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例1男性,66岁,因左腰部疼痛伴右上腹部疼痛15天于2013年7月入院。彩超示左侧肾上腺区有一大小45 mm×45 mm低回声团块。MRI示左侧肾上腺区类圆形占位,大小6.5 cm×4.6 cm×4.0 cm,T1WI呈稍低信号,中央见高信号区,T2WI呈稍高信号,中央见低信号区,DWI病灶呈高信号,中央低信号(图1)。肿块与左肾分界清楚,左肾受压下移。诊断为左肾上腺区占位,内坏死、出血明显,考虑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6岁,渔民.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1个月余于2006年10月5日入院.MRI检查头颅平扫示左侧顶枕部混杂信号病灶,约4 cm×3 cm大小、T1WI呈等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有占位效应,周围水肿明显;增强扫描左侧顶枕部病灶呈不规则散在斑块状强化(图1).  相似文献   

3.
<正>患儿男,2岁7个月,因双手指物抖动,步态不稳3天入院。入院后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无抽搐和意识障碍。术前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右顶枕叶可见类圆形占位影,大小6. 4 cm×5. 7 cm×5. 4 cm,信号不均,内部呈稍短长T1,稍长T2,FLAIR稍高信号影;病变呈大囊大结节改变,实性部分内可见多发小囊状、小片状长T1长T2,FLAIR低信号影,病变右后部位可见中央囊性信号与周围囊性改变相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性,42岁,上腹及双肋下疼痛不适半个月余。专科体检示: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腹部CT示:(1)脾脏见团块样异常密度影,大小4.7 cm×3.7 cm,动脉期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延迟期等密度,考虑脾脏内占位;(2)胆囊内稍高密度影,考虑结石可能(图1)。磁共振-胆道成像示:(1)脾脏内呈等T1等T2信号,大小4.0 cm×3.2 cm,考虑肿瘤或肿瘤样病变;(2)胆囊内胆汁淤积。完善相关检查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特殊不适,4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性,58岁,绝经5年,患者20年前体检时发现子宫肌壁间有约2 cm的结节,考虑为平滑肌瘤。之后一直未再检查。半年前行CT检查时发现结节增大至鸡蛋大小,定期复查。2014年12月彩超检查示绝经后子宫前位,大小67mm×69 mm×5 mm(图1),肌层回声不均匀,后壁可见一大小62 mm×46 mm偏强回声团,边界清楚,内膜线样居中,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回声。MRI检查示子宫呈前倾后屈位,子宫体积增大,外形不规则,于子宫后壁见一大小48 mm×61 mm×65 mm,短T1长T2,T2压脂呈低信号,周围可见长T1、T2信号,考虑子宫后壁肌瘤并肌瘤脂肪变性可能性大。子宫内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性,31岁,发现左侧隔肌角后间隙占位1个月余。MRI示左侧脊柱旁沟-隔肌角间可见类椭圆形混杂信号,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多期增强检查:病变于动脉期即中等程度强化,并呈渐进性强化,病变大小7.3 cm×7.7 cm×9.5 cm。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图1)。病理检查 眼观:不整形组织一块,合计大小10.0 cm×7.0 cm×6.0 cm, 带部分包膜,切面黑色、糟脆,质地中等,局灶呈金黄色(图2)。镜检:肿瘤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7.
