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血液不流行于经脉之中,而溢出于经脉之外,称为出血。出血的部位不一,有从上部溢出的如鼻衄、齿衄、咳血、咯血、吐血等;有从下部溢出的,如尿血、便血、崩、漏等;有溢出于皮肤肌肉之间的,如斑、疹等;有郁结于身体之内的,如积瘀、血症等。一、病因:出血的原因,除外伤引起外,或因气火上逆,或因血热妄行,或因阴虚热迫,或因气虚不摄,或因血虚不止,或因气寒不固,或因血瘀内阻等等,都能使血不循经,导致出血。二、辨证:一般来说,阳(上部)络伤则血溢于上,阴(下部)络伤则血溢于下。出血初期,多属实证,热证;血旺病久,多属虚证,寒证;血色鲜红,  相似文献   

2.
血证,是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下出于二阴或渗于肌肤的疾病的统称。出血的原因很多,出血的部位不同,病因病机各异,肝为藏血之脏,血虚则肝失所藏,致令血不能藏而外溢。《血证论》云:“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设木郁为火,则血不和;火发为怒,则血横决,吐衄,错经  相似文献   

3.
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离经妄行,溢出体外的病证。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命以不同的名称,如衄血,吐血,呕血,咳血(咯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之因虽多,但不外气火淤三者,气火盛则迫血妄行,气火衰则血失统摄,淤血阻滞则血不归经。其中尤以火热所致者最多,《血证论》说:“血证气盛火旺者十居八九”。《济生方·吐衄》亦说:“失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至于因外伤所致出血则另当别论。出血的治疗,诸家各有特点,刘河间从火,朱丹溪从痰,张锡纯  相似文献   

4.
平人之血,畅行脉络,充达肌肤,流通无滞,是谓循径,谓循其经常之道也,一但不循其常,溢出于经脉之外称为出血.出血部位不一,有从上部溢出的如鼻衄、齿衄、咳血、咯血、吐血等;有从下部溢出的如尿血、便血、崩漏等;有溢于皮肤肌肉之间的如斑疹等;有瘀于身体之内的如积瘀、血症等.余学习古人治疗血症的经验,现从出血的病因病理,试谈止血十法.  相似文献   

5.
詹青 《中国中医急症》1998,7(3):122-123
急性出血,如鼻衄、呕血、便血等,为内科常见急症,属于中医“血证”范畴。内科出血多,起病急速,出血量大,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导致厥脱等危候。跟随詹文涛教授临证中见导师诊治该类急症,思路清晰,方药果断,快捷有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关于病因病机急性出血乃血溢于血脉之外造成。上溢于口鼻肺胃时见鼻衄、齿衄、呕血、咯血;发出于二阴见便血、尿血;溢于肌肤而见肌衄等。导致血溢脉外的原因常见有三:一日,火热之邪,或明虚火旺,迫血妄行;二日,气虚不能摄血,血脉不固;三日,血瘀阻滞经络,血不归经。火热实邪,不仅可灼伤脉…  相似文献   

6.
黄连阿胶汤治血小板减少症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玫 《西部中医药》1994,7(6):21-21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属中医“血证”与“发斑”范畴,多与火或气有关,《景岳全书·血证论》曰:“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 血动惟火惟气,火为肾阴不足,虚火妄动;气为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因虚火妄动,扰乱营血,血随火动,离经妄行,而致出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溢于脉络之外,渗于皮肤之间而出血。  相似文献   

7.
出血性疾病辨证论治葛保立(山东省聊城地区中医院252000)1概述凡因脉络损伤,血不循经自九窍溢出体外或溢于肌肤的一类出血性病证谓之血证。根据出血的部位分为体表和内脏出血。2病机气火血是血证核心的病理因素,但又因人因时因地因病因外感和内伤而出现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衄血属血证范畴。以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外渗于肌肤为特点的病证。衄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指鼻腔出血,如《伤寒论》46条谓:“……剧者必衄,衄乃解。”指的是鼻衄;广义则泛指人体上部及体表皮下出血,如《灵枢·百病始生篇》所载“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而《张氏医通》明确指出:“其衄血种种,各有所从,不独出于鼻者为衄血。”此论反映了血证的内在联系,故后世医家多宗其意。由于出血的部位不同,临床分为鼻衄、齿衄、舌衄、眼  相似文献   

