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1998-2008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深圳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对筛查检出率等进行探讨.方法 应用自动连续微量流动荧光分析技术、荧光酶免法、酶联免疫法、细菌抑制法等技术,检测出生3 d新生儿足跟血干血片中苯丙氨酸、促甲状腺素、总半乳糖含量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进行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半乳糖血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筛查.结果 1998至2008年筛查了深圳市782630名新生儿,检出持续性高苯丙氨酸血症27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15例,高苯丙氨酸血症8例,四氢喋呤缺乏症4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458例,2002年8月至2008年12月筛查新生儿631 878名,检出高半乳糖血症12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4937例.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避免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所致智障残疾等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Luo XP  Wang MT  Wei H  Liang Y  Wang HW  Lin HH  Dong YS  Liu WJ  Fang JM  Ning Q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4):245-248,T001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酸尿症及其他遗传性代谢病的高危筛查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滤纸片收集尿标本,建立尿有机酸及氨基酸代谢产物的萃取、衍化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成立遗传代谢性疾病高危筛查诊断协作网络并开展工作。结果 352例样本中共检出阳性病例34例(9.66%),病种包括甲基丙二酸血症6例,α—酮戊二酸尿症5例,酪氨酸血症I型4例,二羧酸尿症4例,多种羧化酶缺乏症3例,苯丙酮尿症3例,高乳酸血症3例,丙酸血症2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1例,乙基丙二酸-己二酸尿症1例,戊二酸尿症Ⅱ型1例和3—甲基巴豆酰羧化酶缺乏症1例。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智能发育落后、惊厥、肌张力异常和黄疸。常规实验室检查多见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和高血氨等异常。结论 尿有机酸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为遗传性代谢病高危筛查诊断的重要技术。应用滤纸片收集尿标本后在遗传代谢病诊断中心进行检测为实用而有效的方法。建立协作网络是成功开展遗传性代谢病高危筛查诊断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广州市新生儿先天性甲低、苯丙酮尿症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筛查方法及其对遗传代谢缺陷病的控制作用.方法 收集广州市新生儿出生3 d时的足跟血滤纸干血斑标本,检测促甲状腺素(TSH)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检测苯丙氨酸(Phe)检出持续性高苯丙氨酸血症(PHPA),筛查苯丙酮尿症(PKU)和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检测红细胞G6PD活性筛查G6PD缺乏症.凡筛查阳性者按疾病诊疗常规进行确诊和治疗,将检出的CH和PHPA作为筛查干预组.将未经过新生儿筛查出现症状才就诊、临床诊断CH和PKU的患儿做为对照组.结果 1989年4月至2007年6月共筛查新生儿945 372名,检出CH 331例,PHPA 29例,G6PD缺乏症39 700例.结果 显示CH发病率为1∶2 856, PHPA为1∶32 599,G6PD缺乏症达1∶23.81.总发病率为4.24%.CH和PHPA共360例,治疗随访357例,治疗率99.2%.PHPA全部免费治疗.平均开始治疗日龄20 d,4~6岁时IQ或0~3岁DQ测定智能正常(IQ或DQ≥90)者320例(89.6%),低于正常(70≤IQ或DQ<90)者36例(10.1%), 智能残疾 (IQ或DQ<70)者1例(0.3%).对照组开始治疗年龄平均3岁,智能残疾26例,筛查组的智能发育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新生儿代谢病筛查是遗传代谢缺陷病的一种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方法,对检出的CH、PKU进行早期有效治疗,可保持脑和智能发育正常,预防智能性残疾.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S/MS)技术进行遗传代谢病(IEM)高危儿筛查,初步了解我国 IEM 的发病种类和阳性率,为其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MS/MS技术对在河北省石家庄市8所省、市级医院就医的552例可疑 IEM 患儿的血液样本进行 IEM 筛查。结果:发现阳性患儿64例,阳性率为11.6%。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或丙酸血症33例,苯丙酮尿症2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缺乏Ⅰ型3例,长链酰基辅酶 A 脱氢酶缺乏症1例,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枫糖尿症6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戊二酸血症Ⅰ型2例,异戊酸血症2例,同型胱氨酸尿症2例,肉碱缺乏症4例,酪氨酸血症1例,精氨酸琥珀酸尿症1例,瓜氨酸血症2例,精氨酸血症1例。结论:MS/MS技术是筛查诊断IEM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高危婴幼儿遗传性代谢疾病筛查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研究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高危婴幼儿遗传性代谢疾病筛查的意义的价值,并对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705名原因不明的智力-运动发育迟缓、倒退及疑有遗传代谢病的婴幼儿,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进行尿液化学分析。结果:705例中尿化学分析异常者65例(9.2%),均为遗传性代谢疾病患儿,其中半乳糖血症11例,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尿症各10例,范可尼综合征3例、戍二酸、赖氨酸尿症、疑似同型丝氨酸尿症各2例,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焦谷氨酸尿症、长链脂肪酸尿症及神经母细胞瘤、鸟氨酸尿症、多羧酸酶缺乏症各1例,单纯性糖尿2例,糖尿病2例,乳酸及酮尿症15例。对筛查出的数种疾病患儿进行合理的治疗均取得明显效果。结论:(1)对不明原因的智力-运动发育及倒退的婴幼儿应进行遗传性代谢疾病的筛查。(2)GC-MS检测技术方法准确,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筛查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有效手段。