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Bassett韧带的精细解剖,明确其解剖特点,探讨其功能及临床意义。 方法 取10例成人完整踝关节标本,观察韧带的起止点,走行,毗邻关系,并对相应解剖参数进行精细测量(包括它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结果 8例踝关节标本存在Bassett韧带,起自胫骨远端前侧止于腓骨外踝前侧,形状呈四方形,走行与下胫腓前韧带平行,长17.86~18.56 mm,宽3.22~3.89 mm,厚0.67~1.47 mm。 结论 Bassett韧带是一正常韧带组织结构,通过模拟此韧带损伤机制可探讨其造成踝关节前外侧胫距撞击综合征机制。  相似文献   

2.
小腿下1/3,尤其是胫骨的前内侧面,因软组织缺乏,血液供应差,这个区域的骨髓炎、溃疡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创伤缺损,仍是外科治疗的一大难题。自Ger运用带皮肌瓣一期修复这个软组织缺损区以来,先后又有Pers等使用Mu长伸肌,Phillp等。使用趾长伸肌来修复小腿下1/3的前内侧区。他们都是以肌的远端为蒂,切断近侧端逆向反转肌瓣,这  相似文献   

3.
董博 《解剖学研究》2001,23(2):91-92
目的 为小腿下 1/3骨髓炎和其它创伤性修复提供满意的肌瓣。材料和方法 用 18具 3 6例成人尸体标本采用连续层次解剖法 ,调查了第三腓骨肌 ,用游标卡尺测量了有关数据。结果 转动第三腓骨肌瓣能覆盖胫骨前内侧下 1/3的面积为 ( 16 7± 8 1)cm2 的区域。结论 第三腓骨肌可以移植。  相似文献   

4.
背景: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对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影响较严重,前交叉韧带重建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1/2腓骨长肌肌腱作为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已运用于临床,但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取自体同侧1/2腓骨长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患者106例,行关节镜下取自体同侧1/2腓骨长肌重建前交叉韧带。在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包括Anterior Drawer试验、Lachman试验及Pivot-shift试验的客观指标检查,并应用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对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进行主观评估。结果与结论:(1)术后所有患者Anterior Drawer试验、Lachman试验、Pivot-shift试验均为阴性;(2)在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方面,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与术后6个月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与术后12个月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综上,自体同侧1/2腓骨长肌肌腱是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可选择的良好移植物,关节镜下取自体同侧1/2腓骨长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恢复快且功能良好,是一种创伤小、简便易行、效果肯定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5.
比目鱼肌带腓骨肌骨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例成人下肢标本上对比目鱼肌附着于腓骨、胫骨的部位、与腓肠肌合并部位进行了观察。对比目鱼肌的血管供应、神经支配进行了测量分析和研究。比目鱼肌的供血动脉来自胫后动脉和腓动脉,肌瓣最大支动脉起始部外径男2.10mm;女1.62mm,肌瓣最大支动脉蒂长男2.52cm;女1.93cm。同时为选用比目鱼肌带腓骨复合瓣提供了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兔胸乳突肌的位置、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建立简便,易重复的兔肌性斜颈动物模型。 方法 对20只新西兰大白兔颈部分层解剖,观察并测量肌束与颈外静脉、颈总动脉、迷走神经及气管间的位置关系。用三种硬化剂按不同浓度分别注射胸乳突肌上中下段,评估最优的造模方法。并计算出安全注射范围的位置和面积,确定其体表投影。 结果 用0.75ml/kg的无水酒精注入下段胸乳突肌造模效果最优。注射区域的体表投影为胸骨端上缘外斜18°角的一个高约2.3 cm、宽约0.85 cm,面积约2 cm2的近似平行四边形区域。 结论 本实验为建立兔肌性斜颈动物模型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有效的提高造模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临床多采用自体腓骨短肌或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但两种材料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特性不同。 目的:对比自体腓骨短肌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66例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引起的慢性外踝不稳患者,年龄15-63岁,其中34例采用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32例采用深冻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重建后随访观察两组腓骨肌反应时间、距骨倾斜角和距骨前移距离,以及目测类比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 结果与结论:两组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距骨倾斜角和距骨前移距离均低于治疗前(P < 0.05),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 0.05);自体腓骨短肌腱组末次随访腓骨肌反应时间高于治疗前(P < 0.05),同种异体肌腱末次随访腓骨肌反应时间低于治疗前(P < 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距离及腓骨肌反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表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后的踝关节功能、稳定性及运动水平与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效果相当,但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保留完整腓骨短肌的优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内侧楔骨与第2跖骨底间韧带进行形态学相关参数测量,为其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8只新鲜成年尸体足部标本,测量跗跖背侧及跖侧韧带、Lisfranc韧带的长、宽、面积,Lisfranc韧带附着点距关节面距离及其走行角度。根据测量数据,建立内侧楔骨-第2跖骨底间骨隧道。 