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侧天枢穴、双侧头部足运感区埋线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SP、VI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埋线组、针刺组和番泻叶组3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埋线组采用双侧天枢、双侧足运感区穴位埋线治疗,每7天埋线1次,共埋2次;针刺组采用针刺双侧天枢、双侧头部足运感区治疗,每日针刺1次,治疗2周;番泻叶组每日服用1次番泻叶,间断或连续服用2周。3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大便性状评分量表、临床评分量表(CCS)、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定和测定血清中SP、VIP含量。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大便性状、CCS和PAC-QOL评分均较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疗后3组间大便性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CS、PAC-QOL评分比较埋线组、针刺组均较番泻叶组明显降低(P0.05),且埋线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针刺组与其他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埋线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番泻叶组(P0.05);埋线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与疗前相比3组患者疗后血清SP含量明显升高、VI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埋线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枢穴结合头部足运感区埋线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中风后便秘患者的症状,其发挥作用可能与调节血清中SP、VIP的含量、促进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加快蠕动、重塑排便反射有关。  相似文献   

2.
方芳  龚燕 《中医药学刊》2014,(10):2323-2326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虚型便秘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虚型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30例和针刺对照组30例。针刺对照组和热敏灸治疗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便秘外,热敏灸治疗组采用艾灸热敏腧穴方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除外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及功能康复治疗。2疗程后观察患者便秘症候评分、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近期疗效及疗程结束第10天观察远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中风后虚型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5.22±2.68),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6.35±3.05)(P〈0.05);2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组治疗后26例患者的大便性状正常,优于针刺对照组(19例)(P〈0.05).32个疗程治疗后,热敏灸配合针刺组的近期愈显率为63.33%,优于针刺组36.67%(P〈0.05);4疗程结束后第15天,热敏灸组与针刺组的好转率分别为66.67%与53.33%,均能改善中风后虚型便秘症状,两者疗效无差异(P〉0.05),但热敏灸配合针刺组的远期愈显率(46.67%),优于针刺组(20.00%)(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针刺法治疗卒中后虚型便秘疗效肯定,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虚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便秘(虚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中风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便秘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胃肠激素P物质(SP)水平及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便秘症状积分、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虚秘)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便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7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属气虚血瘀、阴虚肠燥证型),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和中药对照组,每组各35例。热敏灸治疗组采用艾灸热敏腧穴方法,每日1次;中药对照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加减为治疗方法,每日1剂。两组均以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以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及临床症状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热敏灸能显著缩短缺血性中风后便秘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为(18.28±6.72)h,疗效优于中药对照组(32.56±9.48)h(P<0.05);(2)1个疗程治疗后,热敏灸的近期好转率为94.3%,优于中药组80.0%(P<0.05);(3)疗程结束后第10天,热敏灸组与中药组的好转率分别为65.7%与68.6%,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后便秘症状,但两者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便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畅尔舒方联合针刺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70 例脾肾阳虚型便秘患 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 例。治疗组给予畅尔舒方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 服溶液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标 准(PAC-QOL)、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P 物质(SP)、血管活性肽(VIP)、一氧化氮(NO) 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便秘状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2 项积 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SP、GAS、MTL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O、VIP 水 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血清SP、GAS、MTL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NO、VIP 水平均 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PAC-QOL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PAC-QOL 评分低于对照 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68.5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畅尔舒方联合针刺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能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深刺双侧天枢穴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肠轴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9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双侧天枢穴组,支沟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治疗前后进行症状积分评定表、大便性状评分(BSFS)、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评定,并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SP和VIP含量。结果 天枢组临床疗效、症状及性状积分、CCS评分等均优于支沟组和西药组,且患者血清SP含量高于其他两组,VIP含量低于后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深刺双侧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深刺天枢可能通过升高血清SP含量、降低VIP含量,调控脑肠轴,改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天枢穴配合口服麻子仁丸治疗老年肠燥津亏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肠燥津亏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天枢穴配合口服麻子仁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麻子仁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Bristol大便分型量表(BSFS)评分及Knowles-Eccersley-Scott症状(KESS)评分的变化情况,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C-QOL、BSFS、KESS评分及血清SP与VIP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AC-QOL、BSFS、KESS评分及血清SP与VI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天枢穴配合口服麻子仁丸是一种治疗老年肠燥津亏型便秘的有效方法,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中SP、VIP的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便秘协定方联合小麦纤维素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气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小麦纤维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便秘协定方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Cleveland便秘评分量表(CC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 Bristol粪便性状评估量表(BSFS)评分与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82.98%(P<0.05)。治疗后,2组CCS、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BSF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CS、PAC-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SF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MTL、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MTL、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与对照组4.26%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9.