(3)婴幼儿遗传性代谢疾病的筛查应尽早进行,扩大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疾病筛查的覆盖面,增加筛查病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自1981年在国内开展新生儿筛查以来,至1988年在上海地区共筛查了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358,767名,查出PKU患儿21例,其发病率为1/17,084。与国外欧美各国PKU发病率相比基本相似,但明显高于日本(1/110,000)。此外还查出轻型PKU(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6例。PKU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陕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筛查结果,探讨当地苯丙酮尿症(PKU)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发病情况.方法 2008-2012年陕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对新生儿采用荧光分析法检测滤纸干血斑中苯丙氨酸(Phe)浓度;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检测滤纸干血斑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回顾分析PKU及CH检出情况、发病率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2008-2012年共筛查新生儿213 392名,每年筛查的新生儿数分别为34 656、47 670、47 485、45 443、38 138名.初筛阳性可疑PKU 1003例,CH 2179例;召回复查,5年间PKU复查率由79.0%上升至96.1%;CH由91.5%上升至99.4%.经筛查共确诊PKU 29例,发病率1∶7358;确诊CH 80例,发病率1∶2667.结论 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因PKU、CH导致终生残疾,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苯丙氨酸血症5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苯丙氨酸血症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时间与疗效之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化学荧光法,测定56例患儿血苯丙氨酸(Phe)浓度,血Phe浓度持续>120μmol/L(2mg/dl)诊断为高苯丙氨酸血症。同时作四氢生物喋呤(BH4)负荷试验、尿喋呤谱分析、红细胞二氢喋定还原酶(DHPR)活性测定进行进一步确诊和苯丙酮尿症(PKU)、BH4缺乏症的鉴别诊断。一经确诊立即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结果出生筛查阳性患儿立即治疗及初治年龄≤6个月者,智力发育与正常同龄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治年龄>6个月者智力发育与正常同龄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意义重大,早期、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检测干血滤纸片中促甲状腺素(TSH)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出生的活产新生儿,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联合检测干血滤纸片中TSH及FT4水平;对筛查阳性者再采血检测血清TSH及FT4水平,并与干血滤纸片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筛查新生儿31 199例,确诊CH 12例,发生率1/2 600,高TSH血症4例,未检测到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确诊CH新生儿的血清TSH及FT4的检测结果与干血滤纸片检测结果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干血滤纸片中TSH及FT4水平可用于新生儿CH筛查,并有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以及对中枢性CH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14440银川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变初报/康银兰//宁夏医学杂志一2001,23(6)一368 对1999年2月一2000年9月出生的新生儿在生后72小时采足跟血制成干血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阳性者复查血清TsH、T3、T;予以确诊。结果:筛查新生儿3414名,发现低甲患儿3例、检出率1:1198,明显高于国内外报道。表1参2(焦铁健) 。14441佛山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苏烯…//实用预防医学一2001,8(4)一302一303 对出生48一72h后的21 687名新生儿采集足跟血滤纸标本.采用芬兰Labsystem公司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是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对儿童智力发育有严重的影响,由于这两种疾病在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引起家长的注意,故常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因此,早期诊断是治疗CH和PKU的关键所在。我市自2001年7月起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现将2002~2004年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宁夏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和治疗情况。方法 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宁夏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对新生儿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促甲状腺素浓度,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苯丙氨酸浓度。回顾性分析CH和PKU检出率和治疗情况。结果 2007—2010年共筛查新生儿70491名,每年筛查的新生儿数分别为2154、9496、10841、47680名。共确诊CH17例,治疗13例,患病率0.24‰,治疗率76.5%;确诊PKU23例,治疗20例,患病率0.33‰,治疗率87.0%。结论宁夏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近几年发展较快,筛查人数逐年增加,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3.