结果 Lisfranc在3条韧带中形态学数据最大,长、宽、面积分别为(9.11~12.03 mm)、(7.36~10.16 mm)、(92.01~120.01 mm²)。骨隧道进针点在第2跖骨底,距第2跖骨-中间楔骨关节面距离为(8.25~11.22 mm),角度与Lisfranc韧带走行一致,与矢状面呈(39.2°~47.6°),水平面呈(12.5°~19.8°),出针点为Lisfranc韧带在内侧楔骨上的附着点。 结论 Lisfranc韧带在3条韧带中最为粗壮,重建通道应按照其附着点和走行角度重建背侧韧带和Lisfranc韧带,而跖侧韧带由于位置较深,受技术所限,此为类解剖重建。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腰椎手术Wiltse入路的解剖学基础,提高该入路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方法 成人标本20具,通过解剖观察双侧竖脊肌腱膜与多裂肌的关系;最长肌与竖脊肌腱膜的关系;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是否清晰,是否存在稳定的解剖标志;竖脊肌腱膜表面及其深面是否还存在其它结构可作为多裂肌和最长肌之间隙的解剖标志。 结果 多裂肌虽有少许纤维与竖脊肌腱膜相连接,仍可视为在竖脊肌腱膜上无起点;在腰部,最长肌在竖脊肌腱膜形成起点,起点的内缘自内上向外下斜行,并发出筋膜向深部延伸副突、横突,由此形成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的分隔;在所有20具标本的左右两侧,以此隔膜为解剖标志向深部钝性分离,直接、顺利到达关节突;在竖脊肌腱膜表面未发现任何可作为多裂肌和竖脊肌间隙标志的解剖结构,剥离竖脊肌腱膜后在最长肌和多裂肌表面亦未发现可定位二者间隙的解剖标志;在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内,最长肌的内侧面可见清晰的节段神经及伴随血管。 结论 竖脊肌腱膜在最长肌内侧向深部的延续是腰椎手术Wiltse入路准确进入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的可靠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11.
12.
Peroneus tertius (PT) muscle is peculiar to man, and man is the only member among the primates in whom this muscle occurs. The muscle is variable in its development and attachment. Because of functional demands of bipedal gait and plantigrade foot, part of extensor digitorum brevis (EDB) has migrated upwards into the leg from the dorsum of foot. PT is a muscle that evolution is rendering more important. In a total of 110 cadavers, extensor compartment of leg and dorsum of foot were dissected in both the lower limbs and 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 (EDL), and PT muscles were dissected and displayed. PT was found to be absent in 10.5% limbs, the incidence being greater on the right side. The remaining limbs in which the PT muscle was present had a very extensive origin from lower 3/4th of extensor surface of fibula (20% on right and in 17% on left), and the EDL was very much reduced in size. In approximately 12%, the tendon of PT was thick or even thicker than the tendon of EDL. In 4%, the tendon extended beyond fifth metatarsal up to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of fifth toe, and in 1.5%, it extended up to the proximal phalanx of little toe. In two cases (both on the right side), where PT was absent, it was replaced by a slip from lateral margin of EDL. We conclude that PT, which is preeminently human, is extending its purchase both proximally and distall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尸体标本踝三角韧带进行解剖观测,为踝关节韧带修复重建提供解剖与生物力学基础。 方法 选取成人新鲜尸体足踝标本10例,观察三角韧带的组成、起止、分布,测量各组成部分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并在外翻应力位下拍摄X线片,测量踝关节内侧间隙(Mcs),依次切断三角韧带浅层、深层,并重复上述测量。 结果 踝三角韧带均分为深、浅两层组成,当踝关节韧带处于完整状态时,踝关节在跖屈、中立及背伸位的平均内踝间隙宽度分别为(2.67±0.38)mm、(2.42±0.35)mm、(2.55±0.24)mm。当踝关节处于中立位及最大背伸位时,切断三角韧带浅层后内踝间隙与完整状态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切断三角韧带深层后内踝间隙与完整状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当踝关节处于最大跖屈位时,所有韧带破坏状态后的内踝间隙与韧带完整时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踝三角韧带由 4 条韧带束组成,各韧带束精确起止点的确定是基础研究及临床解剖重建基础。(2)通过综合踝关节跖屈位、中立位及背伸位外旋应力试验结果,可更全面、准确地诊断三角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神经内镜下分别模拟经正中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手术入路,观察松果体区解剖结构特点,为内镜下处理该区域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取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尸头标本5具,在神经内镜下分别经正中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对松果体区进行观察和测量,比较两种入路术野显露情况。 结果 神经内镜下正中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硬脑膜至小脑中脑裂静脉的距离分别为(58.14±1.62)mm、(76.51±2.25)mm,相对手术自由度分别为(0.09±0.01)、(0.05±0.01),松果体的相对手术自由度分别为(0.47±0.01)、(0.35±0.09),上丘的相对手术自由度分别为(0.26±0.05)、(0.40±0.07),松果体左右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4.85±0.35)°、(17.86±1.03)°,其前后可操作角度分别为(21.40±1.41)°、(15.00±3.06)°,胼胝体压部左右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4.55±0.07)°、(17.04±1.57)°,其前后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4.60±0.71)°、(18.76±2.83)°,同侧上丘左右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5.63±5.08)°、(21.62±2.19)°,其前后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1.18±4.72)°、(18.94±4.