信息动态     
患者女性,66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眼生长一肿物,无明显疼痛,近来发现右眼肿物不断增大遂来我院就诊.眼科检查:右眼下眼睑内侧可见一大小3.4 cm× 1.7 cm肿物,质硬、无压痛、活动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脾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CA199 111.80 U/ml(正常值0.00~35.00)、CA50 56.84 U/ml(正常值0.00 ~25.00)、NSE19.35 ng/ml(正常值0.00~16.30).血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MRI示右眼下眼睑内侧可见一大小3.0 cm× 1.7 cm稍短T1、稍长T2,STIR呈稍高信号块影(图1),考虑右眼下眼睑肿瘤性病变.CT示右眼眼球前下方见一类圆形高密度影,大小3.41 cm× 1.66 cm,边缘光整,内密度尚均匀,CT值93~147 HU,该病变与眼球紧密相贴,眼球受压,考虑右眼眼球前下方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临床诊断为右眼下眼睑肿物,在全麻下行右眼下穹隆肿物切除+穹隆成形术,术中见肿物呈鱼肉状外观、分叶状,边界不清,与穹隆结膜紧密相连,无法分离,切除外眦部增生物及部分结膜.患者术后病情平稳.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性,47岁。因肝区胀痛5个月入院。MRI示肝脏外形无异常,各叶比例正常,肝左叶内侧段可见类圆形稍长T2、稍长T1信号,边界清晰,大小40.5 mm×33 mm×35.2 mm(图1),反相位信号明显减弱,DWI呈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减退。肝右叶后上段可见直径约10 mm的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边缘光滑,边界清晰,D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无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31岁,因反复鼻塞、流涕、打喷嚏2年入院,自感嗅觉减退,无明显头疼、头晕等不适。专科检查:外鼻无畸形,鼻前庭未见异常,鼻腔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右侧鼻腔明显狭窄,双侧鼻腔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鼻中隔向右偏曲,双侧中鼻道可见表面光滑暗红色肿物,与双侧鼻中隔黏膜及下鼻甲粘连,并延伸至后鼻孔,鼻咽部无异常新生物及分泌物。 MRI示:鼻腔内见不规则等T1、混杂长T2占位病灶,病变向后部分突入后鼻孔, T2 WI内见不规则条状低信号。边界尚清楚,病变大小3.7 cm ×3.6 c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图1、2)。  相似文献   

10.
颅咽管瘤恶变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ue Y  Da JP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7):439-439
患者男,17岁。因突发头痛、进行性视力下降2周,曾按眼科疾病在当地治疗效果不佳,于2004年5月17日来本院就诊。体检:视野双颞侧偏盲,四肢肌张力正常。放射学检查:侧位片见蝶鞍前后径及深径明显增大,蝶鞍背变直变薄。MRI显示鞍上及鞍内椭圆形软组织肿块,最大层面3.1 cm×2.3 cm×2.0 cm,上半部呈短T1长T2信号,信号均匀,下半部以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边界清晰,增强后呈不均匀分隔状强化,以下半部为主,病灶与鞍底分离,可见一裂隙,视交叉及视神经受压上抬,显示欠清。MRI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考虑为颅咽管瘤合并出血(图1)。术中见,鞍底膨隆,骨质菲薄,肿瘤呈灰白色,质软合并胆固醇结晶,垂体位于肿瘤后上方。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29岁。偶然发现左颈部包块,无压痛,未在意,后逐渐长大,肉眼可观察左颈部局部膨隆。西京医院颈部血管CT示左侧颈后部斜方肌深部可见一软组织包块,大小7.8 cm×6.4 cm×5.2 cm,肿块于颈2层面部分突入椎管内,颈椎反曲并左弯右突(图1)。颈椎MRI示左侧颈后部肌肉下见一不规则异常包块信号,大小6.9 cm×4.0 cm×8.1cm,边界清楚,T1增强呈明显高信号,较均匀,周围结构受压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9岁.因反复头痛及头昏2周,加重伴恶心、呕吐1 d于2008年2月10日入院.患者入院后出现神志不清.CT示额顶部大脑镰旁团状高密度占位性病变,周围片状低密度水肿,中线结构右移.MRI见左额叶一块状异常信号影,T1W1呈稍低信号,T2W1呈稍高低混杂信号,大小约6.8 cm×5.3 cm×5.6 cm,向右额生长,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强化,两侧侧脑室明显受压,中线结构受压,向右移位,颅脑血管增强MRA示左脑前动脉显著右移,并参与供血.  相似文献   

13.
