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安坦和心得安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的疗效。方法:将接受系统抗精神病药治疗且出现静坐不能的14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安坦、心得安和安慰剂治疗,疗程2周,用Sampson量表逐日评定。结果:安坦和心得安均能显著地降低Sampson量表均分和总分,心得安减分率更高。结论:安坦和心得安对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静坐不能均有效,且心得安优于安坦。  相似文献   

2.
静坐不能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常见严重副反应,该副反应的特点是:病人表现为不能控制的烦躁不安,紧张焦虑,欲坐不能,刻板动作.严重的可发生伤人,自伤或自杀.多年以来,抗帕金森氏症的药物-安坦,因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静坐不能有较好的疗效而被广泛应用.但安坦固有的抗胆碱能作用加重了抗精神病药物的其他一些副反应.近几年来,我们应用心得安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静坐不能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观察比较心得安和安坦治疗药源性静坐不能副反应及这两种药物引起的植物神经系统副反应的效果,我们采用双盲对照研究.希望能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外副反应找到更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得安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静坐不能的疗效。资料和方法双盲对照研究。安坦(48例)和心得安(42例)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静坐不能。两组病人均选用椎体外系副反应量表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安坦组静坐不能均分由治疗前的3.24±0.43降至治疗后的0.84±1.26(P<0.01);心得安组静坐不能均分由治疗前的3.42±0.56降至治疗后的0.79±1.32(P<0.01)。两组植物神经系统副反应分值治疗前是3.13±2.59和3.05±2.48(P>0.05)。治疗后是6.58±2.54和3.54±2.42(P<0.01)。结论两种药物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静坐不能疗效近似;在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植物神经系统副反应的影响方面,心得安明显优于安坦。  相似文献   

4.
心得安和安坦治疗药源性静坐不能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坐不能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常见严重副反应 ,该副反应的特点是 :病人表现为不能控制的烦躁不安 ,紧张焦虑 ,欲坐不能 ,刻板动作。严重的可发生伤人 ,自伤或自杀。多年以来 ,抗帕金森氏症的药物 安坦 ,因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静坐不能有较好的疗效而被广泛应用。但安坦固有的抗胆碱能作用加重了抗精神病药物的其他一些副反应。近几年来 ,我们应用心得安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静坐不能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观察比较心得安和安坦治疗药源性静坐不能副反应及这两种药物引起的植物神经系统副反应的效果 ,我们采用双盲对照研究。希望能…  相似文献   

5.
用氯硝西泮与安坦对照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病人 66例 ,采用Simpson锥体外系副反应 (修正 )量表第 6项评定疗效。结果 :氯硝西泮临床有效率为 88.7% ,安坦为 82 % ,两组疗效相似 ,治疗后Simpson锥体外系副反应 (修正 )量表治疗前后均分显著降低。认为氯硝西泮对静坐不能有较好的疗效 ,与安坦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夜合叶浓缩剂颗粒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临床疗效。 方法 :进行 10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的开放性随机对照治疗研究。夜合叶组 (治疗组 ) 5 0例 ,安坦组 (对照组 ) 5 0例 ,用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 (RSESE ,Sampson)和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测定治疗前后比值的变化 ,并进行医学统计学处理。结果 :夜合叶组对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疗效在头一个月内比不上安坦组 ,但随着疗程延长 ,其疗效明显优于安坦组 (P <0 .0 1)。两组治疗前后的BPRS评分均明显降低 (P <0 .0 1) ,而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说明治疗组不影响原抗精神病药的疗效。 结论 :夜合叶浓缩剂颗粒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疗效是肯定的 ,可以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外在形象。  相似文献   

7.
抗精神病药使用过程中出现静坐不能十分常见。据报道发生率为20~40%[1]。传统的处理方法是使用抗胆破药(安坦)或减少神经阻滞剂的用量,或给予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然而临床表明上述方法有时并不能奏效。本文报告30例神经阻滞剂所致的静坐不能患者口服安定治疗的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性5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8岁。病程1月~18年。按CCMD—R-Ⅱ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25例,分裂样精神病2例,反应性精神病1例.踊郁症2例。所有病人均为住院使用神经阻滞刻出现静坐不能的患者。采用修改的Simpson氏…  相似文献   

8.
在医疗活动中 ,用心得安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静做不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入院的精神病患者 ,体检及辅助检查无明显阳性发现 ,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典型的静坐不能症状 ,即 :不能控制的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烦躁焦虑、静坐不能、反复走动或反复纠缠 ,要求治疗等。符合上述条件 ,且资料全面的病例 6 8例。男 5 2例 ,女 16例 ;17~ 5 6岁 ,平均 (2 1 4± 4 6 )岁 ;诊断 :精神分裂症 5 7例、躁狂 11例 ,单一用氯丙嗪治疗 18例、氟哌定醇治疗 15例、舒必利治疗 …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研究抗精神病药对心电图影响甚多,但对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窦性心动过速研究较少。笔者用心得安与异博定双盲对照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窦性心动过速,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现报告如下: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住院精神病患者,入院时心电图正常,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者,治疗期间禁用阿托品类药物。1.2 研究方法:住院病人,每周复查心电图,或患者主诉心悸胸闷或走坐不安时急查心电图,按实  相似文献   

