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们于1991年1月~1992年12月,应用前列腺素E_1和清栓酶(蝮蛇抗栓酶)治疗肺心病并冠心病(以下简称双心病)性心力衰竭2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按照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诊断标准和1985年实用内科杂志第12期白素华等制定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将入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男14例,女6例,年龄46~70岁,平均62岁。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3~68岁,平均60岁。两组病程均在6~32年,入院时均有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治疗组Ⅳ级心功能15例,Ⅲ级心功能5例:对照组Ⅳ级心功能14例,Ⅲ级心功能6例(按NYHA分级标准)。并分别伴有左室肥厚劳损、心肌缺血、房颤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39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12月 ,对 3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76例患者均符合 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 〔1〕。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9例 ,男 2 4例 ,女 15例 ;年龄 5 6~ 82岁 ,平均 6 9.6 4岁 ;病程 6~2 5年 ,平均 8.5 1年 ;对照组 37例 ,男 18例 ,女 19例 ;年龄 5 2~ 92岁 ,平均 6 7.86岁 ;病程 6~ 30年 ,平均 9.2 7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吸氧、…  相似文献   

3.
有关《甘露醇在重度肺心病右心衰时的应用》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刊1993年第17、18期刊登《甘露醇在重度肺心病右心衰时的应用》后,笔者应用此法对1993年10月~1994年4月间收治肺心病右心衰病人20例进行了验证,并以18例作对照,结果效果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按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和内科学教材心衰的诊断,将38例肺心病病人随机分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心功能Ⅳ级31例,Ⅲ级7例,两组病人病情、年龄基本相似。 1.2 治疗方法 38例病人入院后均给以综合治疗(卧床休息、限盐、抗炎、吸氧、祛痰、解痉平喘、强心利尿、激素,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应用呼吸兴奋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点滴,每日2次,5天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衰的治疗临床上报道甚多,我科从1990~1994年用巯甲丙脯酸治疗肺心病70例,并与同期常规方法治疗的70例对照,疗效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40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咳嗽、咯痰、气喘、紫绀、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心电图示肺型P波.血气分析:PaCO_2>6.7kPa,PaO_2<8kPa.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男46例,女24例,年龄35~74岁,肺心病史4~20年.对照组中,男50例,女20例,年龄36~72岁,肺心病史4~20年.  相似文献   

5.
脉络宁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三宝 《临床医学》2000,20(7):41-42
1997年10月至1999年12月,我们共收治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脉络宁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94例病人均为急性发作期患者,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治疗组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50~82岁,平均66.4岁,肺心病吏7~16年。对照组46例,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51~79岁,平  相似文献   

6.
幸志强  黎兵 《临床荟萃》1996,11(18):841-842
肺动脉高压对于肺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扩血管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所致的肺动脉高压的文献国内外均有报道,但有关卡托普利(CPT)治疗COPD或肺心病的肺动脉高压报道不多,本文就CPT对肺心病缓解期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36例均为住院的肺心病患者,年龄46~80岁,男性28例,女性8例,肺心病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均属临床缓解期。另选择20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组,年龄30~70岁。 1.2 治疗方法 36例被随机分为两组,氧疗组20例,  相似文献   

7.
TIA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一允  孟祥雨 《临床荟萃》2001,16(11):522-522
肺心病系由支气管 -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所导致的心脏病。治疗以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为主。我们自 1997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 ,采用前列腺素 E1(PGE1 )治疗肺心病 40例 ,并与应用常规治疗的 38例作为对照组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按 199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诊断明确后 ,在住院患者中选择 40例作为治疗组 ,38例作为对照组 ,全部 78例心功能均在 3~ 4级。治疗组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5 6~ 72岁 ;对照组男 2 4例 ,女 14例 ,年龄 5 5~ 74岁 ,两组资料差异无显著性。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8.
肝素雾化吸入对重症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及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成凯  郭新华 《临床荟萃》1993,8(3):139-140
1987~1989年我们应用肝素一次大剂量雾化吸入治疗50例重症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流变及动脉血气分析显著改善,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安全易行之特点,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对象 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90例(均已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及肾病等),随机分为肝素雾化吸入组50例(简称治疗组),和对照组40例,在年龄、性别、病情轻重及病程等方面两组均无显著差异(见表1)。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对肺心病合并顽固心衰应用巯甲丙脯酸 (CPT)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肺心病合并顽固性心衰 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其中男 36例 ,女 14例 ,年龄 30~ 80岁 ,平均年龄 5 3 8岁 ;对照组 5 0例 ,男 35例 ,女 15例 ,年龄 31~ 79岁 ,平均年龄 5 2 6岁。1 2 症状及体征  10 0例均有咳嗽、咳痰、心慌、气短、口唇及指趾末端发绀 ,两肺均有干或湿性罗音 ,心率增快 ,肝脏增大 ,肝颈静脉回流阳性 ,双下肢水肿。均符合 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7年3月~1999年5月采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老年肺心病顽固性心衰25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60岁以上肺心病合并顽固性心衰的患者,经休息、吸氧、抗感染、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等综合治疗1周无效及效果不明显。治疗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60~78岁,平均69岁;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60~80岁,平均70岁。两组病例均符合1980年第三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肺心病诊断及标准》。按NYHA分级标准两组患者心功能均为Ⅳ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MWH注射液(商品名栓复欣,意大…  相似文献   