盛鸿颖  王冰  王阿樱 《医学信息》2006,19(1):170-170
1病例资料患者,男,79岁,一年前不慎摔伤左大腿后部,当时为一黄豆大小包块,近一年包块逐渐增大。MRI示:左侧股骨中上部后方的软组织内见巨大软组织肿物,内有分隔。肿瘤呈短T1长T2信号,肿瘤边界较清晰。脂肪抑制图像上肿瘤信号减低,大小约:13.8cm×12cm×23cm(见图1A、B)。MR诊断:左大腿内肿瘤(考虑为脂肪肉瘤)。CT示:肿瘤呈明显低密度,诊断为左大腿脂肪类肿瘤。手术记录:左股切开后见巨大的肿瘤组织,外覆假包膜,边界清,表面不平整,有较多血管供应,与坐骨神经外膜粘连,切除肿瘤组织(见图2)。病理(见图3)诊断为:(左股骨后)脂肪肉瘤(脂肪瘤…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性,53岁,近3个月来自觉头痛、视物模糊。血清学检查示内分泌激素提示垂体性皮质功能、性腺功能减退。头颅MRI示垂体饱满,大小1.4 cm×1.5 cm×1.5 cm,垂体内可见结节状长T1短T2信号影,增强可见强化。垂体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性,43岁,2018年3月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占位,2018年10月复查发现肿物增大,收治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结节,考虑恶性,转移瘤可能。患者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于2018年10月30日全麻下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病灶。病理检查眼观:右肺上叶楔形组织1块,大小11 cm×2 cm×1. 5 cm,近胸膜处见一直径1. 8 cm的结节,与周围组织界清,有完整包膜,切面灰白色,实性,质地中等(图1)。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性,44岁。因上腹部闷胀不适伴乏力3个月余。影像学诊断示:肝右叶异常信号灶,符合富血供肿瘤MRI表现。门诊以"肝占位"于2019年3月27日收入院。病理检查眼观:肝组织1块,大小9 cm×7 cm×5 cm,临床已剖开,切面见一海绵状肿物,灰黄、灰红色,质软,半透明,肿物切面面积5 cm×4.5 cm,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楚(图1)。镜检:肿物与周围肝组织界限较清楚,为非浸润性生长方式,周围肝组织未见受累(图2)。病变富于腔隙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36岁.因发现"肝占位"4天入院.患者先于4天前因"前列腺炎"在其它医院行B超检查,超声提示:肝脏测值增大,肝右叶异常回声,考虑肝占位性病变.CT平扫示:肝形态未见异常,于后叶见一10.1 cm×12.8 cm大小卵圆形低密度肿物,密度大致均匀,其内可见条索低密度影,CT值38 HU.占位明显,胆囊,胰腺,脾未见异常,未见腹水征及肿大淋巴结.CT增强示:动脉期肿块、呈不均匀性明显强化,境界清晰,CT值90 HU.肝右前叶见1.0 cm强化结节灶,静脉期肝实质明显强化,CT值90 HU,肿块密度减低,CT值75 HU.延迟4~7 min,肿块密度明显降低,CT值55 HU(图1).考虑肝占位性病变:(1)巨块型肝癌;(2)不典型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为进一步确诊,来我院就诊,并以肝占位性质待查,收治入院.手术所见:肝脏呈红色,右叶增大,肝脏表面光滑,其右后叶顶部可见14 cm×10 cm×8 cm的肿块,质软,可触及波动感.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59岁,绝经10年,自诉半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胀痛,晨起及夜间明显,伴腰背部、上腹部牵涉痛,偶有恶心.彩超示:右侧附件低回声团,边界不清;MRI检查示:右侧附件肿块影,呈等T1稍长T2 信号影,边界清楚,信号尚均匀,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大小48 mm ×38 mm ×35 mm(图1).实验室检查示...  相似文献   

19.
例1女,33岁.因进行性听力障碍、眩晕和头痛1年于2009年3月24日人院.患者的母亲和姐姐均有血管母细胞瘤病史.MRI检查示一4.5 cm×3.8 cm×3.5 cm肿块位于右侧桥小脑角,并破坏小脑.T1、T2呈混杂性信号,增强后,T1呈不均匀强化.CT示右侧岩骨及中耳结构广泛破坏.影像科诊断为颈静脉球瘤可能.对患者进行肿瘤全切除,术中见肿块血供丰富,骨质破坏,术后复查CT无肿瘤组织残余.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30岁,因左大腿上段肿物2年6个月伴局部肿胀6个月入院.肿物位于皮下深部组织,大小8 cm×6 cm×4 cm,边界较清楚,似有包膜.影像学MRI示左大腿上段分叶状软组织肿瘤,大小7.1 cm×3.8 cm×3.8 cm,T1W1示与肌肉信号相似,T2W1呈不均匀高信号,其内浑浊点状、条状信号,肿物部分边界模糊,考虑良性肿瘤,疑为韧带样纤维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