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不同基牙数目附着体义齿对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铰链式冠外附着体修复末端游离缺损时,不同基牙数目对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以铰链式附着体为固位体,修复右下第二磨牙游离缺损,分别制作以第一磨牙为基牙的单基牙附着体义齿的三维光弹模型和以第一磨牙及第二前磨牙为基牙的双基牙附着体义齿的三维光弹模型。采用光弹性应力分析法,定性分析不同基牙数目时,该附着体义齿对基牙牙周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附着体义齿在正中咬合情况下,单基牙时,在该附着体义齿的缺牙区牙槽骨内、基牙的远中根尖和近中根尖处,可见应力集中;双基牙时,得到的结果相似。结论用该附着体修复第二磨牙末端游离缺损时,在正中咬合情况下,基牙数目对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影响,提示临床可采用单基牙;在正中咬合情况下,基牙与牙槽嵴黏膜应力分布均匀,提示该附着体适用于基牙条件稍差、而牙槽嵴黏膜条件较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基牙数目下,下颌单侧游离端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下颌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在垂直向和侧向载荷作用下采用不同基牙数目时,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槽嵴的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不同载荷方向,末端基牙均受到较大的非轴向应力,应力主要集中在牙颈部,缺牙区牙槽嵴的应力较大。单侧基牙数由1个增加到2个时,远中基牙牙周的应力略有减小,但当基牙数目从2个增加至3个时,垂直向和颊舌向加载时末端基牙牙周膜和牙槽骨的应力均有明显下降,但在舌颊向加载时,第二前磨牙各部位的应力没有明显下降,部分牙颈部的应力反而有所增加。结论:在下颌单侧游离端缺损修复中,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应力的减小与基牙数目的增加不完全成比例,在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联合基牙的数目。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斜向载荷下采用不同基牙数目时下颌后牙双侧游离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 2005年选取一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的头部CT(取下颌牙槽骨部分)和离体尖牙、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CT扫描图片。建立下颌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在斜向载荷作用下采用不同基牙数目时,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槽嵴的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 斜向载荷下,末端基牙牙周膜应力集中区主要位于颊舌侧的牙颈部,随着基牙数目的增加,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嵴的最大应力值都呈下降趋势,基牙由1颗增加至2颗时,应力明显下降,当基牙增加至3颗时,应力的下降量明显减少。结论 在下颌游离缺损修复中,斜向载荷下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应力的减少与基牙数目的增加不完全成比例,在临床上应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联合基牙的数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基牙牙周状况下,下颌后牙双侧游离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赢下颌双侧67游离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时基牙牙周健康和基牙牙周吸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垂直载荷下基牙牙周状况不同时,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槽嵴的VonMises应力分布。结果:与牙周健康的模型相比,当第二双尖牙牙周吸收1/3时,远中基牙牙周膜和牙槽骨的最大应力值均增加了两倍多;当第一和第二双尖牙牙周均吸收l/3时,远中基牙牙周膜和牙槽骨的最大应力值是基牙健康时的四到五倍。随着牙周吸收的基牙数目的增加,缺牙区牙嵴的最大应力值增加了47%。增加基牙数目可显著降低远中基牙的牙周组织和缺牙区牙嵴的应力,使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结论: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双侧后牙游离缺损时,若两侧只有第二双尖牙牙周吸收1/3时,修复设计时可考虑增加基牙数目,若第一和第二双尖牙牙周均有吸收则不建议再选作附着体义齿基牙。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SJ-1型插销式附着体用于牙列末端游离缺损修复时,基牙数目的增减对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结果 基牙数由3个减为2个,支持组织应力无明显增加,而由2个减为1个,支持组织应力明显增加,是前者的9倍。结论 提示临床应用该类修复方法时,一侧牙弓至少采用两单位联合基牙为适。  相似文献   

6.
