、哮喘(OR=6.052)、公共环境污染(汽车尾气与粉尘等)(OR=2.973)、居住环境污染(新家具与新装修等)(OR=2.365)及生活爱好(养宠物与养花等)(OR=1.686)是变应性鼻炎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辽宁地区城市与20~40岁居民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较高,家族史、哮喘、汽车尾气与粉尘等公共环境污染、新家具与新装修等居住环境污染、养宠物与养花等生活爱好增加了其患病的危险性。辽宁地区变应性鼻炎的患病受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脑卒中幸存者的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方法对门诊和住院的477例脑卒中幸存者,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将研究对象以年龄分组,分析并描述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血压水平及其年龄分布。结果脑卒中幸存者的原发性高血压史、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肥胖、吸烟、饮酒的暴露率分别为62.9%、31.9%、13.0%、25.2%、31.7%、20.5%、41.9%和29.1%。各年龄组间体质指数(BM I)和舒张压水平有显著差异,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收缩压水平≥140 mmHg者占71.9%,舒张压水平≥90 mmHg者占61%,各年龄组间舒张压水平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脑卒中幸存者危险因素暴露处于较高水平,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