020569湖南省斯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分析/黄定梅…//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一2001,11(8)一44一45 目的:了解湖南省新生儿先夭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情况,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DELFIA)测定促甲状腺素(TSH)浓度,使用盖塞利细菌抑制法或荧光法测定血苯丙氨酸(Phe)浓度。对TSH)20拼u/L或Phe)0.26mmol/以Zm以dl)者,进行确诊检查,确诊后给予治疗并随访。结果:湖南省部分地区46 323例新生儿,确诊为CH28例(包括3例TSH延期上升型CH),PKU患儿1例。经治疗随访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婴儿痉挛症(IS)患儿中不同先天性代谢异常情况,以利早期进行病因及对症治疗.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30例IS患儿尿标本进行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糖、核苷酸等代谢异常筛查,并进行尿常规、肝功能、血生化、脑部影像学及脑干听、视觉诱发电位等检查.结果 30例IS患儿中,23例(76.67%)尿筛查异常,其中甲基丙二酸尿症及酮性双羧酸尿症各4例(13.33%),非酮性双羧酸尿症3例(10.00%),苯丙酮尿症、戊二酸尿症、乳酸尿症和丙酸尿症各2例(6.67%),焦谷氨酸尿症、4-羟基苯丙酮酸尿症、色氨酸尿症及乳糖和半乳糖代谢异常各1例(3.33%).23例尿筛查异常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或倒退(100%).其中头颅CT或MRI异常12例(52.17%),脑干诱发电位异常20例(86.96%),肝功能异常3例(13.04%),血生化异常4例( 17.39%),尿常规酮体阳性(+~++)3例(13.04%).结论 先天性代谢异常是IS重要致病原因,对IS患儿应尽早进行先天性代谢异常筛查和遗传咨询,以助早期治疗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苯丙酮尿症是常见的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疾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已经列入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早期筛查的普及和及时的治疗使得患者躯体症状得以改善,但仍会对远期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以心理和社会功能为主要内容的生活质量研究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普适性量表和特异性量表等评估方法研究苯丙酮尿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及时和长程的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该文从苯丙酮尿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影响因素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了解苯丙酮尿症患者生活质量现状、指导临床治疗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苯丙酮尿症患儿5种矿元素检测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苯丙酮尿症患儿被早期确诊,并及时进行了低苯氨酸饮食治疗。为探讨PKU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体内主要矿物元素的含量。对我院诊断并进行治疗的42例PKU患儿进行了血锌、铁、钙、镁、铜5种元素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简便的检测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病的筛查方法。方法采用微型双向薄层色谱技术对河南省7个市、县医院中12000例新生儿进行氨基酸代谢病检测。结果检出1例苯丙酮尿症(患病率1/12000)、2例丝氨酸含量增高者。结论微型双向薄层色谱技术是简便、快速、有效、易于掌握的一种检测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病的理想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岛市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症患儿的基因突变特点,为青岛市PAH缺乏症的产前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对经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的44例PAH缺乏症患儿,应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及多重连接酶探针依赖扩增(multi-ligase probe dependent amplification,MLPA)技术进行基因分析,检测患儿基因突变位点,应用Sanger测序对其父母的PAH基因相应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并验证。根据患儿血苯丙氨酸浓度,分为经典型苯丙酮尿症、轻度苯丙酮尿症和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结果①44例PAH缺乏症患儿PAH基因中均检测到2个突变位点,其中2例为纯合突变,纯合突变的频率为4.6%,所有突变在患儿父母相应突变位点处均能检测到。②44例PAH缺乏症患儿共检测到突变36种,其中c.728G>A突变频率最高(15.9%,14/88),其次是c.1068C>A(10.2%,9/88),再次为c.158G>A(9.1%,8/88)。③21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患儿PAH基因突变19种,其中c.1068C>A突变频率最高(21.4%,9/42),其次是c.728G>A(19.0%,8/42)。10例轻度苯丙酮尿症患儿PAH基因突变14种,其中c.721C>T/722delG突变频率最高(15.0%,3/20),其次为c.1197A>T、c.1301C>A、c.721C>T、c.728G>A(均为10.0%,2/20)。13例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PAH基因突变17种,其中c.158G>A突变频率最高(26.9%,7/26),其次为c.728G>A(15.4%,4/26)。结论青岛市PAH缺乏症患儿PAH基因突变以复合杂合突变为主,具有明显热点突变(c.728G>A、c.1068C>A、c.158G>A),经典型苯丙酮尿症患儿以c.1068C>A、c.728G>A为主,轻度苯丙酮尿症患儿以c.721C>T/722delG为主,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以c.158G>A为主。本研究明确了青岛市PAH缺乏症患儿基因的突变类型与特点,为深入开展PAH缺乏症的诊断以及进一步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苯丙酮尿症的饮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上可用特殊饮食治疗的代谢病已有多种,其中较常用者有苯丙酮尿症、酪氨酸血症、枫糖尿病、同型胱氨酸尿症及半乳糖血症等。氨基酸代谢病特殊饮食的基本原则相同,即在处方成份中将代谢受阻的氨基酸减少到生理需要量。现将苯丙酮尿症的饮食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高氨血症的病因学.方法 选择2010年9月- 2011年2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病房和儿童康复科门诊收治的458例符合筛查条件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适量静脉血进行血氨分析,对高氨血症患儿经过3d的对因对症治疗后血氨不下降或不降反升者行血气、血生化、尿酮体、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串联质谱法血液酯酰肉碱谱和血氨基酸谱分析,必要时行肝活检和酶学检测.结果 共检出高氨血症患儿172例,总发生率约为37.5%.其中先天性高氨血症10例(包括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5例,双羧酸尿症3例,甲基丙二酸血症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2例),新生儿一过性高氨血症162例.结论 新生儿期高氨血症的病因复杂,以新生儿期一过性高氨血症为主,其发病多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感染、胃肠外营养有关.先天性高氨血症发病率较低.对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等相关症状及存在血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血氨检测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