杨晶  马德元 《光明中医》2016,(13):1932-1934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针刺配合热敏灸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5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热敏组(92例)和针刺组(62例),热敏组采用热敏灸配合夹脊穴针刺治疗,每日1次;针刺组选用风池、天柱、大椎等穴进行常规针刺,每天1次,治疗14次。两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法 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热敏组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热敏组治愈58例,显效32例,无效2例,针刺组分别为26例、28例、8例,热敏组总体疗效优于针刺组。结论热敏灸结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疼痛,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龚燕  楚佳梅  陈立群 《中医杂志》2014,(10):862-864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气阴两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主穴:支沟、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合谷,行平补平泻法;配穴:气海、膻中、太溪、太冲、血海,采用补法;留针30min,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艾灸热敏腧穴治疗,主穴: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每天1次,每次30min。两组均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后14天观察疗效。治疗前后评定患者便秘症状评分、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便秘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正常的例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正常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的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治疗结束后14天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优于治疗组的53.33%(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气阴两虚型便秘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加支沟和照海穴治疗帕金森病阴虚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百会、风池、风府、曲池、阳陵泉、太溪、太冲;治疗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刺支沟、照海穴。每星期3次,12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使用便秘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粪便性状量表(Bristol)、排便难度量表(CCS)、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的评分变化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C-QOL、Bristol、CCS、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C-QOL、Bristol、CCS及UPDRS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AC-QOL、Bristol、CC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UPD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配合支沟、照海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阴虚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粪便性质及排便难度,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配合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选取中脘、天枢(双侧)、关元,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治疗7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辅以针刺治疗,针刺取足三里、上巨虚,每日1次,留针30 min,每周治疗5次。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CS)评分、Bristol大便性状(BSFS)评分、便秘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SF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CS、PA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粪便性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脊柱调衡手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老年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2月南京市高淳中医院76例老年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敏灸组、联合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热敏灸组采用热敏灸治疗,联合组采用脊柱调衡手法联合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对比治疗前、治疗4周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关节活动度(前屈与后伸)、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4.74%(36/38),高于热敏灸组的78.95%(30/38)(P<0.05);治疗4周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热敏灸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大于热敏灸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IL-6、PGE2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热敏灸组(P<0.05)。结论:脊柱调衡手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老年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及关节活动度,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脐灸配合健脾益气通便汤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中医症候积分、肠道微生态和血清肠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儿童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脐灸配合健脾益气通便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健脾益气通便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主要症状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肠道微生态(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及血清肠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P物质(substance P, SP)、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项主要症状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NO、SS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及血清SP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主要症状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NO、S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及血清S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热敏灸和针刺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热敏灸组采用艾条灸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产生热敏效应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结合电磁波照射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治疗1疗程和2疗程后,应用Mc Gill简化量表和计算VAS加权值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对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影响。治疗完成2个月后,随访了解其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疗程后和2疗程后,Mc Gill简化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5);计算VAS加权值热敏灸组痊愈率55.6%,高于对照组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法和针刺法均是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热敏灸法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短期内治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针刺法。  相似文献   

16.
韩晨曦 《河南中医》2023,(8):1142-1146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中风后便秘肺气郁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东海县人民医院诊治的中风后便秘肺气郁闭证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炙甘草汤组和西药组,每组90例。西药组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炙甘草汤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istol大便性状分级评分(简称Bristol评分)、克利夫兰便秘评分量表(cleveland constipation rating scale, CCS)评分、白蛋白(albumin, 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水平、胃动素、胃泌素及生长抑素变化情况及胃肠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炙甘草汤组治疗后Bristol评分、CCS评分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炙甘草汤组治疗后ALB、HGB和VI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炙甘草汤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高于对照组,生长抑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热敏灸结合推拿与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1例。A组采用热敏灸结合推拿治疗,B组采用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积分、主观感觉积分,体征积分和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结果:B组退出5例,A组退出2例。治疗后两组总积分、主观感觉、客观体征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B组高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ND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B组低于A组(P0.05);治疗后总积分、主观感觉、客观体征评分差值B组高于A组(P0.05),NDI下降值B组高于A组(P0.05);总有效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主观感觉积分、客观体征评分及NDI评分均优于热敏灸结合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便药膳饼干治疗功能性便秘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78例功能性便秘气虚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给予通便药膳饼干治疗,对照组给予麻仁软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饮食建议,疗程均为20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秘临床症状评分(Clevel and clinic score, CCS)、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Bristol stool form scale,BSF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中文版)评分以及治疗后中医证候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②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中医各项证候积分均下降,与对照比较,观察组主症证候积分下降(P0.05),次症和证候总积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③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CS评分下降(P0.05)、BSFS评分升高(P 0.05)、PAC-QOL各项评分及总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④两组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通便药膳饼干治疗功能性便秘气虚证患者,效果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腧穴敏化理论,探查热敏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和优效性。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与西药组,每组30例,疗程结束观察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总疗效,并进行安全性判定。结果:在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3组受试者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试者疗效比较,热敏灸组总有效率86.67%(26/30),非热敏灸组总有效率80.00%(24/30),西药组总有效率73.33%(22/30),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腧穴敏化理论指导下,热敏灸组治疗功能性便秘优于非热敏灸组和西药组,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干预阿片类药物所致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癌痛且服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所致顽固性便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通便疗法,包括常规药物疗法和合理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揿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便秘患者生活质量(PAC-QOL)量表评分、粪便性状评分(Bristol)、排便难度评分(CCS)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C-QOL量表评分、Bristol评分、CCS评分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C-QOL量表评分、Bristol评分、C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疗法基础上,揿针疗法干预阿片类药物所致顽固性便秘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便秘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增加使用阿片类药物癌痛患者舒适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