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坐骨神经痛是农村常见病之一,对劳动人民身体健康影响较大。近几年来,我用马钱子散治疗此病,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疗效尚好,现简介如下: 一、方药组成及用法:马钱子二两(油炸),乳香一两,没药一两,桃仁一两,红花一两,川乌一两,灵仙一两,牛膝二两,桂枝一两,千年健一两,当归一两,丹参一两,甘草一两,独活一两,海风藤一两,寻骨风一两,苍术一两。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一钱,每日服2次,黄酒为引。疼痛严重者,每日  相似文献   

2.
安宫牛黄丸,出自吴鞠通先生所著<温病条辨>,由牛黄一两、郁金一两、犀角一两、黄连一两、朱砂一两、梅片二钱五分、麝香二钱五分、真珠五钱、山栀一两、雄黄一两、黄芩一两研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而成,是芳香化秽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用之名方,兼治飞尸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  相似文献   

3.
正柴胡桂枝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方由柴胡四两、黄芩一两半、半夏二两半、桂枝一两半、白芍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生姜一两半、炙甘草一两、大枣六枚组成,主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是太阳与少阳合病的主方。笔者在跟师过程中对该方的理解逐渐深刻,现将医案和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葆肺杀虫丸(治肺结核咳嗽、咯红、潮热)白芨一两百部一两百合一两榧子肉一两蜜水为丸早晚吞服一钱 (二)七子养母丸(治肺结核咳嗽痰多、气急、咽痛、音嘶)生诃子一两苏子一两罂粟子五钱五味子一两莱菔子五钱榧子一两冬瓜子一两川贝母一两蜜水为丸早晚服一钱 (三)治空洞性肺结核方,川百合一枚每瓣中置白占一粒(如黄豆大)入罐内煨之稍加白洋糖,连百合与汤同服。  相似文献   

5.
一方用:金银花一两,元参一两,生甘草五钱,白矾两钱,当归一两,炒白芍一两,栀子三钱,荆芥三钱,连翘二钱,白芥子二钱。水煎服。治疗胸前乳上、两胁、两背、两手生疮。统治中焦部位之疮,无  相似文献   

6.
痰饮丸对动物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饮丸有温补脾肾、助阳化湿、扶正培本的作用。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痰饮丸治疗慢性气管炎有较好疗效。为探讨痰饮丸的作用原理,我们观察了该复方对动物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材料痰饮丸系由苍术三两、干姜一两、附片一两半、肉桂一两、白术三两、甘草一两半、苏子二两、莱菔子三两和白芥子一两半组成。实验采用下列二种制剂:①痰饮丸煎剂(简称煎  相似文献   

7.
八味大发散见于《眼科宜书》,是渝州李氏家传秘本,用以治外障眼病红肿不开、疼痛难忍、羞明流泪、不喜灯火、满眼红筋、胬肉攀睛、黑睛生翳等症。该书认为外障眼病多因风寒湿邪侵袭所致,故宜大辛、大温,疏风散寒的药物。本方由散寒除湿,疏风辛散的八味药物组成,故命名为八味大发散。原方组成:麻黄绒一两或三两、蔓荆子一两、北辛去净叶五钱或一两、羌活一两、北防风一两、川芎一两、白芷梢二两(由于原书药量过重,临床应用时改两为钱为宜)。  相似文献   

8.
一、笼苦汤组成:灯笼草一两,三桠苦一两,岗梅根一两,甘草三钱。二、服法:清水煎服,每日1~2剂,三天为一疗程,超过三天仍不退热作无效。  相似文献   

9.
紫沉消积丸     
《光明中医》2011,(6):1152-1152
沉香一两,为末阿魏一分,研没药一两,研巴霜四钱硇砂一两。已上药,用酒蜜约度多少,一处熬成膏子,然后搜药:朱砂、丁香、干姜已上各半两,硫黄、青皮、高良姜、槟榔、木香、人参、胡椒、官桂已上各一两。上为末,将熬下膏子搜药匀和为圆,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圆至七圆,橘皮汤下,食后、临卧常用一、两圆,  相似文献   

10.
方剂资料     
一[主治] 冻疮已成,痛痒交作,尚未溃烂者,已溃者禁用。[药物] 陈辣椒(连子)一两,陈附子皮一两,鲜生姜一两,干白(?)仙茎一两。[制法] 高粱酒一斤,浸上药二、三日,过滤,去渣取浸液用。[用法] 用棉花球蘸药液,轻轻涂擦患处,一日三、四次,至愈为止。——(江苏嘉定)李济舫——  相似文献   

11.
敦煌美容医方特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美容医方散见于诸多遗书残卷,而其治法、处方、用药、剂型特色尤为集中地反映在S·4329、S·1467两残卷中,就此浅作述评,供同道们参考。1 香药美容,芳香醒神悦目香药即气味芳香之药物。古时无今之化学合成香精,故运用纯天然的香药,如沉香、甲香、丁香、麝香、甘松香、薰陆香、白檀香、零陵香、藿香、香附、辛荑、白芷等。取其气味芳香,醒神悦目,辟秽化湿,解毒杀虫等作用以护养肌肤。如S·4329卷的薰衣香方用:“沉香一斤,甲香九两,丁香九两,麝香一两,甘松香一两,薰陆香一两,白檀香一两同卷的另一首薰衣香方用“零陵香一两,霍香一两,甘…  相似文献   