9.
<正> 【因致衄】语出55条。“衄”即鼻孔出血。此“因致衄”就是太阳伤寒应发汗而不发汗,而发生鼻孔出血。程知曰:“不发汗而致衄,是人营之寒,不得泄越而然也。”周禹载曰:“当汗不汗,因而致衄者,必点滴不成流也。”尤在泾曰:“伤寒脉浮紧者,邪气在表,法当汗解,而不发汗,则邪无从达泄,内搏于血,必致衄也。”《医宗金鉴》曰:“伤寒脉浮紧,法当发汗,若不发汗,是失汗也,失汗则  相似文献   

10.
血证是指血不循常道、溢于经络之外,从九窍而出或渗于肌肤的一种出血性疾病。祖国医学将血液奔迫于上,称为上溢,如鼻衄、齿衄、吐血等;将血液下泄,称为下溢,如便血、尿血等;血液外溢于肌肤,为肌衄。病因病理在临床上血证发病的原因颇为复杂,临证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实热追血妄行《临证指南医案》中邵新甫按“若夫外因起见阳邪为多,盖犯是证者,阴分先虚,易受天地之风热燥火也”,又云“酒热戕胃之类,皆能助火动血”,指出因外感风热之邪,或饮酒过度,或过食辛辣厚味之品,以致燥热蕴结胃肠,化火扰动于血  相似文献   

11.
经行吐衄以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期性的吐血衄血,经净后出血停止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月经量减少。经行吐衄因血热因血热气逆而致。肝郁化火、肺胃蕴热、肺肾阴虚或肾虚肝郁均可导致该病,临床上以肝郁化火型最为常见。肝郁化火型经行吐衄的病机为肝郁化火,迫血妄行,治宜行疏肝解郁,清热凉血,方药用丹栀逍遥散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可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 鼻衄,俗称鼻出血。外感、内伤均可致衄,而以内伤者多见,其病机主要为火与虚,而以火热炎上,迫血妄行居首。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皆可致衄,但首当责之于肺胃。余以清、降立  相似文献   

13.
<正> 血证,是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下出于二阴,或渗于肌肤的疾病的统称。历代诸贤对血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都有专著,阐述详明。我在学习先贤的经验和临床中体会到,对血证的病机和治则,应当注重从肝论治。出血的原因很多,出血部位不同,病因病机各异,然而出血的病因病机大多总离不开阴阳相乘、火与气,同时更离不开肝脏的疏泄和藏血功能。肝为藏血之脏,又司相火,血足则火温而不烈,能游行三焦,达于腠理,温养肌肉;血虚则肝失所藏,木旺而愈动火,木火内燃,亢烈为害,致令血不能藏而外溢。因此,肝脏对于血之治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血证病机的关键所在。《血证论》云:“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设木郁为火,则血不和;火发为怒,则血横决,吐衄、错经、血痛诸证作  相似文献   

14.
家父盂琳升先生,治医近半个世纪。中医理论着实,临床经验宏博。本文就斑衄性出血病的论活举例,以示先生学术之一斑。斑疹与鼻衄,中医系两种疾病。且或同时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西医有诊为过敏性紫癜者,有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家父根据中医理论,统称为斑衄性出血病。历代医家对斑,衄论述甚多,或与“出血”合论,或“吐衄”合篇,大体认为病位在肺,虚实寒热皆可致之,而以火热居多。然家父所称之斑衄性出血病,多数为脾胃伤损、风火入血、火热郁毒,焚灼心肺、上犯清窍或外犯肌腠。其间,初期或有风热外袭而表现为皮肤红疹搔痒,或饮食不慎、湿毒入侵胃肠而发为下肢疹斑者,但其病机皆较短暂。在整个病程中,以肺脾俱虚、气阴两伤而火热入血、邪火留络者,最为多见。临证中湿浊内泛,毒侵肤络当选芳化消斑汤;风火入血。焚灼心肺当选凉血消斑汤;肺脾俱虚,气阴两伤当选并益消斑汤;元损络伤,正不摄血当选培元升血汤。  相似文献   