牟雁东  樊瑜波  刘展  杨小民 《口腔医学》2009,29(10):519-521
目的探讨不同基牙牙周状况下,下颌后牙单侧游离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下颌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时基牙牙周健康和基牙牙周吸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垂直载荷下基牙牙周状况不同时,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槽嵴的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基牙数目相同的条件下,与牙周健康的模型相比,牙周吸收的模型第二前磨牙的最大应力升高了约30%,牙周最大应力升高了约10%,缺牙区牙嵴的最大应力升高了36%和14%。对于牙周吸收的模型,基牙数目从两颗增加到三颗时,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值无明显降低。结论在下颌单侧游离缺损修复中,末端基牙牙周部分吸收1/3即可导致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嵴的应力明显增加,增加基牙数目并不能有效地降低义齿支持组织的最大应力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刚性及弹性附着体义齿的应力分布,为临床选用附着体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建立下颌第二磨牙游离缺失的附着体义齿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应力分析方法,分析2种附着体义齿基牙应力分布情况。结果:(1)在垂直载荷下,2种附着体基牙在牙槽嵴顶处均有应力集中。弹性附着体基牙牙根主应力下降26%-58%;剩余牙槽嵴应力峰值减小50%。(2)斜向载荷时,应力集中更明显,弹性附着体应力峰值仍有一定减小。结论:弹性附着体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更有利于保护基牙及支持组织,保护剩余牙槽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SJ-1型插销式附着体用于牙列末端游离缺损修复时,基牙数目的增减对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法。结果基牙数由3个减为2个,支持组织应力无明显增加。而由2个减为1个,支持组织应力明显增加,是前者的9倍。结论提示临床应用该类修复方法时,一侧牙弓至少采用两单位联合基牙为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多基牙固定桥修复的受力情况。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通过改变基牙数目与牙槽骨的支持高度建立8个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和位移的计算分析。结果:牙槽骨高度降低条件下基牙牙周膜的应力值增大;固定义齿修复后,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值下降;随着基牙数目的增多,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值及牙齿在垂直方向的位移值降低,但单纯增加基牙的数目不会导致支持组织的应力明显减少;与垂直向载荷相比,斜向载荷易导致支持组织的应力集中,应力分布规律有明显改变。结论:本实验结果为固定义齿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三维有限元法对多基牙固定桥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多基牙固定桥修复的受力情况。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通过改变基牙数目与牙槽骨的支持高度建立八个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和位移的计算分析。结果:牙槽骨高度降低条件下基牙牙周膜的应力值增大;固定义齿修复后,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值下降;随着基牙数目的增多,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值及牙齿在垂直方向的位移值降低,但单纯增加基牙的数目不会导致支持组织的应力明显地相应减少;与垂直向载荷相比,斜向载荷易导致支持组织的应力集中,应力分布规律有明显改变。结论:本实验结果为固定义齿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双端固定桥基牙牙槽骨单侧吸收对基牙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获取健康人下颌骨、牙齿、牙周支持组织的二维图像,通过图像合成软件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并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生成下颌后牙三单位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相同垂直和水平载荷情况下,分析基牙牙槽骨单侧吸收时固定桥各基牙的应力分布。结果:当前磨牙端基牙牙槽骨单侧吸收达25%、磨牙端基牙牙槽骨无吸收时,前磨牙端基牙开始出现应力集中;当磨牙端基牙牙槽骨单侧吸收达35%、前磨牙端基牙牙槽骨无吸收时,磨牙端基牙开始出现应力集中。结论:下颌后牙双端固定桥基牙应力分布与基牙牙槽骨吸收形式密切相关,但二者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临界区,基牙牙槽骨单侧吸收的程度对基牙应力分布的影响弱于多侧吸收。  相似文献   

12.
不同固位形式可摘局部义齿对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附着体义齿与常见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单侧游离端缺失对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分别以磁性附着体、RPI卡环组、联合卡环组三种固位形式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单侧游离端缺失,用三维光弹应力冻结切片技术测试义齿加载后对基牙和缺牙区牙槽骨应力分布,并与基牙不戴义齿时载荷下的应力比较.结果:磁性附着体对54|基牙和缺牙区的牙槽骨应力稍大于RPI,只占54|基牙应力的48%,且对基牙近、远中应力基本相等;联合卡环对基牙牙槽骨应力最小,对缺牙区牙槽骨应力最大.结论: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单侧游离端缺失能够达到RPI义齿功能效果,特别适合于对美观和舒适要求较高者,不主张使用仅靠单侧固位的联合卡环组义齿.  相似文献   

13.
三种活动义齿基牙及其支持组织表面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在局部可摘义齿修复中锻造卡环、铸造卡环和隐形义齿对基牙牙周组织表面应力的差异。方法 :分别用三种不同卡环的固位方式制作双侧游离端局部义齿 ,施加垂直压力 ,测试不同位点牙周组织表面应力。结果 :三种卡环义齿对基牙根尖部牙周组织的作用力无显著差别 ,而对牙颈部牙周组织及支承牙槽嵴的应力差异显著 (P <0 .0 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相同加载条件下 ,铸造卡环对牙颈部牙周组织产生的应力最大 ,隐形义齿对支承牙槽嵴产生的应力最大。  相似文献   

14.