10.
唐炳静  朱培俊  刘森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3):1525-1526,1529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APD)致静坐不能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临床标准化评定工具对26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3个月的观察研究.结果:静坐不能发生率为23.5%,不伴焦虑症状者为36.1%.发生时间在治疗后4周内及下午、晚上较多(P<0.01);静坐不能组的APD治疗剂量、治疗前BPRS评分较低(P<0.05或P<0.01);静坐不能评分与各临床变量无显著相关性.单发组与伴发组临床资料有一定差异;心得安治疗静坐不能效果良好,单发组疗效优于伴发组(P<0.01);而对其他锥体外系症状疗效差.结论:静坐不能发生受生物时间、精神症状、药物及个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静坐不能多数应归属于急性锥体外系反应,部分可能为药源性精神不良反应的运动不宁状态.作者提出了静坐不能不同类别与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活血化瘀为主并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避免大剂量抗精神病药所致不良反应。方法 以活血化瘀为主,合并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50例,疗程8周,采用BPRS量表评定患者的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为86%,显效率为74%。结论 活血化瘀为主并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临床欢果,且未出现抗精神病药所致的常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国产丁二酸洛沙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九家精神病医院开展随机临床对照研究 ,分别给予丁二酸洛沙平与盐酸氯丙嗪治疗 8周 ,采用BPRS和CGI评定临床疗效 ,并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 :试验结束时两组疗效相似 ,有效率均大于90 % ,显效率约 60 %。洛沙平组的BPRS减分率在治疗早期大于氯丙嗪组 ,即洛沙平的起效时间早于氯丙嗪。两组的主要副反应相当 ,以静坐不能、肌张力增高、震颤和心动过速为主 ,加用安坦和 /或心得安后均可缓解 ,不影响继续治疗。 结论 :洛沙平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抗精神病药物 ,起效快、安全 ,可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静坐不能是临床应用抗精神病药(APD)时较常见的一种急性锥体外系反应,为了了解二药治疗静坐不能的疗效,我们做了对照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氟西汀所致静坐不能1例报告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氟西汀所致静坐不能1例报告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包和华静坐不能是抗精神病药所致的常见的副反应,其作用机理与多巴胺(DA)能神经传递系统有关。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抗抑郁剂氟西汀也能引起静坐不能。国内迄今未见报道,现将作者所遇1例报告分析如下:患者,男,26...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奥氮平及奋乃静治疗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奋乃静组.疗程4周.用PANSS量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重评定安全性.结果:奥氮平组有效率为89.47%,奋乃静组的有效率为65.78%,奥氮平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奋乃静组.奥氮平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嗜睡、体重增加、便秘等,且多为轻、中度,患者基本能耐受,或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消失.奋乃静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肌张力升高、震颤、静坐不能等,且以中、重度为主.结论:奥氮平治疗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确切,在安全性方面较奋乃静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社区内探讨拉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导致静坐不能的发生率及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对2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静坐不能发生率21.49%。结论年龄小、使用高效价抗精神病药、药量较大的患者发生静坐不能的危险性大,而静坐不能的发生与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与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择100位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评估完成基本情况问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SAS)、静坐不能评定量表(BARS)、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及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行为与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样本吸烟行为的检出率(95%置信区间)为56.0%(46.3%,65.7%);SAS、BARS和AIMS评分越低的患者越容易吸烟(OR分别为0.60、0.75和0.70,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吸烟缓解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引导性音乐想象治疗对静坐不能患者疗效的观察.方法:将60例具有静坐不能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常规处理的同时再接受引导性音乐想象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处理和安抚.结果:干预后两组使用修订的Sampson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引导性音乐想象治疗可以缓解静坐不能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常双海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2):1020-1021
目的评价国产丁二酸洛沙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分别给予丁二酸洛沙平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BPRS和CGI评定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结束时两组疗效相似,有效率均大于85%,显效率约60%.洛沙平组的BPRS减分率在治疗早期大于维思通组,即洛沙平的起效时间早于维思通.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相当,以静坐不能、肌张力增高、震颤和心动过速为主,加用安坦和/或心得安后均可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洛沙平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抗精神病药物,起效快、安全,可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无效的情况,采用利培酮进行替换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出4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组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高于60分,且使用至少3种以上的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现用利培酮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6周治疗后,对比患者在换药后2周、4周和6周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和副反应量表的评定结果。结果患者在换药4周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结果明显好于换药前(P〈0.01),副反应量表与换药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利培酮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但临床疗效好于传统抗精神病药,而且服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