15.
舌衄,即“舌上出血”,又称“舌本出血”。《辨舌指南·辨舌证治》云:“凡舌上出血,名曰舌衄,多由心肺热甚,逼血妄行。”临床所见舌上出血的病证较多,本文所论排除“舌疮”、“舌痈”、“舌疔”等因素所致的出血病证,根据临床所见归纳为四个方面概述如下。一、心火亢盛舌衄《诸病源候论·舌上出血候》曰:“心主血脉,而候于舌,若心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舌为心之苗窍,外感邪热,或饮酒过度,或过食辛辣厚味之品,以致燥热蕴结胃肠,化火扰心,心火亢盛,循经上炎,则火迫血溢而见舌衄。临床以舌上出血不止、舌体肿胀、舌尖红绛或起芒刺,必见心火内燔表现为特点。治宜清心泻火、凉血止血,内服泻心汤加味,外用蒲黄散敷舌上以止血。  相似文献   

16.
李克忠 《中医研究》2003,16(4):14-15
衄,意为出血,或渗于肌肤,或出于鼻腔,或溢于齿间。《伤寒论》中所言“衄”者,多指鼻腔出血。论中涉及衄血者原文近十条次。其证分虚实,治法有别,亦或不必治之,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曹子升老师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对清·唐容川《血证论》之研究造诣颇深,辨证精湛,其治疗各类“血证”疗效卓著。笔者就其治疗重症“脑衄”验案,不惜管见整理如下,供同道参考。重症“脑衄”,指口鼻大量出血(非同一般之鼻血),势甚急迫。《血证论》说:“脑衄者,口鼻俱出血也。乃鼻血多、溢从口出,……此不过甚言鼻衄之重,而名之脑衄耳。”曰其重者,塞不遏流,亡血甚者,令人昏愦。日·丹波元坚说:“……鼻衄,出血数斗,眩冒,剧者不知人方。”又说:“吐衄太甚,卒不能止,防其血(疒员)。”故血若不遏止,其致亡血者,预后难测。笔者随师观其巧用犀角地黄汤,辨证审因,随机加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扩张咯血为内科急症之一,一般发病急骤,病因复杂。《济生方·吐衄》指出“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淖溢,气血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丹溪心法》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认为出血由于阳盛阴虚之故。咯血之症,咳或不咳,血自肺系而来,从口中而出,其病机多由气火上逆,经曰:“而血动之由,唯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阳络损伤而血随之上溢所致。气属阳而易动,血属阴宜静。若妄动则为病,“气有余便生大”火性上炎而灼伤肺络迫血妄行是血不循经而上溢,则咯血由此而作。 咯血症之病因,有外因内因之别。外因因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侵犯,均易伤津动血。内因多伴为七情过极,五志化火,素体阴虚,阴虚火旺,火升则血溢。然而亦有气阴两虚,气不摄血者,临床诊断治疗则根据不同的发病机理进行辨证论治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按照传统的中医藏象理论,脾有"主升清、主运化、主统血"三大生理功能。其中,脾统血被描述为具有统摄血液于经脉之中循行,并防止其溢于脉外的功能。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针对脾统血理论提出了以下见解:1)脾脏功能具有内在关联性:脾主运化有赖以脾气的推动;主升清有赖于脾气的升发;主统血有赖于脾气的固摄,并指出运化是升清的前提、升清是统血的基础、统血是升清运化的结局。2)主统血理论具有独立性:脾统血生理功能可用"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常态运行,而不溢出脉外"描述;与之对应的"脾不统血"病理特性是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证候。主要表现应当描述为:"在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脾气虚基础上,并见慢性出血,如便血、尿血、肌衄、齿衄,妇女可见月经过多、崩漏等"。3)脾主统血理论具有拓展性:狭义的脾统血是指脾脏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循行,而不溢出脉外的生理功能;广义的脾统血应当包括生血、行血、止血、裹血四种生理与病理变化过程。拓展的脾统血理论认为,生血为统血之本,行血为统血之道,裹血为统血之枢,止血为统血之果。  相似文献   

20.
出血乃内科常见之急证,属于中医血证之范围。唐溶川谓:“平人之血、畅行脉络,充达肌肤、流通无滞是谓循经、谓循其经常之道也。”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如鼻衄,齿衄、舌衄、呕血、咳血,下出于二阴如尿血、便血、崩漏,或溢于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