11.
肺心病并发自发性气胸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志耕  顾庆生 《临床荟萃》1993,8(21):983-984
我院十年(1981年元月~1991年12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病人116例,其中肺心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人3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会议的诊断标准)现将有关临床资料与同期无肺心病的自发性气胸病人80例相比较,旨在探讨临床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分组 肺心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组36例,(肺心组)其中男性30例,女性6例,男:女=5:1。年龄:50岁以下3例,51~60岁19例,60岁~74岁14例,平均年龄58.5岁。无肺心病的自发性气胸组80例,(对照组)男性68例,女性12例,男:女=5.7:1。  相似文献   

12.
戴莜英 《现代康复》1999,3(6):705-705
1997年10月~1998年6月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患84例.诊断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标准。男46例,女38例,年龄58~78岁,平均664岁。肺心病史1~25a年,平均8.8a.心衰Ⅱ级38例.Ⅲ级44例。所有的病人随机分为激光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差异均无显性(P>0.05)。所有的病人住院后常规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采用上海激光技术研究所生产的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光纤末端输出功率0.5~1mW.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病人临床药物治疗至今未能令人满意。本研究联用氨力农和腹蛇抗栓酶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病人,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4例。治疗组男10例,女4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62岁,平均72.3岁。对照组男9例,女5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64岁,平均71.6岁。1.2治疗方法:两组病人均给予吸氧、抗炎、利尿、止咳祛痰平喘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氨力农冻干粉针及蝮蛇抗栓酶针剂。方法是:氨力农25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  相似文献   

14.
藻酸双酯钠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观察:附8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翟成凯  芦永霞 《临床荟萃》1993,8(3):115-116
自1987年至1990年我院应用藻酸双酯钠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8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152例(均已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及肾病等),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70例,在年龄、性别、病情轻重及病程等方面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见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从1990~1998年采用丹参注射液辅佐治疗肺心病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男26例。女8例;对照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45~72岁。两组病人均有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治疗慢性肺心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在对慢性肺心病患者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 80例 ,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现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按 1977年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 ,对 1999年 2月至 2 0 0 2年 6月在本院住院的 16 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80例。治疗组 :男 5 8例 ,女 2 2例。年龄 4 8~ 85岁 ,平均 (6 9± 7.1)岁 ;对照组 :男 5 3例 ,女 5 7例 ,年龄5 0~ 83岁 ,平均 (6 8± 6 .5 )岁。两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1 .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常规给予卧床休息 ,持续低流量吸氧 ,抗感染、祛痰、平喘、强心…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1月~2007年11月,我们对68例慢性肺心病心衰采用心先安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30例,均符合慢性肺心病心衰诊断标准;年龄44~78岁,平均66.8岁;心功能Ⅲ级102例,Ⅳ级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心功能Ⅲ级42例、Ⅳ级26例;对照组62例,心功能Ⅲ级38例、Ⅳ级2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8.
我们采用硫酸镁加西米替丁(CMD)治疗27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的诊断标准。对照组25例,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46至76岁,平均52岁。病程5年至20年,平均8年。治疗组27例,男20例,女7例,年龄44至72岁,平均50岁。病程4至20年,平均7.5年。两组均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 1.2 用药方法 对照组25例给予吸氧,止咳化痰平喘、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对症处理。治疗组27例在止咳化痰抗感染的同时,给25%硫酸镁(Mg-SO_4)2.5~5.0_g.CMD0.8~1.2g加入500ml液体内静滴.每日一次。同时给予小剂量利尿剂。连用3~5天,无效者停药。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从2003年2月至今,已收治重症肺心病患者80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修订的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均存在呼吸衰竭。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治疗组中男31例,女9例,年龄52~82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50~79岁。  相似文献   

20.
1983年3月~1984年2月我们用肝素治疗7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对照组10例,就临床表现及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等实验检查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病例采取随机抽样,均系住院病例,具有典型病史及 X 线、心电图等检查,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肝素组:17例中男13例,女4例,年龄40~77岁。病程<10年3例,10~20年2例,>20年12例。对照组:男7例,女3例,年龄40~68岁。病程<10年2例,10~20年3例,>20年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