This research was made in a mandibular that simulated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occlusion,masticatory muscles and TMJ and that has full and normal teeth excepting the right second premolar was lost.This study measue\red and analyse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changing in the abutments and the supporting alveolar bone with strain gauge when the edentulous are was restored by T-type attachment and rest type connectors semifixed bridge.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1)The stress of the abutment and alveolar bone increased by prematurity and it's distribution and changing wer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place of prematurity and type of the connectors.(2) T-type connecter has stress broken action and rest connector hasn't obvious such an action when prematurity of central occlus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固定桥双基牙侧牙槽骨有不同程度水平吸收时,基牙牙周膜的等效应力值和分布的变化,以指导临床固定桥的合理设计。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技术与Mimics、Ansys软件相结合建立双基牙侧牙槽骨有不同程度水平吸收后的三基牙双端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垂直和斜向45°载荷,分析双基牙侧牙周膜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①斜向载荷下各模型应力值均大于垂直向载荷时的应力,应力集中现象也较垂直向载荷时明显;②在垂直或倾斜载荷下,有牙槽骨吸收的第二前磨牙侧增加牙周组织健康的第一前磨牙时,应力均变大以分担牙合力;若增加的第一前磨牙有不同程度的牙槽骨吸收,垂直载荷时应力值变化不大,斜向载荷时应力值减小,但应力集中现象较无吸收时明显。结论:增加牙槽骨有不同程度吸收的基牙不能有效地发挥分散牙合力的作用,不适合做固定桥基牙。加载方向是影响应力分布的重要因素,应注意防止产生过大的侧向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加载时微种植体压低基牙后固定桥力学行为的改变,为临床压低基牙后再进行牙体预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健康人上颌骨、牙及牙周支持组织的二维图像,通过Mimics10.01、Ansys13.0等图像合成、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基牙牙槽骨水平吸收10%,上颌后牙分别压低0、0.5、1.0、1.5、2.0 mm后双端固定桥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在1个咀嚼周期0.875 s内连续性施加垂直向、斜向(颊向与舌向)载荷作用,比较压低基牙前、后修复体、牙、牙周膜及硬骨板的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压低量增加,修复体、牙体应力发生一定改变,这一改变与修复体结构、牙体结构有很大关系。牙周膜及硬骨板面积增大,整体应力有所降低。在一个动态载荷周期内,随着时间的积累,牙、修复体、牙周膜、硬骨板的应力均逐渐增大,在斜向载荷作用下,应力达到峰值,卸载终期仍有少量的应力残余。结论:采用微种植体压低基牙后,降低了修复体、牙、牙周膜、硬骨板的应力。在1个咀嚼周期中,基牙及支持组织的应力具有时间依赖性,侧向力对其影响大于垂直向力,且1个咀嚼周期结束时,基牙及支持组织有应力残余。随着基牙压低量的增加,残余应力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杆卡式附着体义齿与RPI卡环组、联合卡环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单侧游离缺失对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在下颌47、46单侧游离缺失的环氧树脂模型上分别以改良杆卡式附着体、RPI卡环组、联合卡环组3种固位形式的可摘义齿修复,用三维光弹应力冻结切片技术测试义齿加载后对基牙和缺牙区牙槽骨应力分布。结果对基牙牙槽骨的应力:改良杆卡式附着体义齿〉RPI卡环组〉联合卡环组(P〈0.05);附着体义齿对基牙的近、远中应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RPI卡环组义齿有猞支托处的应力大于无拾支托处的应力(P〈0.05);联合卡环组对远中的应力大于近中(P〈0.05)。对缺牙区牙槽骨应力:改良杆卡式附着体与RPI卡环组均小于联合卡环组(P〈0.05);附着体义齿、RPI对缺牙区牙从近中到远中的4个切片应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卡环组远中大于近中(P〈0.05)。结论改良杆卡式附着体义齿有应力中断作用,各点应力分布较均匀。RPI固位的活动义齿应力主要分布在基牙上,缺牙区应力稍小。联合卡环组义齿对失牙区的应力最大,基牙上应力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