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与功能锻炼对手烧伤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行手部烧伤整形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患参与型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信心及手部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康复信心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手关节活动度TAM、Carroll氏上肢功能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参与护理干预提高了手部烧伤整形术后患者的康复信心,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56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56例手烧伤患者经治疗和早期康复护理,手伸缩功能完全恢复48例,基本恢复5例,3例手部瘢痕挛缩,治愈率为85.71%,有效率为94.64%。结论:手烧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预防手部瘢痕形成,促进手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手部烧伤患者术后行护患共同参与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行手部烧伤手术治疗的168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患共同参与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护理前后手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关系和躯体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部烧伤患者术后行护患共同参与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手功能及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手部烧伤住院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方案。方法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为理论指导,初步制定包括3个维度24个条目的手部烧伤住院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筛选简明烧伤量表、握力、关节总活动度等7种疗效评定工具,选送13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法咨询。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Cr为0.91;Kendall协调系数W分别为0.439、0.401。最终形成包括躯体功能康复领域、心理功能康复领域及社会功能康复领域的3个维度22个条目的手烧伤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并确定简明烧伤量表、握力、关节总活动度及Michigan手功能问卷4种康复疗效测评工具。结论本手部烧伤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可信、可行,可初步用于临床手部烧伤患者的康复护理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5.
自1990年以来,我们对18例21只小儿手部深度烧伤行早期削痂、全厚皮片移植,术后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取得良好效果。该手术适用于生命体征较平稳、供皮区充裕的中小面积烧伤的患儿,且手术方法简便,可有效地预防小儿手部深度烧伤后的畸形。  相似文献   

6.
74例烧伤病人入院72 h直接护理项目及时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用护理科研项目(PRN)系统软件、护理工作量计时法统计74例烧伤病人入院后24、48、72 h直接护理项目及时数.结果烧伤病人在入院后24 h两种评分法护理时数与48、72 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直接护理项目中以治疗、诊断、呼吸类护理项目接受人次多、所占比重大.提示烧伤病人入院后第1天护理工作量大,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工作量及时调配人员,满足工作需求;在确定烧伤病房护理培训内容时,应以治疗、诊断、呼吸类护理项目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412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手烧伤是最常见的烧伤部位之一。早期烧伤的原因与处理方法以及处理是否及时,都与其愈后的功能密切相关。挛缩畸形较轻者经整复治疗后,完全可以恢复功能而获得满意的疗效;挛缩畸形较严重者,修复的难度较大,往往多次手术也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造成手部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完全失去功能。故对于烧伤后期手部畸形的整复与治疗应予以高度重视。我科1979~1999年收治412例患者共458只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临 床 资 料本组病例412例458只手,男性293例,女性119例,年龄1~56岁。致伤原因为火焰、热液烫伤373例;电烧伤39例。从手部畸形看,瘢…  相似文献   

8.
小儿手部烧伤的功能治疗及护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5医院蔡林碧珍,郑庆亦,邹紫红小儿手部深度烧伤治愈后,易发生皮肤疤痕挛缩致手指关节活动受限或关节功能丧失,严重的手部疤痕挛缩畸形,即使整形手术,效果也往往不理想。1991年1月至1993年6月我科对小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手部功能精细,烧伤后往往因瘢痕挛缩影响手的功能,以适当的措施早期修复手部烧伤创面非常重要,有利于手部功能的恢复和防止瘢痕挛缩。方法:早期切削痂以中厚皮片分区植皮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结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早期切削痂分区植皮有利于手部深度烧伤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自1990年以来,我们对18例21只小儿手部深度烧伤行早期削痂、全厚皮片移植,术后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取得良好效果。该手术适用于生命体征较平稳、供皮区充裕的中小面积烧伤的患儿,且手术方法简便,可有效地预防小儿手部深度烧伤后的畸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手部功能精细,烧伤后往往因瘢痕挛缩影响手的功能,以适当的措施早期修复手部烧伤创面非常重要,有利于手部功能的恢复和防止瘢痕挛缩。方法:早期切削友中厚皮片分区植皮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结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早期切削痂分区植皮有利于手部深度烧伤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早期削痂全厚皮片移植治疗小儿手部深度烧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1990年以来,我们对18例,21只小儿手部深烧伤行早期削痂,全厚皮片移植,术后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取得良好效果。该手术适用于生命体征较平稳,供皮区充裕的中小面积烧伤的患儿,且手术方法简便,可有效地预防小儿手部深度烧伤后的畸形。  相似文献   

13.
张杰 《医学美学美容》2024,33(8):168-171
目的 探究在手部烧伤整形患者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 12月-2023年12月于我院接受整形治疗的60例手部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联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手功能恢复情况、 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时间指标及疼痛程度。结果 试验组运动、感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 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 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试验组手部外形恢复时间、手部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 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 理干预联合功能锻炼在手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手功能恢复,改善其心理状况, 对于缩短恢复时间、减轻疼痛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患者瘢痕整形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接诊的154例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根据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和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和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护患共同参与模式的功能锻炼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干预。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部功能临床恢复效果,手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TAM,相关手术指标及外貌恢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恢复率为93.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吃饭、洗脸、梳头和穿衣活动评分及TAM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0%低于对照组的1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貌恢复总满意率为9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部烧伤后行瘢痕整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和护患共同参与模式的功能锻炼,可恢复手部功能,提高外貌恢复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手烧伤整形患者的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笔者医院收治的72例手烧伤整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手部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疗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评估(FMA)得分及腕关节背伸活动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及简明烧伤健康量表(BSHA-A)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烧伤整形患者,延续护理能够提高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促进手部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刘超  耿建伟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4):172-175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手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3年 4月收治的80例手部烧伤整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 实施常规化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手 部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优良率为97.50%,高于参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0.05);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 95.00%,高于参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理后手部功能优于参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参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升手部烧伤整形患者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增强 其手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临床病情观察,掌握护理方法,帮助病人减轻疼痛,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方法:统计临床住院病例165例,根据临床观察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术前接诊病人应热情,检查手部受伤情况,稳定病人及家属情绪,积极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包括一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伤手保持功能位,严密观察手指未梢皮肤颜色、温度、湿度以及弹性等,指导有效的手功能锻炼。结论: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治疗及护理措施,避免发生各种并发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莉  徐刚  赵宇辉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427-428
目的:总结手部深度烧伤患者行腹部皮瓣转移术后应用VSD技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3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中发生术后VSD并发症的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相应处理后,均正常使用至二次手术断蒂前,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VSD技术在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应用中通过规范操作和采取有效的护理后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其正常应用,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对成人手部烧伤瘢痕形成患者的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9月在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成人手部烧伤瘢痕形成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康复状况,患者对康复状况满意度、焦虑与抑郁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功能康复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功能恢复的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对成人手部烧伤瘢痕形成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恢复患者手部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孙英杰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2):164-167
目的 分析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应用早期整形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 4月-2023年2月收治的5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常规组 给予延期手术,即在创面溶痂后行整形手术,研究组给予早期整形手术,即在烧伤后48 h内行整形手术,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部恢复情况、愈合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为92.00%,高于常规组的64.00%(P<0.05);研究组术后瘙痒评分低于于常规组,功能及外观评分均高 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愈合时间、VAS评分及手功能改善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 术后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日常生活及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0.00%,低于常规组的48.00%(P<0.05)。结论 针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应在烧伤后48 h内立即进行早期整 形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手部功能及外观,促进手部恢复,有利于缩短手功能改善时间,促进愈合,减轻 疼痛,同时有效提升了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