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神经内镜经正中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手术入路各有优点,临床需根据病变的具体位置酌情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报道拇长展肌腱束转位重建第1腕掌关节后斜韧带及背桡侧韧带手术治疗第1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5例第1腕掌关节脱位患者实施关节复位、克氏针牵引固定及拇长展肌腱束重建第1腕掌关节后斜韧带和背桡侧韧带手术,术后4周去除外固定并拔除克氏针开始功能锻炼。根据X线片、拇指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评价手术效果。 结果 术后随访5~12个月(平均8个月)。末次随访复查X线片无关节再脱位;ROM检测,4例屈伸、收展活动恢复正常,1例对掌受限。 结论 采用拇长展肌腱束转位重建第1腕掌关节韧带,可恢复关节稳定性,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胫前或胫后血管均无法利用的情况下将膝降动脉作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创面受区血管的临床可行性应用。 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应用于膝降动脉和大隐静脉吻合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膝关节周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的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皮瓣面积为38 cm×8 cm~18 cm×8 cm。 结果 随访6~14个月,平均8.9个月,2例面积较大皮瓣远端分别坏死约6 cm、4 cm,经切除后与残留创面二期植皮愈合,剩余5例皮瓣完全成活,受区残留创面二期植皮愈合。 结论 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精确定位并测量膝降动脉口径、血流,术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扩大膝降动脉口径,可将膝降动脉作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受区血管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创面,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三维重建月骨滋养血管灌注的Micro-CT扫描数据,研究月骨血供的解剖学特征,探讨月骨缺血坏死的解剖学机制。 方法 选用成人新鲜腕关节标本12例,红色氧化铅造影剂灌注血管后截取腕关节行Micro-CT扫描,并应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月骨血供,测量滋养血管解剖参数并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月骨掌侧滋养孔径(0.62±0.11)mm,血管入口处直径(0.59±0.17)mm,较背侧(0.59±0.13)mm、(0.61±0.12)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骨掌面滋养孔平均数(3.67±2.74),背侧面为(2.41±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型与II型月骨的平均滋养孔数、孔径及血管入口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月骨内滋养血管分布有3种模式,Y形50.0%(7例),I形35.7%(5例)和X形14.3%(2例)。 结论 月骨掌面血供丰富,损伤后容易发生月骨缺血坏死;月骨掌面尺侧近端的滋养孔分布集中,术中应尽量减少干预该区域的韧带和软组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成人标本,对颈外侧区及颈前区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并经锁骨上入路模拟内窥镜手术,确定该术式的最佳路径。根据解剖研究结果,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应用于临床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 结果 解剖研究表明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最佳手术入路点为头偏向健侧60 °轻微后仰时,胸骨头至乳突全长60%处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点;颈横动脉为镜下操作的解剖特异标志。临床完成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5例,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12~36个月),按照Roos评定标准,优4例,良1例。 结论 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有其解剖学基础,临床应用安全可行,能有效解除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猪股骨头支持带动脉入头分支的数量、分布规律及外径大小并阐述其意义。 方法 解剖39例带有髋周血管的猪股骨头离体标本,分离支持带动脉,采用30%硫酸钡悬浮液显微灌注,观察支持带动脉入头分支的走形、数量、分布及外径。以时钟点位记录支持带动脉入头的分布规律,显微标尺测量支持带动脉入头分支的外径,并对各组支持带动脉入头最粗支的位置进行测量统计。 结果 猪股骨头共有(6.10±1.32)支动脉入头,主要分为后上、后下及前方3组,每组支持带动脉最粗支入头的时钟点位分别为(11:22~01:29)、(06:36~08:15)、(02:01~03:59);直径分别为(0.37±0.11)、(0.52±0.11)、(0.35±0.09)mm。 结论 猪股骨头入头动脉的数量及位置相对恒定,入头动脉最粗支平均直径为(0.52±0.11)mm,来自后下组支持带动脉,为猪股骨头重要的血供来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的肩胛骨关节盂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搜集290例关节盂三维重建影像资料,观察关节盂形态特点,测量关节盂上下径、前后径及关节盂窝深度,关节盂倾斜角、扭转角的度数。 结果 CT三维重建图像显示,肩胛骨关节盂大致有4种类型:引号型56.90%(165例)、椭圆型22.41%(65例)、水滴型17.59%(51例)、葫芦型3.10%(9例)。椭圆型的关节盂上下径、盂窝深度及关节盂倾斜角、扭转角与引号型、水滴型及葫芦型有统计学差异;水滴型的关节盂倾斜角大于引号型;葫芦型的关节盂上下径小于引号型及水滴型;椭圆型及水滴型的关节盂前后径长于引号型及葫芦型;引号型的关节盂前后径长于葫芦型;引号型的关节盂窝深度小于水滴型及葫芦型;关节盂上下径、前后径、关节盂窝深度、关节盂倾斜角,不同性别有统计学差异,以上差异均P<0.05。 结论 基于CT三维重建结果,肩胛骨关节盂可分为4个类型,以引号型为主,葫芦型少见,其形态学分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