12.
验方介绍     
一、治大便出血方:粪便前出血,粪便后出血皆有效。熟地一两,归身一两,地榆三钱,木耳三钱,加水適量(约三饭碗)煎后饭后服之。二、治小便出血:车前三钱,,雲苓五钱,木通一钱,焦桅三钱,鹽柏一钱,当归五钱,白芍一两,扁豆一钱,生地一两,男子另外加藕节一到二钱,加水煎之饭后服用。三、治脓疥方:全身起黄脓疥疮如黄豆般大。  相似文献   

13.
我组从1958年11月起试用验方治疗急性菌痢一百例,疗效显著。方药组成及制用法:本方是松政县第一医院俞乐成医师参阅《验方新编》并根据民间经验加减配制的。组成:木香一两,鸡冠花与子一两,川乌二两,生热、大黄各一两,杏仁三两,羌活二两,甘  相似文献   

14.
臁疮是一种慢性的皮肤溃疡,多发生于小腿部,俗称"老烂脚",西医称"下肢慢性溃疡".几年来,我院外科曾应用好几种验方对本病作了治疗效果的观察,其中用七宝丹治疗的50例,除初诊一次及治疗中断的14例外,其余36例中,痊愈者有22例,接近痊愈和进步者有14例(目前尚在治疗中),效果比较满意.兹简要介绍于后,供同道们参考.1.七宝丹组成及制法:老烟膏一两生地榆一两寒水石二两淡秋石一两血余炭一两胡黄连一两血竭一两.  相似文献   

15.
伤寒厥而心下悸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组成茯苓六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炙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破八片以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舍,日三服。  相似文献   

16.
丹溪纂要     
痰嗽用半夏、瓜蒌各五两 ,贝母、桔梗各二两 ,知母一两 ,枳壳一两半。为末 ,生姜汁蒸饼为糊丸服。一方黄芩一两半酒洗 ,白芥子去壳、滑石各五钱 ,贝母、南星各一两 ,风化硝二钱半。蒸饼丸 ,青黛为衣。痰多喘嗽白术、半夏、苍术、香附、杏仁各一两 ,黄芩五钱。为末 ,姜汁糊丸。痰嗽因酒伤肺 ,瓜蒌、杏仁俱擂为泥 ,黄连为末 ,以竹沥入紫叶煎 ,再入韭汁调丸服。一方用青黛、瓜蒌 ,蜜丸 ,噙化以救肺。久嗽有因积痰留肺 ,脘中如胶 ,气不能升降 ,或挟湿与酒而作。茜根童便浸、姜蚕炒、海粉、瓜蒌仁、蜂房、杏仁、神曲为末 ,姜汁、竹沥调 ,噙化。痰…  相似文献   

17.
三茱圆 治小肠气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民集  张磊 《光明中医》2011,26(6):1198-1198
山、石吴茱萸各一两,金玲子取肉并皮,一两,青皮去穰、舶上茴香、马兰三味各一两。上七味、逐味于银铫内炒令香,为末,酒糊圆如梧桐子大。每疾作,盐酒下三、五十圆。久年不差,五、七服可除根本。  相似文献   

18.
茯苓四逆汤     
伤寒厥而心下悸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组成茯苓六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炙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破八片以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相似文献   

19.
经验介绍     
(一)吊伤散启东县人民医院杨锦明此方系业师施源昌中医师五世家传伤科验方,确有奇效,愿公开之,为广大人民服务。主治:一切跌打损伤、骨折。药物:生川、草乌各一两,生大黄一两,上甘松五钱,散红花五钱,香白芷五钱,全当归一两,制乳、没各一两,香樟冰五钱,生山梔二两,顶血竭五钱,山奈五钱,王不留行一两。上药依法炮制,共研细末,用蜜糖和高粱酒调拌,为厚糊状,摊于纱布或纸上,敷于患处,四日一换。如骨折者,再用木板绑固,以愈为度。 (二)小儿惊风秘方——地龙丸东台县富安镇高义云此方系先师王小林中医师家传秘方,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导水丸是金代著名医家张子和所创。《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477)所载原方为 :“大黄二两 ,黄芩二两 ,滑石四两 ,黑牵牛四两 (另取头末 ) ;加甘遂一两 ,去湿热腰痛 ,泄水湿肿满 ,久病 ;加白芥子一两 ,去遍身走注疼痛 ;加朴硝一两 ,退热 ,散肿毒 ,止痛 ;加郁李仁一两 ,散结滞 ,通关节 ,润肠胃 ,行滞气 ,通血脉 ;加樟柳根一两 ,去腰腿沉重。右为细末 ,滴水丸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 ,或加至百丸 ,临卧温水下。”近年来 ,笔者遵原方药味 (未加用樟柳根 )、剂量 ,自制成水丸和蜜丸 ,应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半身不遂、痈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